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俄国人也悲催

“如果你仅仅把战争理解为在战场上双方军队的厮杀的话,那么你仅仅是一个武夫已而。战争的定义其实很简单,为了一个战略目标,战争的参与者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个目的,无论是经济手段,政治手段还是外交手段,一切可是现实这个目的的手段都将是战争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不仅仅在于军事手段。”——徐杰。

而此时,徐杰也正在按照自己对战争的定义来谋划对俄荷两国的战争准备。俄国人和荷兰人合作到地会获得什么?徐杰在纸上这样写道。除了一个可以驻泊的港口外,港口的各项设施也非常重要,但是现在还远远没有完备。

比如说荷兰人缺乏为主力舰提供维护的船台和船渠。近2万吨的战舰可不是一般地方就可以维护的。此外还有能为舰队提供掩护的岸防工事,这个也不是现在荷兰就有的,就现在荷兰人港口那点炮台,华夏舰队用2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将其彻底夷平。

所以为了迎接俄国舰队的到来,荷兰人必须要强化一下巴达维亚的防御和基础设施。而除了这些之外,荷兰人还需要大量的煤炭和食品。一个是军舰的口粮一个是人的口粮这都是必不可少的。按照一般人的思维,在20世纪初已经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世界最常见的能源就是煤炭了,按说远洋舰队出航最不缺的就是煤,但实际上上并不是这样。不是说煤炭总量少,而是煤炭根本买不到。而且海上补给太困难。

先说煤炭的消耗,世界上第一艘无畏舰在载煤2900吨载油1120吨的情况下只能以10节的航速航行6620海里。按说这个航程不低了,但是要知道,一旦要加速航行的话,燃料消耗量会成倍的上升。也就是说,如果俄国舰队按照历史上的航线的话,到达巴达维亚,一所主力舰将消耗7000到8000吨的煤和油。这整个舰队的消耗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煤炭虽多。但是说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吨煤实在是不容易啊。(历史上绕行非洲的第二太平洋舰队在途中加了6次煤!其中又一次加煤间隔整整2个半月!)

解决办法只有两个,要么自己的战舰上装上一堆煤包,然后屁股后面跟上一大堆运输船。要么就是在沿途和各列强说好,给舰队提供煤炭。按照历史上,英国人是绝对不会提供的,法国人甚至连部分港口也不让俄国人用,(这倒霉盟友弄的)。最后还是德国同意在沿途为俄国舰队提供燃料和港口。

可以预料。在这个位面里,俄国人依然要面对这样的问题,而且问题可能还要严重,因为俄国人的舰队规模更加庞大,消耗的煤炭更多,而且如果要用燃油锅炉的话。燃油补给更加困难,当时煤炭总量还算充裕,但是数万吨燃油的话,可不是那么好凑的,而要是没有燃油。煤炭消耗量会更大,而且关键时刻航速也上不去!

至于食物问题则是另一个制约俄国人战力的原因。按照一般人当时有各种罐头,至少吃饱不成问题吧。但实际上,在海上光有各种罐头是不行的,人的肚子不是锅炉,不是只要能提供能量的东西扔进去就可以的,人是有味觉是有人权的!你要是在海上两个月时间吃不到一点新鲜的东西的话,整体只能以罐头和黑面包为食的话,估计这辈子都不想见罐头了!

也许有人会问,不是有冷藏船吗,冷冻一些鲜肉和蔬菜不就行了?这个看起来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还是那句话,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想想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冻了两个月的蔬菜扔锅里会是神马结果?而且既然是在远航,那么各种意外就是有可能发生的,而历史上俄国人一艘冷藏船除了故障,整整导致700吨鲜肉腐烂变质。所以说,对于这个位面上,数万人的俄国舰队来说,吃饭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

就算俄国人解决了这两件问题,满足了战舰和人员的肚子问题,还有战舰和人员的“医疗保健”问题需要解决。按照历史上的情况,俄国人从欧洲到远东整整走了半年的时间。半年时间战舰和人员在缺乏保养的情况下运转,可以想象,舰况和人员素质差到了什么程度,别的不说,数月时间不熄灭锅炉的话,里面的水垢和盐析现象就会极大的损害锅炉和管道的寿命。至于说各种附着在船底的水草啥的,那更是大路货了,不值一提。

