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折腾

自从赵石回府,借着年关的余韵,得胜伯府中着实热闹了一番,但过得几日,也就消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也就显出赵石如今虽是显赫,但根基却弱来了,他在京师任职也有几年了,但结交的人却少了些,几天过去,过府拜访的人也就不多了。

而到府拜会的人中间,也多是京师的赵氏族人,其他的还有种家来人,商量婚期的事情,再有就是羽林左卫将校够得上身份的亲眷,几波人下来,也就没什么人来了,和他大婚之时是大相径庭。

根基薄弱,却又位高权重,让许多人望之却步,身份低的不敢上门,身份高的又没交情,所以就多出了许多的尴尬出来。

当然,赵石却不管那么多,先是去李府拜会了一趟,没什么好说的,李府上下现在颇有些同仇敌忾,所见皆为冷眼,但哪里吓得到赵石?理直气壮的在李敢当面前为自己和李金花择下婚期,走的时候,连句客气话都懒得说。。。。。。。。

后来听说自己走后,李敢当当即摔了杯子,连这位颇懂隐忍之道的老将都被气成这样,就更不用说李家其他人了。

但赵石只是在心里冷冷哼了一声,要说出使川中之前还有与李家修好之意的话,那么等到给李成义安个罪名押送回京,再挤走了李敢当的心腹刘忠国之后,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几乎已将李敢当给得罪死了,没了多少转圜的余地,若非两家婚事几乎就是赐婚,想来李敢当都有可能悔婚的。

不过赵石也不放在心上,李家兄弟三人,一个差点被流放到边塞,一个则已是他的同盟,剩下一个李敢当,也不过是和他平级,爵位与他还远有不如,加之李家颓势毕露,李敢当去后,根本没什么了不得的人物支撑局面,江河日下已是可以预期的了,比之那一***打下去还没打死的曲士昭都有所不如,还真没什么可让他多想的。

若非李金花一直与这个伯父还有些香火情分,李家会更难堪也说不定,这个时候赵石护短的性子就显了出来,心里一直在发狠,等你李老头去了,你那几个王八蛋儿子侄子的,看我不折腾他们出尿来。

其实说起来,李敢当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了,将侄女抚养成人,也算爱护有加,这些情分本是最大的筹码,但一来二去,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不但没得多少好处,反而结下了怨恨,要不怎么说呢,臣不忠则国败,子不肖则家亡。

只赵石那年去了李府一遭,听得那些闲言碎语之时,其实就已给李家埋下了祸根,再经之后一折腾,哪里还有什么情分能惠及子孙?不过话说回来,换个旁人,最多是与岳家疏远罢了,但碰上赵石,却也算是李家倒霉,便如现在,还没等媳妇过门,就已同岳家闹的势同水火的,除了赵石,满京师寻摸去,也不定能找出几个来。

不过这事在赵石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婚期定的快速非常,日子也近,李家那边估计也是被恶心的不行,巴不得将李金花这个丧门星嫁出去了事,所以赵石四月间就能娶李金花过门了。

李家这边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赵石则有那么几分欣喜,立即派人去西山大营知会李金花,让她也别回李家受那个闲气,若在军营中呆不住,就到原来她家老宅那里待嫁就是,到时候八抬大轿过去,就算没有一个娘家人撑着,他也能让李金花风风光光过门。

不提李金花得知消息之后的那份欢喜和担忧,之后赵石府上却迎来了第一位真正算得上尊贵的客人,香侯陆飞翼,大秦唯一的一个世袭侯,轻轻松松就闹得一个京师大族,四品武将之家灰头土脸,若是男人的话,除非皇帝昏聩,不然断没有存在的道理的。

和香侯府结下交情实属阴差阳错,现在他内宅那里,都是香侯府派人值守,连老太太的佛堂也是香侯府帮着建的,也就是现在赵石还只一子,若多上几个女儿的话,香侯府可能已派了女教授到府上了。

有来有往,这交情才处的深,人家这么出力为的是什么,赵石心知肚明,可以说,一直以来,他这边是占了便宜的,香侯府的女人是那么好请上门看家护院的?有了香侯府的女人在,家宅平安想不放心都不成。

而香侯陆飞翼此来,虽不是兴师问罪,但也差不多,陆飞翼虽然年轻,又是女子,但管着一大家子人,皇宫内眷还占了多数,气势哪还用说?

