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

“华夏共和国居然给英国人建造军舰?这不可能吧?”看着眼前送来的情报,希佩尔惊讶的说道,先不说英国和华夏之间在南洋的潜在矛盾,就算华夏海军想卖给英国人,自傲的英国人也要买啊。当然,这种面子上的问题如果不关系到未来英德海战的话,希佩尔也懒得理,但是问题是现在关系到了!前不久德国海军部刚刚还在为费舍尔放弃了无畏号的设计思路而弹冠相庆,但是没想到某人又在私下里做了小动作!

在德国海军部看来,与英国的无畏级相比,自己的拿骚级(德国版龙兴)在火力和防护上其实并不占优,而在动力系统方面反而是劣势,通过后发优势以及一系列的强化后,英国人装备了10门12寸主炮的无畏号其实并不比龙兴号次!在火控和散步方面,比龙兴号可能还要强一些,毕竟是双联装啊。而当英国人在未来打算用和无畏号差不多的吨位造出装备更大火炮航速更快的战舰后,德国人已经可以断定,这些战舰不过一群脆皮而已!也就是华夏俗称的脆皮饺子!

但是现在,英国人内部居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开始从华夏采购战舰了,这除了让人感到聊斋之外,更是让德国海军内部感到一丝危机感!“既然我们搞出足够先进的设计,追随先进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提尔皮茨曾经这样评价德国船舶设计,从历史上看。德国人也不乏追逐先进者的脚步的行动。而这次德国海军也就是按照华夏的设计思路来搞自己的战舰。所以对于这些战舰的性能,德国人的评价还是很高的。

除了单纯的技术方面之外,德国人更关心的是华夏政府的外交风向标是否发生了改变?此时的华夏共和国已经彻底做大了。至少在远东已经是无可争辩的霸主,在远东无论是强悍的大英帝国还是俄国熊亦或者美国扬基都无法挑战他的权威,也就是说,德国可以限制华夏的手段太少了。人家就算违约,德国能把华夏如何?还不是干瞪眼没辙?华夏可是负担了德国一半以上的战略物资的供应啊,要是真的投靠英国。德国未来的战争前景堪忧啊。

不过后来证明,德国人的担忧貌似是多余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是这样。华夏共和国驻德国公使首先表示了华夏共和国会继续两国之间达成的各种商贸和技术协议。同时在这件事发生不久后,徐杰与德国驻华公使签署了一份新的合作计划,整个计划扩展面更广。甚至还包括南洋部分橡胶园的合作经营计划,虽然无法控股,但是至少可以保证有一个稳定的来源,这让德国人安心了不少。

“华夏共和国需要的就是钱。”在一次会议结束后。提尔皮茨这样对两位爱将说道。对于华夏给德国人建造军舰。提尔皮茨并不觉意外,甚至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他要是徐杰,也会选择这样做。既然华夏共和国同意用新造战舰来折抵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袖珍战列巡洋舰的损失,那么就一定会做到,这个是无容置疑的,一个强国如果连这点事都反悔的话,那就太掉价了。国家在一般时候也是要讲个信誉的。

但是。不会反悔是一回事,什么时候给你开工造就是另一回事了!而且提尔皮茨知道。为德土两国建造的战舰的造价高达500万英镑,两艘沙恩霍斯特号最多折抵一半左右,毕竟这两艘袖珍战列舰也不是新船。即使抛去利润,华夏海军还要为这艘船垫上上百万英镑的资金,但是对于现在连自己的新船都没有开工的华夏海军来说,那有那么多闲钱来先帮德国人造啊!这不,严博勋都拉着杨用霖出去和英国人谈判了,可见现在华夏海军的经费并不宽裕!

