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绝境

如果说马卡诺夫需要用自己的死亡来为埃森等人背黑锅的话,库罗帕特金这个老牌贵族不用,甚至于他可以在没有沙皇许可的情况下就决定整个要塞群是否要投降。他手下的一干幕僚可以用最为准确甚至夸张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部队所陷入的困境,写出一份份在别人看来除了投降之外就绝对没有第二条路的报告。当然事实情况也确实如此,被歼灭是早晚的事情。

就在库罗帕特金继续忙着为自己后路做准备的时候,华夏陆军的攻势也进入了高潮,在大口径攻城炮的攻击下俄军几乎所有有射界的重炮都被摧毁,而随后,上百门6寸加农炮被送到前线,然后被调平在中距离齐射那些中小型棱堡和要塞。密集的弹雨从来没有停歇过,一发发炮弹直接打在了厚重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上,也许一发炮弹并不能击穿,没关系,那就多打几发,一般情况下,一个可以容纳一个连的大型棱堡在重炮的直射下最多也就坚持几分钟。

在整条防线被猛烈的炮击彻底打成一段段无法支援的孤立据点后,大量的臼炮和重迫击炮再向前进一步,如同磨盘一样彻底碾碎俄军的整个防线,只要能找到的,能打中的一律摧毁,一点点的向前推进,将俄军最后的精锐彻底碾成碎粉。而在经过多轮炮击之后,残存在阵地中还有些许战意的俄军还打算在近战中杀伤对手,但是结果证明他们又错了!

没了远程炮兵。没有战防炮,失去了最为坚固的堡垒后。用什么兵种进攻最好,那自然是各种坦克和装甲车辆。失去了炮兵的支持,手中只有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的步兵面对装甲部队是相当脆弱的,即使他们可以找到能够躲藏的掩体然后幻想着在对方战车靠近后可以一拥而上。

其实也不想想,如果人肉反坦克炸弹真管用的话,2战的时候各国还搞反坦克炮干毛?2战时的日军那不就反装甲第一了?虽然在60年后,依然有人在网络上研究什么反坦克竹竿,反坦克居合斩这类神奇的东西。但是事实就是告诉我们,这些东西在战场上不会好用的。

坦克后面有大量的精锐步兵,他们手中有机枪有掷弹筒甚至还有轻型迫击炮。这些密集的弹雨足够歼灭任何敢在空旷地面上挺直身子超过2秒的东西。就算你躲在掩体中吗,那也没关系,华夏装甲部队最新推出了一种专门清扫掩体的战场,一个有着坦克外形却不能发射炮弹的东西。

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聂士成等人还是绝对让单兵携带喷火器危险性确实大了点。携带者自己死了倒是没啥事,但是一旦爆炸那可是一片火海啊,旁边要是有人的话,那可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结果经过反复研究后,聂士成等人还是采纳了蔡锷的意见,直接搞了一款喷火坦克。直接以一号突击炮为蓝本,连炮塔都用不着,在原先火炮的位置安装了一个喷口。同时改进了点燃设备。增强了喷射喷射压力增加了喷射距离,燃剂携带量当然也多出了很多。

面对几乎失去了几乎所有可以发射一磅以上武器的俄军,这些本来适用性极差的武器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极大的用处。火焰喷射坦克,各种短距离臼炮等武器畅快淋漓的喷射着死亡之雨。尤其是前者。代号喷火兽的喷火坦克喷出的长达30多米的火龙绝对是任何步兵的噩梦,不管是暴露在外准备发动突击的死士还是藏在某堆废墟下苟延残喘的士兵,在喷火器面前一律平等!

“敌人就是一群使用喷火器的恶魔!它们拥有厚重的装甲,拥有可以融化掉钢铁的喷火炮。它们无视我们的打击,缓缓的向前推进,将每一堆废墟都用火焰炙烤一遍。绝大部分受害者都被烧成了一块块无法辨认的焦炭。我们无法抵挡这些各种形状的钢铁巨兽,它们越过壕沟,穿过防线开始向纵深进攻。短短几天之内,我们的防线就已经趋于崩溃。”库洛帕特金这样回忆道。

