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

船体大的好处就是有足够的空间可以去挥霍,就凭借巨大的吨位带来的庞大船体,列克星敦号的释放飞机的能力就要比企业号强。再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比如说2战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即使信浓连准备的炮圈都没去掉的情况下,也能放置长达200米的机库,而且上面全覆盖上了厚厚的装甲!对于一艘大型战舰来说这就是本钱,即使有点错误也没关系。所以美英两国可以直接拿大型航母来联手,虽然浪费了吨位,但是造出一艘好航母的难度还是很低的。但是华夏为了充分利用吨位,就必须从小型航母开始一点点摸索。

“第一艘航空母舰就是练手的,排水量限定在1万6千吨左右吧,我设定下面几个要求,你们看着弄,首先,必须是双层机库,其次,弹药库和动力设备要有一定的防护,第三就是有一个尽可能大的甲板,速度不要求有多高,30节就够了。这是华夏设计的第一级战斗航母,希望各位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虽然徐杰是大型装甲航母忠实的拥护者,但是在实际情况面前,徐杰还是决定从零开始一步步扎扎实实的做起,最终选择这样一个吨位作为起始点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吨位要是再小一些的话,那么这个航母几乎就没什么战斗力了,再小的话不仅限制航母的载机量,同时也极大的削弱了其它的性能,比如说防御和航速。首先说一下攻击力,对于一般人而言,也许觉得一艘220米和250米的航母差不出多少,实际上在攻击力方面差距可是相当大的,完全可以用差一个档次来形容。在这里可以用一个假设来证明,比如说战斗机起飞滑跑距离是120米,装载着炸弹的俯冲轰炸机起飞距离是160米,而装载鱼雷机的攻击机起飞距离是180米的话。以一架飞机10米的长度和前后间距来计算。以航母宽度能容纳4架飞机(折翼情况下)来计算。那么220米航母和250米的航母其发机能力如下。

在中型航母220米的甲板上减去120米的滑跑距离,那么这艘航母实际可以利用的起飞距离是100米,从甲板前部120米处到160米处可以停放4排飞机,一共是16架战斗机。160米到180米可以停放8架俯冲轰炸机,然后180米到220米最多是4排也就是16架,也就是说这样的布局最多一波起飞40架飞机,(不考虑上层建筑和尾部宽度变化的问题,以及其余可能占据空间的问题,否则就太麻烦了。)当然排在后面的飞机可以进行互换,比如说你可以让轰炸机多点,鱼雷机少点,但是鱼雷机最多16架,不能再多了。否则起飞距离不够。负责对海攻击的轰炸机和鱼雷机最多24架

而要是换成拥有250米甲板长度的大型航母呢,从120米往后,这艘航母有130米的距离可以布置飞机,全部排满的话可以布置54加飞机,从数量上来看。比220米的中型航母多了12架,但是实际战力的差距会更大,因为航母上只有攻击机和俯冲轰炸机才可以对战舰构成有效威胁,而大型航母在后面可以起降的攻击机和轰炸机可以达到36架!对海攻击力比中型航母高了50%。而且具有了更高的灵活性,比如说轰炸机可以装更重的炸弹,比如说在总发机量一定的情况下,鱼雷机数量可以更多一些。

而且这还只是优势的一部分。比如说换飞机了,新的战斗机要求有更远的起飞滑跑距离,新的攻击机载弹量更大需要更远的滑跑距离,那么这个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且即使不换飞机,如果战斗机需要长时间在舰队上空承担防空作战任务的话,那么必须有副油箱。而增加重量显然需要更远的滑跑距离,那么对于中型航母来说因此带来的对放飞飞机批次的影响就远大于大型航母。当然,如果有人说弹射器的话,那么就另当别论了,但是需要支持的是。即使有弹射器的美国航母,一般也是靠滑跑起飞,因素起飞速度更快。大甲板航母带来的最大优势在于重载飞机起飞数量的变化而不是轻载飞机起飞数量的变化。

至于说防御吗,可以参考一下1.7万吨左右的飞龙号和2万5千吨的瑞鹤号,前者属于那种核心舱被一般穿甲弹拍上就有可能受重伤的,而后者对弹药库的防御标准是800kg。而对于鱼雷的防护力上,瑞鹤号达到了令人震惊的450kg级别tnt炸药的防御力。祥鹤和瑞鹤两兄弟从多次海战中生还凭借的绝对不光是运气,更有强悍吨位带来的防御力。当然,因为瑞鹤不是装甲甲板航母,高爆弹对于飞龙和瑞鹤的甲板是一视同仁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遗憾的事情。

至于徐杰非要选定1万6千吨左右这个吨位的原因就在于历史上所有能称得上有一定战斗力的航母都是在这个吨位以上。徐杰对这个有一定战斗力的标准是这样设计的,甲板大小达到历史上的飞龙级别。同时拥有至少30节以上的航速,(航速太慢,飞机起飞距离会增加。同时也为了舰队的快速机动能力。毕竟30节是实验航速的话,那么实战中肯定会打折扣的。)双层机库保证载机量和整备面积。(华夏对航母的整备要求是机库和甲板都可以进行整备,但是一般在甲板整备。)至于最后对核心舱的防护则是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上,毕竟要

实现较强的防护的话,2万吨都打不住!企业相对于瑞鹤和大凤这种航母也就是个脆皮。至于说航母再大点话,那就不是积累经验了,头一次造航母是可能出各种问题的,华夏虽然有钱,但是也不能乱花啊!

