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二)

分析完大清两大势力的情况后,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让徐杰产生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为了更好的应对回国后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徐杰迫切需要制定一个且适合性的行动计划。从目前来看,北洋对新式战舰还是很渴望的。于是,徐杰决定以此为突破点,寻找破解问题的办法。

自己回到国后,一定有机会与张佩纶或者北洋舰队高层见面。而见面后必然会探讨如今东亚海上安全的问题。想到这里,徐杰在纸上写下了北洋和日本联合舰队这两个词。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无论是张佩纶或者是刘步蟾对这个形式都会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自己的资料绝大部分都是已经发生的事,即使吉野等少数几条战舰还未开工,但是一点都不妨碍两人对总体情况的判断。因此两人应该会相信自己说的话。况且,张佩纶经历过备战不利造成的失败,所以他绝对不会掉以轻心。刘步蟾是科班出生的海军军官,对此也绝对不会漠视,相反,历史上当刘步蟾得知清廷停购舰船的时候,就曾质问过李鸿章,如果海上有事,北洋怎么办?由此可知,这位北洋之“实际提督”虽然做事有些跋扈,但是就他的远见能力和风骨还是绝对当的起民族英雄这4个字的。而仅仅刘步蟾和张佩纶震惊担心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李鸿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才是关键!!想到这里,徐杰又在纸上写下了李鸿章三个字。

要说李鸿章对日本和北洋自身实力是否有个清楚的认识?答案是肯定的。早在光绪8年,(1882年)肩负北洋海军建设重任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向朝廷奏报:“日本步趋西法,虽仅得形似,而所有船炮略足与我相敌,若必跨海数千里与角胜负,制其死命,臣未敢谓确有把握。”早在此时,李鸿章就已经意识到日本的崛起必为中国的心腹大患。而随着日本海军扩军步伐的加速,李鸿章一直有比较正确的判断,即使当时清廷上下陶醉于定镇两舰的强大之时,这位晚晴政治第一人依然对局势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了解。例如: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这是甲午之战的前一年,李鸿章在给出使日本大臣汪凤藻的信中,表示日本海军的实力实在我军之上,他说:东洋蕞尔小邦而能岁增铁舰,闻所制造专与华局比较,我铁舰行十五海里,彼则行十六海里,……盖以全国之力专注于海军,故能如此,其国未可量也。由此可见。这位北洋大臣是非常清楚双方一旦开战北洋是没有胜算的。所以,在甲午时期他选择倾向于各国调停也罢,要求北洋舰队保存实力也好都是无奈之举。打肯定打不过。那就想办法不打,或者尽可能的避免舰队交战。谁知,淮军各部的腐败和软弱远远超出了老李的估计,北洋舰队连在军港中都无法幸免。精英十多年的旅顺威海要塞相继陷落。北洋舰队会飞湮灭。摊上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朝廷,和一个拿军费办大寿的老佛爷,再加上一个从根子上已经烂掉的封建制度。神也没办法。

所以,如何从根本上打动李鸿章,让他能在军费问题上强硬起来,这就成了问题的关键!!而如何打动呢?除了详细说明一旦战败后淮系的没落和他苦心经营的北洋舰队的毁灭。徐杰在考虑之后,决定再加点料!!历史上,李鸿章签署了马关条约后,世人和朝廷的评价直接将这位中兴名臣,洋务干将直接打成了汉奸卖国贼,民间甚至以骂李鸿章为时髦,“刘三已死无昆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类似的言论比比皆是。而朝廷上呢?一个叫安维峻的御史听信谣言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就说因为他“通日主和,跋扈不臣”,而其之所以不愿与日本作战的原因,是由于担心自己“寄顿倭国之私财付之东流”。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在驻日公使任上,曾纳日女田中桂子为妾,这位安御史在奏疏中乃径书一笔,“李经方乃倭贼之婿”!最后他献上了破日的秘计:如果宣布李鸿章之罪,明正典刑,布告天下,“倭贼有不破灭”,皇上您直接砍我的头就是!这种几乎没啥依据加上自己脑补的言论在当时的朝廷上却十分的有市场。当然,还是有人对老李有较为正确的看法的。梁启超一句话问得甚好:把这些高谈阔论的人放在李鸿章的位置上,“结局又将如何?”(虽说李鸿章在新疆和越南问题上有错误,但是说实话,就甲午那个烂摊子,放谁上去都那样。不会比老李干的更好)

总之,不能说老李在甲午战争中没有责任,但是就因为他签了条约就直接把罪责全推他身上显然有失公允。老李建海军要钱,上面不给。而签署条约时,又不是他自己说了算。充其量老李只不过有错误人但是被人选出来当替罪羊而已。尤其是在海军经费上,老李着实愿望。根据胡思敬的《国闻备乘》记载,老翁受光绪帝的委托去天津质问李鸿章。“翁同龢见鸿章,即询北洋兵舰,鸿章怒目而视,半晌无一语,徐掉头曰:‘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同龢曰:‘计臣(指管理财政的大臣)以撙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鸿章曰:‘政府疑我跋扈,台谏(指御史言官)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可见老李对此事怨念之深啊。

