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5章 错误的判断

不过即使这样,廖拉的奥匈帝国第三机械化步兵师和另外两个土耳其团的反抗还是十分激烈,按照田勇的话说,如果当年1战中的奥土两国军队能有今天这支部队一半的水平的话,那么俄国绝对撑不过2年!两国官兵用一切办法来阻挡对手的进攻,他们设置街垒、雷区,并且在所有可能作为火力点的房屋中部署了诡雷或者其它爆炸物,他们借助街道、下水管道等城市设施将整个防线连为一体,并且在关键位置部署了一些平射火炮。

当同盟国士兵雄心勃勃的准备在巷战中给对方一些颜色看看的时候,突然发现对方的攻击完全不合常理。“华夏士兵和他们的仆从军很少顺着道路前进,即使前面有坦克或者突击炮的保护,他们也尽量避免暴露在街道上。相反,他们宁可用炸药或者坦克将一栋栋民房推到然后踩着废墟向我们发动进攻,这种不合常规的布局让我们不少防御攻势和计划都用不上。而更为奇怪的是,对方在突破贫民区的时候,居然是在房顶和地面以及屋内同时发动攻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掩护从各个方向攻击我们的防线。我们原本的地理优势变成了劣势,以为他们总能用炸药在我们想不到的地方开出一条通道,直抵我们防线的核心区!”战后廖拉对华夏的巷战水平评价极高。同时也对这些仆从军来源产生了疑问。“他们很有可能是华夏境内的俄罗斯族或者是中亚民族。”

廖拉少将的意志还是很坚定的,直到华夏部队打到指挥部门口才宣布放弃抵抗,扯着白旗出来了。田勇对这次战役能活捉一名奥匈帝国少将还是很满意的。但是如果站在后来的角度来看,这个结局并不完美。“如果您能在伊朗战争中一炮轰死那个叫廖拉的家伙的话。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会少不少麻烦的。”2战后布莱德利曾经这样对田勇说道。不过对于眼前的华夏来说,这个结局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在被俘之前,廖拉少将发出了一封对同盟国和华夏陆军来说都十分重要的电报!这个电报甚至直接影响了双方第一阶段的战局发展!

田勇最终决定收网的前提是判断出对方已经没有多余的装甲力量了。而同样,廖拉少将也在对对方的进攻力量进行评估,和田勇那种有些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运气相比,廖拉少将对装备数量的推断相当准确!“对方拥有300到400辆各种坦克、突击炮以及坦克歼击车,并且拥有大量的远距离大口径火炮。对方的105MM以上的火炮数量至少有70门以上(好吧这是算上了29型突击炮的122MM火炮数量)。从规模上看这至少是一个装甲师的兵力,如果考虑到对方可能留下的预备队和兵员的话,那么参与进攻的部队极有可能是一个装甲师加一个机械化步兵师!”但是可惜的是正确的数据导出了错误的结论。按照奥匈帝国部队或者德国部队的标准来看,有如此多的大口径远程火炮的部队绝对不仅仅是一个装甲师。德国装甲师的战斗装甲单位也不少,但是可惜的是3号突击炮大部分都是75MM榴弹炮和105MM榴弹炮。100MM以上火炮数量要比华夏少很多。实际上田勇的进攻部队从人数上看确实接近两个奥匈师的规模,但是从装甲单位上看,不过是一个华夏机械化步兵师加少量俄国部队。

而在廖拉的电报中,这支部队“升级”成了一个装甲师加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有理有据的数据加上廖拉的电报让德国高层不由不信服,于是,问题出来了,德国人对华夏部队攻击方向和实力构成的判断发生了偏差,而这偏差则直接导致了后续一系列的计划改变。有好的也有坏的。

“从华夏发动进攻到廖拉少将宣布投降,时间一共是3天15小时。我原本以为华夏拿下这个据点至少要用1周时间的!”施拉格上将把手中的电报扔到了一边后心有戚戚的说道。如果说施拉格的部队是奥匈帝国中的精锐的话,那么廖拉的第三机械化步兵师则是施拉格手中数一数二的王牌,虽然在派遣他前往苏莱曼尼亚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这个机械化步兵师可能出不来了。但是完蛋速度如此之快还是让他感到震惊!尤其是在对方的空军没有充分发力的情况下就这样解决了自己一个师,三个土耳其团的战绩着实让他感到震惊和后怕!

“一定是这样的,华夏部队应该集中了一般左右的装甲力量才打下这里。这一战同样给华夏造成了很大的伤亡。对方可以动用的兵力会大幅度下降,而进攻速度也会进一步放缓。”当面对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的时候。任何人都习惯用脑补来解决问题。而对局势有了一个判断之后,施拉格就该考虑自己的问题了。等到华夏休整完成后,总共4个装甲师和至少2个机械化步兵师的兵力再配上大量的空军向基尔库克袭来的话,那么自己这点家当到底能挡多长时间呢?