谁都没想到尼布楚要塞群会崩溃的如此之快。在发起总攻后不到5天的时间里,库洛帕特金就决定投降!以至于聂士成等人非常纳闷的问道俄国军官虽然你们的弹药和油料损失很大,突破口方向损失也很大。但是其它方面的工事和武器保存的还十分完整。就算外围的防线没了,也可以重新调集兵力来进行巷战啊。

俄国人回答的很简单,“我们没水了,地面的水源几乎都被燃油燃烧产生的各种废物污染了,地下水虽然能喝,但是需要电机带动水泵。但是油库和电机房的损失让抽取地下水成为了泡影。再加上开始的时候灭火用掉了很多的水源,到最后俄军几乎连饮用水都没有了。说的悲催一点,俄军连给重机枪用的冷却水都当饮用水喝了。这种情况下,怎么打?”

伴随着尼布楚要塞的沦陷,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几乎全部被摧毁。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的华夏哪怕将不对分成一个个营去圈地也一点关系都没有。战争打到这种份上,神都没有办法了。于是乎,在英法等国的调停下,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表示可以就“远东的问题”进行谈判。而华夏这边表示的更加干脆,赔偿和割地是必须的,你要是不服气,那就继续打。

在华夏共和国的条件中,勒拿河以东和以南的地区必须割让。整个贝加尔湖必须成为华夏共和国的内湖。至于赔偿的话,俄国政府除了要支付被俘战俘的费用之外,还需要赔偿华夏共和国战费3000万英镑。而为了防止俄国继续在远东威胁华夏共和国,俄国军队必须驻扎在边境俄国一侧100公里之外。也就是说沿着两国国境线俄国一侧100公里作为非武装区。

不得不说,即使是腐朽的尼古拉二世,在对待国土和主权的问题上要比徐杰那个位面的清王朝强出去太多了,在历史上,日本人除了要到半个库页岛之外,并没有捞到其它的土地。而俄国政府除了给俄军俘虏付饭费之外,也确实没有给日本人一个卢布。但是现在俄国人想在这样貌似有些不太现实。因为现在的俄国危机比历史上要重得多!

当华夏共和国这份谈判草案送到尼古拉二世的桌前的时候,这位俄国的末代国王只看了一眼就当着英国大使的面扔到了一边。“如果我们是朋友的话,那么就请阁下不要再把这样的东西送到我面前,那些黄种人是在敲诈是在勒索。他们想让我们送出已经通知了几百年的土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所有的俄罗斯人都死了,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发子弹最后一个人。”

面对有些歇斯底里的尼古拉二世,英国大使心中不由的冷笑一声,不过在表面上,这位城府极深的资深外交人员还是耐心的开导着这位末代沙皇。华夏共和国对于俄国领土的打算其实很早就告诉英国人了,而且英国政府其实也是满支持的。只有当俄国彻底失去了通知远东的可能后,他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欧洲,至于说如果这个条约真签订了,俄国人的国力会损失多少?作为商人的英国人是这样考虑的!

英国人从不认为单纯的大面积的土地会带来多大的收益,这也就是为何英国人在19世纪彻底完工了一个日不落帝国却允许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自治的原因。英国人认为国力和国土面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大英帝国就是一个例子,殖民地只是一个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地。大英帝国不是从一个小岛发展到现在了吗?而英国人认为,自己是这样,俄国人也是这样!

俄国是失去了大片的土地,但是这片土地在英国人看来不但不能为俄国人产生足够的效益,反而成了一个无法垫补的大坑,别的不说,光一个西伯利亚铁路俄国人就废了大劲了。资源有很多,但是很难开采。更难运出来,你说在西伯利亚建个工厂吧,就算出来了成品加上运费的话,运到欧洲比在欧洲生产的东西都贵!这一点在英国人看来是绝对不能忍的!

而如果俄国失去了进一步获取远东的机会呢?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俄国人不会固执的坚持要完成西伯利亚铁路了,然后俄国人会将原本用于远东的资源调出来用到欧洲,更重要的是,根据俄国人出来混捡的少就算赔的心思,既然东线无法获得他们想要的领土和利益,他们就一定会在欧洲做文章,而大英帝国也将获得一个全心全意的打手,这样做多好!

