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ps:看《华夏海权》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人们都说俄罗斯民族是一个战斗民族,对此徐杰是非常赞同的,不仅仅是因为历史上俄国的历史就是一个战争扩张史,也不是单纯因为俄国士兵的体质和意志的出色。而是因为俄国这个民族只要能解决土豆和伏特加的供应问题,那么他们就会把军事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历史上沙皇俄国的穷兵黩武、前苏联堪称玩命的军备竞赛都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这个位面上虽然俄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中等国家,虽然已经失去了建立一支强军的物质基础,但是俄国人依然在考虑着未来的战争应该怎么打!

在历史上,俄国人正在研究的是大纵深战术。这套战术说简单点就是在突破地区集中优势的步兵,以装甲部队为先导、在航空兵和炮兵的支援下突破对方的正面防线,然后紧随其后的发展胜利梯队进入突破口吗,彻底摧毁对方的防御体系,并且最终合围对方的重兵集群,将战术胜利转化为战略胜利。这套战术体系很先进,虽然因为实际中的操作问题和一些细节上的把握让他们在前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比如说苏日诺门坎战役和苏芬战争。)但是从思路上来讲,这套战略战术还是十分成功的。并最终成为了苏联红军获取胜利的重要理论基础。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因为环境的变化,俄国人无法再继续他们那种过分集中兵力和火力的战术了。原因很简单,在这个位面的俄军中他们什么都缺!不仅仅缺乏技术装备和产能。甚至连曾经最让俄国人引以为傲的人力资源都不够了,在1战中。俄国失去了一半以上的人口。无论从哪种角度上来说,俄国人都打不起大规模消耗战,

自己萎了,而再看看俄国的敌人呢?无论是跟着德国打华夏,还是站在华夏一边敲德国,俄国的情况似乎都要面对这个世界上第一流的强国。无论是德国还是华夏,他们都不是乐善好施的国家,无论是跟着谁都必须付出相应的战斗力作为筹码来换取俄国需要的东西。说白了俄国?军队的战斗模式可以用别人出枪,自己出钱来形容。当然对方出装备自然不会把自己最好的装备大规模提供给俄国人。至少开始不会这样。

而华夏在给俄国人提供装备方面同样也比较纠结。开始的时候有人建议给予伊朗一样的待遇,毕竟如果俄国站在华夏这边的话,那么其作用肯定比伊朗要大得多。这样的盟友值得下大力气培养。而有的人认为俄国的行为充满了投机性,即使他们最终站在我们这边,他们在战争初期也会观望。对于这种首鼠两端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盟友,华夏不值得为此付出太多。更何况现在只是培训,离大规模武装俄军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两派都是从华夏和俄国的关系角度来分析装备问题,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可惜的是方向都错了!

“记住。俄国将是我们的盟友,至少在这场战争中会这样,因此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俄国人发挥最大的战斗力,而不是别的问题。我们有一万种方法可以防止这支军队的背叛。即使当年的邓尼金在失去华夏的帮助后战斗力也迅速下降。如果说俄国?军队是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华夏的援助就是阳光、水分和养料!”徐杰有些不悦的说道。

“俄国?军队和伊朗军队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俄国?军队是一支有灵魂的部队。他们有自己的历史,有自己的辉煌。有自己成体系的战略战术体系,更重要的是他们有野心。他们会去学习别的国家的战略战术理论。会去学习对方的技术。但是他们不可能全套照搬。我们的军事体系也未必会适应俄国人的实际情况。而伊朗军队不一样。他太小了,他没有过去的传承和荣光,也没有什么野心,他们对自己的军事力量十分的不信任。所以我们不仅可以给他们装备,还可以伊朗军队塑造一个灵魂。这就是大国?军队和小国?军队之间的区别。也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最终成为军事大国的一个重要条件。”徐杰颇为感慨的说道。