施拉格坐镇基尔库克,其中主力是三个奥匈师,另外两个师一个师已经被歼灭的廖拉师,而另外一个则是在外围寻找机会的吕贝宁少将指挥的波西米亚师。至于土耳其人,他是不怎么信任的。掂量了一下手中的本钱和对方强悍的战斗力,施拉格突然发现原来的中央开花的战术似乎很难实现。即使华夏摄于巷战带来的巨大伤亡不对基尔库克发动强攻,但是扫清外围的守军,并且以部分兵力围困自己还是完全可以办到的。随着隔离的形成,奥匈和德国两大重兵集群就被彻底分割开来,自己无力打出去,那么就只能剩下德国人孤军奋战了。

别看德国南线有4个装甲师。但是真要是野战的话,不仅施拉格不看好。德国人同样也是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前一阶段的德国装甲师又不是没和华夏动过手,西线一个完整的装甲师让徐怀德差点打崩。古德里安在碰到强悍的“犀牛”之后被打了回来,华夏在装甲质量上的优势让德国人同样十分担心。就连古德里安都私下表示过,4个标准的德国装甲师能和对方2个装甲师和1个独立装甲旅打个平手就不错了!当施拉格表示奥匈帝国很有可能无法完成预定的中间开花战略时,德国人也急了,奥匈无法吸引对方主力,那不意味着对方可以对南线展开的德国装甲部队展开攻击?情况危机啊。

到这一步的时候同盟国的分析是有对有错。他们对华夏战斗力的重视程度又进一步提高了。这点是对的,而错误的地方则是源于廖拉少将对华夏攻城部队的估计错误,让他们认为华夏部队此时处于一个脆弱期,如果奥匈部队和南线的4个德国装甲师可以发动进攻的话。那么一线多达8个装甲师和机械化师的第一波进攻就可以对剩余的1个华夏装甲师、2个伊朗师以及1个机械化步兵师构成的华夏军团造成巨大威胁!毕竟根据情报来看,原装华夏部队已经去了一半了!如果现在德奥两国军队发动进攻的话,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围城部队获得补充之前,同盟国认为自己是占优势的!而实际的结果是原装华夏部队中只有田勇的机械化步兵师在这次交战中遭到了较大的损失,两个主力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几乎完整,实际兵力上华夏比同盟国预料的部队多出了一个完整的装甲师!而这意味着同盟国需要凭空对付多出来的300个左右的装甲和反装甲单位!

如果战争就这样开始的话,那么站在上帝视角上来看,同盟国部队胜算并不算大,只要华夏和伊朗装甲部队迅速从攻击前进转化为防御状态的话。那么同盟国这一脚就踢到钢板上了!但是就在这个时候,莫德尔的建议让一切重新充满了变数!甚至在后世的评论中说正因为他的建议导致了华夏的巴比伦作战并没有在开始就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同时也导致了德国机械化步兵师的改变!

当德国的将军们正在磨刀霍霍的准备和奥地利人联手大干一场的时候,带着1个机械化步兵师和1个普通步兵师的莫德尔的到来让原本即将完成的计划再一次出现了变数。原本4个装甲师分成了两个战斗群,古德里安指挥A集群的德国7装和11装。而曼施坦因指挥的是B集群的9装和10装。龙德施泰特负责协调大局。布劳希契担任总指挥。但是当莫德尔风尘仆仆带着三个师赶到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莫德尔的后背军团从规模上来看比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的两个主攻集团规模相差无几!放任这样一支部队在后方无所作为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几位大佬的协调下,莫德尔的C集团作为A和B两个集团的后备力量。这样一来同盟国可以调用的部队总数达到了10个师。装甲师的数量高达5个整编师加一个独立旅。虽然其中有4个是奥匈师。但是在兵力上的优势却是如容置疑的。

不过就在莫德尔带来两个整师之后,同时也带来一个算不上好的消息。“帝国已经压上了中东部署的所有能战之兵。在未来1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各位无法再得到额外的师一级规模的增援力量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能保证成功的话,那么至少也要保证不失败。”莫德尔的话对于雄心万丈的前线德国军官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任何一个将军当自己身后没有保证时都会下意识的退缩。布劳希契等人也不例外。

“总要有一个解释吧?海军不是已经清理了波斯湾沿岸的英国机场了吗?”龙德施泰特语气中充满了不满和愤慨,他十分清楚,不是德国船队运力不够而是因为海上并不太平。海军和空军私下里的行动虽然取得了巨大胜利并且最终获得了德国高层的认可,但是陆军方面,尤其是前线部队指挥官并不买账,因为获取这场胜利后,空军方面的失血直接影响了陆军战役的进行。

