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乱局

很难有人说清1898年的清国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在明眼人看来,紫禁城中的皇帝和太后为了争夺所谓的权利而明争暗斗。李鸿章所属的直隶总督部队则里背景城远远的,将部队集中在天津等几个节点上。抱着中立的态度看着中枢中的争斗。而在直隶之外,无论是北洋系还是南洋系或者一些满族总督,他们对这场权利争端更是持一种漠视态度,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中枢真的爆发火并的话,那么最终的胜利者不可能是皇帝也不可能是太后。

但是却没有人点破这一层,原因很简单,北洋方面已经巴不得让这个朝廷早日倒台,无论是那些手握地方行政大权的总督,亦或者是腰缠万贯的商人,还有那些受到各种压制的平民,他们已经对这个腐朽落后的中枢没有了一丝的留恋,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时机,一个可以将其推翻的时机。

至于南洋方面吗?也许刘坤一和张之洞对这个王朝多少还有一丝留恋,但是此时南洋的体系中的绝大多数人在长时间与北洋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利益群体。北洋从南洋掌控的汉阳铁厂中购买钢材,从江南制造总局购买新式火炮和其它武器。北洋各大商团都有这些人的股份,甚至有不少人还在利用北洋的关系做一些其它生意。而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刘坤一还是张之洞他们十分清楚,即使他们想保这个清王朝,手下的人也不会同意,失去了下属的他们将一无所有。与其这样,倒不如顺应历史的潮流而动。

至于像依克唐阿这样的满族提督,在经过自己的计算和推演后,他们发现,如果真的开战的话,纵然南洋中立,中枢和他们绑一起也绝对不是北洋的对手。直隶总督李鸿章下辖直隶、山东和辽东。刘铭传是闽浙台三地总督,李翰章是两广总督,还有一个四川总督刘秉璋(在本书中此人继续留任)。当然了。还有李鸿章的门生,徐杰指挥的东北武卫军。

除了北洋所属各省的工业经济和军力实力明显强于其它各省之外,北洋体系还掌控着清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海军战力,在北洋舰队和外洋舰队的掩护下。北洋所属沿海各省的物资和军队完全可以走海路进行调配,这更是身居内陆的各省提督所不具有的优势。更何况,其中的依克唐阿还要做好随时应对俄国入侵的准备。在依克唐阿心中,在关外的几百万满族人的生命可比那个中枢要重要多了。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在各省闷头发展打着自己的算盘的时候。光绪和慈禧却还在为北京城的控制权进行着较量。不是慈禧等人的政治智慧低,而是现在尽在眼前的地方,就有人想要了她的命,即使知道外面的局势有些不正常,慈禧也没有余力去管。更何况,目前在表面上,各省提督还是听话的,至少银子没少给。至于管理权吗?在太平天国之后。各省提督的实权已经过大了。这个局面延续了几十年。慈禧已经习惯了。

本来,光绪和翁同龢两人是绝对不是慈禧和荣禄的对手的。两人无论从政治智慧还是从实力上来讲与后党相距甚远。但是随着一个叫袁世凯的人的加入,这个形式已经扭转了!更何况,袁世凯还带着大量从北洋分化而出的北洋练军。再加上3年来的扩编和整备。这支部队已经扩编到3万多人,虽然荣禄的西北练军人数偏多,但是论战斗力的话。与采用西式训练的袁世凯部队相比其实差不多!

慈禧也曾经想过拉拢袁世凯,但是袁世凯要价太高。慈禧不可能把荣禄踢开然后选择袁世凯。而这直接导致了袁世凯投向光绪。再加上李鸿章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居然允许袁世凯从旧军中带走一批人枪。这样一来。袁世凯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一定的气候,而慈禧想借故调离袁世凯,却遭到了光绪和李鸿章的联合抵制。而到这时候,慈禧才发现李鸿章的真实目的。他也在玩平衡!只不过李鸿章实在中枢搞平衡,慈禧太后用各种手段限制李鸿章的权利,而现在李鸿章学会了扶持光绪来限制慈禧的权利,真正的一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啊!

