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

当里希特霍芬想要在轰炸机部队建设中一显身手的时候,他遇上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利益分配问题,容克飞机制造厂、亨舍尔飞机制造厂和道尼尔飞机制造厂都想在未来的空军轰炸机项目中分一杯羹。因为他知道轰炸机项目太大了,三家中任何一家获胜了,那么对于另外两家来说都将是致命的。这意味着剩下两家将被挤出市场。而作为德国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德皇威廉二世同样不希望有一家独大的情况发生。“我们必须让每个人都能分到一定的利益,过分的垄断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威廉二世曾经不止一次的对里希特霍芬提到这件事。这是皇帝的态度,他必须执行!

历史在这一刻再次重演,历史上德国曾经出现过的双发轰炸机几乎都出自容克飞机制造厂,亨舍尔飞机制造厂和道尼尔飞机制造厂。其中产量比较大的双发轰炸机有如下几种,分别为ju88系列、he111系列和do217系列,分别与上面三家飞机制造厂相对应。而ju88系列更是因为产量上万而成为了德国2战中双发轰炸机产量最高的机型。同时又因为不错的载弹量和航程,以及较好的俯冲性能(据说可以以65度角进行俯冲轰炸)被誉为万能轰炸机。虽然从性能上相比和do217可能要差一些(后者更大,航程和载弹量也更远一些。)但是依然扛起了第三帝国对地攻击的重任。

当然了以上三款飞机之外,容克公司还有类似ju188、ju288、ju388这样的轰炸机,而道尼尔也有类似do317这样的轰炸机,其中不乏性能先进者,但是不是因为生产的过晚就是产量不足对于大战并没有影响。除了作为轰炸机之外,历史上德国在中后期还将其作为夜战飞机使用。ju88和do217都有专业的夜战版。装备了雷达和大量的机关炮之后。这些轰炸机摇身一把变成了夜战杀手。

从性能上看,这些轰炸机的性能近似,功能也相互重叠。确实有浪费资源的嫌疑。毕竟从作用上来看。一款ju88几乎就能够执行全部的任务了,完全没有必要让三家工厂同时设计三款飞机。如果仅是从养活其它竞标失败者的角度来看的话。让另外两家工厂分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也就够了。

因为在未来,双发轰炸机将成为德国空军对地对海攻击的主力,所以里希特霍芬等人对于中型轰炸机招标十分的上心,早在招标的初始阶段,德国空军就对轰炸机的升级潜力和多用途性有了十分明确的要求。“该型轰炸机必须有足够的航程,可以保证从德国出发覆盖整个西欧大陆。同时载弹量必须在1.5吨以上。该机机内空间必须足够大,内部单层可以容纳500kg炸弹。并且有内部弹仓还要有容纳800kg级别炸弹的潜力。外部的挂架要有悬挂1800kg炸弹的能力(历史上攻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时,ju88还真带过1800kg级别的炸弹。但是作者估计这种负载情况下,几乎无法俯冲了。)”在德国空军的招标书上,是这样对中型轰炸机进行界定的。

而除此之外,德国海军还想要求在中型轰炸机的基础上研发一种能够悬挂鱼雷执行远距离攻击任务的双发鱼雷轰炸机。并且建议这种轰炸机一次至少可以挂载2发鱼雷。而德国陆军则考虑能否给中型轰炸机安装一门50mm甚至更大口径的火炮用于对地面点目标进行打击,如果说20mm或者37mm火炮威力不够无法保证摧毁坦克的话,那么安装了50mm甚至是75mm加农炮的双发飞机将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坦克开罐器!

