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

要说美国在南亚没作为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说在这次伊朗攻略中有什么大动作也是不可能,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罗斯福死死的咬住了海军二字,而不是陆军或者空军!罗斯福却是称得上深谋远虑老谋深算。他派遣的舰队规模看似庞大,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一支震慑力量,说是存在舰队也不为过!甚至于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罗斯福算准了这次双方不会爆发大规模海战,所以才提出美国出舰队帮助英国防御印度的计划!

按说这次伊朗大战,同盟国一定会派遣主力舰队出战的,那为何美国人的舰队反而不会参战呢?根本原因不是出在美国人身上,而是出在英国人身上!英国人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和同盟国舰队在印度洋上大打出手!说没有意愿,这很好理解,英国就是把伊朗当成一个可以消耗同盟国的战场,一个可以随时放弃的棋子,既然都是棋子了,英国人又怎么能会在印度洋消耗宝贵的舰队呢?更何况德国人不会直接进攻印度,因为那预示着全面战争,德国人的目的决定了战争的规模,现在还远不是摊牌的时候,所以英德两国完全可以在海上和平共处!

至于说没能力吗,那就更显而易见了,英国人的舰队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增长速度上来说都无法和德国相比,就更别说和整个同盟国联合舰队抗衡了,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南下地中海,让整个同盟国海军抱成一团,而英国人显然不可能把全部舰队拉到印度。印度虽好,但是怎么可能比本土还重要呢?就现在的状况来看。英国人半数的舰队加上美国不到半数的舰队又如何能挡的住同盟国联合舰队的倾力一击呢?所以说,只要德国舰队只要不打到印度家门口。英美两国可是没打算直接去阿拉伯海找德国人的麻烦。

所以说看似慷慨的援助实际上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已,英国舰队不出动,美国舰队自然也没有必要单独出击,所以说美国人这次是没有下什么本钱,却已经得到了一个好的名声。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当华夏和英国人的询问美国在伊朗下一步的计划时,就预示着美国独善其身的好日子到头了!

派遣陆军进入伊朗可是和派遣海军进入印度有着天壤之别啊,后者只是应付和准备,而前者则是要和德国人真刀真枪的去干仗!于是乎罗斯福发现。这一次是自己盲目的往坑你跳,然后华夏和英国果断拿起铁锹开始填坑!看来在国家利益面前,无论是华夏还是协约国,大家的节操都是一样的低。既然华夏和英国都不愿意独自面对同盟国的兵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再拉一个人下水,三个人一起阻挡同盟国进攻伊朗的脚步。

在两家的威逼利诱之下,罗斯福要是不作出一些表态的话就太说不过去了,而且从罗斯福个人的因素上来看,他还是一个可以顾全大局的人。在历史上当三巨头在雅尔塔会议讨论开辟西欧战线的时候,罗斯福就是站在了斯大林一边表示支持尽早实施霸王计划。所以为了防止因为华夏和英国之间矛盾而导致伊朗战略的彻底流产,美国还是必须要做一些事情的,毕竟这一次华夏好容易答应了派遣大量陆军参战。而这就意味着华夏最终和协约国钻进来一个战壕之中。就算为了让华夏彻底加入协约国,美国在伊朗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当然,美国人也不是见义勇为的好人。要出兵可以,但是总要有些好处吧?即使历史上美国人根据租借法案给予英国的帮助也绝对不是白给的。所以。这一次,美国直接询问英国报偿是什么。毕竟从表面上看。华夏和协约国在中东的一番动作都是为了帮助英国,华夏从英国人手中要过来半个伊朗的控制权,那么美国想要获得什么好处自然也只能找英国。

当然,直接在伊朗分一杯羹是不可能的了,华夏为了这杯羹可是要下大本钱的,更何况已经开始着手控制伊朗北部,美国想涉足怕是不可能。而要是接管南部的话则要下足够的本钱才行,虽然罗斯福已经决定让美军在伊朗参加陆战,但是终归没有下大本钱的决心。既然如此,那么在大陆上自然无法获得什么好处。所以美国人很自觉的要求英国在诸如经济贸易、部分海岛的权益以及军事设施的共享上给予一定的补偿。

经过一番扯皮和算计后,美国也终于被华夏和英国拉上了伊朗的战场。 到了现在,华夏终于可以和英美两国好好讨论一下未来伊朗的战局了!

“首先,伊朗所有的沿海省份可以酌情放弃,这一点我们是同意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限度和时间的问题。华夏军队不可能同时面对西面和南面两个方向的敌人,所以美国和英国陆军必须在伊朗胡齐斯坦省的北部坚决的挡住同盟国的进攻,至少在我们击败当面之敌之前,贵方不能从洛雷斯坦省撤军。我们在伊朗西部将投入至少10万以上的陆军,还有大量的航空兵和其它部队。再加上随后通过里海航线源源不断赶到伊朗的部队,我们不仅有挡住对方的可能,甚至进攻伊拉克北部的石油重镇基尔库克也是有可能的。”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徐杰绝对不会吝惜本钱!

“贵国完全不用担心撤退问题,即使最终我们无法守住伊朗北部地区,我们依然可以通过里海撤往中亚,进而进入华夏。如果北线面对的是德军的话,那么我想英国和美国陆军对付土耳其以及奥匈部队应该没问题吧?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土耳其军队的话,最多2周时间我们就可以和伊朗军队一起击溃正面之敌。至少将有两个整编装甲师参加进攻战役。这是华夏给协约国的保证!”徐杰信誓旦旦的说道。这次可不是开玩笑,是要写进会议备忘录的!