寒暄客套少不了,但客套过后,第一个问的就是李成义的事情,香侯府的人都不笨,几个从宫***来的女官儿更是成了精。

问了问陆飘,就什么都明白了,李成义个世家子,怎么就会那般急色?偷闯女营不说,还窥人沐浴,满京师寻去,也找不出个如他般色胆包天的游荡儿,定是这小子其蠢如猪,被人陷害了。

但香侯府的脸也摆在那里,陷害也就陷害了,香侯府有这个底气也有那个能力不让人小觑了去,于是不光是李成义,李敢当也跟着倒了霉,香侯府的女人较真起来,连皇帝都得忌惮三分,何况他人?

但想拿香侯府当枪使,你也得掂量掂量,握不握得住枪把子。。。。。。。。

所幸赵石这里对那女营还不错,回府的女兵精气神都有的瞧,有的学了一手治外伤的医术,有的将扎营行军诸事也摸索的有模有样,有那聪明的,还能在练兵领兵之法上有些心得。

这就都是赵石的功劳了,虽然看得紧,没让女营干些出格的事情,但总归有了交代,让陆飞翼多少有些满意,不然的话,女人发起疯来,麻烦的还在后头呢。

李成义的事情赵石并不讳言,而是实话实说,当时军情紧急,不管是为稳定军心,还是其他什么,都必须握紧军权,李成义之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李敢当在雄武军中威望甚高,硬来是不成的,这才出此下策云云。

事情是张锋聚,杜山虎做下的,出谋划策的却是段从文,时候都听张锋聚说了,几个人都是他的心腹将领,虽非出自他的授意,但这时却全都揽在了身上,其实这手段直可谓下作的,也只有赵石这样不怎么在乎名声的人才会直接认下来。

那香侯陆飞翼到很有男儿气概的挥了挥手,表示此事就此揭过不提,当然最后免不得劝上一句,得胜伯以后行事务必要谨慎才好之类的话了。

之后她也不纠缠为何将女营送回长安的话题,显然虽说心中不爽的很,却也对赵石此举有了体谅,而是隐晦的探问女人在这大秦的天下间到底能干些什么有益于国,有益于民之事。

这个女人也算是一个异类了,听明白之后,赵石心中暗叹,女人天生弱势,又是在这么个时代,能做些什么着实不好说。

话说到这里,赵石也不想跟这位野心颇大,却还有些迷茫的香侯府府主啰嗦了,只是道了一句,女子可行医,可经商,也可读书育人,但从军嘛,我劝府君还是绝了这个心思,那是地地道道的男儿事业,女人家一个两个还成,若想成军,除非拿得动刀枪的男人都死光了。。。。。。。。。

香侯陆飞翼听了脸色涨红,想也不想就开始辨白,无非是将花木兰,平阳公主之类的搬出来,还好有些理智,没将武周皇帝也举成例子。

赵石听了只是摇头,冷笑不已,话就说的更加明白了,只举了一个例子,金州女真攻城拔寨,总驱敌方百姓为先导,以若敌方将士战心,若军中多有女子,让女真胡虏俘了去,然后于两军阵前肆意侮辱,身为军人,岂非羞愧欲死?一个不好,本该坚守,定会领兵浪战,为一人而置全军于险地,值得不值得?但若不去,军人的血性在哪里?

若女军被围,大军救是不救?敌军若以女军为饵,将置大军于何地?

女人心肠柔弱,若是领兵,那就更糟了,该救时不救,不该救时偏偏去救,岂非苦了麾下将士。。。。。。。。。别跟我提李金花李将军,汾水之畔,我军被围,本来她已率兵杀了出去,最终却还带兵回转,险些被金人围住,惊险之极,我欠她良多,但身为领兵之人,怎可有妇人之仁?

最终,那陆飞翼是负气而去,赵石之后也不去管它,战争让女人走开,从心理和生理上都是有道理的,这位香侯异想天开,却想弄出些女将军出来,过上个一千年都不成,何况是现在?