然后就是人的问题,试想一下,如果一群人在数月的时间里,整天担惊受怕,在任何地方都需要呼吸富含粉尘的空气,吃着爬满蟑螂的腐败食品,卧室甚至军官餐厅都摆满了煤包,不但没有办法洗澡和清洁身体,甚至有的时候连饮用水都不能满足。整天面对茫茫的大海,抬头蓝天低头蔚蓝,开始你会觉得赏心悦目,但是很快就会变的暴躁不安!人是一种社会生物。如果一个群体处在极端恶略的情况下的话,那么暴动和自杀就变得非常常见。而事实上在航行阶段中,这种事情还真的出现过。

所以说俄国人想要在到达巴达维亚还保证一定战力的话,还要准备大量的更换部件和医疗用品什么的,可以预见,走这么老远的话,人和船都需要好好保养保养。如果说这些东西已经让人感到心惊胆战的话,那么好了,剩下东西会更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助。你不光光是完成了航行就可以的,你还要去和强大的敌人掐架!而掐架的话就涉及到了炮弹的问题!

如果说俄国人订购的是徐杰那个位面上美国第一级无畏舰的话,那么以每门火炮100发的备弹量来计算,俄国人一艘无畏舰至少需要800发炮弹,还有相应的发射药包,而如果采用美国人的10寸火炮的话,一艘准无畏有4门12寸炮和8门10寸炮,那么需要400发12寸炮弹和480发10寸炮弹,这还没算副炮,要是算上副炮的话,一门6寸炮的备弹是200发!这要是10门的话就是2000发了!

可以确定的是,华俄之间的海战绝对不是一两场战斗就可以结束的,俄国人虽弱,但是又荷兰这个前沿阵地而且战舰还是很多的,这要是真打起来,弹药的消耗可就没边了。俄国人显然不可能让舰队一次就带上足够打一场战争的弹药,原因很简单,煤炭可以随便堆积,最多就是脏点,炮弹和发射药包你敢随便堆积吗?这东西稍有不慎可就是会出人民的!看看日本那些自爆的战舰,其中绝对少不了炮弹和发射药的干系!俄国人虽然大条,但是绝对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而且更重要的是,弹药问题不是光解决运输就行了,生产问题和保存问题也很重要,俄国人要同时满足数十万的陆军和庞大海军的消耗,而且还是长距离运输,潮湿的空气和颠簸震动肯定会使部分炮弹出现问题,日德兰海战中双方都有不少炮弹炸不响。更不要说十多年前而且经过超远距离输送的炮弹了,所以,可以断定的一点是,即使俄国舰队过来了,俄国人依然需要从本土运送大量的补给品和弹药,甚至还有人员!

俄国人到了荷属东印度后必然需要大量的煤炭和食物,这个是肯定,而从目前来看,荷属东印度殖民地的煤炭产量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在苏门答腊岛一个是在加里曼丹岛,这两个岛的煤炭产量直到100年后还占整个印度尼西亚煤炭产量的九成以上,而现在,苏门答腊岛还很荒木,上面的土著暴动时有发生,所以上面的煤炭开采非常少,也不稳定。而真正能够提供大量煤炭的就是加里曼丹岛。

至于石油吗?在1940年的时候,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石油产量已经在世界上排的上号了。但是现在,40年前的这片大地上却几乎没有油井,也就是说,荷兰人最多只能给俄国人提供燃煤,而且绝大部分还是原煤,含硫量和烟量都很大的煤,燃油的话想都不用想。

至于说囤积军舰专用无烟煤,比如说类似威尔士白煤这种优质煤炭,这几乎是不用想的,在徐杰那个位面里,这种高品质的煤炭供应和出口都是受到限制的,如果俄国想获得好煤的话,只能选择德国鲁尔区的煤或者法国加莱的煤,而无论是哪种煤都必须从遥远的欧洲进口,要不然,俄国人只能烧原煤。

至于食品补给,如果一下数万人的大军和他们的舰队同时进入巴达维亚的话,徐杰可以断定,俄国人带给巴达维亚的绝对不是繁荣的商业贸易,而是极端的物资紧缺!尤其是粮食和日用品的紧缺,按说处于热带的印度尼西亚会缺粮食吗?21世纪也许不缺,但是20世纪初绝对不多!原因很简单,荷兰人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大肆种植经济作物严重压缩了当地的粮食产能,再加上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更让粮食产量变得很低,而爪哇岛又是殖民地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弹本身面积又不大,所以,爪哇岛的粮食和物资供应肯定不充足,尤其是当俄国人到达以后!