“从地中海到中东的航线十分安全,但是有些东西是要从本土经过大西洋运往中东的,就在3天前,一艘装载着500台航空发动机的高速运输船被伊朗舰队击沉,这几乎是戴姆勒奔驰公司下属一个工厂的40天左右的产量,就这样没了。所以,高层认为在歼灭伊朗舰队之前,运输需谨慎。”面对同僚们不解甚至是敌视的目光,莫德尔不得不再透露一个消息。从德国到奥匈的铁路运输几乎已经饱和,想要再扩大运量的话就只能走危险的大西洋,但是现在,海空军战斗力补充需要运力、陆军战役展开同样需要运力,总有一些货物要在危险的大西洋走上一遭。高层下达这样的指令也是十分无奈的。

“好了,我们是军人,现在情况已经是这样了,再纠缠下去没有任何益处,先考虑一下我们下一步怎么办吧。”布劳希契一挥手示意大家安静。

“还能怎么办?4个装甲师全力进攻,莫德尔将军的部队伙同地方部队负责我们的后方安全。我们一线可以投入的部队约为6个师,我们的4个装甲师和施拉格将军的一个装甲师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至于奥地利人剩余的两个师和莫德尔将军的2个师酌情投入战斗。不过即使这样,我们依然是6打4。战局优势。只要对方不能迅速转入防御状态,那么在野战中我们的胜算还是很高的!”龙德施泰特话语中既包含无奈也有几分希望。毕竟大家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不抓住这个机会是绝对不行的!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athlon9527、anhei016的月票支持~~~~~。

第695章 装甲战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战第455章 另一场战斗第989章 诸神的黄昏1第856章 再次出击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动了!第1461章 冰岛海战第634章 铁锤砸鸡蛋第662章 追踪第1264章 紧锣密鼓第168章 丰岛之后(一)第723章 防御战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1131章 孤注一掷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409章 德国人也来搀和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战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军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297章 规划第401章 北洋舰队出动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80章 有客来访第1422章 地狱边缘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833章 这绝对不是偶然第1436章 徐徐拉开的大幕第1532章 乌克兰之战!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91章 严博勋第81章 准备第367章 最后的准备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1119章 前哨战第557章 推演一战第1308章 宿敌3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117章 参观英国战舰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319章 西班牙舰队的整备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898章 出动第422章 千钧一发第256章 开战倒计时第672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1531章 窗台行动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969章 撞上了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1448章 欧陆最后一战第942章 厌战之殇第1086章 坎宁安的首胜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420章 马卡诺夫的应对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国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743章 继续放火第1221章 英国和伊朗第1102章 谋划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势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803章 再见了,远东!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920章 机动救火队第581章 俄荷联合舰队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130章 机会or陷阱?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1384章 愁云惨淡第143章 与俄国人的交易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694章 分割第366章 美国人最后的底牌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959章 邓尼金的选择第593章 我们需要更多的榴弹炮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1117章 调兵遣将第1080章 公海舰队的 改造和新建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667章 苦战第965章 两头下注第557章 推演一战第1493章 孟加拉湾的风暴第528章 大格局第880章 被阴了
第695章 装甲战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战第455章 另一场战斗第989章 诸神的黄昏1第856章 再次出击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动了!第1461章 冰岛海战第634章 铁锤砸鸡蛋第662章 追踪第1264章 紧锣密鼓第168章 丰岛之后(一)第723章 防御战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1131章 孤注一掷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409章 德国人也来搀和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战第393章 新的日本海军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297章 规划第401章 北洋舰队出动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80章 有客来访第1422章 地狱边缘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833章 这绝对不是偶然第1436章 徐徐拉开的大幕第1532章 乌克兰之战!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91章 严博勋第81章 准备第367章 最后的准备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1119章 前哨战第557章 推演一战第1308章 宿敌3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117章 参观英国战舰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319章 西班牙舰队的整备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898章 出动第422章 千钧一发第256章 开战倒计时第672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1531章 窗台行动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969章 撞上了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1448章 欧陆最后一战第942章 厌战之殇第1086章 坎宁安的首胜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420章 马卡诺夫的应对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国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1239章 海空争端第743章 继续放火第1221章 英国和伊朗第1102章 谋划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1111章 遮天蔽日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势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803章 再见了,远东!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920章 机动救火队第581章 俄荷联合舰队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130章 机会or陷阱?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1384章 愁云惨淡第143章 与俄国人的交易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694章 分割第366章 美国人最后的底牌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959章 邓尼金的选择第593章 我们需要更多的榴弹炮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1117章 调兵遣将第1080章 公海舰队的 改造和新建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667章 苦战第965章 两头下注第557章 推演一战第1493章 孟加拉湾的风暴第528章 大格局第880章 被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