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钢铁巨兽

“三天后,华夏部队将抵达出发阵位,我们这里一切按计划进行。但是奥匈帝国那里貌似有了一些变动,奥地利人似乎又增加了一个独立重装营。这支部队在里耶卡上船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天之内就可以全部运抵加里波第港。另外一个问题是,对方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空军的虚弱,他们大量增加了防空部队的编制,如果我们的情报没错的话,在未来一周之内,他们至少会增加10个88mm炮防空连。”参谋说道。

“一个独立重装甲营?一个坦克排是4辆,一个连加上连部直属的2辆那就是14辆,一个营是42辆还有3辆营部车那就是45辆。一个88mm防空炮连是4门,那么10个连的话那就是40门!”蒙哥马利仔细计算了了一下后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面对这样一支新增加的力量,自己手中的坦克集群貌似不够用了!要知道,整个驻意大利的英军也不过300多辆坦克,自己手头只有280辆左右。即使算上各种装甲车也不到400。

“难道奥地利人发现了我们的布置?”蒙哥马利心中咯噔一下。不过这一次倒是蒙哥马利想多了,奥地利人从德国人那里要来一个重装营并不是因为洞悉了英国人的行动,甚至于到现在,奥地利人对于英国到底派遣了多少陆军并不太清楚。而是因为无论是北线的山地不对还是南线的登陆部队。在开始的时候多缺乏重武器。而当海空军无法提供足够的火力的时候就需要地面部队自己承担。所以奥匈帝国急需一支强悍的攻坚力量,来解决那些防御坚固的堡垒。而那些高炮则是为了对付英国空军。当然这些88mml45高炮打坦克也是一把好手。

“说实话,我不认为我们的步兵坦克在和对方的重型坦克交手中能占到优势。”蒙哥马利说道。英国人的坦克分成两种。一种是巡洋坦克一种是步兵坦克。前者可以类比海军的巡洋舰,是一种强调机动性的坦克,火力和防护比较差。主要用于侦查和机动作战,而步兵坦克则有较为厚重的装甲,用于掩护步兵作战。但是无论那一种坦克,他们的火力都称不上强大,a9型巡洋坦克的火炮是一门40mm加农炮。而玛蒂尔达型坦克的火炮是一门57mm加农炮。

“看来我们需要留一些后手了,和华夏沟通一下。让他们提放一些。”蒙哥马利想了想说道。“可是对方的兵力我们并不清楚,这电报上怎么写?”旁边的参谋有些迟疑的说道。“嗯,50辆左右的重型坦克。就这样吧。”蒙哥马利回答道。可是出乎蒙哥马利意料的是,德国一个独立重装坦克营是这个数量。但是这次来的德国陆军并不止这个数量!

德国是不想让奥匈帝国吃的太饱,但是同时作为德国目前最为铁杆也最为强大的盟友,德国又不希望奥匈帝国在这次战斗中摔得太惨。而且在未来德国在巴尔干的布局还离不开奥匈帝国,所以怎么着让奥匈帝国认识到自己实力的不足,同时又能保证对战局不产生大的影响,这其中的平衡非常微妙。

德国人认真分析过奥匈帝国陆军的构成。结构囊肿,效率低下这种事情是短时间内没法改变的,但是从战术上来说,奥匈帝国中精锐的步兵和炮兵其实并不弱。航空兵虽然弱一些。但是考虑到对方也是强弩之末了,大家都一样,所以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缺乏一支装甲机动兵力。而这样造成了奥匈帝国攻坚不足,机动性较低的问题。德国人想的非常好,如果奥匈帝国凭借自己的力量把意大利东北部给收拾了,那就算了,如果解决不了的话,则有这支德国装甲部队来支撑起大局。事成之后。奥匈帝国也不会继续坚持自己的要求,这样做结果最好。既然双方都已到了集团军级交战的规模了。那么单纯一个重装甲营显然并不太管用,所以德国人果断派出了一个重装甲营,一个中型装甲营和两个机械化步兵营的兵力组成此次支援作战的主力。