所以说,在英国人用英镑开路的情况下,华夏共和国自然表示可以为英国建造战舰。于是乎在英国海军和政府内部有意的推动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选择华夏作为建造方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按照这个思路推下来,很正常吗,在提尔皮茨看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希佩尔的震惊反而让他感到有些好笑了。

如果说提尔皮茨的反应有些乐观,希佩尔的反应有些过激的话,那么舍尔的反应则可以用恰到好处来形容,一方面他认为这次给英国人造战舰不会影响华夏未来的政治走向,在这一点上他认同提尔皮茨的观点,这仅仅是一个正常的生意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同时舍尔认为这样的趋势必须扭转,因为他可以确定这次交易有英国海军高层力量大力支持,否则的话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自治领绝对不会去买华夏的船。这说明英国海军内部一些人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战舰的不足,而现在他们正在着手改变这种形势,这对于德国来说可绝对不算一个好消息!要是单纯论资金的话,德国可是比不过英国啊。

“虽然这仅仅是一次交易。但是其所能导致的结果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英国皇家海军中至少一部分的实力派正在努力纠正他们的错误。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事情。英国国内的举动我们无法阻止,但是至少我认为我们应该阻止英国皇家海军继续通过华夏来获得设计先进的战舰。”舍尔在给提尔皮茨的信中这样说道,在他看来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如果英国快速舰队获得3到4艘高速战舰的话,那么对于德国海军来说就压力山大了,毕竟在德国海军的建造计划中,所有航速高于24节的战舰也就是4到6艘!

而当这份报告送到提尔皮茨手中后,这位德国海军的掌门人不由的苦笑了一声。心中暗骂舍尔这个人太狡猾了,直接把皮球踢到他这了。这家伙不就是想让德国政府筹点钱然后让华夏尽早给自己造战舰吗?然后当德国和华夏的订单占满船台后,华夏共和国的生产能力饱和了,自然就不会再接英国人的订单了。想法很简单也很实用,但是需要钱啊!

不过想想确实关系到海军的安危,提尔皮茨在与威廉二世进行一番探讨后,决定给华夏发一个照会,其中内容很简单。那就是德国表示可以临时为华夏提供一笔高达2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而要求就是让华夏共和国尽早为土耳其和德国开工两艘超无畏舰。并且要求能在1911年前交付。

好吧,这一次又是金钱的胜利。在德国的贷款到账后不久,华夏共和国立即决定为德土两国开工两艘新式超无畏。但是这里出了点问题,那就是在华夏政府决定为英国人建造战舰的时候,选择了大连造船厂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厂。一个厂一艘,这不过是为了平衡而已,但是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为德国和土耳其建造的战舰无法集中到一个船厂,最后导致了在上海和大连的船台上,两个敌对军事联盟的战舰几乎就相隔几百米!这让三方都感到十分尴尬。

据说当年历史上两伊战争的时候,tg曾经同时为两个国家提供装备和培训,甚至就连培训的教室都是两国混用的,只不过伊朗人走前门,伊拉克人走后门。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华夏共和国貌似做的更绝,英国人和德国人居然住一撞宿舍楼!(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谁让船厂的宾馆不够用呢?除了监造人员外,因为不少部件用的是英德产品,所以还有大量的技术人员。)

两个未来的敌人之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恐怕已经不止尴尬了吧?不过让华夏政府没想到的是,英国人和德国人之间处的还算可以,至少日常生活是这样,到底有没有互相刺探对方的情况,这个没人知道,不过严博勋知道,这四艘战舰使用的都是完全一样的图纸,毕竟如果图纸不一样的话,恐怕两边都无法交代,战舰就在船台上,几乎每天都能看到的啊!

“几乎同时开工的同型战舰,却分属两个敌对的势力,他们都是兄弟,但是却已经注定了早晚要刀兵相见,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啊。”一名负责监造的英国官员说道。英国两艘战舰是1907年8月开工的,而德土两国战舰是1907年9月10日开工的,不过是差了1个月而已,而且极有可能同时下水!

不过这只是表面现象。除了设计几乎一样话,战舰内部的部件可是完全不同,英国人自然用自己的锅炉和帕森斯蒸汽轮机。火炮用的也是英国准备装备在超无畏舰上的343mm主炮,装甲也是维克斯的装甲。而德国人自然会用自己的小水管锅炉和布莱梅蒸汽轮机还有未来的350mm火炮。装甲则用克虏伯装甲。同样的设计,不同的部件,到底谁会更强呢?英德这两个工业大国在心中暗暗较劲,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没有设计上的差距,真正战舰的战斗力将完全由子系统来决定,如果在海战中能相遇的话,这种胜负才最能说明双方的技术水平!