而在重型轰炸机研发项目上,德国人这次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那么执着的要求重型轰炸机必须具有俯冲轰炸的能力,这一方面是德国人意识到让重达几十吨的大家伙俯冲显然是一件超出了技术要求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则是这个位面的德国有充足的物资去供他们挥霍。历史上的第三帝国强调闪电战强调对地攻击的精确性一方面是战术战略目标使然,而另外一方面同样也是因为资源禀赋太过差劲导致的。单发和双发轰炸机俯冲轰炸精度较高。而四发轰炸机即使低空水平轰炸,精度依然无法和俯冲轰炸相比。美英对德的轰炸精度其实并不是太高。即使有了传说中的诺顿轰炸瞄准具之后,精度依然不咋地。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战果完全是靠轰炸机的投弹量堆出来的重掌大道!和美英两国中后期动辄就派出大几百上千架4发重型轰炸机轰炸不同。德国2战中唯一一款量产的重型轰炸机he177的产量最终也不过1000多。战略轰炸实在不是德国玩得起的。而且不仅仅是产能跟不上,燃油同样也跟不上。

以he177a0为例,该机根据载弹量不同,其燃料搭载量是在8800l到12660l之间变化的,也就是说,这款轰炸机出击一次,燃料消耗至少在6吨以上!这是个什么概念?fw190战斗机的内油满载量不过500kg,一架he177的燃料消耗至少相当于12架fw190的内油。最大内油搭载的情况下甚至接近20架fw190的所需内油!当时德国一年才能产多少航空燃油?退一步讲,如果德国工业产能没问题的话。搞一次千机大轰炸的话。至少要消耗掉8000吨左右燃油!而且如果再考虑需要配合的轰炸的远程战斗机的耗油量的话,那么这样一波过去的代价实在是高的吓人。至少不是历史上的德国可以承担得起的。

但是这个位面不一样,德国不仅没失去东普鲁士的大片土地。甚至还从诺曼诺夫王朝的遗体上分得了大片的土地,就连高加索油田都在德国盟友的控制之下。而另外那位位面上的伊拉克和科威特两个产油国也在土耳其的控制之中。所以德国同时拥有了罗马尼亚、外高加索、中东三个油库!如此充足的燃油供应自然可以满足德国对外扩张的需要,同时也让德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同时因为同盟国的实力范围涵盖几乎整个欧洲和西亚地区,甚至德国还想向印度洋方向扩张,所以也让德国战略空军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在如此广袤的地方仅凭双发轰炸机执行战斗任务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说道历史上的he177型轰炸机,人们影响最深的绝对是两台db605发动机并联而成的db610发动机。为了减小风阻,并且具备一定的俯冲能力,德国人放弃了4台发动机的常规布局,而使用这种有些非主流的布置方式。结果导致的问题就是发动机散热不佳。然后导致有的时候在发动机转速较高的时候容易出现故障,而且这个问题到最后也没收拾利索。所以一般认为he177没有意大利的p108好用。但是如果论纸面数据的话,he177和同时期的b17以及兰开斯特相比其实差不多。至于后期改进型,比如说战后的he274v1型发动机因为使用了4发动机的布局,表现也不错,当然了,那时候美帝已经有b29了,he177和b29肯定没法比。总之对于发动机技术还是有两下的德国来说,搞一款战略轰炸机在技术上没什么大问题,关键是设计和工业产能。

在放弃了必须要求俯冲轰炸后的,德国人的战略轰炸机之路走的还算比较顺利。梅塞施密特公司、容克公司以及亨舍尔公司同时拿出来自己的轰炸机方案。本来吧,这件事到着已经就可以了,但是奈何就在战略轰炸机招标前一周的时候,威廉二世突然召见里希特霍芬,并拿出来一份文件。“美国人和华夏都在搞一款六发重型轰炸机,如果他们成功的话,那么美国空军从本土起飞就可以轰炸欧洲,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当不利的。他们叫它洲际轰炸机!而我们也应该拥有这样的武器。”威廉二世愤愤的说道。

“那绝对是一个噩梦陛下。如果他们敢这样做的话。”里希特霍芬听后眉毛一跳一跳的。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无论从飞机的复杂程度、还是从成本以及功效来看,这种洲际轰炸机目前几乎是不可能大量装备的。而且德国目前也却是没有这种需要,德国总参谋部也没有进攻美国本土的打算,所以这个计划有些鸡肋啊!“这可能是他们释放的假信息。”里希特霍芬心中说道。

