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幸灾乐祸的德国人?

大英帝国的最新锐的战列舰被老旧的水雷一发干沉谁最高兴?自然是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德国人了!德国人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距离胜利会如此之近,在不少德国海军军官眼中,威风凛凛的大舰队居然如此脆弱,外表高大威猛的英国战列舰居然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这让德国人感到信心倍增!当初在德国得知英国人仅仅用和龙兴号差不多的吨位就可以布置10门13.5寸火炮后,还曾经颇为费解,虽然德国海军的设计师一再保证这绝对是英国人牺牲了部分性能指标后搞出来的廉价货,但是德国海军依然对于这些管子足够粗足够多的家伙表示担心。而现在,终于不用担心了,因为英国人自己证明了这艘战舰的某些性能还不如最初代的无畏舰!

不过有些人在兴奋过后开始考虑这件事情到底会带给英国人什么变化?而舍尔和希佩尔就是其中的两个,对于大英帝国海军出了这么点篓子,两人在高兴过后,就开始考虑在未来英国皇家海军会如何发展了。经过一番分析之后,两人发现,这件事情对于英国海军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有这么一句俗话叫军官们总会为上一次战争做好准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般军事发展中人们都会参考过去的战例来制定自己未来的装备发展规划,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技术和战术都在进步。也许当你研究了半天后,会发现,等到战争来临的时候自己所准备的一起都已经过时了。比如说2战中法国的马奇诺防线就是这样的产物,法国人按照一战的模式花费了巨资修筑了一条防线,然后面对德国的坦克和飞机以及高素质的步兵直接跪了。

英国海军问题确实很多,如果在战时,面对这个位面上得到系统强化而且战略更加主动的德国海军的话将会面对极其严峻的挑战。而且海军不同于陆军,也许几个小时就可以决定海上的胜负。一旦造成严重损失,英国海军连补充都来不及。主力战舰的建造周期至少也是一年以上。等到造好,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

而现在,英国人显然有了一次纠正的机会。在发现大量战舰可能并不能适应未来的战斗的时候,英国人肯定会进行一番调整。而且在舍尔看来,这个调整的时间也许并不会很长,因为英国人有很好的参考对象。那就是英国人在华夏订购的澳大利亚型快速战列舰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标准型战列舰。这两款战列舰即使在德国人眼中也绝对算经典之作。

前者自不必说。德国人自己都买了2艘。而且还鼓动土耳其购买了2艘,由此可见德国人对这款战舰还是十分有信心的。至于美国人的标准型战列舰吗?德国人的评价是没有太过出彩的设计,但是却十分实用,美国人用大吨位和较低的速度来换取强悍的防护和火力,这款战舰在舰队决战中绝对不错。对于优势型海军来说,只要他们自己不做死,中规中矩的布置就可以获取优势,而德国海军恐怕不行。必须通过精良的设计来弥补数量的不足。

如果说在原有的计划中。舍尔认为德国装备了8门350mm主炮的凯撒型战列舰可以轻易的打爆英国的乔治五世型战列舰的话,那么到了现在。如果英国人采用华夏或者美国人的设计的话,那么凯撒型战列舰最多也就和对方打个平手,美国人的10炮战列舰火力比较猛,德国人的防护有点优势,双方的质量将被重新拉到一个档次,而即使英国人无法保持太大的数量优势,那么依然可以保证对德国海军的优势,毕竟质量上去了。

“即使在短时间内,英国人的战列舰生产计划因为指导方针的问题而暂时陷入停顿之中,但是通过改装旧有战舰,他们依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战力,尤其是还有3艘战列舰正在舾装还没完工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时间和金钱,他们完全可以将这艘战舰的防护变得不那么那么难看,而现在,英国人已经为这些钢铁巨兽装备了10门343mm重炮,我们的计划也必须要加速了。”舍尔在给提尔皮茨的信中透出了一股股浓浓的担忧。

