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

“我们的武器落后陈旧,根本不具备和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华夏陆军抗衡的能力,我们步兵手中的莫辛纳干步枪虽然精度和可靠性都很不错,但是射速过慢,在交战中容易被压制,我们的重机枪数量不多,而且过于沉重不宜移动,在实战中很容易被迫击炮摧毁。而轻机枪几乎没有,步兵火力中间存在很大的空档,一个连才3挺机枪,剩下的100多人只有步枪。没有任何自动武器。”

“我们试图把臼炮和类似掷弹筒的武器用来装备自己的部队,但是结果很让人失望,臼炮的重量和射程都无法和对方的迫击炮相比,至于掷弹筒?这个东西几乎没有什么技术难度,但是实用起来确实十分有难度,这种武器很考验炮手的经验,但是很可惜,无论是哥萨克还是那些灰色牲口都不适合实用这种轻便的大威力武器。至于装备正规的迫击炮和轻机枪,我只能说造价和弹药消耗量是极大的,即使帝国有充足的资金,我们也要有能力将这些装备运到前线。”

“我们缺乏重炮部队,尤其是100mm以上的火炮,我们的野战军团最强的火炮就是107mm加农炮,而这些火炮数量如此之稀少,只能将他们布置在要塞之中。作为要塞炮。至于更大口径的重炮则毫无着落。我们在海参崴丢失了大量的重炮。而海军重整军备又占去了大量的产能,几乎所有的6寸级别火炮都是优先供应海军。即使有坚固的要塞。而没有足够的火力的话,要塞在对方的打击下也会最终化为废墟。”

彼尔德林格将军面对亚历山大库罗帕特金大倒苦水。将俄国现有陆军装备的情况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让旁边的几位俄国将军听的直皱眉头。在他们看来,就差直接告诉陆军大臣。俄国陆军没戏,根本打不赢华夏共和国了。

“但是我们有大量的骑兵,哥萨克人还有顿河马是天生的绝配,他们的战斗力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支骑兵,同时我们的骑兵规模也远比华夏陆军更大。我们的部队有机动性优势,不要忘了,将军们。现在战场在俄国境内。华夏陆军也不再是内线作战了。他们已经是外线作战,后勤补给上的劣势开始逐渐显现。当初我们遇到的苦难现在该轮到他们了。”库罗帕特金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华夏陆军极其依赖火力,在一场战斗中。他们的部队会消耗更多的弹药和武器,这种打法在内线作战时尚且没什么问题,但是一旦转入外线作战,巨大的消耗就会拖垮他们。然后我们的骑兵再穿越对方的防线对后方的交通线展开破袭。完全可以把对手困死。我们不能光看到对方的优势而无视我们的优势。”考尔巴斯对这位打了败仗。结果将失败的原因全推到客观原因的做法十分不满。言语中也带有一丝的鄙夷。

“这个办法听起来很不错,但是实际呢?你们又有谁想过其中的困难?来吧,让我们看看华夏陆军的尼布楚前线到地是个什么样的吧。在我们大军的正面,是一个延绵上百公里的堑壕防御体系,有足够的纵身,而且各种要塞和支持点星罗棋布。从正面硬冲无异于送死。铁丝网、壕沟还有后面的机枪和速射炮足够撕碎任何活物。”彼尔德林格说道。

“当然,我们可以试着绕过这片防线。一直往北然后转向西南,但是这样的话。我们将多走好几百公里!我想各位的庄园中都有大量的马匹,那么如此长距离。还要携带补给和装备的话,这些战马在行进了如此漫长的距离后,是否还有战斗力呢?”彼尔德林格反问道。

“你们难道连抢都不会了吗?你们面前就是华夏陆军的补给线和沿途兵站,里面有大量的食品武器和弹药。在广袤的原野上,没有人可以追的上你们。”考尔巴斯反驳道。

“华夏陆军装备了太多的自动火器,即使兵站守备部队和运输部队所拥有的火力也不是一支丢弃了重装备的轻骑兵可以对付的。我们没有办法携带诸如75mm速射炮这样的装备进入对手后方,一门火炮和附属弹药还有人员至少需要8匹马来运送。而且前进速度绝对不快。我们选择的道路更是崎岖不平,在上一场战争中,有不少火炮刚从一个泥坑中拉出,转眼间又陷入了另一个坑中,大量的马匹和人力就在做这样的无效率的工作。然后呢,我们再看看我们的敌人装备了什么。”考尔巴斯从提包中拿出数张图片。