面对这种情况,慈禧绝对不能对李鸿章下手,甚至连不满都不能表示,因为此时的北洋已经不是以前的北洋了,在1890年时,李鸿章硬要钱购买军舰,慈禧尚且要多少给一些,而现在呢,面对已经如同庞然大物的北洋系统,慈禧能做什么?为今之计也只能先解决掉中枢的麻烦,然后再考虑其它了!

而反观光绪一方,在获得了袁世凯的支持以及李鸿章的暗示后,对于权力的争夺已经越发的主动。再加上翁同龢这个户部侍郎掌管着中枢的钱袋子,有钱有军队的光绪变的越来越不安起来。甚至已经把主意打到了荣禄的西北练军身上!

不过在短时间内双方的明争暗斗还是无法分出胜负,虽然光绪相对强势了一些,袁世凯的治军和政治才能也确实不让荣禄。但是毕竟后党一系经营多年实力强悍,双方在朝堂上的较量并没有分出胜负。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慈禧还是决定暂时搬出紫禁城前往颐和园。在那里,有荣禄手下的西北练军提供保护自然要比在皇宫中更加安全。而在这种情况下,中枢对于地方的控制自然下降到了极点,一方面是为了争取各省巡抚,以便在以后的政治斗争中获取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实力实在不济。根本无法有效控制。面对这种情况,无论是光绪还是慈禧都想尽早解决这个争端,毕竟如果再放任下去,即使自己一方赢了,这个清王朝也会名存实亡!

1898年8月7日,在紫禁城中。

“袁大人,如果发动兵谏的话,你可有把握?”翁同龢打破了沉默。

“把握不大,无论是北京城内还是整个直隶,微臣手中的军队都不占优势,更何况整个颐和园都由荣禄的军队把守,还设有无线电站,一旦开战,恐怕荣禄会迅速增援。”袁世凯看了看坐在龙椅上的光绪说道。对于翁同龢,袁世凯是十分看不上的,在他看来,翁同龢除了能做几篇还算看得过去的文章以外,其它的什么都做不了!

“如此一来,是不是说皇上收回大权无望了?!”翁同龢没有理会袁世凯的态度继续说道。

“微臣只是说单凭微臣的军队不行。”袁世凯说道。

“那你的意思是联络李中堂?借用北洋的兵马来成事?”光绪沉思片刻说道。

“李中堂是后党,虽然现在中立了,但是让他对付太后怕是不行啊。而且一旦此时败露了。后患无穷啊。”笑话,袁世凯怎么可能让光绪与李鸿章联手?自己离开北洋投靠光绪不就是能位极人臣吗?一旦光绪和李鸿章联手了,那还和他有什么关系?自己的一番忙碌不就为他人做了嫁衣了?

“李中堂态度不明,此等关系颇大之事还是不要让不坚定者介入为妙。”翁同龢也赶紧说道,作为李鸿章的死敌,翁同龢也不想让光绪帝选择和李鸿章联手,首先,他本人就对李鸿章极度的不信任,李鸿章原来就是后党,现在虽说有示好的举动,但是并不代表他就真的改弦更张了。而第二个原因则和袁世凯一样,如果李鸿章拥立光绪的话,那么翁同龢和袁世凯可就成了可有可无的棋子。到了关键时刻,他可不敢保证光绪就不会抛弃他!

“如此说来,朕就一点外援都没有了?依照你所言,你的新军不足以形成压倒性优势,李鸿章又不能争取,那朕岂不是一辈子都无法执掌天下了?”光绪满脸涨红,生气的说道。

“这直隶之中除了微臣的新军,荣禄的西北练军和李中堂的北洋之外,其实还有一支力量。”袁世凯故弄玄虚的说道。

“你是说洋人?”翁同龢试探性的问道。先不说天津租界,北京城中的东交民巷就已经可以看成一个国中之国,各国大使馆有自己的部队把守,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为光绪提供大量的武器和资金。有了武器有了钱,什么事都好办了!

