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巴达维亚条约(二)

“第三个问题是我大清国民在荷兰王国殖民地的权利和安全问题。我大清国民应该享有与欧洲他国侨民一样的权利。在结社,使用汉语,出版汉语报纸刊物以及兴办汉语学校等方面荷兰政府不能予以禁止,同时为了避免此类流血事件的再次发生,为了震慑那些土著暴徒。同时更为了维持荷属殖民地的安全与稳定。华人必须拥有一定的合法武装。”说道最后几句,老实巴交的丁汝昌也有些脸红。

“武装倒是没有必要,荷兰政府可以保护华人的安全。在这里,荷兰军队是唯一合法拥有武装的团体。”荷兰代表断然拒绝道。

“您不觉得在事实面前,阁下的说辞是多么的可笑甚至是无耻吗?”琅威理愤怒的说道。“而且欧洲侨民在此地都可以拥有自卫用的武器,为何华人不可以?你这是歧视,是对大清帝国的侮辱。”

“那诸位认为清国侨民应该拥有何种级别的武器才算在自卫的范畴内呢?”面对铁一般的事实,荷兰代表改口道。

“我们的要求很简单,我们对自卫武器的定义是可以用人力携带的武器。”徐杰笑着说道。“也就是说,现有的各种陆军炮不包含在内。相对于贵国的安全状况,这已经是很低的限度了。”

“也就是说只有步枪,手枪,手雷这些武器了?”荷兰代表逼问道。

“我说了,是可以用人力携带的武器,限于而不仅仅限于枪支和手雷。”徐杰诡异的一笑。“如果能咬住人力携带这4个字的话,迫击炮和轻量化的机枪应该都算吧?”

“我方必须要贵方定下一个明确的武器清单。”荷兰代表有些不安的说道。“而且据我说知,贵方就在此次战斗中将马克辛机枪分拆后依靠人力进行搬运。华人总不能拥有这类武器吧?”

“在我方看来,对自卫的定义不仅仅是手枪这类传统意义上的武器,例如步枪不算自卫武器,但是此次暴徒就拥有了大量的步枪,而为了自卫,同时考虑到华人的人力较少,必须拥有相对高级一些的武器。否则暴徒依然肆无忌惮”徐杰解释道。

“那就请阁下对所谓的人力运输做一个定义吧,总不能100个人可以将一门炮的部件运走也算人力运输吧?”荷兰代表冷笑道。

“我方自然会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义,我们的定义是依靠人力,5个强装的成年男子可以把这件武器运输5KM以上。这个标准够公平了吧?”徐杰笑着说。徐杰这样设定是有充分考量的,这个5人运输完全可以将轻量化的重机枪,和正在研制的82迫击炮纳入这个范围。当然这些荷兰人是不知道的。

“那如果有朝一日机枪也降低到这个标准了,是不是也算自卫武器了?”荷兰人问道。

“那就要看哪位设计师可以做到了,首先可以确定的一点,如果华人可以拥有此类武器,那荷兰政府可以拥有更好更多的此类武器,对荷兰政府不会造成任何威胁,我们仅仅是为了对付土著暴徒。毕竟这次土著们暴徒手中的武器可是太让人震惊了。”徐杰说道。

“这个需要经过我们的武器专家进行研究,不便立即给出您答复,我建议讨论最后一个问题。关于贵国在荷属殖民地设立领事馆的问题。”荷兰代表想了想说道。

“我们将按照欧洲各国在它国设立领事馆的相关做法和惯例进行。除了将派出少量武装人员用于保证领事馆人员及财产安全外,不会有其它更多的要求。”丁汝昌在这个问题上倒是十分的痛快。痛快到了让一直被打压的荷兰代表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一条我们完全可以接受,贵方的其它意见我们将进行认真讨论。将在下一次会谈中给予贵方答复。”长达5个小时的谈判让这位代表有些虚脱荷兰人终于感受到一丝光明。

虽然在第一次会谈中双方有诸多的分歧,但是在英国的外交压力和北洋的武力压力下,以及考虑到殖民地当地的经济和稳定等因素,在后续的谈判中,荷兰人还是接受了绝大多数的条件,最终民事赔款达65万英镑,而北洋方面的赔款达15万英镑。而对于缉拿凶手和惩治相关责任人这方面,结果也是相当满意,绝大多数领导者或者因为“拒捕”而被击毙,或者在法庭审判后被除以绞刑。而“胁从者”则被送进荷兰人和华人的工厂或者种植园以劳力来弥补自己的罪过。而荷兰总督和军队的主要领导人则因为“管理疏忽”和“玩忽职守”的罪名被免除职务送交荷兰法庭审理。而第三条则基本上全盘接受,但是作为补偿,规定在荷兰区华人除非特许否则不准携带武器,城市中可以合法持有步枪和手枪类武器,在乡村或者野外则不受限制。第四点则是完全接受,当然,具体的细节还需要由专门人员进行协商。

