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快速机群2

“可是,先不说bf110战斗机能否上舰,仅从油量上来看,bf110虽然有4个油箱,但是容量都不大,两个油箱为375升,另外两个为260升。@,加在一起也不过1300升左右。因为这款飞机并没有完成研制,所以对重载条件下的航程也只能估计而没有实测数据。”施佩勒脸色一变说道。“至于说武器吗?这款飞机的正常武装并不强大,只有两门20mm炮和4挺机枪。”

施佩勒说的没错。1300升的内油量对于一款双发飞机来说确实不多,不要说历史上的那些双发飞机了,历史上日本的97式鱼雷机都有1000l的内油。而同时供给两台发动机的话。1300l真的不算多。更何况还有执行轰炸任务。

“好吧,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我就想问一句,这款飞机的最高速度和巡航速度能否达到和战斗机一起高速飞行的要求?”卢克纳尔伯爵问道。

“这款飞机理论上最高速度为550千米左右,而理论上最高巡航速度为450到480之间,当然,这个条件必须在较高的高度和无外挂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如果装上炸弹或者鱼雷的话,巡航速度接近每小时400km是没什么问题的。起降性能按说也不会差太多,毕竟是两台发动机,作为单发战斗机的bf109的空重都有2吨,功率和重量的比率也不是很低。当然这要看具体负载。”施佩勒说道。

施佩勒说的没错,从功重比的角度来看。bf110也就比同时期战斗机差一些,和历史上的攻击机比的话说不定还能胜出一筹。比如说美国的tbd。其空重达到了2540kg,但是发动机功率却是连1000马力都不到的r1830。而且这货还是气冷发动机。迎风面积肯定高于液冷发动机。而且tbd的载油量也不多,仅仅180加仑约合680升,不过是bf110的一半左右。实际最大速度不过每小时205英里,可谓是悲催到极点。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考虑让bf110战斗机上舰,从体积上看,这款飞机的长度和某些攻击机一样长,而翼展也大了不过2米左右,这点宽度增加对于翼展十多米的攻击机来说并不算什么。而且我们还可以在发动机位置弄一个折翼。最为关键的是。他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战术优势,一架俯冲轰炸机最多携带一枚重磅炸弹,而bf110可以携带2发!攻击力提高了将近一倍。当然,鱼雷的话就只能挂一发,不过我想在机翼上挂载额外的火箭也是可行的。攻击力的提升不会像轰炸机那么明显,但是至少不会吃亏。最重要的是bf110可以以每小时接近400km的巡航速度跟上战斗机,极大的减少了对方的准备时间。这种战术上的优势远远大于我们让它上舰带来的麻烦。”卢克纳尔伯爵兴奋的说道。

历史上1战中的卢克纳尔伯爵曾经依靠一艘名为海鹰号的机帆船偷偷的从大英帝国大舰队的眼皮子底下溜了出来,随后在大西洋上偷鸡摸狗打家劫舍。结果从对手的围堵中一次次逃脱。而这个位面上,卢克纳尔伯爵虽然没能重现1战时的辉煌。但是天生富有创造力的他却一手促成了双发飞机上舰这件事情。从时间上来看,比华夏海军都要早很多。让作为穿越者的徐杰感到惭愧不已。

当然,虽然bf110这类飞机有上舰的可能,但是实际上却并不像说的那么容易。如果只是偶然的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的话,那么却是没什么难度,但是如果要成批次的在航母上运转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这款飞机必须可以放进机库,并且可以在机库中完成整备。其次,升降机必须能够提升这么大的飞机,再次,这款飞机的起落架强度可以经受住在航母上的频繁起降,以及机体结构可以适应恶劣的海上环境,潮湿而且有腐蚀性的空气永远是各种精密机械的大敌!各种悲催的原因加在一起极有可能导致这个看似美好的计划最终夭折。

