第1556章 古北

张锋聚部有着自己的窘境。

兵力太少,时间紧迫,燕赵长城关隘又多,仓促之间,哪里顾得周全?

所幸,赵石给他的军令,也没强其所难,只让他紧守最近的古北口重地。。。。。。。

实际上,从辽东南下,诸关隘多不胜数。

其中重要的,从动到西,有榆关,松亭关,古北口,野狐关,居庸关等要隘。

张锋聚不可能分兵,所以最终,他决定守古北口。

这不是挑挑拣拣的问题。

榆关不论,在千里之外,想要顾及也顾及不上。

其他诸险要,皆能通联河北,直入腹心之地。

其中,唯有古北,野狐两处,能容大军通行。

蒙古人屡走野狐岭,因为他们都是骑兵,在野狐岭战场,对于骑兵的限制要少的多。。。。。。。。

但从野狐岭南下,需要走更远的路,只要他在古北口设兵驻守,那么蒙古人就算想走野狐岭也是不成。

古北在侧后,走野狐岭的话,等蒙古军大军尽出,他便可以从容封死蒙古军退路。

所以,历代以来,北人南下,古北,野狐,松亭必须齐齐在握,才能后顾无忧。

河北李任权部,能支持这么多年,还敢废弃其他关隘,只据守野狐一处,一来是不想自己分兵,让蒙古军有机可趁。

二来呢,也笃定蒙古人就算越过古北等处,也不敢置野狐岭于不顾。

蒙古人来去如风不假,但只要是大军,便有后路,蒙古军也不能免,侧后堪忧,蒙古军断不会率军深入。

所以说,守野狐,还是守古北。都差不多。

而野狐岭适于大军决战,张锋聚兵少,则守古北更为合适。

不过,蒙古援军若走榆关话。对秦军而言,就是有利有弊了。

有利之处在于,走榆关的话,路要远的多,到时。与秦军决于河北之内,那也许将是秋末的事情了,到了那个时候,秦军很可能已经合兵一处,严阵以待。

不利之处在于,那个时候已然是秋末,并不适合秦军作战。

战事一旦到了那个地步,整个河北都将沦为战场。

这不会由秦军的意志而定,蒙古人的作战方式,决定了。到了那个时候,两军必然纠缠于河北境内。

蒙古人肯定讨不了好去,但秦军在春天到来之前,很可能拿蒙古人也没太多办法。

实际上,真要是那般,河北必然如当年蜀中一个模样,不管谁负谁胜,河北地界定是一片狼藉。

最后的结果,能够想象的到,木华黎率兵肆虐辽东。蒙古人后路断绝,河北就将是蒙古骑兵的葬身所在。

但河北残破,秦军伤亡也应不小,北上辽东之事。可能生变。

朝中的大臣们,都在惦记着中原战事,当北上秦军顿兵河北,不能及时进兵的话,谁知道朝中那些大人们会怎么说?