“就是这些东西让小伙子们吃紧了苦头,这些在汽车上加上了装甲和机枪火炮的玩意,绝对是没有重武器部队的杀手!在旷野上遭遇的情况下,十几辆这种战车就可以击溃一个营的骑兵。在草原上,没有吃不饱的战马可是跑不过只用汽油就可以不断战斗的汽车的。没有重武器,我们如何对付这些铁盒子?我们现在缺乏的是重火力的突击力量,缺乏的是伴随部队冲锋的支援火力。而不是人数或者马匹。”考尔巴斯说道。

“其实我们现在不要光想着如何攻击对方,而是应该好好考虑如何抵御华夏陆军的进攻,海参崴是我们经营多年的要塞,在华夏陆军的攻击下也没有坚持几天就沦陷了,当然,我们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掩盖我们的失败,比如说海参崴的驻军被极大的削弱了,数量不足。比如说北洋舰队的火力过于强悍,对手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但是对方打掉了俄罗斯帝国经营几十年的要塞却是不争的事实,在未来的战斗中,我们的前沿不可能修的比海参崴要塞还要兼顾。”利涅维奇将军说道。

“诸位应该都清楚,陆军缺乏攻坚利器,不要说专用的攻城重炮,即使6寸以上的火炮都优先供应海军,这是什么原因?其实帝国高层已经放弃了在陆军上突破华夏陆军的希望,我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武器,还没有最终完工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以及脆弱的补给线都会让我军陷入困境,华夏前线离他们的重工业基地东北三省实在太近了,而我们距离欧洲实在太远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陆军是分散。俄国主力不可能部署在远东。”利涅维奇将军颇为郁闷的说道。

历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在原来那个位面,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前,德国和俄国至少在表面上还是一团和气,在1905年英俄两国达成妥协后,德国和俄国才最终撕破脸皮,但是现在不一样,英法之间过早的接近,让英俄两国的接近成为必然,而德国此时已经对俄国散发出强烈的敌意!这个在埃森访问德国时遇到的各种冷遇就绝对可以说明问题。俄国人已经感受到了周围邻国所散发的敌意,奥匈帝国和俄国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和俄国人是宿敌这个不用多说了,但是最为关键的是,德国,这个世纪第二大工业国和欧洲最强的国家也站在了俄国人的对立面!

德国人很悲催,他需要面对两线作战的局面,但是俄国人更悲催!因为他几乎被对手包围了,欧洲方向是德国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形成的密不透风的包围网。而在东方,则是与一个新崛起的大国进行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俄国人现在不是没有朋友,而是朋友想帮忙也过不去!相对于遥远的远东,俄国人最为重要的欧洲部分所面临的危机更大,远东没了,最多失去一块土地,而要是俄国人失去了乌克兰这些地方,俄国可就真的败落了!所以,现在的俄国必须把注意力放在欧洲,远东只能量力而为!

但是俄国不再远东和华夏进行战争行吗?绝对不行!首先俄国人还对战争抱有一丝侥幸,他们承认,在陆地上想要攻破重组后的华夏陆军防线十分困难,但是在海上,获得了荷兰殖民地作为前进基地后,双方的优劣势立即转换,现在轮到华夏海军长途跋涉了,在俄国人看来,自己在海上是有优势的。

而海军和陆军不同,陆军打败了可以迅速重建,所以即使俄国陆军开外挂打败了对手,只要很短的时间,一批新的陆军就可以重新补充到位。但是海上不行,船沉了,想要造,那就是以年来计算的,而舰队指挥官的培养更是以十年为单位的。比如说现在的华夏海军,真正挑大梁的还是当年北洋的那些军官,外加一小批在历次战争中培养出来的人。如果海军败了,华夏没有十年左右的时间是恢复不过来的。