“如果,伊朗政府被推翻或者无法控制全国的形势的话,大英帝国驻印度部队将进驻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希望伊朗政府能给与一定的支持。”对于陆军方面的安排,丘吉尔没有太多的想法,华夏的计划还是比较现实,没让英美两国陆军维持一条贯穿南北的防线而是只要能护住华夏侧翼就可以。英美两国军队背靠华夏侧翼,在未华夏部队提供保护的同时,华夏也成为了英美军队的后援,而且在刚刚提交的文件中,华夏表示愿意为英国提供燃油、食品等通用补给,这也大大减少了英美两国军队的压力。

现在唯一让英国上心的就是在伊朗崩溃的时候,英国能否把伊朗东南部省份控制在手中增加印度的战略纵深。而对于这个问题,徐杰的答复是非常时期可以这样做,但是前提是必须承认伊朗王国的领土完整,在战争结束后必须归还伊朗。英国人想了想这也不错,反正里战争结束还早着呢,先把它抓在手中再说吧,所以英国人同样答应的十分爽快。

不过随着英美两国陆军的战线变化,空军的部署也成了问题,英国和美国在中东和南亚的部队被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驻扎在印度的英美陆军,他们自然可以获得英美两国驻印航空队的支援,而在伊朗西部负责掩护华夏侧翼的英美空军怎么办?从印度起飞的英美飞机很难支援上千里外的英美驻伊部队,除非直接把部分航空队调往伊朗西部,而这就需要华夏和伊朗提供机场、燃油补给以及各种配件。更涉及到指挥权的问题。想让华夏空军挺美英的自然不可能。但是美英就可以听华夏的吗?显然也不太现实,要知道历史上2战中美英对德战略轰炸也只是协调一下攻击目标,然后美帝白天炸,英帝晚上炸各干各的。

经过一番协商后,华夏和协约国只见的折中方案是这样的,战斗机、攻击机和双发轰炸机可以交由英美两国自行指挥,但是各种电子战飞机、重型轰炸机以及运输机这些机种则要由集中起来由战区空军司令部统一指挥,这是因为这些飞机数量都比较少,而且需要一定的数量才可以发挥较强的战斗力,同时这些飞机出动的时候还需要额外的掩护,所以调动起来会比较麻烦,在伊朗北部,华夏空军是绝对主力,完全可以为这些特种飞机提供掩护,而且这些飞机对地勤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集中部署在几个大机场,而这些大机场肯定由华夏空军掌管,所以说无论从应用还是从日常保养、安全的角度来说,这些飞机交给华夏统一安排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就在华夏和美英两国开始就伊朗问题展开实质性合作的时候,同盟国也没闲着,德国陆军的头头脑脑们已经开始制定未来的战略了,德国人发现,因为某些国家的大举介入,德国原来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似乎有些行不通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小3.....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123章 陆军改革第1247章 游骑兵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445章 变局第1151章 北线局势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736章 特遣舰队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6章 完美装巡第466章 巨兽的对决第54章 北洋的反应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938章 接战第281章 舰队整编第1060章 K计划和魔鬼之翼第1352章 总攻第750章 心急的希腊人第638章 余波第790章 生来就是死对头第577章 数量就是战斗力第568章 高手在民间第728章 经验教训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465章 重量级选手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443章 伪装第980章 大行动第482章 突击团第165章 新的计划第285章 变数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1280章 空中花园行动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76章 初见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571章 矛与盾第78章 新版官督商办第297章 规划第1138章 杀招第587章 清醒者第502章 再见李鸿章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053章 钻空子第1404章 虎啸法兰西4第1485章 装甲启示录(2)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17章 参观英国战舰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975章 突破口第616章 计划的完善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582章 最后的装巡第1152章 钢铁巨兽第780章 优化策略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1325章 决不退缩2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第540章 七省级战列巡洋舰第219章 最终计划出炉第1332章 血火蓝天2第934章 阴差阳错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606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1518章 救援计划第416章 混战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302章 全力施为2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625章 前哨战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955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第306章 德国之行第379章 尾声第989章 余响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237章 大同江血战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国海军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740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第1267章 鱼雷之夜2第696章 碰撞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885章 连锁反应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606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183章 战后总结
第123章 陆军改革第1247章 游骑兵第953章 准备行动第445章 变局第1151章 北线局势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736章 特遣舰队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6章 完美装巡第466章 巨兽的对决第54章 北洋的反应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938章 接战第281章 舰队整编第1060章 K计划和魔鬼之翼第1352章 总攻第750章 心急的希腊人第638章 余波第790章 生来就是死对头第577章 数量就是战斗力第568章 高手在民间第728章 经验教训第575章 德国人眼中的华夏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180章 英国人来了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465章 重量级选手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443章 伪装第980章 大行动第482章 突击团第165章 新的计划第285章 变数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1280章 空中花园行动第148章 龙潜于渊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76章 初见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571章 矛与盾第78章 新版官督商办第297章 规划第1138章 杀招第587章 清醒者第502章 再见李鸿章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053章 钻空子第1404章 虎啸法兰西4第1485章 装甲启示录(2)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17章 参观英国战舰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975章 突破口第616章 计划的完善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582章 最后的装巡第1152章 钢铁巨兽第780章 优化策略第1142章 偃旗息鼓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1325章 决不退缩2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第540章 七省级战列巡洋舰第219章 最终计划出炉第1332章 血火蓝天2第934章 阴差阳错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606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1518章 救援计划第416章 混战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302章 全力施为2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625章 前哨战第1296章 最终的决断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955章 达摩克利斯之剑第306章 德国之行第379章 尾声第989章 余响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237章 大同江血战第1385章 不甘寂寞的德国海军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740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第1267章 鱼雷之夜2第696章 碰撞第732章 破交攻略第885章 连锁反应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606章 胡萝卜加大棒第183章 战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