这一次里希特霍芬没猜错,德国人的情报确实有问题,美国是想搞六发轰炸机,但是因为技术难度过大给放弃了,而华夏也想搞六发飞机,但是这个飞机不是轰炸机而是运输机。如果不是现在发动机的功率太小而被迫用数量来弥补质量的话,华夏也不想搞出这种6发的东东。

“陛下,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经验和技术积累,如果4发重型轰炸机能够研制成功的话,我想未来六发轰炸机还是可行的。”面对德皇的要求,里希特霍芬可没有办法硬顶,于是只能先想办法拖延一下。而德皇也知道这个计划有些过于冒进了,对于里希特霍芬的回答还算满意。

第776章 前来摸底的杰里科第647章 磨砺第1276章 后续反应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180章 风暴前夜第1468章 夜战1第1098章 备战第982章 准备出发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48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一)第1406章 虎式恐惧症第1481章 调整与改变第1415章 巨头的对话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1449章 欧陆最后一战2第295章 国家民族高于一切第367章 最后的准备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297章 规划第782章 费舍尔的苦衷第856章 再次出击第569章 神棍VS学霸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442章 合围第667章 苦战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1486章 装甲启示录(3)第761章 新式轻武器第1112章 血洒长空第1466章 看不见的锋线第570章 加密机的改进第506章 银行体系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1025章 影响深远第633章 缠斗第139章 南洋也要买船?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976章 愤怒的英国人第382章 英国人来访第894章 猛攻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104章 提前发生的撤旗事件第1187章 对攻战第1395章 混战开幕第1413章 一击致命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108章 舰队备战第142章 经济战发动第607章 远东大海上的盛宴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785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860章 地狱天堂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无为第1280章 空中花园行动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1384章 愁云惨淡第859章 撤退第1096章 多线作战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舰队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386章 飓风前奏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1249章 截击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617章 舰队编组完成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915章 危机时刻第1433章 无声的交锋第694章 分割第728章 经验教训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309章 孤独的巨人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第1375章 战争前夜第431章 陷阱第171章 激战成欢(一)第241章 兵分两路第397章 东北的防务第944章 僵持第914章 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第950章 妥协和重建信任第93章 拜会刘公(一)第725章 右勾拳第1112章 血洒长空第578章 不能明说的事情第192章 打仗是要钱的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264章 紧锣密鼓第341章 落幕第17章 与赛维拉的交谈第249章 升级的重炮部队
第776章 前来摸底的杰里科第647章 磨砺第1276章 后续反应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180章 风暴前夜第1468章 夜战1第1098章 备战第982章 准备出发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48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一)第1406章 虎式恐惧症第1481章 调整与改变第1415章 巨头的对话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1449章 欧陆最后一战2第295章 国家民族高于一切第367章 最后的准备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277章 搁浅的巨鲸第297章 规划第782章 费舍尔的苦衷第856章 再次出击第569章 神棍VS学霸第1036章 要不推演一把?第442章 合围第667章 苦战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1486章 装甲启示录(3)第761章 新式轻武器第1112章 血洒长空第1466章 看不见的锋线第570章 加密机的改进第506章 银行体系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1025章 影响深远第633章 缠斗第139章 南洋也要买船?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976章 愤怒的英国人第382章 英国人来访第894章 猛攻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104章 提前发生的撤旗事件第1187章 对攻战第1395章 混战开幕第1413章 一击致命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108章 舰队备战第142章 经济战发动第607章 远东大海上的盛宴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785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860章 地狱天堂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无为第1280章 空中花园行动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346章 北守南攻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1384章 愁云惨淡第859章 撤退第1096章 多线作战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舰队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386章 飓风前奏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1249章 截击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617章 舰队编组完成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915章 危机时刻第1433章 无声的交锋第694章 分割第728章 经验教训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309章 孤独的巨人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第1375章 战争前夜第431章 陷阱第171章 激战成欢(一)第241章 兵分两路第397章 东北的防务第944章 僵持第914章 伊兹梅尔级战列舰第950章 妥协和重建信任第93章 拜会刘公(一)第725章 右勾拳第1112章 血洒长空第578章 不能明说的事情第192章 打仗是要钱的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264章 紧锣密鼓第341章 落幕第17章 与赛维拉的交谈第249章 升级的重炮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