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嬷嬷

苏家四房,安倾然的继母气的嘴皮都哆嗦,那丫鬟竟然这般好命,银牙咬碎,指甲差点戳破手心,她可不愿意那贱丫头嫁进苏家少主!

“郡王爷,倾然已经与信国公府二少爷定亲了,这定亲信物不能收。”

安老爷说着,只是额头上的汗珠就如同那清晨翠竹上的露水一样,一层叠一层。

叶归越冷冷的扫了安老爷一眼,不错,不愧是安家家主,敢拒绝他,便是京都权贵,也没人敢回绝他,不过似乎有些底气不足?

安老爷是不大希望侄女嫁的这么好,但是安三老爷眼睛却亮了起来,倾然是他的嫡女,与苏家结亲,他脸面上有光,而且攀上镇南王府,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当即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安老爷呵斥他,“安家以诚信立家,如此出尔反尔,如何取信于人?”

冷风赫然一笑,“好个诚信立家,希望信国公府夺爵抄家之时,安府不会受到牵连。”

叶归越起身便走,玉佩也没拿,冷风却不忘记,安老爷却脸色大变,忙拦住了他,“还请说清楚,信国公府好好的怎么会被夺爵抄家?”

冷风跟在叶归越身边久了,性子也差不多,最是讨厌人家磨磨唧唧的,“天涯何处无芳草,苏家与安家的亲事,同意便是同意,不同意便拉到。”

说完就走,本来爷就奉命铲除七大世家,勉为其难对苏府网开一面了,这又来了个安府,他们以为爷乐意看到两大世家联姻呢!

安老爷怕啊,电闪雷鸣间,果断放弃了信国公府,几乎是抢一般从冷风手里拿过定亲玉佩,不管怎么说,信国公府差镇南王府几条街。这是肯定的!

倾然成了郡王妃表兄的嫡亲,与安家百利而无一害。

钱安愣愣的站在那里,有种遭雷劈的感觉,怎么会呢。信国公府怎么会被抄家夺爵,国公爷正直刚毅,与人为善,怎么会被抄家?

别说钱安纳闷了,知晚也纳闷,“信国公府真的会被抄家?”

叶归越思岑了两秒,“抄家应该不会,不过夺爵应该错不了

。”

“为什么?”

“十天前,信国公府大老爷在蕲州,酒后失德。与蕲州官员家小妾勾搭在了一起,此事蕲州早已沸沸扬扬,迟早会传到皇上的耳朵里。”

知晚听得无语,出门办差,你逛青楼也好啊。怎么与小妾勾搭在了一起,还闹的沸沸扬扬的,这要是传到皇上耳朵里,皇上不狠狠的治罪,回头那些官员还不都有样学样,朝廷纲纪何在?

大老爷这样无德,也是信国公教子无方的过错。御史台职责便是肃正朝纲,又是一群纨绔,只是信国公为人刚正不阿,与镇南王颇有些相似,不至于因为儿子德行有亏,就把他也一棍子打死吧?

不过她与信国公府不熟。夺爵与否跟她没关系,转而又问及北齐的事,“好好的你跑北齐去做什么?”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厢她帮苏昂和安倾然牵线。谁想到叶归越跑北齐去,与知晚做着同样的事,搅合了一桩亲事,撮合了一门亲事。

南舜、北齐交好,打算联姻,北齐三皇子迎接南舜公主回北齐,在两国边界处,着实上演了一码好戏。

那便是风度翩翩的三皇子坐在高头大马上,意气风发,忽然一个弱女子冲出来,还是个怀了身孕的弱女子,张口没良心,闭口负心汉,哭的是梨花带雨,我见忧怜。

南舜虽与北齐交好,可是公主之尊和亲,是给北齐脸面,这才刚刚嫁出国门,就被人这样打脸,这未免也太不将南舜的脸面放在眼里了,还谈什么结为兄弟之盟?!

本来,南舜公主也不想离乡背井嫁到北齐去,她生在勾心斗角的皇宫,见惯了各种手段,历朝历代和亲的公主,又有几个有好下场,两国决裂,她夹在中间难做人,还会被北齐皇子,枕边人防着会不会盗取机密,她生的孩子也没有继承大统的机会,她如花一般的年纪,为何要下半辈子过的这般凄苦?

北齐皇子皱紧眉头,不知道这戏码是谁安排的,成了心的毁他,太子压制他,要他和亲为北齐牺牲自己,又担心有了南舜的支持,对他更加不利,所以要给他添堵吗?

