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钢铁风暴

“聂志远啊聂志远,你大伯让你到我这里来是当炮兵指挥官的,可不是让你来和那些俄国人混在一起瞎捣鼓的。! ”在赤塔的华夏中西伯利亚军区司令部内,彭毅不断的数落着眼前的这位后辈。海军将领的后裔大多加入了海军,同理,陆军的大佬们同样希望自己的后辈能在军队中做出一番事业。而聂志远就是陆军部从参谋长聂士成的一个远房侄子。此人是华夏陆军大学炮兵学院毕业的,曾经在1918年参加过华夏对俄国的军事行动,而在战争结束后,这位炮兵出身的军官顶着少校的军衔留在了中西伯利亚军区,和一般将门子弟不同,这位仁兄是搞技术的,而彭毅作为一个军区的司令本着能帮就帮的原则,就把他掉到了相关技术部门,但是没曾想,这家伙居然和当年邓尼金手下的一些军官搭上了关系。

对于这些曾经接受过华夏陆军的训练和武器和德国人死掐了数年,随后又被华夏收编加入华夏国籍的俄国人来说,他们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几乎就是在准备战争,然后参加战争。在聂志远眼中,这些曾经的俄国近卫军官兵能在优势的德奥陆军围剿下活到现在,然后又在华夏陆军的攻击下周旋了近一年时间绝对凭借不仅仅是运气!他们对战争和武器的理解绝对有自己独到之处。尤其是如何使用较为劣势的武器去抗击优势的敌人方面绝对是有心得的,所以聂志远曾经打算专门和他们探讨过相关问题。而谁知探讨到最后,双方完全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

在聂志远眼中,这完全是一种各取所需的互助行为。他能从对方那里获得十分详尽的交战情况,同时他也可以给对方提供各种物质上的帮助,毕竟聂志远的家境完全可以用土豪中土豪来形容。而身为中校的他同样也可以搞到一些军中限制的物资,比如说各种白酒和俄国人喜欢的伏特加。而经过长时间的交流之后,聂志远还真从这些老兵身上获得了不少的启示。

“炮兵交战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一波打击,尤其是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集中全部火炮进行短促急射,对方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往往会损失惨重。所以为了实现突破或者阻断时的超高的火力密度,我们专门部署了大量的臼炮和迫击炮。有些甚至就是简单的抛雷器,一个大号的汽油桶。你们放上发射药和包好点的炸药包,再在汽油桶底下安好激发装置。在几秒钟时间内,我们就可以获得远超正常情况下的火力密度。”一个叫做季霍米洛夫前近卫军少校这样说道。如果徐杰在场的话,肯定会惊叹一句这个位面的“没良心炮”就这样出现了?!

“但是臼炮和那种简易抛雷器射程非常有限。你们经常使用的10寸臼炮的有效射程不过2000码。而抛雷器更是只有700码左右,如此近的距离不要说对方的野战炮了,即使迫击炮都可以轻易够着吧?”聂志远对此有些不肖,作为华夏炮兵新学派的信徒,他在强调瞬间火力的同时还十分看重射程和机动性,毕竟前者意味着炮兵自身的安全性,而后者除了安全之外,更是强化了炮兵的效率。

“没错。开始的时候,德国人吃了几次亏后他们使用了更为分散的兵力布置。而且在前进的时候安排大量的迫击炮提供掩护,我们的臼炮往往一开火就会被锁定然后摧毁,而且你知道的,臼炮的移动性很差劲,而我们又缺乏车辆。所以我们最后用了一款比较复古的武器。”说着,季霍米罗夫指着屋子旁边的一个圆柱形物品说道。

“霍尔火箭?这东西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第二次华俄战争中你们曾经用过,当时是配属给骑兵部队的,很好携带,甚至弄一个斜面就可以发射,但是精度和射程很是糟糕。”聂志远仔细瞧了瞧,认出了这种东西。

