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6章 四面楚歌的同盟国

最终这场战斗到底打成什么样子呢?概括来说就是双方损失惨重,美国人没能突破到第聂伯河,而德国人同样无法完成对美军的合围!在空军的掩护下,大部分美军作战人员撤出了包围圈,当然,重装备的损失完全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整体而言,担任进攻矛头的35个美英师级单位损失了7成以上的坦克和火炮,其中8个师被成建制消灭,永远的从美英联军的战斗序列中消失了。而后面的30多个师级单位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部队战斗力下降了3成左右!而这仅仅是美英在北线的损失!

至于中线的俄军他们前进的距离不过30到50千米,但是却付出了多达50万永久损失的代价!至于受伤和失踪人员更是不计其数!俄国人在这场消耗战中打光了数年来的积蓄,也许他们的人员可以通过征募来补充,但是损失的装备和消耗的弹药恐怕就很难在1年内完成补充了。至于英军反而是损失最少的,他们虽然面对顿涅茨克的防御体系没有办法,但是也没有发动强攻,德国人缩在乌龟壳里,而英国人则是用重炮压制而已。

而德国人同样损失了大量的坦克等装甲单位,参战的6000余辆各种坦克装甲车辆在战斗结束后有一半的车辆永久损失或者被遗弃。其中至少一半都是40吨以上级别的重型车辆,其中尤以豹式坦克居多。但是最大的损失恐怕就是数以十万计的各种车辆了!在美英空军堪称凶残的打击下,德国后勤单位付出了比战斗单位更大的损失!德国人损失了将近6成以上的汽车和马车。而负责为古德里安提供补给的运输单位则损失了四分之三的车辆!此外,除了汽车和马车的损失之外。乌克兰地区的交通枢纽损失也十分巨大,上千台机车被摧毁。被击毁的车皮更是以万计算!车站等基础设施也被重创。

在这场战役中,双方空军付出的代价更大!空军首先参战,而当陆军撤退之后双方的空军还在纠缠。美国人的战略轰炸机部队甚至在战役结束后依然试图保持对德国重要节点的轰炸。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美国人最终损失style_txt;了约4成的战斗机和7成以上的攻击机,而德国人也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扔掉4000多架各种飞机,其中包括数百架珍贵的me262喷气式战斗机!

美英成功进入了乌克兰,但是并没有占领多少,最后战线维持在哈尔科夫——顿涅茨克一线。乌克兰的阳台去掉了一小部分。虽然协约国获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于改变眼前东线的局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按照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指挥官的话说,如果战斗继续这样打下去的话,即使把全部的美国人和英国人都运过来也不足以打到柏林!协约国积攒了半年多的力量在这次攻势中被消耗的七七八八。不过好在德国人也没有力量发动反攻了。

从战役角度来看,德国人的损失要比美国人小一些。但是总体来看的话,德国人的处境反而比英美俄更糟糕!德国陆军最后的机动兵力伴随着战役的结束已经灰飞烟灭了。在经历了中东一系列的溃败之后,德国陆军的精锐重装部队已经损失了4成左右,而在这次中东之战中,剩余的重装部队中的大部分被投入到了东线,而几乎全部的新式豹式坦克也扔了进去。打完之后,只剩下一群残缺部队。这支部队用于守御东线还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向进入小亚细亚,防御华夏对土耳其的攻击还是洗洗睡吧!

如果说装甲部队的损失只是让德军地面部队无法再夺回失去的土地的话。那么空军的损失让德国人更加肉疼!东线扔了4000多架飞机,欧洲本土的防空战在同一阶段内损失的飞机多达6000架!(其中包括训练机和各种非战斗损失!)在这个阶段,德国空军的损失量终于大大超过了补充量!虽然德国人几乎已经停止了4发轰炸机的生产。砍掉了7成以上的双发飞机产能,仅剩下的3成也是以双发截击机为主。但是同盟国一年的飞机产能依然不过6万架左右。平均到每个月不过5000架!也就是说,仅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国空军的规模就缩水了4000架!这样打下去,用不了几个月德国空军恐怕就到了没机可用的程度了!