所以根据自己了解的史料来看如果自己能让老李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老李还是有可能放弃自己走了一辈子的“曲线救国”路线而与中枢产生直接对抗。同样,和对刘步蟾一样,老李绝对不会质疑自己是否会有这般下场,老一辈人物中的曾国藩,出道比他早,实力比他强,门生故旧更不是老李可以比拟的,结果其结局如何了?一个天津教案就让这位曾经的大清柱石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汉奸,甚至其同乡也把湖南会馆中夸耀他功绩的匾额焚烧掉。曾国藩是这样,那李鸿章自己难道可以幸免?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那就是他身旁的张佩纶,要说张佩纶由清流而入南洋,在南洋期间,他可谓是风光无限。但是马江之战后的结果呢?这位曾经的清流名士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啥都不是的家伙。不但被朝廷“永不叙用”而且连生计都困难。有这一远一近两个例子。老李可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身前身后名了。

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计划第348章 松绑第1057章 中等国家专用航母第618章 战争倒计时第1422章 地狱边缘第894章 猛攻第1014章 16寸风暴第1043章 船厂密谈第1517章 河口之战(2)第623章 不小心点了把火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515章 再打一场第1188章 偏离方向的攻击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469章 在家门口堵你第605章 别无选择第335章 抉择第1268章 战场控制力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449章 反攻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856章 势在必行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649章 火线支援第71章 没有陆军是不行的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第437章 俄国人的计划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894章 猛攻第1538章 摊牌2第874章 东线大雪崩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279章 大布局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1423章 出发第758章 培养俄国军官第685章 德国的盟友们第336章 黎明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740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第1078章 阿尔及尔级航空巡洋舰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483章 新的阶段第1312章 反攻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216章 终于回来了!第118章 巴达维亚条约(一)第1114章 经验教训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550章 华夏第一代装甲部队第1175章 法国和撒丁岛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1024章 谈判结束第252章 舰炮对岸炮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第366章 美国人最后的底牌第724章 全面进攻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1515章 再打一场第1322章 经验教训第1498章 修罗场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战过后第529章 美国人的算盘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36章 把船卖到北洋去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1497章 打穿他们!第629章 胜利了?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332章 巡洋舰队的碰撞第1519章 迎难而上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533章 快速舰队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第766章 疯狂购物的德国人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1467章 修正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724章 全面进攻第57章 加入北洋第756章 国家必须掌握的部分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421章 异变第689章 突破第461章 消耗战第417章 留里克的败亡第1367章 破局第856章 势在必行
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计划第348章 松绑第1057章 中等国家专用航母第618章 战争倒计时第1422章 地狱边缘第894章 猛攻第1014章 16寸风暴第1043章 船厂密谈第1517章 河口之战(2)第623章 不小心点了把火第481章 攻城开始第1515章 再打一场第1188章 偏离方向的攻击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1065章 铸造中坚1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469章 在家门口堵你第605章 别无选择第335章 抉择第1268章 战场控制力第539章 俄国人的装巡计划第449章 反攻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856章 势在必行第456章 可怜的东方号第649章 火线支援第71章 没有陆军是不行的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第437章 俄国人的计划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894章 猛攻第1538章 摊牌2第874章 东线大雪崩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279章 大布局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1423章 出发第758章 培养俄国军官第685章 德国的盟友们第336章 黎明第1099章 老兵的警觉第740章 最后的核心阵地第1078章 阿尔及尔级航空巡洋舰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483章 新的阶段第1312章 反攻第166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216章 终于回来了!第118章 巴达维亚条约(一)第1114章 经验教训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550章 华夏第一代装甲部队第1175章 法国和撒丁岛第682章 德国人的发现第1207章 二等航空母舰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1024章 谈判结束第252章 舰炮对岸炮第94章 拜会刘公(二)第151章 北洋备战进行时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第366章 美国人最后的底牌第724章 全面进攻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371章 俄国人的阴谋第1515章 再打一场第1322章 经验教训第1498章 修罗场低四百二十五章大战过后第529章 美国人的算盘第643章 被困住了?第36章 把船卖到北洋去第181章 休息一下?第1017章 军备竞赛扩大化第1365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1第1497章 打穿他们!第629章 胜利了?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第1126章 这叫一切正常?!第332章 巡洋舰队的碰撞第1519章 迎难而上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533章 快速舰队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第766章 疯狂购物的德国人第1042章 苏默VS叶铭2第1467章 修正第1145章 枕戈待旦第724章 全面进攻第57章 加入北洋第756章 国家必须掌握的部分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421章 异变第689章 突破第461章 消耗战第417章 留里克的败亡第1367章 破局第856章 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