“我们可以向俄国人开放华夏大部分的武器库,但是供应的装备按照造价和工时等因素给与一个总的限制,就好比我们吃自助餐一样,总量是一定的,具体要什么让俄国人自己选好了。”最终徐杰提出了一个看似玩笑的解决办法。不过细想一下的话,这样做也有合理性,俄国人最终还是要比华夏更清楚俄国?军队需要什么样的装备。华夏陆军的战斗力优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装备优势上,而华夏又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标准来武装大量的俄军,所以,让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廉价的装备体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让徐杰想不到的是,俄国人对于这种具有“自助餐“特性的军援计划表示十分感谢。然后还没等华夏方面给出建议呢,俄国?军队内部就开始了争论,而且据说争论的方式也不仅仅限定在口头上……。

俄国人确实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而且虽然战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却依然能从现在的军事思想中找打一些历史上的痕迹。好吧,这应该是民族性,或者说俄国?军事史遗留的问题。比如说,在这个位面上,俄国?军队对于重武器配属的原则上还是倾向于集中到较高的编制上。这一点和历史上一样,从装备水平上来看,历史上德国部队的营连级所拥有的火力要远超过俄国,在团级和师级火力上则比较接近。而到了集团军级的水平上。俄国?军队能集中的火力就要远超过德国了。(这里的比较方式可不是单纯看名称,而是看兵员数量。比如说德国的装甲师对应的应该是苏联的机械化军,而不是机械化旅。)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单纯从装备数量上来看,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这个位面,苏联陆军的重型支援火炮装备数量都不算充足。如果单纯看火炮数量,苏联军队拥有的支援火炮貌似确实比德国人强一大截,但是在光看数量的时候还要看质量,这个质量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火炮的构成,而另外一个方面则是火炮发射的炮弹数量。毕竟有的时候弹药供应会不足,进而直接影响火力发挥。所以最直观也是最准确的衡量一个国家在某个时期的火力水平的情况应该是火炮的投射量和投射的弹重。而不单纯是火炮数量!

如果分析德国和苏联2战地面火炮的弹药消耗的话,就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时间段以42年到45年为例。首先,先拿小口径火炮来说,德国小口径反坦克炮(37mm和50mm)一共打出了1700万发炮弹。而苏联的小口径反坦克炮(45mm和57mm)一共打出了4800万发炮弹。在这方面苏联有绝对优势。

然后是中口径火炮。这个分类就比较杂了,拿德国来说,不仅仅包含75mm和88mm反坦克炮,还包含75mm和105mm的山炮和野炮,至于100mm加农炮是否包含,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暂时算到里面吧。这个级别的火炮中德国人在这段时间里一共打出了10235万发炮弹,而其中口径最多的炮弹是105mm火炮,一共打出了7900多万发。而苏联方面呢?从火炮一直到107mm加农炮,苏联一共打出了8320万发炮弹。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火炮,一共是8150万发。对比一下数量和质量,大家就可想而知苏联在这中口径级别火炮上的火力之贫弱了!数量差距不是很大。但是火炮对应对方的105mm火炮,这个差距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口径再往上的话就要分开对比了。比如说德国人的150mm榴弹炮一共打出了1850万发左右的炮弹,而苏联与之对应的同级别火炮为122mm榴弹炮和152mm火炮。一共打出了1410万发左右的炮弹。在这方面苏联人还是不如德国人,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是这样。

而最大口径的火炮,比如说德国的150和170mm加农炮、210mm重榴弹炮和臼炮,240mm重榴弹炮。这些火炮一共打出了193万发炮弹,而苏联与之对应的分别是br2型152mm加农炮,203mm和210mm重炮,280mm重迫击炮和305mm重炮,这些火炮一共打出了201万发各种炮弹,在这种级别的较量中,双方的炮弹投射数量和质量基本持平。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如果仅仅算榴弹炮、山炮、加农炮的火力投射情况的话,德国要远远超过苏联。但是实际上双方的炮弹投射量苏联并不小于德国,那么问题出在哪呢?唯一的解释就是迫击炮,德国所有口径的迫击炮弹药消耗为7300万发,而苏联的迫击炮弹药消耗量为2.1亿发以上!而在迫击炮口径上,苏联也占据较大的优势,所以苏联人完全是依靠廉价的迫击炮才追平了双方的火力差距。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