这一章传上去后,本书的字数就超过150万了。作者第一次写书,能走到现在实在不容易,谢谢各位书友吨的支持与鼓励,作者会再接再厉的~~~

第1012章 第三方势力第518章 欧洲海权第55章 海军痼疾第1193章 破局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195章 主力舰队的碰撞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1406章 虎式恐惧症第913章 陨落第142章 经济战发动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802章 这就开打了?!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992章 诸神的黄昏4第1244章 奥匈帝国的本钱第102章 烦躁的荷兰人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341章 落幕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422章 千钧一发第908章 崩溃的前奏第696章 碰撞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799章 俄国海军第378章 巨兽的黄昏(二)第364章 巡洋舰的黄昏第1093章 分配任务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512章 无畏时代的开启第639章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势第898章 出动第341章 落幕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102章 烦躁的荷兰人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191章 后续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1410章 跑跑跑!第1518章 救援计划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1408章 危机来临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19章 拜会安东尼霍斯金斯第875章 防御专家第742章 地震了?!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1361章 我们需要更大的航母第1309章 反击准备第1505章 大棋局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468章 夜战1第402章 外洋舰队出击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416章 华夏和德国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147章 新船计划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921章 美国人登场了第471章 战场调整第625章 前哨战第506章 银行体系第165章 新的计划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1013章 结束和新的开始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274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719章 攻击开始第24章 杰里科?没搞错吧第374章 决战圣地亚哥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1133章 大戏开场第1396章 对攻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468章 逃跑第238章 大杀器!!第478章 炮击海参崴第1435章 底牌尽出的德国人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193章 朝廷的对策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165章 局势第269章 新的起点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00章 就这么定了!!第224章 摧枯拉朽
第1012章 第三方势力第518章 欧洲海权第55章 海军痼疾第1193章 破局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195章 主力舰队的碰撞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1406章 虎式恐惧症第913章 陨落第142章 经济战发动第1479章 从云间到地面(1)第802章 这就开打了?!第1229章 俄国人的选择第992章 诸神的黄昏4第1244章 奥匈帝国的本钱第102章 烦躁的荷兰人第1104章 歪打正着第341章 落幕第787章 一步到位第422章 千钧一发第908章 崩溃的前奏第696章 碰撞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218章 英国人与俄国人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1183章 嘴炮之战第799章 俄国海军第378章 巨兽的黄昏(二)第364章 巡洋舰的黄昏第1093章 分配任务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831章 姗姗来迟的援军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423章 惊天一击第512章 无畏时代的开启第639章 佛罗里达级战列舰第1478章 外高加索攻势第898章 出动第341章 落幕第735章 帝国危机(2)第102章 烦躁的荷兰人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191章 后续第930章 固执的威廉第1410章 跑跑跑!第1518章 救援计划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1408章 危机来临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1205章 看似很美好第19章 拜会安东尼霍斯金斯第875章 防御专家第742章 地震了?!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1361章 我们需要更大的航母第1309章 反击准备第1505章 大棋局第636章 三宝垄外海第1491章 摩拳擦掌第1468章 夜战1第402章 外洋舰队出击第327章 战略调整(二)第1416章 华夏和德国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147章 新船计划第1260章 装甲预备队第921章 美国人登场了第471章 战场调整第625章 前哨战第506章 银行体系第165章 新的计划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1013章 结束和新的开始第383章 如何松绑第274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719章 攻击开始第24章 杰里科?没搞错吧第374章 决战圣地亚哥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1133章 大戏开场第1396章 对攻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468章 逃跑第238章 大杀器!!第478章 炮击海参崴第1435章 底牌尽出的德国人第865章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193章 朝廷的对策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1378章 世界的另一端第693章 敌后作战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165章 局势第269章 新的起点第558章 经验教训第100章 就这么定了!!第224章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