当然,他心里未尝不是想着借此跟这些女人远些,李敢当的遭遇表明,女人虽然不能打仗,但论起阴谋诡计来,比之男人也不差多少。

不过他还是低估了女人的报复心有多重,没过几日,香侯府轮守的时候,府上就来了一位银屏婆婆,说是婆婆,其实只四十多岁,身材修长高挑,样貌端庄,可以说是风韵犹存。

但这位银屏婆婆来了府上,不几日便在府中练武场上大显神威,一杆河北大枪杀了府中护卫屁滚尿流,宋人逢也是使枪的好手,对上方火羽是不成,但平常人在他力气未尽之前若想近身,那是想也别想。

见猎心喜之下,上去试手,结果悲剧的很,几个回合下来,被人家一枪挑飞了手中铁枪,大枪舞动,在他衣服上戳了无数小眼儿,偏偏丝毫没伤到皮肉,却吓的宋人逢脸色刷白,神乎其技,也不知是怎么练的,不过在府中显足了威风,更开言授徒,让府中护卫们趋之若鹜。

直到后来,赵石才从宋人逢嘴里听到,这银屏婆婆多数是出身幽燕之地,一手枪术定是幽燕豪杰盛传的定军枪,大开大合,有横扫千军之势,所以名之定军,幽燕豪杰,使枪的也是最多。

当初辽人得了幽燕之地,义士王翻起兵抗辽,据说就使得一杆大枪,枪回九曲而不折,后来兵败,此人单人独骑,杀透重围而出,辽人铁骑正逢盛时,追逐不休,王翻见不能脱,返身杀回,直透数阵,直杀人辽人中军,杀人无数,最终力尽而殁,而那王翻据说使的就是定军枪。

可惜,幽燕之地沦于胡虏之手百余载,幽燕豪杰多已凋零殆尽,再无人能使出那般神妙莫测的枪法了,不想现在却从一女子身上再现于世。。。。。。。。。

瞅着宋人逢一脸感慨的样子,赵石直想笑,即便是那方火羽好像没他说的那般神勇无敌吧?若是大军征战,真让一个人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大军脸面何存?这些草莽传奇显是说的有些过了。。。。。。。。

不过赵石心知这是那位香侯不能心服,所以派来了这么个奇人,落落这边的威风,也好告诉他,女子中不缺巾帼豪杰,对于这种颇有些赌气成分的挑衅,赵石却哪里在乎?

到是他闲来无事,也到校场上瞧了瞧,那银屏婆婆冷冷清清一个人,但一杆大枪使出来,却如惊涛拍岸,烈火焚天,堂堂正正之间,蕴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惨烈气息。

这是真正从战阵中磨练出来的枪法,不求存己,但求伤敌,很难想象,这么个清冷的人,竟然能使出这般烈性的枪法。

比了比,赵石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那口陌刀使的太笨了些,和李金花比不了,眼前这个枪术大家,更比不得,骑上马,说不定好些,也说不定更糟。。。。。。。。

校场上围着一圈眼巴巴的护卫,身高马大,一个个都健壮的和狗熊相仿,但却被个女子压的抬不起头来,赵石瞧着也是晦气,转身离去。

那银屏婆婆显了威风到也就消停了下来,并没再闹腾什么,更没说要跟羽林猛虎较量一番的言语,很有分寸,但每天在校场上教训一群徒弟却是风雨不缀,名声也渐渐传了出去,都知道得胜伯府上有位枪法如神的婆婆,至于香侯府的女人当了得胜伯府上的教头一事,就众说纷纭了,显然,看笑话的人也不少。

事后,那位香侯也没露面,而是鸿雁传书,短短一句话,问道:“得胜伯还觉女子无用否?”

赵石这里想了想,回书一封,“万里挑一,府君当真煞费苦心。”

也没说的太过,其实他觉着,这人和方火羽差不多,都属于奇人异士那一类,虽然厉害,却不适合军阵厮杀,因为成不了规模,后世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成不了规模的东西,再好影响也是有限。

不过这下真的捅了马蜂窝,没过几日,府中热闹了,香侯府那边来了十几个,这会不是练武的了,而是琴棋书画都拿的出手,有的还能出口成章的一群女才子,也没经赵石同意,只禀告了石头娘,就在府中堂而皇之的办起了女学。

赵石后宅女人本就不少,还颇多识文断字的姑娘,这么一来,生源可是充足的很呢,当赵石察觉出异样的时候,连赵翠儿,范柔儿之类的都成了人家的门生弟子,京师更都传遍了,都道得胜伯不知怎的获了香侯府青睐,竟得香侯府中人教授下人学问,当真让人羡慕云云。。。。。。。。。。