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449章 反攻第1086章 坎宁安的首胜第56章 隔墙有耳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1011章 背叛和抉择第1434章 急转直下第1256章 纠缠第1535章 黑豹出笼第170章 严肃点,打劫呢!第1403章 虎啸法兰西3第976章 愤怒的英国人第355章 破局第938章 接战第113章 北洋版扫街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197章 血战(二)第1355章 英国和美国第47章 父子深谈第656章 最后的准备第902章 血腥的近战第192章 打仗是要钱的第1170章 攻防战(1)第904章 交换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320章 北洋舰队的新旗舰第402章 外洋舰队出击第624章 大碰撞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256章 纠缠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1398章 抓狂的协约国第938章 接战第1505章 大棋局第535章 徐杰的想法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40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926章 反攻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干!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860章 地狱天堂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322章 战争前奏第1268章 战场控制力第1400章 目标图卢兹第884章 风暴第964章 协商第445章 变局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1347章 真正的装甲战第109章 舰至巴达维亚第1013章 结束和新的开始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第1440章 谈判第298章 马吉芬归国第705章 迟到的俄国舰队第1279章 调整第1106章 对策第1061章 德国未来战斗机第469章 在家门口堵你第638章 余波第522章 英国人不要德国人要第1458章 相持阶段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190章 战争结束第656章 最后的准备第1418章 美英联合舰队第366章 美国人最后的底牌第184章 大计划第989章 余响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123章 新的阶段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国第190章 元山登陆第180章 快速舰队的搏杀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452章 老兵上阵第801章 战争倒计时第1350章 血与火1第197章 血战(二)第1355章 英国和美国第271章 日军最后的攻势第1528章 看不见的博弈第171章 激战成欢(一)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213章 全线进攻第1171章 攻防战(2)第284章 谈判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188章 偏离方向的攻击
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449章 反攻第1086章 坎宁安的首胜第56章 隔墙有耳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1011章 背叛和抉择第1434章 急转直下第1256章 纠缠第1535章 黑豹出笼第170章 严肃点,打劫呢!第1403章 虎啸法兰西3第976章 愤怒的英国人第355章 破局第938章 接战第113章 北洋版扫街第497章 无畏之王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933章 微型潜艇的逆袭第197章 血战(二)第1355章 英国和美国第47章 父子深谈第656章 最后的准备第902章 血腥的近战第192章 打仗是要钱的第1170章 攻防战(1)第904章 交换第816章 反咬一口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320章 北洋舰队的新旗舰第402章 外洋舰队出击第624章 大碰撞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256章 纠缠第845章 一艘潜艇引发的血案第1398章 抓狂的协约国第938章 接战第1505章 大棋局第535章 徐杰的想法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40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第60章 翁师傅的对策第926章 反攻第1510章 生活看淡不服就干!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860章 地狱天堂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322章 战争前奏第1268章 战场控制力第1400章 目标图卢兹第884章 风暴第964章 协商第445章 变局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1347章 真正的装甲战第109章 舰至巴达维亚第1013章 结束和新的开始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第1440章 谈判第298章 马吉芬归国第705章 迟到的俄国舰队第1279章 调整第1106章 对策第1061章 德国未来战斗机第469章 在家门口堵你第638章 余波第522章 英国人不要德国人要第1458章 相持阶段第594章 北海之上第1190章 战争结束第656章 最后的准备第1418章 美英联合舰队第366章 美国人最后的底牌第184章 大计划第989章 余响第251章 最黑暗的一天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123章 新的阶段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1438章 四分五裂的法国第190章 元山登陆第180章 快速舰队的搏杀第1383章 后续的攻击第452章 老兵上阵第801章 战争倒计时第1350章 血与火1第197章 血战(二)第1355章 英国和美国第271章 日军最后的攻势第1528章 看不见的博弈第171章 激战成欢(一)第574章 俄式快速部队第213章 全线进攻第1171章 攻防战(2)第284章 谈判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188章 偏离方向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