所以俄国人想的就是如果我不能在陆地上取得优势,那就依靠海军迫使华夏共和国做出让步,毕竟现在华夏共和国的工业产品和机械依赖进口,同时需要出口换取大量的外汇,切断海上运输线对华夏共和国无疑十分致命。相对于陆军必须应对不同的危机,海军方面的情况就好很多,德国海军现在还不如法国。奥匈帝国海军和俄国八竿子打不着。至于土耳其?俄国人表示黑海舰队就可以搞定!所以俄国人想要靠海军孤注一掷!而陆军则是一个辅助的地位。

感谢书友两眼发呆的评价票~~~。(未完待续。。)

第129章 准备启程(一)第77章 分歧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1526章 折断的三叉戟第887章 接触和试探第593章 我们需要更多的榴弹炮第1141章 重铸长剑第108章 舰队备战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1074章 华夏新式坦克第1379章 大战爆发第1441章 法兰西最后一战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1203章 悬崖边缘第185章 后院起火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273章 战争背后的角逐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909章 惊变第14章 新型战舰的建造和影响第1329章 呼啸长空2第464章 单挑第130章 准备启程(二)第854章 伺机而动第249章 升级的重炮部队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1243章 “伊朗舰队”的准备第965章 两头下注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771章 被鄙视的法国武器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1119章 前哨战第55章 海军痼疾第1340章 出击第519章 荷兰人的抉择第798章 邓尼金的军团第980章 大行动第604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355章 破局第408章 定计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473章 巨兽的末日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798章 邓尼金的军团第298章 马吉芬归国第237章 大同江血战第1537章 摊牌1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766章 疯狂购物的德国人第956章 两难的选择第74章 自动武器的搭配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338章 巨人间的战斗第1165章 局势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694章 分割第1505章 大棋局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641章 运动战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1075章 钢铁风暴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972章 拦截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734章 帝国危机(1)第703章 华德密谋第755章 地方工业化第834章 举世震惊第836章 折戟的风暴突击队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235章 羽翼丰满的公海舰队第653章 德国人的愤怒第387章 一石三鸟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236章 舆论战第849章 英国和日本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823章 被发现了?!第13章 厉害的女人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918章 战争准备第1269章 侧翼安全第1124章 谋划第139章 南洋也要买船?第689章 突破
第129章 准备启程(一)第77章 分歧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1526章 折断的三叉戟第887章 接触和试探第593章 我们需要更多的榴弹炮第1141章 重铸长剑第108章 舰队备战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1074章 华夏新式坦克第1379章 大战爆发第1441章 法兰西最后一战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1203章 悬崖边缘第185章 后院起火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273章 战争背后的角逐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909章 惊变第14章 新型战舰的建造和影响第1329章 呼啸长空2第464章 单挑第130章 准备启程(二)第854章 伺机而动第249章 升级的重炮部队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1243章 “伊朗舰队”的准备第965章 两头下注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771章 被鄙视的法国武器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1119章 前哨战第55章 海军痼疾第1340章 出击第519章 荷兰人的抉择第798章 邓尼金的军团第980章 大行动第604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355章 破局第408章 定计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473章 巨兽的末日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798章 邓尼金的军团第298章 马吉芬归国第237章 大同江血战第1537章 摊牌1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766章 疯狂购物的德国人第956章 两难的选择第74章 自动武器的搭配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338章 巨人间的战斗第1165章 局势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694章 分割第1505章 大棋局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641章 运动战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1075章 钢铁风暴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972章 拦截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734章 帝国危机(1)第703章 华德密谋第755章 地方工业化第834章 举世震惊第836章 折戟的风暴突击队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1235章 羽翼丰满的公海舰队第653章 德国人的愤怒第387章 一石三鸟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236章 舆论战第849章 英国和日本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823章 被发现了?!第13章 厉害的女人第1495章 宿命的相遇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918章 战争准备第1269章 侧翼安全第1124章 谋划第139章 南洋也要买船?第689章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