不过好在卢克纳尔伯爵是现任德国海军司令斯佩伯爵的学生兼得力干将。再加上他的想法确实很有诱惑力,双发攻击机的高速高攻击力的特点让德国海军高层眼前一亮。即使和卢克纳尔伯爵并不是很对付的雷德尔也表示了支持,所以整个德国海军航空母舰编队立即围绕双发飞机上舰问题展开研究和实验。

整个工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自然是由航空技术部门负责的飞机研制和改进工作,以便让飞机尽可能的适应苛刻的海上条件,而另一部分则负责双发飞机在战舰上的整备和运转工作。虽然飞机还没研制出来,但是弄一个等比例模型在机库中和甲板上推进退出,模拟整备还是可以的。结果让人想不到的是,德国空军碰上的第一个难题不是飞机做不出来,也不是飞机太重太大机库放不下,而是整备问题!

双发飞机看样子很大,但是实际上如果可以折翼的话,那么他们的宽度会比历史上的日本海军的零式战斗机更窄,举个例子,英国人搞过一个舰载版的蚊式飞机,其翼展高达16.4米左右,但是折叠之后宽度却只有8.2米!缩短了整整一半,而零式飞机几乎是没法折翼的。其翼展达到了11米!日本人都可以让零式在相对狭小的双层机库中运作,那么德国人自然可以让折翼后连9米都没有的bf110在较为宽大的单层大机库中运作。

关键问题是,这东西的重量实在是太大了!2战的飞机定位和补给可都是靠人力的,尤其是定位,每架飞机都是靠人推到指定位置的!一架bf110不装弹药和燃油自重就有5.2吨,这么重的东西想要推到指定位置实在是有些费劲!尤其是当一艘航母上有一个中队的双发飞机需要起飞的时候,带给整备人员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什么?你不信?好吧,咱们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大家都推过车吧,一辆朗逸的空重不过1200+千克!而即使以轻著称的零式52式战斗机的空重都有1800多千克,等于一辆半朗逸!而一架bf110等于4个半朗逸的空重!加上近1吨的内油和1.5吨左右的弹药、副油箱、润滑油什么的。这个起飞重量直逼7吨多了!要是完全靠人力推动的话确实太费劲了!)

对于这个情况,德国人的解决办法是打算把小型汽车弄到航母上,大众甲壳虫和桶车都是热门候选车种,这两种汽车本来就很小,马力也够用所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第一代航母整备车辆。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德国人发现双发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恐怖。如果以德国用商船改进的长达270米的大型航母为例的话,从甲板后部释放一个中队的双发飞机并没有什么困难。

(这点并不奇怪,历史上的海基版实验蚊式飞机在搭载1发鱼雷2个100加仑邮箱的情况下,总重量高达10.8吨。如此的重量在30节的甲板风情况下,滑跑距离也不过227米左右。当然,蚊式飞机的发动机功率比较大,最大出力高达1640马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海面上不可能没风。而bf110虽然发动机功率有限,但是起飞重量却很低。加上油料和1吨的炸弹也不过7吨出头。)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以bf110双发飞机为基础改进的舰载机在德国海军的大力推动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随着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破和一次次的陆上和舰上试飞实验的进行。德国人在经过研究和总结后认为以现有航母搭载一定量的双发飞机是可行的。但是想要完全依靠双发飞机提供战斗力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双发飞机的起降距离毕竟比较大,一般攻击机180米左右就可以重载起飞,而双发飞机的重载起飞距离至少在210米以上!如果全部使用双发飞机的话,那么整个航母战斗群起飞的攻击机数量必然少的可怜!