对于双层机库吗,徐杰坚持的原因和英国类似,是为了尽可能的容纳飞机,同时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作业面积,毕竟即使用挂票解决了飞机数量问题,但是挂着的飞机也不能立即用更不要提整备作战了。也有为装甲甲板航母做准备的意思。当然,双层机库在穿越者看来也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侧弦升降机的布置,即使不懂军事的人从图上看,一个十几米乘十几米的升降机也占了大量的面积,所以埃塞克斯的侧弦升降机被认为是个重要的进步,但是双层机库航母因为下层的机库距离水面太近,如果开个侧弦升降机口子的话海水有灌进来的危险,而对于这个问题,徐杰是这样解决的。

设计中的航母将有两台升降机,其中一台位于战舰的前部,这台升降机是贯穿两层机库的,而另外一部升降机则是侧弦升降机,只用沟通上层机库。其实这样做也就够了,一般而言一艘航母能放出的飞机量不到载机的一半,甲板上系留的飞机和上层机库的飞机足够第一波攻击了,下层机库一般而言是为了维护和保养飞机用的,战斗的时候很少用到。(不知道大家发现没,2战的航母对决一般即使两个大波次的事,基本解决战斗。)第一波放出去后,接着从下层机库提升也来得及。反正第一波打出后上层机库也有剩余,可以让后部的侧弦升降机提升,而前部的升降机负责从下层机库提升飞机。

双层机库上机库被设计成开放式机库,可以进行暖机作业,下层机库设计成封闭式机库,而水平装甲布置在上机库的地板上。也许有人说双机库会造成机库高度过低进而导致维护不方便,这个怎么说呢,一般而言,双层机库确实比单层机库要低一些,但是不是绝对的,比如说赤诚号航母,这哥们严格的说算2层半机库(下层机库比较小。)上层机库5米,下层机库5米。当然这有赤诚船体比较大的因素, 但是经过精密的设计,并且适当缩小单层机库面积的话,一艘航母还是有空间放下高度足够的双层机库的。当然,想要再上挂票的话你还是算了吧。至于喷气式飞机吗?徐杰还没想过那么远,更何况,历史上的英国鹰2级大型航母也是双层机库,最后不还是照样装了f4等各种喷气式飞机?至于说打算装f14这种舰载机的问题吗?只能说这是50年后的事情了!所以,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徐杰还是倾向于双层机库。

至于说船体结构吗,徐杰希望第一级航母就采用动力交错布局,防止一发鱼雷毁掉全部动力的情况。即使因此增加一些吨位也没关系。因为徐杰知道,2战一些航母有不少就是因为动力系统被毁而被自己战舰处置的。动力的交错布局则能降低战舰失去全部动力的可能。至于水下防护体系吗,徐杰也只能尽量要求高点了,毕竟一艘不到2万吨的航母再保持双层机库,对核心舱有一定防护的条件下,还要有30节以上的速度,能留下来给tds布置的重量真的不多了!

感谢书友zhou玉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jack21kjz、天地魔狼的月票支持~~~~。

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1457章 在我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第644章 夜战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23章 陆军改革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102章 谋划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365章 收官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015章 新的战略新的目标第65章 愤怒的光绪第44章 大生意(一)第299章 表面与本质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第577章 数量就是战斗力第844章 意外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1119章 前哨战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1024章 谈判结束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918章 战争准备第1189章 差距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499章 无从抉择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978章 集中舰队?第155章 日本海军战略第531章 俄国人也悲催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1415章 巨头的对话第1423章 出发第1119章 前哨战第91章 严博勋第785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756章 国家必须掌握的部分第60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597章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第278章 托尔金来了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62章 谈判桌外的合作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1451章 多点开花第913章 陨落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406章 意外第1350章 血与火1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184章 大计划第1199章 华夏鹰群第744章 绝境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658章 图穷匕见?第1404章 虎啸法兰西4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22章 战争前奏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669章 颓势第1214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第1230章 华俄第二次合作第1053章 钻空子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861章 调整第1363章 协约国的计划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1170章 攻防战(1)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376章 苦战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1141章 重铸长剑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209章 这算摊牌吗?第369章 乱局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40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第989章 余响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760章 先改变观念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383章 如何松绑
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1457章 在我之后,哪怕洪水滔天!第644章 夜战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123章 陆军改革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102章 谋划第345章 沟通南北第365章 收官第556章 装甲军团VS要塞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015章 新的战略新的目标第65章 愤怒的光绪第44章 大生意(一)第299章 表面与本质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第577章 数量就是战斗力第844章 意外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1119章 前哨战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1024章 谈判结束第564章 远距离炮击实验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918章 战争准备第1189章 差距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499章 无从抉择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978章 集中舰队?第155章 日本海军战略第531章 俄国人也悲催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1415章 巨头的对话第1423章 出发第1119章 前哨战第91章 严博勋第785章 计划赶不上变化第756章 国家必须掌握的部分第60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597章 博罗季诺级战列舰第278章 托尔金来了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62章 谈判桌外的合作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1451章 多点开花第913章 陨落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406章 意外第1350章 血与火1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184章 大计划第1199章 华夏鹰群第744章 绝境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658章 图穷匕见?第1404章 虎啸法兰西4第855章 盟友的力量第322章 战争前奏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669章 颓势第1214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第1230章 华俄第二次合作第1053章 钻空子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861章 调整第1363章 协约国的计划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1170章 攻防战(1)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376章 苦战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1141章 重铸长剑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209章 这算摊牌吗?第369章 乱局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40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第989章 余响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760章 先改变观念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383章 如何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