当然,这私下里到底怎么说的,传的,还真不好细纠。

赵石有些恼了,还真纠缠不清了怎的,于是将陈常寿叫来,措辞去信一封,大意就是说,这里闲杂人等颇多,若是香侯府中人往来过于频密,恐有损香侯府清誉等等。

不想,信是递过去了,那边几天没动静,然后就是宫里太后娘娘发了一封明旨过来,于是乎,香侯府的大姑娘小姑娘的竟然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出得胜伯府后宅了,让许多人眼珠子差点掉下来,也有许多人羡慕的眼睛发蓝。

一个更加意外的后果就是,上门求幕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醉翁之意又岂在那酒里?连南十八都有些哭笑不得的道了一句,这女人还真是得罪不得。

赵石则是心道,应该说是有很硬后台的女人得罪不得才对,瞧瞧这都是些什么事儿,文的武的一阵乱来,折腾不死人也腻歪死人,女人发起狠来的样子他不是没见过,但有权势的女人发起狠来,到是头一次领教,连太后那里的旨意都随便的请下来了,还能说什么?

还好的是,显然香侯府那里还算克制,只好像赌气般闹来闹去,小伎俩是有些,但还没闹的不可开交。

奶奶的,老子忍了,赵石无奈的在心里咒骂了一句,接受了眼前这个局面,但就好像在大炮隆隆声中轰开的国门,不平等条约那叫接踵而至。

过不了一月,让赵石吓了一跳的是,两个信佛的皇贵妃登门儿了,当然,这两个皇贵妃可不是景帝李玄谨的贵妃,而是正德皇帝的,正德皇帝过世之后,这二位便出宫到香侯府荣养,这种情形,在大秦历代皇帝默许之下发生,让宫中妃嫔在皇帝驾崩之后,多少有些盼头儿,算是个善政。

而香侯府为何多年屹立不倒?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有这些女人在护着,香侯府历代府主又都谨慎,没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发生,皇家这边渐渐也就没了多少顾虑,听之任之了。

在香侯府当然要比在皇宫自由的多,但再自由,对于这些身份特异的女子也是有限的紧,多少年了,规矩齐全,想改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今太后一封明旨,却是又让香侯府的女人找到一个去处,于是乎,皇贵妃出现了。

这种动物走到哪里规矩都是奇大,车马依仗,一样不少,让赵石一个头变两个那般的大,说是来这里谈佛论禅,其实还不是来散心的?

忙活了一天,石头娘那里的诚惶诚恐自不必提,当晚赵石就摔了杯子,将自己那里种的大树砍倒了两根,黑着脸让南十八写信给香侯府,老子这里不伺候了,南十八这里好说歹说才给劝住了。

使的还是个拖字诀,圣旨一直迟迟未下,西山大营的军将都已加官进爵,回家逍遥去了,唯独赵石这里一连一个多月也没得到传召入宫的消息,赵石到是不怎么心急,李士芳偶尔过来一趟,也说耐心等候,必有恩旨到来,朝廷诸事,没传出什么旁的风声出来。

等就等吧,清静些也好啊,每天陪石头娘说说话,再去瞅瞅儿子,小丫头那边也安抚好了,不再有什么现在就想要个孩子之类的荒唐念头,多清闲的日子,经过一载杀伐,又受了重伤,多少杀气雄心都留在了金戈铁马的战阵之上,回到家中,只想清闲几天罢了。。。。。。。

但被这么一折腾,赵石也耐不住了,虽未直接去寻香侯府的晦气,却是在第二天就让人递了折子去宫内,要面见太后娘娘,以侄孙的身份给太后娘娘请安。。。。。。。。。

(阿草也说两句,为什么小说中冷酷的主角没几个呢?因为冷酷到底的人不好描写,为什么呢?因为写的过了就是残暴,残忍,暴虐,那样的人相信没几个人是不反感的,就像阿草看了一部修仙小说,杀完这个杀那个,勉强找个理由就开杀,冷酷是有了,但阿草觉着,那就有些过了,冷酷不等于残暴,也不是说非要血流成河,六亲不认才能衬托出主角是多么的冷酷无情。