“恩,这种32磅重的火箭的射程和精度和正规野炮相比确实不如,最远只能打3000码,而精度更是差的离谱,但是装药量却和我们使用的10寸臼炮炮弹相当。第二次华俄战争中我们的火炮还相对充足,对这种武器也不是很重视,但是当大战爆发后,我们的各种装备都十分匮乏,甚至连步枪都不够用。而这种火箭也就成了我们应急用的武器,其实它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尤其是当大量使用对一块阵地进行覆盖的时候,密集的弹雨足够弥补精度的不足,而且我们还可以把发射导轨并联起来,放在卡车上,短时间内的火力密度远超常规火炮。”季霍米罗夫对聂志远的表现并不是很在意。

“而如果我们能够研发一种新式的火箭弹的并且配上比较精良的发射装置的话,我们可以在一瞬间获得极强的火力,想象一下吧,一辆不起眼的1.5吨卡车上面放着一排排的炮管或者发射导轨,然后在十几秒钟的时间里向远处倾泻大量的弹药,然后再用数分钟的时间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直接撤离战场。这是多么美妙的情景啊。”说道这里,这个前俄国炮兵军官脸上居然出现了一丝陶醉的表情!就像喝到了上等的伏特加一般。

“嗯,从你的描述上来看确实不错,但是首先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射程问题,3000码的精度显然不能满足需要,甚至连营级迫击炮都可以轻松将这些火箭炮摧毁,而另外一个问题是精度,虽然这种火炮是用来对面目标进行打击的,但是就目前的精度而言至少对于华夏陆军来说有些难以接受。”对于这种理论上的东西聂志远见得多了,如果仅仅是孔洞的描述的话,聂志远对其并不感冒。套用后世的一句话就是,你必须有干货啊!

“方法倒是有,也许这套方法对于曾经的俄国来说成本有些高,但是对于华夏来说问题应该不大,第一个办法就是将发射导轨换成发射箱,并且尽可能的长一些。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在火箭弹本身上做些文章,比如说我们可以将火箭弹尾部的喷嘴修正一下,将其变成一组和中轴有一定角度的偏差的喷嘴,这样的话,炮弹在气体的推动下会自动旋转,这些喷嘴在喷射的时候就起到了稳定飞行状态的作用。”季霍米罗夫边说边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资料。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火箭弹尾部用于平衡的弹翼怎么办?他们会导致箱体过大,这样降低了火力的密度,同时也增加了阻力。这也是我当初计划中最大的一个问题。“看着陷入了沉思中聂志远,季霍米罗夫补充道。

“这个弹翼就是为了稳定火箭弹的,既然我们有别的方法可以解决稳定性这个问题,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去掉,去掉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发射管,并且还可以在发射管内部刻上螺纹膛线。这样的话稳定性和精度问题都可以解决,那么还要弹翼干什么呢?”几分钟后,聂志远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而这次交流成为了两人合作的开始,但是并不代表剩下的道路上就会一番风顺。有了最基础的技术原理后,如何将其制造出来是个问题,而如何定位这种武器,并且在现有的装备体系中给它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说服上级。所以这才有了最开始的一幕,聂志远又一次出现在彭毅的办公室中,然后喋喋不休的向他描述这种武器未来的前景。

“你找我说这些有什么用啊,我是军区指挥官,不是总装备部的啊!再说了老聂还在北京呢,你找他也比找我强啊。他直接就能和总装备部的人拉上关系。”彭毅再一次重复道。他甚至怀疑要是这小子再这样无休止的找下去,会不会把自己搞的精神分裂!

