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结束

“他们怎么没完没了的?”一名德国机枪手一边咒骂一边操控着手中的机枪竭力驱散尾随在后方的各种战斗机,在防御线崩溃之后,对方剩余的飞机如同问到腥味的鲨鱼一般紧追不放,火力凶悍的双发攻击机通常是单机或者双机就敢对轰炸机展开攻击,而火力弱一些的战斗机通常以3机或者4机编队坠在后面轮番攻击着自己。》.

对方并不着急,他们控制着速度跟在后面,以便选择更好的供给角度,此时整个轰炸机编队只有3架轰炸机,撤离时的混乱和战损让不少飞机找不到自己原来的队友,为了生存,这些走散了的轰炸机只能临时抱团抵御着四面八方扑来的对手。在这三架轰炸机周围,至少有十几架各种敌方飞机围追堵截。犹如狼群围猎马群一般,对方并不着急,而是找准空隙就给德国人来一下,然后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脱离对方的攻击范围。

这些战斗机充分领悟了蚂蚁咬死大象的精神,他们不断的从尾部,从上部发动进攻,双方打出的子弹和炮弹在空中飞舞。在优势敌人的强悍火力下,轰炸机上的机枪和炮塔被相继摧毁,随后在大量的20mm机炮和机枪甚至还有机枪的密集攒射中,这三架轰炸机最终也没能回到巴尔干半岛,两架飞机被彻底摧毁,而第三架飞机则迫降在一处农田里。

离群的轰炸机固然是被群殴的对象,而格里姆所在的本队也不安全。剩余的海东青大队的拦截机阴魂不散的跟在后面,并且不时的冲击编队,此时德国人已经明白了机枪火力对于这些杀神作用不大。盒子队形的作用大减,一些承受不住压力的人开始试图脱离队形撤离,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会让他们死的更快。

“这些家伙的智商连鸟都不如!”看着又一架轰炸机夺路而逃,格里姆愤愤的骂道!尾随的海东青大队并没有一股脑的扑上去追击那个逃跑者,而是分出来1架攻击机配合几架战斗机前去猎杀。剩下的飞机依然在不断尾随攻击。在一次次冲击下,原本就已经摇摇欲坠的队形显得更加松散,即使有的飞行员不想脱离队形。因为飞机本身的问题也被大队人马甩开了。

如同气锤般的闷响不时从空中传来,每当这种声音响起,就意味着又有一架轰炸机要被摧毁。格里姆扭头从舷窗上看去,一架处于队形边缘的轰炸机可能因为机械故障慢慢脱离了队形,而当它彻底从友军的机枪火力掩护范围内脱出的时候,两架截击机飞速冲了上去。4条明晃晃的火舌从上部射出。仅仅几秒钟的时间就将这架飞机的两翼摧毁。

就在格里姆对眼前的局势就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从东面飞来的一群细小的身影让格里姆心中一震,此时他们已经快到亚得里亚海了,而从东面海面飞来的目标绝对不可能是对方的飞机!这些身材轻灵的单发单翼飞机以在他看来不可思议的高速迅速向自己逼近。“是梅塞施密特的新飞机,我们有救了!”格里姆心中颇有些久旱逢甘霖的感觉,就在局面快要彻底失控的时候,德国空军的援兵终于来了!让格里姆和他的枪骑兵躲过了一劫!

在整个战役过程中,德国位于巴尔干的空军指挥部始终关注着战局的变化。并且根据前线发来的情报做着准备,从前面的情况来看。对方显然是有充分准备的,而为轰炸机编队护航的战斗机在一次次对战中消耗惨重,为了保住这支造价高昂的战略力量,德国人不得不把他们雪藏已久的新式战斗机拿出来。“用这样优秀的飞机来对付意大利,真是有些浪费啊。”后来得知了此事的里希特霍芬曾经这样评价道。而这种飞机从外形上来看已经很接近历史上的bf109了,怎么说呢,算是不太成熟的bf109吧。虽然这个时期的bf109装的发动机不过是700hp左右,但是飞行性能也还是比其它早期单翼飞机和双翼机强了不少。

“对方的速度很快,估计快接近500km每小时了。武器也比较犀利,发动机中轴中应该安放了一门20mm炮,而机翼翼根中也装备了一挺机枪,不过威力比较大。可能因为重量较轻的缘故,爬升也非常不错。”这就是王越第一次碰上这些灵活的家伙时的感觉。

德国空军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同样经过数个小时的激战,意大利和协约国的参战部队也打得筋疲力尽。德国人随后投入的这支力量让空战的形势迅速趋于平衡。对方并不和协约国的战斗机进行缠斗,而是利用爬升和速度优势,先爬升,然后观察,再俯冲、进攻、脱离。和后世的bz战术如出一辙。一次攻击失败没有关系,那就再来第二次,第三次。“我们要么保证高度优势。要么保证速度优势,如果你既没有高度又没有速度的时候,那就说明你离被击落已经不远了。”此战过后,一名德国飞行员这样说道。

“撤吧,油料和弹药都不多了,再打下去也没什么好处了。”最终当又一批德国飞机出现在视野中的时候,王越果断的选择了撤离。而德国的新式飞机也没有继续追赶,可能因为油料不够或者说认为没有必要。

“我们至少损失了17%的战略轰炸机,这还不算那些回到基地就只能报废的飞机。”格里姆看了看窗外的轰炸机编队,开始估计出了自己的损失,在这场战斗中,德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被下来28架左右。剩余的飞机也各个带伤,甚至于连格里姆自己的座机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20多个弹孔。不过好在没有被那种致命的30mm机关炮命中。这样的损失率已经大大超出了德国空军的估计,从战术上来说这次攻击并不成功。