要说北齐皇子也是个聪明人,可是架不住大庭广众,人多口杂啊,他说与这姑娘没关系,有人信吗?

而且这姑娘张口便是,“皇子右脚脚心有颗黑痣

。”

北齐皇子差点没气疯了,他脚上的确有颗黑痣,当着南舜使臣的面,他无话可说。

南舜使臣为了维护南舜公主的颜面,顾不得两国和亲的使命了,他们尊贵的公主,可不是嫁去被他们侮辱的,这就是北齐和亲的诚心!

就这样,北齐和南舜的联盟就这样奔溃了,南舜公主忐忑,忧伤,惊恐,还带着一丝高兴的踏上了回宫之路,她是最幸运的公主,没有之一!

知晚听的是目瞪口呆,喝了口茶,才问,“那你撮合了谁,总不是那怀了身孕的姑娘和三皇子吧?”

那姑娘能不死就是命大了。

叶归越勾唇一笑,戳着知晚的脑门,大笑道,“你当两国交好是那么件容易的事,朝廷党派之争,总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一个皇子,手中权力大到另太子忌惮了,不管将来南舜和北齐是否决裂,这一年半载总不会,只要三皇子运用的好,完全可以取太子而代之,本来他还不知道怎么处理好,无意中发现有人要刺杀公主,毁了这门亲,又恰好知道南舜公主有个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原本就不满意这桩亲事。

刺杀这事太笨,效果也不是最好的,难保南舜太子不会嫁祸给大越,他就果断的把那群刺客给灭了,然后让暗位冒充北齐太子的人。找了个青楼女子,上演了这一出戏码。

就算北齐三皇子去查,线索也只会指着北齐太子,至于。成全南舜公主,完全是起了变故,和亲使臣胆小,怕把公主带回去,皇上会降怒,毕竟大越发生了不小的灾害,都商议好同时出兵了,贻误战机,那是掉脑袋的大事,就端了架子。打算再给北齐一个机会,换个皇子来和亲。

突发变化,冷风跟踪,发现南舜公主追问她的青梅竹马,问那事是不是他派人做的。她不信三皇子会愚蠢到这等地步,冷风见小两口起了猜疑,于心不忍,然后就给两人下了些药,不管怎么样,生母煮成熟饭,和亲之事就彻底奔溃了

南舜指责北齐皇子不给公主颜面在前。还故意下药害他们公主失贞,北齐指责南舜公主失贞不洁,指不定早就不干不净,所以才寻了人来败坏他们皇子的名声。

就这样,好好一场和亲,差点打起来。

知晚听着。对这等拙劣的破坏手段,打心眼里钦佩,“和亲崩了,南舜和北齐还会结盟吗?”

叶归越妖冶的凤眸里闪过一抹笑意,“会结盟。毕竟碰到大越发生灾害,国库又空虚的时候不多,南舜、北齐那些将军们可都极为好战,不过和亲失败,对结盟之事大有影响,两军不齐,便是把矛头对着大越,也会防着对方是不是会背后捅刀子,以往能出十分力,也只能出六七分了。”

这样大越就有了五分把握,再挑拨的北齐内乱,又加了一分,另外,南舜公主乃南舜贤妃爱女,为了和亲一事,差点与皇后闹翻,又出了这事,南舜后宫前朝都不会安宁,便又添了一分胜算。

有了七分把握,这场战就算不胜,南舜北齐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洗漱了一番,知晚便和叶归越去了寿安院。

老夫人有些惆怅,外孙女婿回来了,怕是要回京了吧,她有心想多留他们些日子,只是毕竟是出嫁的孙女儿,便是回门,也没有一住一个月的道理,舍不得也得舍得。

苏柔听老夫人说,知晚最多也住不了几天了,眼眶就红红的,哽咽着嗓子问,“表姐,你会看着二姐姐出嫁吗?”

知晚修长的睫羽轻颤了颤,以前叶归越没回来,她安心的住着,半点心理压力都没有,但是他回来了,让他在这里一住小十天,好像有些为难他了吧?