中型装甲营的编制略小,为两个坦克连,但是也有36辆各种坦克,机械化步兵营中也配属了8辆装备50mm反坦克炮的装甲车。既然德国人都这么慷慨了,那么作为正主的奥匈帝国自然也会补齐这支部队所需要的远程火炮和防空炮。于是乎奥匈帝国为这支装甲部队准备好了3个加农炮连和3个88mm防空炮连(每个连4门火炮),还有若干的20mm自行防空炮。而当时因为运送的车辆太多,所以德国人在两个港口同时卸货。而悲催的是,英国人只发现了其中一个港口的行动,漏掉了另外一个,而这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蒙哥马利在给华夏的电报中漏掉了近一半的兵力!

而此时这支装甲部队的指挥官胡贝上校已经集结了他的部队进驻帕多瓦附近。,随时可以根据需要投入战场。而胡贝对于自己麾下这支装甲部队还是挺满意的,独立重装坦克营的4号坦克实际上是当年重型坦克的折中方案(具体情况可以看1047章。)全车重量为36吨,正面装甲为60mm倾斜40度。炮塔装甲为80mm。车体侧面装甲为50mm到30mm。后部装甲为30mm。主炮为75mml40火炮。发动机功率为350马力。越野速度在20km左右。(对坦克不了解,欢迎书友指正。)成员数量为5人。

而中型坦克营的3号坦克则是当年“印度坦克”的修正版,最终德国陆军部还是放弃了要求装75mml40火炮的计划,而是使用了一门弱一些的50mml50坦克炮。这种坦克重量为24吨,具体性能类似于历史上的4号d型坦克。本来这种坦克也打算采用倾斜装甲的,但是为了保证成员的空间、弹药储备量等问题,最终还是使用了近乎垂直的装甲。而且按照目前的情报,协约国除了法国之外,英美也没有特别厉害的坦克,这样的设计也足够了。

除此之外,德国人的两个机械化步兵营中还有8辆搭载了75mml40反坦克炮的8吨半履带车。和8辆搭载着迫击炮的自行迫击炮车。无论从人数还是火力上来说,这两个机械化步兵营其实也是超标的。就在胡贝整装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场的时候,华夏陆军也进入了攻击阵位,蒙哥马利电报的到来也让周宣感到一丝的意外。

此时周宣手中也握有一个重型坦克营。对于如何使用这个坦克营,周宣还是颇为纠结的,因为在整个战场上似乎找不到旗鼓相当的对手。周宣麾下一共有1个重型坦克营,2个中型坦克营以及3个机械化步兵营的主力。(其余炮兵和后勤单位另算。)在战役制定的时候,华夏陆军只负责切割对方的阵地,毕竟人数有限。切割后的分割包围则交给了北部的意大利驻军和部分英国自治领军队。原本对付山地步兵,周宣认为中型坦克就足够了,没必要上重型坦克,但是随着德国重型坦克营的出现,周宣总算找到了对手。

华夏的29型重型坦克的重量和德国坦克相仿,但是因为采用了变速箱后置,所以节省了一些重量,高度也降低了一些,节省出来的重量正好用于加强正面装甲,所以这款坦克的正面装甲达到了60mm倾斜50度。炮塔装甲达到了。而侧面装甲前部也达到了50mm。后部装甲为30mm。使用的火炮为75mml40,火炮性能和德国坦克差不多,但是因为华夏是世界上有名的产钨国,所以装备的钨合金穿甲弹比例比较高。但是发动机功率偏低,只有300马力不到,越野速度不超过每小时20千米,成员最终还是使用4人车组。

而26型中型坦克则是26吨级别的。正面装甲厚度为40mm倾斜45度,装备一门57mm火炮。炮塔正面为60mm。车体侧面为40mm到30mm。后部为20mm。装备一台210马力发动机,越野速度也不过20千米左右,从性能上看,速度不高,防御较好,火力也算凑合,属于明显的过渡产品。华夏也并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按照徐杰的打算,这种坦克地盘到后面就是用来改突击炮或者追猎者的。不过这种坦克在现在看来也绝对称得上精良,如果表现比较好的话,说不定英国人会订购一批?