第11章 设计师or厨子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413章 谋定而后动第867章 主力接战第562章 一艘顶三艘第29章 谈判正式开始第167章 仁川屠宰场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900章 明白了第473章 巨兽的末日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国人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505章 俄荷密会第743章 继续放火第355章 破局第1374章 海上巨无霸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480章 双保险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403章 首杀第739章 南线会战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479章 火海第221章 各怀心思第959章 邓尼金的选择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523章 火炮后置怎么样?第217章 战前准备第1418章 美英联合舰队第255章 俄国舰队最后的准备第979章 被骗了?第1008章 星条旗之殇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821章 准备2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341章 落幕第474章 风起云涌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561章 竞相赶超第584章 快速战列舰VS战列巡洋舰第1356章 盲目乐观1第500章 摊牌第989章 余响第1454章 鹰翼下的英伦(1)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470章 最后一战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074章 华夏新式坦克第502章 再见李鸿章第1306章 宿敌第1462章 送人头第1117章 调兵遣将第859章 撤退第1347章 真正的装甲战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138章 杀招第1392章 后续第494章 第二次谈判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582章 最后的装巡第483章 巷战第147章 新船计划第960章 攻击开始第1261章 大漠阴影第339章 战至中盘第143章 与俄国人的交易第1173章 愁云惨淡第455章 另一场战斗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506章 银行体系第281章 舰队整编第1304章 拖延第1121章 围杀第306章 德国之行第1025章 影响深远第1006章 坑队友?第963章 舰队交换计划第1046章 德国陆军的战略2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259章 结束第1467章 修正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303章 启程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197章 血战(二)第518章 欧洲海权第1208章 航母编组计划第510章 飞艇和潜艇第1297章 鹰之墙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989章 余响第736章 特遣舰队
第11章 设计师or厨子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413章 谋定而后动第867章 主力接战第562章 一艘顶三艘第29章 谈判正式开始第167章 仁川屠宰场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900章 明白了第473章 巨兽的末日第797章 坐不住的法国人第533章 不成功的忽悠第505章 俄荷密会第743章 继续放火第355章 破局第1374章 海上巨无霸第325章 第一滴血(二)第480章 双保险第326章 战略调整(一)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403章 首杀第739章 南线会战第699章 钢铁巨兽(二)第479章 火海第221章 各怀心思第959章 邓尼金的选择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523章 火炮后置怎么样?第217章 战前准备第1418章 美英联合舰队第255章 俄国舰队最后的准备第979章 被骗了?第1008章 星条旗之殇第1312章 彻底粉碎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821章 准备2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341章 落幕第474章 风起云涌第1047章 新的坦克第561章 竞相赶超第584章 快速战列舰VS战列巡洋舰第1356章 盲目乐观1第500章 摊牌第989章 余响第1454章 鹰翼下的英伦(1)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470章 最后一战第762章 新式重武器第1074章 华夏新式坦克第502章 再见李鸿章第1306章 宿敌第1462章 送人头第1117章 调兵遣将第859章 撤退第1347章 真正的装甲战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138章 杀招第1392章 后续第494章 第二次谈判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582章 最后的装巡第483章 巷战第147章 新船计划第960章 攻击开始第1261章 大漠阴影第339章 战至中盘第143章 与俄国人的交易第1173章 愁云惨淡第455章 另一场战斗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506章 银行体系第281章 舰队整编第1304章 拖延第1121章 围杀第306章 德国之行第1025章 影响深远第1006章 坑队友?第963章 舰队交换计划第1046章 德国陆军的战略2第1323章 南北夹击第808章 英国人的战略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259章 结束第1467章 修正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303章 启程第598章 THE BIG SEVEN !!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第197章 血战(二)第518章 欧洲海权第1208章 航母编组计划第510章 飞艇和潜艇第1297章 鹰之墙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989章 余响第736章 特遣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