叶归越挑了下眉头,没有说话,他确实有事要急着回京,老太爷蹬了苏柔一眼,“你要舍不得你表姐,过些日子你爹上京,让他带你去京都住些时日便是。”

知晚也舍不得苏家,正要说话,叶归越紧握了下她的手,她要说的话,就咽了下去,她确实住的够久了,加上回去,出门就有两个月了。

叶归越也并非不通情之人,准许知晚多住一日,后天启程

但是,很快,叶归越就后悔多给了一天,白天从起床后,他就见不到知晚了,连说两句话都没机会,因为知晚不是被拉着逛花园,就是被拉着在绣楼说话,他一个大男人,总不好跟去,好在苏昂知道他憋闷,陪他骑马逛永州。

鉴于知晚要回京了,苏柔怕她忘记了苏昂和安倾然的亲事,忍不住提醒了一下,知晚听得直拍脑门,“怎么把这茬给忘记了,我昨儿还见冷风和表哥说话,怎么没告诉他,苏家和安家的亲事定下了。”

冷风很委屈,他告诉了苏大少爷了好么,定亲信物还是他千挑万选的呢,也给了他了,不然他会那么屁颠屁颠的鞍前跑后么?

苏奵睁大了眼睛,这么快就办好了,这也太迅速了些吧,“定是大哥脸皮薄,瞒着我们呢,哼,亏得我们有事都告诉他,我们都装不知道,我倒要瞧瞧他要瞒我们到几时去,到时候没人去下聘,他还怎么迎娶大嫂过门。”

苏雪也表示了对苏昂的不满,苏柔就更是了,嘴巴差点撅天上去,气性最大,可是下一秒就差点被气哭了,因为苏雪说,“大哥对四妹妹性子最是了解,只要给她吃的,她就什么都忘记了。”

苏柔的脸气的满脸通红。跺着脚,“没二姐姐你这么埋汰人的!”

“……说真话也不行么,要是大哥给你十根棒棒糖,你还会生他的气么?”

“就十根。你当我没吃过棒棒糖呢!”

“要是一百根呢?”

苏柔不说话了,眼神开始闪了,苏奵抚额,这吃货,亏得她刚刚还说的那么大声。

苏柔坐到知晚身边,嘴巴撅的比刚才还要高,“就知道埋汰我,二姐姐,你回京之后,就把铺子开到永州来。不要大哥,我也有很多很多的棒棒糖,大不了,我明儿跟你进京好了。”

苏雪捂嘴笑,为了吃的。从永州都跑京都去了,还说她埋汰她。

知晚听得直摇头,苏雪成亲在即,她这个做妹妹的怎好与她一起上京,若是可以的话,外祖父就不会叫舅舅带她去了,要是婚礼提前几日就好了

离别惆怅啊!

原是不想分别。想时间过得慢些,可偏偏不如人的意,似乎眨眼睛就天黑了。

几人下了绣楼,苏雪几个去了寿安院,知晚则多行了几步,打算去牡丹苑。可是才走了几步,迎面走来一个白胖的妇人,穿戴似乎不像是府里的妈妈?

茯苓轻声道,“郡王妃,她就是苏家特地给几位表姑娘请的教养嬷嬷。曾经在宫里伺候过,前些时候寻了竹香说话,竹香一有空就往她那里跑。”

李嬷嬷上前,恭敬的给知晚行礼,知晚以为她要走的,谁想她请安后,抬头望着知晚道,“可否请郡王妃移步说几句话?”

知晚挑了下眉头,轻点了下头,就跟着李嬷嬷走了,茯苓要追去,知府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

茯苓当然放心了,这里是苏府,暗处又有暗位,还怕这嬷嬷把郡王妃怎么了不成,只是她好奇,一个嬷嬷与郡王妃八竿子打不着啊,有什么话好说的?

苏府湖畔,莲叶青翠,芙蕖摇曳,仿佛曼妙的少女在婀娜起舞。

知晚回头望着李嬷嬷,笑问,“不知道李嬷嬷有什么话要与我说?”

李嬷嬷望着知晚,交叠的手握的紧紧的,有些难以启齿,知晚也不催她,就那么看着她,看着她眉间犹豫之色褪去,抬头望着她道,“有件事,不知道奴婢该不该告诉郡王妃,奴婢曾在宫女伺候过,伺候的正是先皇后。”

知晚心头一震,没有打断李嬷嬷的话,听她继续道,“当年先皇后与连王有染,皇上震怒,要斩杀所有伺候在皇后身边的人,奴婢与徐公公私交不错,得他相助,才逃过一劫,本来徐公公是要掩护奴婢出宫的,谁想奴婢在街头的地方等了足足两个时辰都不见他来,奴婢就自己想办法溜了,谁想到叫奴婢见到不该见到的一幕,奴婢见到徐公公偷偷摸摸的拎着个食盒出了宫门,想这相识一场,这一走,就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就想与他打声招呼,就一路尾随着,却见到有人偷跟着徐公公,奴婢就不敢唤他了,徐公公拎着食盒走到一个乞丐身边,从食盒里抱出来一个孩子,就放在了乞丐身边,然后便走了,等他走后,那两个偷跟之人,要杀了大皇子,最后没有杀,而是把徐公公留给乞丐的银钱拿了便走了,奴婢知道那是大皇子,想从乞丐那里抱走他,算是报答皇后

。”

知晚听得心惊肉跳,忙问,“那大皇子如今人在哪里?”