“但是总要有试验场和军方的需要吧,搞这东西钱和人都是问题,而且如果我们搞了半天结果没人要,那不就白忙活了?您只要在报告中提到需要一种短时间内可以在中距离上投射大量弹药的武器,然后我再让我大伯推动一下,那成功的概率不是更大了吗?”聂志远贴着脸说道。

“胡搅蛮缠。”对于聂志远的回答,彭毅有些哭笑不得,总装备部都有自己的试验场还要找地方军区干什么?不过这小子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不帮一把也有些说不过去,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并不算很难,不过是在报告上加上几个字的事情。“整好我要给徐老板写封信,顺带就提一句吧,要是不通过的话,那么这小子再找自己也有托辞了。”彭毅心中说道,更何况从表面上看他对这件事不算很热血,但是内心深处还真希望这些家伙能鼓捣出来一些好东西!

感谢书友zhou玉1976和hukaikaka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706章 抉择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70章 绝路第1156章 交锋2第1002章 最终计划第665章 胶着的战局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1439章 大西洋启示录4第650章 对策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323章 一路抢过去!第411章 战略布局第1103章 印度洋孤军第286章 伊藤博文来访第1384章 愁云惨淡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829章 巅峰过后第531章 俄国人也悲催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433章 无声的交锋第189章 悲催的后勤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气鱼雷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887章 接触和试探第66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129章 跑路第1234章 戴高乐的担忧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96章 阳谋第1138章 杀招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124章 淮系会议第96章 阳谋第707章 巅峰时刻第320章 北洋舰队的新旗舰第1136章 大戏开场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088章 捉襟见肘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1503章 转攻为守第639章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604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60章 北洋大阅第955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第1212章 华夏装甲师2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257章 郁闷的俄国人第700章 加里曼丹岛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316章 打还是不打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1353章 绝唱第989章 诸神的黄昏1第311章 与英国人谈判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390章 谈判第1202章 协约国海上战略第482章 突击团第964章 协商第429章 乌兰察布防线第1534章 铁流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297章 规划第1379章 大战爆发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1130章 机会or陷阱?第972章 拦截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1387章 决断第365章 收官第1508章 你还真敢来啊!第1160章 质询第1527章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238章 大杀器!!第917章 波云诡异第1313章 持续恶化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43章 来自南洋的华人第432章 渗透作战第51章 规模庞大的意大利代表团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901章 阵前转向第625章 前哨战第810章 贝蒂和托马斯第1263章 辽阔大西洋
第706章 抉择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70章 绝路第1156章 交锋2第1002章 最终计划第665章 胶着的战局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1439章 大西洋启示录4第650章 对策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323章 一路抢过去!第411章 战略布局第1103章 印度洋孤军第286章 伊藤博文来访第1384章 愁云惨淡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452章 繁华背后第1021章 你们阴我?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829章 巅峰过后第531章 俄国人也悲催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433章 无声的交锋第189章 悲催的后勤第1265章 威力巨大之氧气鱼雷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887章 接触和试探第66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129章 跑路第1234章 戴高乐的担忧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96章 阳谋第1138章 杀招第1028章 华夏的航母之路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124章 淮系会议第96章 阳谋第707章 巅峰时刻第320章 北洋舰队的新旗舰第1136章 大戏开场第1294章 一波三折2第1088章 捉襟见肘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1503章 转攻为守第639章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604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第655章 斯佩伯爵第160章 北洋大阅第955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第1212章 华夏装甲师2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795章 英国人的补救措施第257章 郁闷的俄国人第700章 加里曼丹岛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316章 打还是不打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1353章 绝唱第989章 诸神的黄昏1第311章 与英国人谈判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390章 谈判第1202章 协约国海上战略第482章 突击团第964章 协商第429章 乌兰察布防线第1534章 铁流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297章 规划第1379章 大战爆发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1130章 机会or陷阱?第972章 拦截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1387章 决断第365章 收官第1508章 你还真敢来啊!第1160章 质询第1527章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238章 大杀器!!第917章 波云诡异第1313章 持续恶化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43章 来自南洋的华人第432章 渗透作战第51章 规模庞大的意大利代表团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901章 阵前转向第625章 前哨战第810章 贝蒂和托马斯第1263章 辽阔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