大将军赵石不在朝中,皇帝耳根子稍微一软。辽东说不定也就成了安抚草原诸部的赏赐了呢。

这可非是凭空臆想,大将军赵石军功太著,为人所忌惮,也许,朝中很多人愿意在这个时候,给大将军使个绊子,让其功败垂成,留个把柄下来。

到论功行赏的时候,就是说头儿了。

张锋聚不知道大哥自己是怎么想的,这些年书信往来,到也没少谈及河北,辽东诸地。

给他的感觉就是,为了诛除蒙古诸部,河北才是大哥选定的战场。

如果有机会的话,张锋聚觉得,就算蒙古人走的是古北口,大哥在恰当的时候,也会让他主动退兵,放蒙古人入河北。

这个地方,南有黄河,北边有群山阻隔,西边临太行,东接大海,草原骑兵到了这里,便如兽入牢笼,任你再是来去如风,也不可能一有不利,便远飙千里了。

如此雄伟壮阔的谋划,让张锋聚钦佩不已。

但话说回来了,他却不太赞同。。。。。。。汉家故地,已为胡虏肆虐多年,今日大秦兵强马壮,大军云集于此,却还要胡马践踏汉家山河,此为大秦男儿之辱无疑。

若能御敌于长城之外,不使胡马越雷池一步,方显男儿本色。

其实,这也正是很多军中将领和大将军赵石的区别所在。

赵石为了取胜,可以无所不用其极,道德上的约束,对他而言,少之又少。

其他人却有不同,若非万不得已,他们的顾忌便要多的多。

像张锋聚,是赵石结义兄弟,随赵石征战多年,对赵石奉若神明,尚且如此,遑论他人了。

这不是大将争功,自家得失所能完全解释的了的。

所以,张锋聚一到古北口,其实已经打定了主意,蒙古人不来则罢,若来古北口,他便率部死战,让大哥知道,所谓的蒙古诸部,也不过如此。

古北口长城,长有三四十里。

契丹人曾经略微修整过,到了女真人这里,古北口长城差不多便处于废弃状态了,除了驻守在这里收取商税之外,别无战事之下,古北口长城落寞已久。

城桓布满斑驳,衰败的样子,如同迟暮老人。

但这里,依旧是天下绝险之处,燕山山口凭空而开,潮河自此川流而过,夹着北风,南向河北。

左右两山对峙,山势峭拔,群峰林立。

这个时候,既没有铁门关,又没有水门关,燕赵长城随着山峦起伏,蔓延向两侧延伸,看上去气势恢宏,但却非常之单薄。

说实话,自汉唐以来,燕赵长城战事虽多,却并未起到他们应有的作用,改换主人的频率,不比北地该朝换代的频率低上多少。

匈奴人在这里徘徊过,契丹人在这里打过转,女真人也曾在这里咆哮过。

汉人更是走马灯般在这自家建的长城之上,改换着旗帜。

甚至于,后周强盛的时候,势力也曾延及于此。

现在,大秦的兵卒来了,却多少有点无奈的发现,这里和弃妇一样,可能多少年都无人问津了。

水路上,漫无遮拦,险要处,没有营寨驻扎,只一条城墙,还并不算高。

其实,这里和大同北边的长城也差不多,差不多只能起到预警的效果,任何一个强大自信的汉人帝国,其实都不会将蔓延万里的长城,视作真正的屏障。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气魄可嘉,可惜,落幕之时,还是君庸臣奸,内忧外患不绝,与先代并无多少不同。。。。。。。。。

张锋聚部到了古北口,可没闲着。

水路上,以投炮守之即可,谅骑马乘风而来的蒙古骑兵,也不会舍了四条腿去走水路。

所以,依托的还是古北口长城,又在长城内外险要处,立下几座营寨,和长城互为支应。。。。。

张锋聚将中军大帐,设在蟠龙山下。

随即,又派出骑兵哨探左右,尤其是北边动静,蒙古军走榆关的可能性非常之高,若是那样的话,他也省心了。

大秦成武十五年七月末,河北天气渐寒。

张锋聚得报,蒙古军大举南来,方向正是古北口所在。

来的很快,斥候和蒙古军前哨往来纠缠,已经无法确切的探得蒙古军虚实。

当蒙古大军出现在古北口长城之下的时候,足有四五万骑之多。

这还不算,三日之后,蒙古军步军陆续到达,这些步军,都是蒙古人到了辽东之后,才出现在蒙古军当中。

他们中间,自然以汉军为主,其余各族,有女真人,契丹人,更多的则是辽东土著各部,这些山林野人,比之蒙古人更加原始,也更有野性。

这些年来,蒙古人陆续收服各部土著,成军万余。

可以说,来到古北口的蒙古军,乃蒙古人这些年积聚所在,漫山遍野而来,加上蒙古骑兵,足有十余万之多。

这样的大军,能如此快的出现在古北口长城之外,只能说明,蒙古人早已有备,不然仓促之间,根本不可能聚拢如此众多的兵马。

这也有些出乎了秦军将领们的意料之外,要知道,十余万大军,对于粮草辎重的要求有多高,谁都明白。

蒙古诸部就算占据了辽东,时日也断,作战上与其他胡人诸部也没什么区别,以快速挺进,劫掠地方为主要手段。

他们能不能让十万大军都吃饱肚子?这真的是个疑问。。。。。。。。

不过打起来,秦军上下就都明白了,这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是两码事儿。

苍凉的号角声,在古北口长城之下响起,胡汉两族,又一次,在这染满了胡汉两族鲜血的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兵戈相向。

这样的场景,已经发生了无数次,这一次,也没多少不同,结果,无论谁是胜利者,都必然会让鲜血将这里染成赤红。

(十月一了,虽然是休假,但事情比平时还多,吃喝玩乐,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阿草对这样的长假无感,过后只一个字,累,还不如平时上班轻松呢,到处堵车,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总觉得,这样的假期有点累赘,对于读者来说,最实际的,其实就是增加了很大的断更可能,呵呵,这两天阿草要是断更的话,大家不要抱怨,阿草也不想啊。)(未完待续。)