而且写到现在,阿草已经努力在将主角的性格向较温和的一面在转变,也尽量做到自然而然,但笔力不够,还是多少有些僵硬,不过阿草还是坚信,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不停在变化的,不可能冷酷到底,只有这样的人,也才更有发展的空间。。。。。。。。)

第1397章 突变第108章 谈论第589章 大将第595章 队伍第12章 行路第494章 风起(三)第823章 天妖(五)第1177章 女人第1368章 聚饮(三)第1427章 血色第三百七十四章第1446章 文楼(六)第516章 云涌(十六)第80章 收徒第2章 亲戚第753章 无辜第1419章 书信第1569章 悚然第1149章 国策(五)第1497章 内讧第1503章 为父第1105章 商人(八)第833章 平静第1379章 伏战第527章 艰途(三)第1章 少年第1365章 想法第1357章 察觉第711章 妹夫第164章 前夜第927章 部众(三)第1153章 拜会(三)第587章 廷议第205章 严苛(七)第182章 为官第166章 赌局第1414章 笑话第509章 云涌(九)第775章 鏖兵(八)第982章 联姻第1425章 问话(二)第601章 来人(二)第178章 寿筵(五)第783章 议和(五)第1168章 言储(二)第1451章 揪心第1023章 决定第1379章 伏战第946章 道官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1001章 血色第563章 蛮兵第1047章 狂胜第684章 相遇(七)第827章 王氏第914章 安达第1389章 兄弟(三)第1250章 陆相第4章 亲事第1239章 西凉(三)第1251章 陆相(二)第470章 秘闻第576章 破营第446章 关城第644章 瑰宝(二)第137章 密议(三)第901章 猛虎第1320章 言政第1022章 出兵第1009章 功劳第545章 兄弟第220章 校场第842章 风浪第1504章 范本第414章 山林第1153章 拜会(三)第655章 同窗第1089章 终结(二)第83章 风云(一)第542章 奏表(二)第704章 乱子(四)第558章 寨子(二)第33章 惊议第683章 相遇(六)第1421章 种因第1170章 内外第1173章 入宫第648章 完工第238章 血夜(六)第269章 思虑第515章 云涌(十五)第1545章 空文第223章 成军第46章 跋扈第1392章 佛会第1068章 舞者第1333章 所求第332章 山匪(二)第1524章 前事第103章 先生
第1397章 突变第108章 谈论第589章 大将第595章 队伍第12章 行路第494章 风起(三)第823章 天妖(五)第1177章 女人第1368章 聚饮(三)第1427章 血色第三百七十四章第1446章 文楼(六)第516章 云涌(十六)第80章 收徒第2章 亲戚第753章 无辜第1419章 书信第1569章 悚然第1149章 国策(五)第1497章 内讧第1503章 为父第1105章 商人(八)第833章 平静第1379章 伏战第527章 艰途(三)第1章 少年第1365章 想法第1357章 察觉第711章 妹夫第164章 前夜第927章 部众(三)第1153章 拜会(三)第587章 廷议第205章 严苛(七)第182章 为官第166章 赌局第1414章 笑话第509章 云涌(九)第775章 鏖兵(八)第982章 联姻第1425章 问话(二)第601章 来人(二)第178章 寿筵(五)第783章 议和(五)第1168章 言储(二)第1451章 揪心第1023章 决定第1379章 伏战第946章 道官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六百一十八章 家族二第1001章 血色第563章 蛮兵第1047章 狂胜第684章 相遇(七)第827章 王氏第914章 安达第1389章 兄弟(三)第1250章 陆相第4章 亲事第1239章 西凉(三)第1251章 陆相(二)第470章 秘闻第576章 破营第446章 关城第644章 瑰宝(二)第137章 密议(三)第901章 猛虎第1320章 言政第1022章 出兵第1009章 功劳第545章 兄弟第220章 校场第842章 风浪第1504章 范本第414章 山林第1153章 拜会(三)第655章 同窗第1089章 终结(二)第83章 风云(一)第542章 奏表(二)第704章 乱子(四)第558章 寨子(二)第33章 惊议第683章 相遇(六)第1421章 种因第1170章 内外第1173章 入宫第648章 完工第238章 血夜(六)第269章 思虑第515章 云涌(十五)第1545章 空文第223章 成军第46章 跋扈第1392章 佛会第1068章 舞者第1333章 所求第332章 山匪(二)第1524章 前事第103章 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