当然,实际上随着东线战斗的告一段落,德空在东线的损失率会下降。但是东线没成功的英美一定会加强欧洲方面的空中攻势。里外里算一下的话,德空损失量会下降一些,但是总体来说依然是入不敷出。和飞机等物质损失相比,德国飞行员的素质下降的更快!不少新人只接受了100多个小时的训练就被安排执行战斗任务,而这些新人中的绝大部分一般而言活不过3次战斗!“当你选择战斗的时候,你已经半条腿踏进了坟墓!”一种悲观的情绪笼罩着德国空军。

而即使这样,在经历了一系列空战,尤其是最近的中东两河流域会战和东线的阳台会战之后,德国本土防空部队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依然无法阻止美英的轰炸机将一座座城市炸成废墟!如果从理论上说的话,德国人现存的空军集中到西欧的话还是可以抵挡对手的攻势的,但是可惜的事,德国人必须分出3000架左右的飞机部署在巴尔干,东线依然残存3000架左右的飞机。在一次会议上,红男爵里希特霍芬直言不讳的说道,德意志生存的关键在于尽早和华夏达成和平!而面对暴怒的德皇,德国陆军和海军第一次公开表示了对红男爵的支持!

在军事力量极度萎缩的同时,德国人的工业体系也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空中的轰炸、燃料的缺乏让德国工业产能逐渐下降,尤其是燃油供应的不足,导致了电力的不足。要知道,这个位面的德国因为同时拥有4片油田,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比例大量降低,燃油比例升高,而当接二连三的失去了最重要的两个油田之后,在美英的战略轰炸下,德国人没时间也没有能力快速调整能源结构,而这个结果最终导致了工业产能的持续下滑。

“即使保持现在的情况不变,我们也无法在1年内让我们的军力恢复到去年年初的水平!为了抵御西线美英空军的轰炸和东线惨烈的地面战,空军的消耗实际上是上升的,而陆军需要的产能至少要和去年持平。我们的技术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无法利用提高技术水平来调高质量。而如果华夏继续保持对德国的攻势的话,帝国将很快崩溃!”施佩尔的报告相当不乐观。他的意见和军方是一致的。到目前为止,德国工业只有巅峰时期的8成左右,而他们面对的压力却大了很多,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随着华夏逐渐逼近欧洲,一旦华夏战略空军加入到对德本土战略轰炸中的话,那么工业产能的进一步下降将无可避免!

除了军事和工业上的失败之外,同盟国的社会矛盾也随着不断战败而爆发!德国还好一些,德国盟友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再这次战争中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程度,奥斯曼帝国在这个位面多存在了20多年后最终走向了崩溃深渊,在德国撤走大量作战部队之后,只剩下小亚细亚和地中海东岸部分领土的土耳其根本无力面对华夏的兵锋。而土耳其国内的反对派也积极通过其它渠道和华夏联系希望能“较为体面”的结束战争!

至于奥匈帝国吗?这个内部问题重重的泥足巨人也在战争中耗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甚至连海军司令霍尔迪都表示再打下去对奥匈毫无意义,奥匈帝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上百万的部队,而工业和积攒下来的财富更是用的精光。而当华夏和美英等国从两个方向逼近德奥的时候,奥匈内部也必须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了。本来就以民族复杂而著称的奥匈帝国终于到了分裂的边缘。

匈牙利政府开始以各种名义停止向前线派遣部队,并且开始着手对国内实施全方位的管制。而对于这种情况,奥皇费迪南表示单纯依靠奥地利无法镇压几乎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匈牙利,而德国人对奥皇的请求态度并不明朗,准确的说是德皇要求派兵镇压,而军方对这个命令持保留意见!