当然作为盟友,英国人基本的节操还是有的,让俄国人失去远东的土地就必须给与一定的补偿,但是这种补偿不是直接给予的而是通过其他途径。俄国人的情况很不好,即使有英法两国的资金支持,尼古拉二世可以的安心渡过这段艰难时期,但是然后呢?俄国的工业依然脆弱,军队装备和指挥依然落后。战斗力还是比较悲催,而一旦开战,英法想给俄国点东西几乎不可能。更重要的是,俄国这回损失了大量的技术装备没法补充,而战争什么时候开始只有上帝知道。

第二更奉上~~~。感谢书友athlon9527的打赏~~~。明天继续双更,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快到月底了,手中还有月票的书友,能否支持一下啊。

第164章 丰岛海战(四)第803章 再见了,远东!第1138章 杀招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967章 阴魂不散第940章 见个真章吧!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353章 战舰OR商船?第1014章 16寸风暴第1410章 跑跑跑!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972章 拦截第1343章 猫捉老鼠第1420章 海基VS陆基2第361章 战列舰!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1123章 新的阶段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217章 战前准备第399章 政变前夜第361章 战列舰!第465章 重量级选手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496章 提尔皮茨到访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1312章 反攻第1215章 快速机群第1508章 你还真敢来啊!第553章 三方算计第1091章 德国人的计划第358章 决战序幕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822章 将计就计?第734章 帝国危机(1)第1016章 华夏空军第880章 被阴了第279章 大布局第272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907章 苏醒的巨兽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935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32章 论势(二)第722章 碰撞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979章 被骗了?第68章 困境依旧第1465章 碰上了!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第1157章 巨兽之战第791章 导火索第1096章 多线作战第1083章 意大利怎么办?第1466章 看不见的锋线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137章 极限第1119章 前哨战第719章 攻击开始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1388章 登陆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1308章 宿敌3第173章 激战成欢(三)第1449章 欧陆最后一战2第1122章 结束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第1004章 初战第729章 斯佩舰队的意义第952章 拉人入伙第685章 德国的盟友们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328章 世界的反应第463章 风声鹤唳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459章 减少损失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第1322章 经验教训第1431章 大西洋启示录5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370章 更好的选择第1077章 法国海军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388章 北海道风云第1496章 锡兰海战第219章 最终计划出炉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178章 遭遇战第884章 风暴
第164章 丰岛海战(四)第803章 再见了,远东!第1138章 杀招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282章 惊天之变第967章 阴魂不散第940章 见个真章吧!第1524章 意外之外!第353章 战舰OR商船?第1014章 16寸风暴第1410章 跑跑跑!第181章 糜烂的战局第972章 拦截第1343章 猫捉老鼠第1420章 海基VS陆基2第361章 战列舰!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1453章 全力以赴的英国人第1123章 新的阶段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217章 战前准备第399章 政变前夜第361章 战列舰!第465章 重量级选手第1511章 致命的碰撞第547章 标准化与产业协作第496章 提尔皮茨到访第131章 战舰开工第1312章 反攻第1215章 快速机群第1508章 你还真敢来啊!第553章 三方算计第1091章 德国人的计划第358章 决战序幕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822章 将计就计?第734章 帝国危机(1)第1016章 华夏空军第880章 被阴了第279章 大布局第272章 最长的一天(一)第907章 苏醒的巨兽第145章 龙潜于渊(一)第935章 几家欢乐几家愁第32章 论势(二)第722章 碰撞第27章 北洋的反应第979章 被骗了?第68章 困境依旧第1465章 碰上了!第608章 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第1157章 巨兽之战第791章 导火索第1096章 多线作战第1083章 意大利怎么办?第1466章 看不见的锋线第230章 不完美的落幕第1137章 极限第1119章 前哨战第719章 攻击开始第426章 多方算计第704章 雷霆手段第1428章 大西洋启示录2第1388章 登陆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392章 南洋的态度第1251章 来日方长1第1084章 美英推演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1308章 宿敌3第173章 激战成欢(三)第1449章 欧陆最后一战2第1122章 结束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670章 极不情愿的撤离第1004章 初战第729章 斯佩舰队的意义第952章 拉人入伙第685章 德国的盟友们第551章 集团军规划第328章 世界的反应第463章 风声鹤唳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459章 减少损失第1231章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第1322章 经验教训第1431章 大西洋启示录5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370章 更好的选择第1077章 法国海军第1412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388章 北海道风云第1496章 锡兰海战第219章 最终计划出炉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178章 遭遇战第884章 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