李嬷嬷望着知晚,又看了看四周,小声道,“奴婢正打算要大皇子,却见到当时的楚将军,就是一门忠烈,死了好多将军的楚家,楚将军一家忠于皇上,与镇南王交情也不错,乞丐婆估计是怕养不活这孩子,就求他收留了,奴婢知道大皇子在楚家活的肯定比奴婢好,便放心的走了。”

知晚眼睛瞪圆,楚沛是大皇子?!

“皇后待你不错,你为何不告诉王爷?”知晚疑惑的问。

李嬷嬷苦笑一声,“镇南王的脾气,从小就暴躁,皇上还没有登基时,就没少打过他,要是让王爷知道皇上把他的侄儿丢给了乞丐,王爷会逼宫的,只要大皇子活着便好,楚家忠烈满门,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大皇子在楚家长大,会比在皇宫活的的开心,奴婢又怎么忍心……。”

再说了,在她犹豫不决时,大皇子夭折的消息已经满天飞了,皇上容不下大皇子,她不能害了大皇子害了镇南王,正是因为怕忍不住告诉镇南王,她才回了老家,辗转到了永州。

李嬷嬷望着知晚,眼眶微红道,“如今镇南王权势滔天,数十年如一日,前些日子奴婢还听到了大皇子的消息,皇上也很看重他,他是皇上的嫡长子,太子之位本就是他的,奴婢怕无颜去见先皇后……。”

知晚看着李嬷嬷,老实话,这消息太吓人了,死了十八九年的大皇子竟然没死,当年皇上那般狠心,竟然把自己的儿子丢给了乞丐婆,难怪镇南王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了,“不知嬷嬷伺候在先皇后身边时叫什么?”

李嬷嬷知道她说的太过吓人了,郡王妃不信也在所难免,不过镇南王与几位皇子都敌对,知道大皇子的消息,肯定会扶持他登位的,“先皇后曾赐名梅雪。”

知晚点点头,李嬷嬷便告退了,等她走了,知晚才想起来,她为何不直接告诉叶归越?

知晚带着一肚子揣测回的牡丹苑,叶归越正好出门,见她那魂不守舍的模样,喊了她两声都没听见,等听见了,二话不说就把他拉着回了屋,弄的他一头雾水。

叶归越凤眸轻陇,“出什么事了?”

知晚望了他好几眼,才开口道,“我刚刚见到了伺候在你姑母身边的宫女,她告诉我,大皇子其实没有死,被皇上丢给了一个乞丐婆,后来那乞丐婆把大皇子给了楚将军

。”

叶归越墨黑的瞳眸骤然缩紧,“你是说楚沛是大皇子?”

知晚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谁知道楚将军把大皇子抱回去是自己养还是给了下人养?而且嬷嬷说的话,我也不是特别相信。”

叶归越却点了点头,“嬷嬷的话是真的,我曾羡慕父王有免死金牌,找他要,他不给,就负气进宫找皇上要,结果那日是先皇后的忌日,我偷溜进去,无意中听到徐公公和皇上的谈话,大皇子确实被徐公公丢给了个乞丐婆,正因为我抓到了这个把柄,皇上才许我一百块免死金牌,不许我把这事告诉父王。”

知晚愕然,“这样的机密都被你知道了,不应该杀你灭口吗?”

叶归越白了知晚一眼,“从小父王就宠我,皇上对我也不错,我进先皇后寝殿的事,守门的公公也知道,皇上杀我不是自找麻烦吗?”

先皇后的寝殿,便是宫里后妃,皇后、太后都不许进一步,只有他和王爷还有皇上能进去,皇上杀他,王爷会不灭了他才怪呢。

叶归越坐了下来,“这事李嬷嬷都知道,想必大皇子被楚将军抱回府的事也错不了,楚沛确实不是楚夫人亲生,曾有传言,他是楚将军外室所生,姨娘早逝,不得已才抱回的府,也有传言说是府里哪位姨娘生的,记名在楚夫人名下,只是时隔多年,楚夫人也没有再生儿子,他就是名正言顺的楚大少爷了。”

知晚原本还想找徐公公求证,看来是不用了,“父王就是因为大皇子一事记恨皇上,现在大皇子也知道是谁了,等他认祖归宗后,王爷肯定扶持他做太子,名正言顺,没尘儿什么事了啊,怎么无缘大师会给尘儿系紫绳?”