和有奥匈帝国鼎力协助的德国人不同,华夏陆军需要自备防空高炮。对于具体高炮口径来说,如果从历史延续上来说,应该使用88mm高炮,毕竟1战前华夏和德国走的比较近,但是现在情况变了,华夏和协约国快结盟了,所以高炮口径上最终还是使用了美式的90mm高炮。而这一次,为了防止友军空军不给力的情况出现,华夏专门为部队配属了大量的40mm和90mm自行高炮,当然,所谓的自行的标准就是直接扔半履带车上完事。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知秋一葉1117的月票支持~~~。下面几章将是首次装甲部队对决,希望大家能喜欢~~~~

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32章 论势(二)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66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19章 巴达维亚条约(二)第518章 欧洲海权第37章 徐杰与第谷的谈话第214章 应对之法第348章 松绑第424章 落幕之战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530章 远洋作战第918章 战争准备第470章 最后一战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669章 颓势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613章 快速舰队之间的较量!第225章 正面战场的搏杀第1114章 经验教训第1317章 海上幽灵第945章 战斗还是撤离?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97章 来自远方的求救第1474章 突破与落幕低二百八十章应对裁撤第1353章 绝唱第237章 大同江血战第644章 夜战第31章 论势(一)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355章 破局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队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750章 心急的希腊人第509章 工人问题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376章 苦战第356章 大格局第40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第1050章 无与伦比的暴怒级航母2第28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498章 无敌舰队第976章 愤怒的英国人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516章 自造无畏舰第864章 盛宴开幕第1015章 新的战略新的目标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1186章 先手攻击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559章 大家一起对付俄国吧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485章 祸不单行第1455章 鹰翼下的英伦2第139章 南洋也要买船?第1280章 空中花园行动第582章 最后的装巡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995章 未来的打算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892章 目标东方第656章 最后的准备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712章 鏖战第715章 赔偿问题第678章 收官之战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138章 俄国人的造舰计划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501章 签约第470章 最后一战第161章 丰岛海战(一)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619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第58章 徐教习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512章 无畏时代的开启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第1290章 飞跃第127章 中枢的反应第576章 高峰会议第735章 帝国危机(2)
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32章 论势(二)第1282章 风暴来临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737章 埃森的困局第660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19章 巴达维亚条约(二)第518章 欧洲海权第37章 徐杰与第谷的谈话第214章 应对之法第348章 松绑第424章 落幕之战第974章 黑暗中的希望第530章 远洋作战第918章 战争准备第470章 最后一战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150章 火炮生意第669章 颓势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613章 快速舰队之间的较量!第225章 正面战场的搏杀第1114章 经验教训第1317章 海上幽灵第945章 战斗还是撤离?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97章 来自远方的求救第1474章 突破与落幕低二百八十章应对裁撤第1353章 绝唱第237章 大同江血战第644章 夜战第31章 论势(一)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1512章 血火大洋第355章 破局第925章 潘兴突击师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773章 很有前途的部队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750章 心急的希腊人第509章 工人问题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376章 苦战第356章 大格局第40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第1050章 无与伦比的暴怒级航母2第28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498章 无敌舰队第976章 愤怒的英国人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958章 横扫西伯利亚第516章 自造无畏舰第864章 盛宴开幕第1015章 新的战略新的目标第183章 日本海军战略的调整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1186章 先手攻击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559章 大家一起对付俄国吧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485章 祸不单行第1455章 鹰翼下的英伦2第139章 南洋也要买船?第1280章 空中花园行动第582章 最后的装巡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995章 未来的打算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892章 目标东方第656章 最后的准备第1144章 魔鬼的利刃2第712章 鏖战第715章 赔偿问题第678章 收官之战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138章 俄国人的造舰计划第1034章 非正式会谈第501章 签约第470章 最后一战第161章 丰岛海战(一)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619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第58章 徐教习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512章 无畏时代的开启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第1290章 飞跃第127章 中枢的反应第576章 高峰会议第735章 帝国危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