“洋人?哪国的洋人可以争取?英国人,德国人和意大利人都忙着和北洋做生意,日本自顾不暇,奥地利和法国又对北方事务不上心。莫非老师说的是俄国人?”光绪若有所思的说道。

“正是俄国人,正如皇上所言,英国德国意大利三国与北洋走的很近,在北洋未表态的情况下,他们未必会介入,其它国家要么是没有实力,要么是没有这方面心思。只有俄国人既有势力同时又愿意帮助皇上。”一旁的袁世凯说道。

“俄国人?他们为何要帮朕?更何况这俄国人图我大清之心路人皆知。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国人就趁火打劫。侵占了我大清大片土地,甲午战争时帮助日本对抗我大清,结果到后期又反手给了日本人一击。如此国家如何可信?”光绪不满的说道。

“这世上之事本来就没有什么信誉可言,只有利益。在共同的利益下才能谈合作。而眼下,皇上和俄国人可是有共同利益的!”袁世凯笑着说道。

昨天新章节300订阅不到——!大家能够给力点?美西战争再有一场就结束了,然后就该变天了。不知各位对此安排可满意?

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475章 暗流涌动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708章 崩溃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302章 新式鱼雷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233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666章 双杀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222章 好戏开场了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469章 在家门口堵你第1159章 撤退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1020章 谈判开始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618章 战争倒计时第46章 x级装巡的未来第355章 破局第1134章 进攻开始第1339章 反击计划第666章 双杀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350章 无从抉择第291章 德国访客第1359章 猛虎出笼第1537章 摊牌1第728章 血战第37章 徐杰与第谷的谈话第615章 兵者诡道也第863章 最终的计划与准备第160章 北洋大阅第1259章 结束第1527章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430章 草原上的厮杀第2章 论舰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388章 北海道风云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483章 巷战第75章 迫击炮和海军陆炮队第1116章 海东青大队第1295章 错误的判断第129章 准备启程(一)第482章 突击团第528章 大格局第1367章 破局第684章 舍尔的新方案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319章 西班牙舰队的整备第353章 战舰OR商船?第889章 鏖战第117章 参观英国战舰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296章 互相妥协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40章 抢购!!第479章 火海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1152章 钢铁巨兽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72章 激战成欢(二)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1181章 风暴来袭第675章 堵回去第1333章 血火蓝天3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华夏舰队第736章 特遣舰队第1498章 修罗场第386章 慈禧的应对第700章 加里曼丹岛第1528章 看不见的博弈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742章 地震了?!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1432章 华夏海军总动员第784章 美国海军的扩张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
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475章 暗流涌动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994张 打不下去了第708章 崩溃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188章 把兵站砸了如何?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1146章 南拖北打第302章 新式鱼雷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233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1209章 舰载双发飞机第666章 双杀第33章 忙碌的理查德第222章 好戏开场了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536章 海陆齐进第469章 在家门口堵你第1159章 撤退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1020章 谈判开始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618章 战争倒计时第46章 x级装巡的未来第355章 破局第1134章 进攻开始第1339章 反击计划第666章 双杀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350章 无从抉择第291章 德国访客第1359章 猛虎出笼第1537章 摊牌1第728章 血战第37章 徐杰与第谷的谈话第615章 兵者诡道也第863章 最终的计划与准备第160章 北洋大阅第1259章 结束第1527章 生存还是毁灭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430章 草原上的厮杀第2章 论舰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388章 北海道风云第243章 大同江口的屠杀第483章 巷战第75章 迫击炮和海军陆炮队第1116章 海东青大队第1295章 错误的判断第129章 准备启程(一)第482章 突击团第528章 大格局第1367章 破局第684章 舍尔的新方案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319章 西班牙舰队的整备第353章 战舰OR商船?第889章 鏖战第117章 参观英国战舰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第296章 互相妥协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1007章 逃亡之旅第140章 抢购!!第479章 火海第1411章 久攻不下第1110章 战略轰炸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1152章 钢铁巨兽第1176章 沉默的德国海军第172章 激战成欢(二)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1181章 风暴来袭第675章 堵回去第1333章 血火蓝天3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华夏舰队第736章 特遣舰队第1498章 修罗场第386章 慈禧的应对第700章 加里曼丹岛第1528章 看不见的博弈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1135章 第一回合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742章 地震了?!第268章 就北洋舰队的终结第1432章 华夏海军总动员第784章 美国海军的扩张第1434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2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