而希佩尔的担心则更加现实,原因很简单,华夏共和国自从给英德两国交付了两艘快速战列舰后,人家的船台又空了!而且从现在来看,貌似华夏海军没有更新舰队的计划,而且随着上海的长兴岛造船厂。舟山造船厂,台北造船厂等一批大型造船基地的建立和华夏工业的逐渐发展,在这3年中,华夏共和国的造舰能力又有了新的提升,以至于这个规模连现在德国人都不清楚,因为其中一切民用船台已经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转为军用。

“如果英国人放下脸面,再从华夏共和国订购2艘澳大利亚型快速战列舰的话,我们在印度洋的优势将荡然无存。面对精锐的英国海军,即使是同样的战舰,我不认为土耳其人能够打败英国人,而如果印度洋上我军出现大的失败的话,一旦这支舰队腾出手来加入大舰队,那么公海舰队快速舰队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毕竟我们的快速舰队只有6艘左右的战舰。”希佩尔私下里不止一次对舍尔抱怨道。希望能至少再增加2艘左右的快速战列舰。

不过舍尔认为希佩尔的担忧有些多余,因为从目前来看,英国人的整改计划的重点应该是战列舰,因为战列舰对航速没有太大的要求,无论是增加防护还是增加水下防雷都比较好吧,增加了重量无非是航速下降点,问题不大。但是要是这样改快速战列舰的话,那航速下降的多了。还怎么个快速法?前卫舰队的快速战列舰卖点就是高航速,速度下来了,那就不适合前卫作战了。

在和提尔皮茨进行了多次交流后。舍尔认为公海舰队的战舰升级计划必须加快!按照德国原来的计划,未来数年内德国舰队的构成应该是这样的,4艘拿骚级战列舰,2艘经过改进的赫尔格兰级战列舰,这些战舰将使用奥匈帝国的12寸45l主炮。然后是4艘装备了8门350mm炮,排水量在2万6千吨的凯撒型战列舰。这10艘战列舰构成了德国公海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在快速战列舰方面,德国还有2艘装备12寸45l炮的快速战列舰。冯德坦恩和毛奇号。此外,还有2艘装备8门350mm炮的快速战列舰戈本号和塞德利茨号。此外,德国还有2艘航速介于战列舰和快速战列舰之间的“万能型战列舰”。这一切构成了舍尔的所谓2+4+2+2的格局。

经过这样一番筹划后。德国在1912年左右至少可以拥有16艘各种主力舰。原本这个计划是基本够用的,英国人虽然有数量优势,但是考虑到地中海和印度洋分战场的牵制,英国人的数量优势并不会太大。而且再考虑德国海军的质量优势。德国公海舰队有信心和对手交战。但是现在情况变得十分恶略,原本到了12年就可以几乎持平的力量现在看来有些不够用!

从历史上看,德国在1战前的造舰计划存在着很大的波动性。让我们系统的看一下德国无畏舰的开工时间吧,在1907年德国人开工了4艘拿骚级战列舰和1艘布吕歇尔型装甲巡洋舰(在康威上布吕歇尔算进主力舰,在这里我有依然按主力舰计算。)在1908年德国人开工了三艘赫尔格兰及战列舰和2艘战列巡洋舰(冯德坦恩号和毛奇号)。在1909年德国人开工了1艘赫尔格兰及战列舰和1艘凯撒级战列舰还有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到了1910年,德国人开工了三艘凯撒级战列舰。1911年德国人开工了1艘凯撒和3艘国王,外加一艘塞德利茨号。而1912年则是1艘国王级战列舰和2艘德芙林格级战列巡洋舰。1913年只有1艘巴伐利亚和1艘兴登堡级战列巡洋舰。创下了历史最低记录。

等到14年大战即将开始,德国海军依然没能找对状态。开工战舰数量依然很少,只有2艘战列舰。分别是1艘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和1艘萨克森级战列舰。到了1915年德国人发现自己的海军已经远远不够的时候,开始慌里慌张的开工第二艘萨克森级战列舰和3艘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但是此时德国的绝大部分资源已经投入陆战,无论是萨克森级战列舰还是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最终都没有完工,而这部分整好是德国海军集大成者的存在!4艘15寸舰炮的战列舰只服役了2艘,4艘马肯森级快速战列舰一艘没成!德国人找对了路了,但是却没能力完成它,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

德国从1907年到1915年的开工速度可以用这几个数字来形容,5-5-3-3-5-2-2-4。在最为关键的1913年和1914年,德国海军没有吃住劲,没能抓紧最后的时间来发展自己,导致了1914年开战后的颓势,可以说到了1912年国王开工后,德国因为英国人的刺激和大口径火炮研发的滞后性而乱了方寸,直接跳15寸炮,而延误了军备进程。而这个位面虽然德国人极大的弥补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依然进入了一个思考期,他们在考虑如果英国人强化了,德国该何去何从呢?