第15章 血战(二)第1267章 军心第1534章 辽东第982章 联姻第686章 小叙第1540章 惊喜第1266章 韦州(十二)第593章 自污(三)第83章 风云(一)第112章 夜宴(三)第152章 熟人第1425章 问话(二)第513章 云涌(十三)第372章 袭战(一)第1416章 商议第457章 君臣第332章 山匪(二)第299章 夜战(二)第1328章 赌博第646章 冬日第1439章 做歌第1402章 纠结第1374章 雄心第349章 鞑靼第111章 夜宴(二)第1276章 溃兵第692章 新鲜(六)第1363章 煎熬第247章 归家第1404章 请命第65章 来投第364章 庆功(二)第1251章 陆相(二)第1190章 廷议(二)第1380章 价码第1353章 失误第1452章 夜饮第50章 定军(三)第711章 妹夫第158章 骑战(一)第408章 奖惩(十二)第319章 夜谈(一)第1399章 烽烟第792章 家聚第405章 奖惩(十)第918章 死战(一)第520章 云涌(二十)第323章 大战(一)第599章 皇子第1328章 赌博第710章 开端(一)第146章 出行(五)第773章 鏖兵(六)第488章 老道第912章 行程第1559章 包围第457章 君臣第1273章 霹雳第303章 魏王第463章 洞房第1155章 拜会(五)第898章 大军第642章 逝去第1133章 盟约(八)第249章 长史第622章 红鸾第116章 对策第1528章 大势第1126章 迎候第573章 穷途第464章 炫耀第891章 冷淡第932章 震慑第476章 大战(二)第五 卷万里征途会英豪第1154章 拜会(四)第29章 平凉第413章 离京第144章 出行(三)第10章 十八(二)第1192章 忙碌第1422章 黄四第77章 重阳第904章 雁门第761章 惊涛第119章 惊讶第302章 斩获第170章 状元第694章 欲望第1560章 狭路第370章 遭遇第811章 驸马第321章 相见第701章 乱子(二)第601章 来人(二)第1494章 入城第334章 山匪(四)第1024章 挥兵第1422章 黄四第1347章 缘由
第15章 血战(二)第1267章 军心第1534章 辽东第982章 联姻第686章 小叙第1540章 惊喜第1266章 韦州(十二)第593章 自污(三)第83章 风云(一)第112章 夜宴(三)第152章 熟人第1425章 问话(二)第513章 云涌(十三)第372章 袭战(一)第1416章 商议第457章 君臣第332章 山匪(二)第299章 夜战(二)第1328章 赌博第646章 冬日第1439章 做歌第1402章 纠结第1374章 雄心第349章 鞑靼第111章 夜宴(二)第1276章 溃兵第692章 新鲜(六)第1363章 煎熬第247章 归家第1404章 请命第65章 来投第364章 庆功(二)第1251章 陆相(二)第1190章 廷议(二)第1380章 价码第1353章 失误第1452章 夜饮第50章 定军(三)第711章 妹夫第158章 骑战(一)第408章 奖惩(十二)第319章 夜谈(一)第1399章 烽烟第792章 家聚第405章 奖惩(十)第918章 死战(一)第520章 云涌(二十)第323章 大战(一)第599章 皇子第1328章 赌博第710章 开端(一)第146章 出行(五)第773章 鏖兵(六)第488章 老道第912章 行程第1559章 包围第457章 君臣第1273章 霹雳第303章 魏王第463章 洞房第1155章 拜会(五)第898章 大军第642章 逝去第1133章 盟约(八)第249章 长史第622章 红鸾第116章 对策第1528章 大势第1126章 迎候第573章 穷途第464章 炫耀第891章 冷淡第932章 震慑第476章 大战(二)第五 卷万里征途会英豪第1154章 拜会(四)第29章 平凉第413章 离京第144章 出行(三)第10章 十八(二)第1192章 忙碌第1422章 黄四第77章 重阳第904章 雁门第761章 惊涛第119章 惊讶第302章 斩获第170章 状元第694章 欲望第1560章 狭路第370章 遭遇第811章 驸马第321章 相见第701章 乱子(二)第601章 来人(二)第1494章 入城第334章 山匪(四)第1024章 挥兵第1422章 黄四第1347章 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