最终在1889年的12月,这场历时一个月的动荡局面终于以《巴达维亚条约》的签订而落下帷幕。虽然荷兰政府对华人做出巨大让步,但是经过了血雨腥风的华人华侨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了离开荷兰去东南亚其它地区或者回国,而回国后大多数人选择前往两广,台湾和直隶。在那里,李鸿章的淮系为他们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支持。虽说免不了要受到某些人的敲诈,但是总体而言,发展状况比在南洋要好上很多,尤其是与军工和纺织业有关的行业,发展速度更是惊人,这为淮系领地内的经济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今后爆发的战争储备了丰厚的资源。而巴达维亚城的巨大破坏和因为作为经济支柱的华人的离开,荷属东印度的经济一蹶不振,甚至在1890,1891的2年中财政收入还不如1889年。而且因为此次事件中荷兰选择让土著做替罪羊,直接导致了当地土著和荷兰政府之间不可弥合的裂痕。从而给留下的华人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至于北洋和广东水师,则是此次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不但收到了华人为此次巡航筹集的240万两白银的费用,还有了近160万两的额外收入,其中不光有15万英镑的赔偿,还有部分民事赔偿中的剩余金额也流入了北洋和广东水师的银库,至于最后分成,则是北洋领350万两,李翰章领50万两。而重组的资金不但可以让北洋顺利完成3艘新式5000吨级巡洋舰的订购,更让北洋有能力购买新式的大型装甲巡洋舰。不过北洋最大的收获则是通过此次事件,南洋华人和华侨与北洋的同盟关系正式成立,南洋华人为北洋提供资金,技术和产业支持,而北洋则为其提供市场和武力保护。双方在共同的利益下凝聚在一起。

对了,还有英国人,英国人也不算亏,至少敲打了一下荷兰政府,在随后的布尔战争中,荷兰政府无论是在舆论还是在行动中都没有给英国造成什么影响。

这周没推荐,作者纠结中,话说,能不能给点点击推荐收藏啊~~。就算想养肥了再杀,每天也要点击一下给点鼓励吧~~

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国舰队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609章 海狼在行动!第695章 装甲战第740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第307章 大战略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454章 鹰翼下的英伦(1)第701章 生存还是毁灭第1244章 奥匈帝国的本钱第727章 一天三十万英镑!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制成功第980章 大行动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188章 偏离方向的攻击第1528章 看不见的博弈第408章 定计第923章 皇帝攻势第255章 俄国舰队最后的准备第1535章 黑豹出笼第763章 中英峰会第794章 幸灾乐祸的德国人?第427章 突击虎特遣队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1041章 苏默VS叶铭第754章 误入歧途的皇家海军第619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第244章 胜利撤离第1482章 大战前夕第1351章 血与火2第705章 迟到的俄国舰队第1417章 日落法兰西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1357章 盲目乐观2第356章 大格局第858章 猫之殇第242章 突围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141章 重铸长剑第407章 应对第698章 装甲巨兽(一)第1236章 蛟龙入海第580章 合作意向达成第1387章 决断第1071章 鏖战第182章 王对王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119章 巴达维亚条约(二)第461章 消耗战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86章 清日海军(三)低二百八十章应对裁撤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981章 泥潭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么造第1156章 交锋2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913章 陨落第1499章 无从抉择第1114章 经验教训第212章 绞肉机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9章 拜会布林(二)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631章 脱身第448章 防守反击第1508章 你还真敢来啊!第475章 暗流涌动第476章 如何收场第1317章 海上幽灵第813章 乐极生悲第760章 先改变观念第296章 互相妥协第1263章 辽阔大西洋第173章 激战成欢(三)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战舰!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919章 西线症结第1214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舰队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533章 快速舰队第790章 生来就是死对头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238章 无法防御的攻击第396章 关门打狗第41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二)第82章 全聚德斗殴第685章 德国的盟友们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1386章 飓风前奏
第671章 陷阱中的俄国舰队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609章 海狼在行动!第695章 装甲战第740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第307章 大战略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1454章 鹰翼下的英伦(1)第701章 生存还是毁灭第1244章 奥匈帝国的本钱第727章 一天三十万英镑!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35章 步兵武器研制成功第980章 大行动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188章 偏离方向的攻击第1528章 看不见的博弈第408章 定计第923章 皇帝攻势第255章 俄国舰队最后的准备第1535章 黑豹出笼第763章 中英峰会第794章 幸灾乐祸的德国人?第427章 突击虎特遣队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1041章 苏默VS叶铭第754章 误入歧途的皇家海军第619章 南洋的俄国陆军第244章 胜利撤离第1482章 大战前夕第1351章 血与火2第705章 迟到的俄国舰队第1417章 日落法兰西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1357章 盲目乐观2第356章 大格局第858章 猫之殇第242章 突围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141章 重铸长剑第407章 应对第698章 装甲巨兽(一)第1236章 蛟龙入海第580章 合作意向达成第1387章 决断第1071章 鏖战第182章 王对王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119章 巴达维亚条约(二)第461章 消耗战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86章 清日海军(三)低二百八十章应对裁撤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1228章 一起上吧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981章 泥潭第532章 倒卖战舰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1027章 航母到底怎么造第1156章 交锋2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913章 陨落第1499章 无从抉择第1114章 经验教训第212章 绞肉机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9章 拜会布林(二)第747章 越俎代庖第631章 脱身第448章 防守反击第1508章 你还真敢来啊!第475章 暗流涌动第476章 如何收场第1317章 海上幽灵第813章 乐极生悲第760章 先改变观念第296章 互相妥协第1263章 辽阔大西洋第173章 激战成欢(三)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战舰!第1101章 亚平宁风暴第919章 西线症结第1214章 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42章 理想版公海舰队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533章 快速舰队第790章 生来就是死对头第962章 新的一年第1238章 无法防御的攻击第396章 关门打狗第41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二)第82章 全聚德斗殴第685章 德国的盟友们第1059章 理想和现实第1386章 飓风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