感谢书友z厚欲1976的打赏~~~。昨天订阅持续悲剧中,月票也被挤到了500名后--!今天下午双更~~~,(未完待续。。)

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154章 分配战舰第208章 平壤防御圈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677章 最后的机会第447章 跨过黑龙江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动了!第208章 平壤防御圈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战舰!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856章 再次出击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676章 四打六第1073章 担忧第197章 血战(二)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379章 尾声第445章 变局第818章 决定第1420章 海基VS陆基2第381章 改朝换代第899章 这不是真的!第1016章 华夏空军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798章 邓尼金的军团第1372章 同盟国最终战略1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446章 全局调整第486章 谈判开始第617章 舰队编组完成第1162章 虎!第264章 弃子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99章 风险与收益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1431章 大西洋启示录5第1355章 英国和美国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1529章 胜利的曙光?第354章 谋划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908章 崩溃的前奏第338章 巨人间的战斗第1487章 装甲启示录(4)第1420章 海基VS陆基2第720章 动态防御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233章 主权换援助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222章 好戏开场了第889章 鏖战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791章 导火索第93章 拜会刘公(一)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286章 华夏的努力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129章 准备启程(一)第861章 调整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391章 极限暴兵的俄国人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50章 “抗日统一战线”?第1240章 海空对抗第923章 皇帝攻势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784章 美国海军的扩张第1133章 大戏开场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741章 雷神之锤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392章 后续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662章 追踪第1507章 大计划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1291章 大战前夕第1521章 僵持第12章 徐杰的轻武器规划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291章 德国访客第420章 马卡诺夫的应对第772章 小队协作第1227章 精简版or豪华版?第161章 丰岛海战(一)第592章 战争脚步第1527章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414章 拉开帷幕第1515章 再打一场
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154章 分配战舰第208章 平壤防御圈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677章 最后的机会第447章 跨过黑龙江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动了!第208章 平壤防御圈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战舰!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856章 再次出击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1281章 风暴征兆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676章 四打六第1073章 担忧第197章 血战(二)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379章 尾声第445章 变局第818章 决定第1420章 海基VS陆基2第381章 改朝换代第899章 这不是真的!第1016章 华夏空军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626章 无畏入场第798章 邓尼金的军团第1372章 同盟国最终战略1第1192章 如芒在背第446章 全局调整第486章 谈判开始第617章 舰队编组完成第1162章 虎!第264章 弃子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99章 风险与收益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1431章 大西洋启示录5第1355章 英国和美国第17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1529章 胜利的曙光?第354章 谋划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908章 崩溃的前奏第338章 巨人间的战斗第1487章 装甲启示录(4)第1420章 海基VS陆基2第720章 动态防御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233章 主权换援助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222章 好戏开场了第889章 鏖战第1525章 银色死神第477章 攻城准备第791章 导火索第93章 拜会刘公(一)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20章 意想不到的谋杀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286章 华夏的努力第510章 帕森斯的福音第129章 准备启程(一)第861章 调整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391章 极限暴兵的俄国人第1195章 伊朗攻略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50章 “抗日统一战线”?第1240章 海空对抗第923章 皇帝攻势第711章 拉仇恨啊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784章 美国海军的扩张第1133章 大戏开场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741章 雷神之锤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392章 后续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662章 追踪第1507章 大计划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1291章 大战前夕第1521章 僵持第12章 徐杰的轻武器规划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291章 德国访客第420章 马卡诺夫的应对第772章 小队协作第1227章 精简版or豪华版?第161章 丰岛海战(一)第592章 战争脚步第1527章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414章 拉开帷幕第1515章 再打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