亏得还是大师呢,真正的龙裔遗落在外,不算清楚,掐指一算,不就行了么?

两人抛开这事,去宁寿院用饭,因为明天知晚和叶归越要走了,这一餐格外的丰盛,足足有三十多道菜,天上飞的,地上游的,只要永州买得到,都在桌子上了。

第91章 名额第32章 子承父业第144章 小院第166章 西施第208章 东宫第202章 画像第42章 治病第93章 暖玉第170章 吃醋第217章 敬茶第137章 狠毒第108章 题目第161章 房梁第95章 墨汁第171章 首饰第187章 军威第155章 牛粪第130章 缀霞宫第172章 游湖第218章 皇后第22章 我家爷来了第130章 缀霞宫第174章 心悦第86章 火坑第97章 不可不防第2章 红绳铜钱第77章 治病第119章 别乱动第105章 内伤第14章 熟络第61章 进京第200章 修路第91章 名额第167章 苏家第216章 羡慕第62章 刑部大牢第99章 一鸣惊人第69章 铁甲卫第142章 三百两第181章 嬷嬷第6章 银针第90章 请帖第156章 偏心第164章 审案第136章 万一没死第198章 瑕疵第58章 一卦三铜板第185章 御史台第69章 铁甲卫第113章 莲花灯第3章 克夫克子第89章 撞墙第108章 题目第122章 御夫第184章 殷勤第24章 打晕可以吗?第228章 孩子第163章 刺杀第86章 火坑第44章 伍承第88章 祈福第178章 禁酒令第161章 房梁第217章 敬茶第6章 银针第173章 仙鹤亭第9章 何等权势第80章 定做第8章 没辄第17章 挣钱第105章 内伤第97章 不可不防第79章 震碎第85章 切磋第48章 怠慢第10章 私房钱第88章 祈福第116章 桓府第112章 奖赏第35章 左邻右舍第137章 狠毒第126章 凤冠第184章 殷勤第53章 郡王爷第165章 粮食第88章 祈福第140章 兵权第138章 问名礼第185章 御史台第139章 提前第205章 得令第28章 温泉眼第68章 祈福第31章 贪得无厌第96章 定远侯第47章 赴宴第82章 一念之间第217章 敬茶第17章 挣钱第173章 仙鹤亭
第91章 名额第32章 子承父业第144章 小院第166章 西施第208章 东宫第202章 画像第42章 治病第93章 暖玉第170章 吃醋第217章 敬茶第137章 狠毒第108章 题目第161章 房梁第95章 墨汁第171章 首饰第187章 军威第155章 牛粪第130章 缀霞宫第172章 游湖第218章 皇后第22章 我家爷来了第130章 缀霞宫第174章 心悦第86章 火坑第97章 不可不防第2章 红绳铜钱第77章 治病第119章 别乱动第105章 内伤第14章 熟络第61章 进京第200章 修路第91章 名额第167章 苏家第216章 羡慕第62章 刑部大牢第99章 一鸣惊人第69章 铁甲卫第142章 三百两第181章 嬷嬷第6章 银针第90章 请帖第156章 偏心第164章 审案第136章 万一没死第198章 瑕疵第58章 一卦三铜板第185章 御史台第69章 铁甲卫第113章 莲花灯第3章 克夫克子第89章 撞墙第108章 题目第122章 御夫第184章 殷勤第24章 打晕可以吗?第228章 孩子第163章 刺杀第86章 火坑第44章 伍承第88章 祈福第178章 禁酒令第161章 房梁第217章 敬茶第6章 银针第173章 仙鹤亭第9章 何等权势第80章 定做第8章 没辄第17章 挣钱第105章 内伤第97章 不可不防第79章 震碎第85章 切磋第48章 怠慢第10章 私房钱第88章 祈福第116章 桓府第112章 奖赏第35章 左邻右舍第137章 狠毒第126章 凤冠第184章 殷勤第53章 郡王爷第165章 粮食第88章 祈福第140章 兵权第138章 问名礼第185章 御史台第139章 提前第205章 得令第28章 温泉眼第68章 祈福第31章 贪得无厌第96章 定远侯第47章 赴宴第82章 一念之间第217章 敬茶第17章 挣钱第173章 仙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