如果单纯一个匈牙利的话,别看德国陆军空前虚弱,但是分分钟教匈牙利人重新做人还是能做到的,关键是在于华夏的态度,德军高层认为德国生存下来的机会完全取决于和华夏谈判的情况。土耳其政府的投降只是时间问题,而越过土耳其之后就是巴尔干半岛,就靠着奥匈了,如果德国采取一些过激的行动的话,会不会造成华夏和德国之间重新爆发大规模交战?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chinesesoul1的月票支持~~~。

老书即将结束~~~,新书《德意志崛起之路》刚刚开始,能够将推荐票和收藏转移到新书上?侧位保证,老书结束后,更新一定给力~~~。(未完待续。)

第449章 反攻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1344章 长脚汤姆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977章 准备第73章 飞旋的火龙第348章 松绑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156章 交锋2第214章 应对之法第1128章 打闷棍第263章 决战!第228章 扫荡第1315章 落幕和影响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1502章 两败俱伤!第1363章 协约国的计划第1150章 降临前夜第365章 收官第723章 防御战第1469章 夜战2第1165章 局势第1247章 游骑兵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498章 无敌舰队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461章 消耗战第101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1134章 进攻开始第728章 血战第834章 举世震惊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动了!第120章 拜会郑振勋第1477章 两线作战的德国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573章 我们需要一个结果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1273章 互相算计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49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二)第106章 尚方宝剑第963章 舰队交换计划第644章 夜战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199章 华夏鹰群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125章 整军计划第1006章 坑队友?第39章 论海军第769章 俄国的军事改革第652章 取舍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264章 弃子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399章 政变前夜第809章 主动的德国人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430章 草原上的厮杀第720章 动态防御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697章 检讨第605章 别无选择第689章 突破第1471章 局势在不经意间转换第1449章 欧陆最后一战2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006章 坑队友?第431章 陷阱第92章 北洋设计局开张第989章 余响第832章 离去第265章 差距第964章 协商第178章 遭遇战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568章 高手在民间第1026章 预备航母计划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344章 长脚汤姆第1067章 阴谋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无为第724章 全面进攻第672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1410章 跑跑跑!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1137章 极限第981章 泥潭第403章 首杀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96章 阳谋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452章 老兵上阵
第449章 反攻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1344章 长脚汤姆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977章 准备第73章 飞旋的火龙第348章 松绑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1156章 交锋2第214章 应对之法第1128章 打闷棍第263章 决战!第228章 扫荡第1315章 落幕和影响第912章 最后一战第1502章 两败俱伤!第1363章 协约国的计划第1150章 降临前夜第365章 收官第723章 防御战第1469章 夜战2第1165章 局势第1247章 游骑兵第805章 被堵上了?!第498章 无敌舰队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461章 消耗战第101章 江南制造总局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1134章 进攻开始第728章 血战第834章 举世震惊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583章 龙泰级快速战列舰第819章 意大利居然动了!第120章 拜会郑振勋第1477章 两线作战的德国第1369章 舰队构成第573章 我们需要一个结果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1273章 互相算计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49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二)第106章 尚方宝剑第963章 舰队交换计划第644章 夜战第1082章 金融危机爆发第1199章 华夏鹰群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777章 贝蒂的思考第125章 整军计划第1006章 坑队友?第39章 论海军第769章 俄国的军事改革第652章 取舍第721章 装甲集群突击第264章 弃子第783章 小弟挖潜计划第399章 政变前夜第809章 主动的德国人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430章 草原上的厮杀第720章 动态防御第1030章 雷德尔和邓尼茨第697章 检讨第605章 别无选择第689章 突破第1471章 局势在不经意间转换第1449章 欧陆最后一战2第57章 加入北洋第1006章 坑队友?第431章 陷阱第92章 北洋设计局开张第989章 余响第832章 离去第265章 差距第964章 协商第178章 遭遇战第1348章 光杆司令第568章 高手在民间第1026章 预备航母计划第804章 第一滴血第1344章 长脚汤姆第1067章 阴谋第1399章 沉默不代表无为第724章 全面进攻第672章 一边倒的战斗第1410章 跑跑跑!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514章 铁道炮兵第1137章 极限第981章 泥潭第403章 首杀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96章 阳谋第343章 迷茫的日本第452章 老兵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