“即使是3万吨的大型航空母舰其甲板长度也不过在250米到270米之间。从210米开始布置双发飞机的话,那么最多可以容纳5到7排,而每排最多放置3架,那么实际上可以起飞的飞机数量不过15到21架。加上前面约20多架的战斗机,实际起飞数量不过是35到41架。这对于一艘长达270米的大型航母来说数量是偏低了。更何况这一切都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可以动用的双发飞机数量只会更低。所以,我们必须带上单发攻击机。当然,为了保证单发飞机也可以伴随机群以较高的巡航速度前进,我们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降低载荷,提高速度,另外一种就是换装发动机或者进一步优化机体设计。”在一次海军例行会议上,一名负责技术的官员这样说道。

这一刻,木桶原理又一次展现了它的强悍,德国人费劲力气也不过是解决了部分攻击机的巡航速度问题,而整个编队的巡航速度依然不算高。除非德国人愿意舍弃为数众多的单发攻击机,否则的话,他们就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王白石、小神、旭日中华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979章 被骗了?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488章 艰难的选择第1130章 机会or陷阱?第1203章 悬崖边缘第240章 准备撤离第431章 陷阱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战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534章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第1283章 雷霆万钧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862章 不一样的诱敌第1105章 首杀第1038章 航母交战推演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452章 老兵上阵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267章 马卡诺夫的嘱托第359章 T字横头第595章 轻巡大乱斗第944章 僵持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727章 一天三十万英镑!第894章 猛攻第288章 战争结束第318章 制定计划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854章 伺机而动第484章 突破第48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一)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1371章 犹豫的俄国人第1538章 摊牌2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380章 远东海权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570章 加密机的改进第1312章 反攻第348章 松绑第993章 诸神的黄昏5第302章 新式鱼雷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429章 乌兰察布防线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073章 担忧第1172章 夜之魇第579章 经略全球第1437章 大西洋启示录1第864章 盛宴开幕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1235章 羽翼丰满的公海舰队第887章 接触和试探第1305章 目标奥匈军团第479章 火海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971章 相持第781章 第二帝国的野兽们第622章 大战之前的平静第686章 陆军装甲集群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900章 明白了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460章 迟到的主力舰队第156章 血战月峰山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645章 追猎者的初战第411章 战略布局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战舰第651章 新一轮攻势第1391章 杀戮盛宴第1098章 备战第1272章 折戟第1345章 阻击战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281章 舰队整编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479章 火海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1290章 飞跃第44章 大生意(一)第54章 北洋的反应第382章 英国人来访第439章 日本海收网第359章 T字横头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879章 血火丹泽第619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低二百八十章应对裁撤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451章 多点开花
第979章 被骗了?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488章 艰难的选择第1130章 机会or陷阱?第1203章 悬崖边缘第240章 准备撤离第431章 陷阱第939章 最高水平的交战第490章 心急的日本人第534章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第1283章 雷霆万钧第731章 拉人入伙第862章 不一样的诱敌第1105章 首杀第1038章 航母交战推演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452章 老兵上阵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267章 马卡诺夫的嘱托第359章 T字横头第595章 轻巡大乱斗第944章 僵持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727章 一天三十万英镑!第894章 猛攻第288章 战争结束第318章 制定计划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854章 伺机而动第484章 突破第48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一)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1371章 犹豫的俄国人第1538章 摊牌2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380章 远东海权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570章 加密机的改进第1312章 反攻第348章 松绑第993章 诸神的黄昏5第302章 新式鱼雷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429章 乌兰察布防线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073章 担忧第1172章 夜之魇第579章 经略全球第1437章 大西洋启示录1第864章 盛宴开幕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1235章 羽翼丰满的公海舰队第887章 接触和试探第1305章 目标奥匈军团第479章 火海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971章 相持第781章 第二帝国的野兽们第622章 大战之前的平静第686章 陆军装甲集群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900章 明白了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460章 迟到的主力舰队第156章 血战月峰山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645章 追猎者的初战第411章 战略布局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588章 世界上最快的战舰第651章 新一轮攻势第1391章 杀戮盛宴第1098章 备战第1272章 折戟第1345章 阻击战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281章 舰队整编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479章 火海第768章 冷眼旁观的美国第1290章 飞跃第44章 大生意(一)第54章 北洋的反应第382章 英国人来访第439章 日本海收网第359章 T字横头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879章 血火丹泽第619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第1054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低二百八十章应对裁撤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451章 多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