“不知道奥匈帝国空军的损失如何?看样子说不定会更惨。”格里姆心中说道。不过这次格里姆猜的却不怎么准确。也许是为了报复。协约国和意大利把攻击的重点锁定在了德国轰炸机部队身上,不仅仅重型轰炸机是打击目标,同样中型轰炸机也没有放过,德国4发轰炸机损失了17%以上,而中型轰炸机损失的比例更是高达25%!而在协约国努力攻击德国人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去攻击奥匈帝国,所以分配的兵力并不多。再加上奥地利人一看情况不妙,不少轰炸机中队还未进入目标区域就匆匆扔下炸弹脱离,所以奥匈帝国的轰炸机编队损失比例才15%左右,虽然这个战损比已经不低了,但是比德国人好了不少。

除了轰炸机编队之外,德国护航的战斗机部队在此次交战中损失也十分惨重,在本次战斗中,德国人投入了5个战斗机大队负责护航,超过200架各种战斗机,而大战过后,有至少65架战斗机再也没有回去,这些战斗机除了战斗原因之外,至少有四分之一的损失是因为燃料不足而最终坠毁。不过相对于战略轰炸机的损失,德国人对战斗机的损失并不在意,仅仅王储航空军就拥有高达600架左右的各种战斗机,随着王储航空军的逐渐到位,这一战造成的损失可以轻易弥补。所以这些对于德国人来说真不算什么。

奥匈帝国的战斗机损失也很惨重,参与护航的3个航空大队100多架飞机中有50架以上的飞机未能返航。不过和德国人不一样的是,奥匈帝国有近一半的飞机是因为燃油和机械故障而损失的。尤其是发动机稳定性问题在此次行动之后饱受诟病。在经过长时间的空战后就有可能出现发动机过热、颤振以及进气压力下降等诸多问题。以至于不少奥匈帝国飞行员决绝使用装备了本国生产的发动机的飞机。而非要用同种型号的德国发动机。

“我们几乎抽调了全部的力量,为了这次战役,我们集中了不下450架各种战斗机,而实际上场的飞机数量也达到了400架左右,我们打下来近二百架德国和奥匈帝国的飞机,但是同样我们也损失了130架以上的飞机。如果按照常规的话,至少一半以上的参战中队需要回去到后方进行整编。德国人可以继续从国内抽调兵力,但是我们几乎用掉了所有的预备队。”就在德国人舔舐伤口的时候,第谷看到上报上来的战损报告后也是一哆嗦。虽然总体交换比和损失上德国人要比协约国和意大利的损失大得多,但是要看战损数量和总体兵力的对比的话,协约国和意大利一放更加吃亏!

德国人不过是一支部队损失惨重,而部署在克里特岛、埃及的航空力量并没有什么损失。德国人可以继续发动对利比亚甚至是西西里岛的战略轰炸,而意大利人再也无法组织起如此大规模的空中战役了,除非协约国和华夏能给予更多的帮助,否则照目前的援助水平的话,在意大利的航空力量能在一个月内恢复到开战前的水平都是奢望!

感谢书友zhouyu1976、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flay007的月票支持~~~。

第620章 阴影中的巨人第1343章 悲催的开局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979章 被骗了?第92章 北洋设计局开张第400章 内乱开始第96章 阳谋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38章 离开英伦前的准备与到达德国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664章 先手第1447章 抉择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741章 雷神之锤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844章 意外第485章 祸不单行第184章 中枢三国演义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276章 俄国人的踪迹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289章 北洋人事变动第965章 两头下注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274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1460章 宝刀不老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1301章 全力施为1第128章 x级装巡改进版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176章 东海上的血案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520章 陆军整备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567章 各怀鬼胎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841章 吓唬一下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289章 北洋人事变动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382章 圣纳泽尔之殇2第848章 急了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996章 调停第126章 反间谍!!第431章 陷阱第854章 伺机而动第1061章 德国未来战斗机第1483章 新的阶段第208章 平壤防御圈第586章 全新的舰队第1473章 惨烈对攻战2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1024章 谈判结束第1006章 坑队友?第750章 心急的希腊人第662章 追踪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989章 诸神的黄昏1第1016章 华夏空军第310章 均衡第424章 落幕之战第453章 态势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350章 无从抉择第310章 均衡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34章 技术与金钱的合作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419章 从天而降的主力舰队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604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348章 松绑第1279章 调整第689章 突破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304章 船厂之行第236章 舆论战第44章 大生意(一)第788章 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第78章 新版官督商办第581章 俄荷联合舰队第149章 会见丁摺谦
第620章 阴影中的巨人第1343章 悲催的开局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549章 论坦克的可行性第979章 被骗了?第92章 北洋设计局开张第400章 内乱开始第96章 阳谋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38章 离开英伦前的准备与到达德国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664章 先手第1447章 抉择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741章 雷神之锤第1222章 联合防御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844章 意外第485章 祸不单行第184章 中枢三国演义第242章 突破鸭绿江第910章 最后的出航第276章 俄国人的踪迹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289章 北洋人事变动第965章 两头下注第988章 宿命之战第274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412章 诱敌深入第702章 代号“发电机”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1460章 宝刀不老第1232章 俄国人的窘境第1301章 全力施为1第128章 x级装巡改进版第1219章 伊朗战略第176章 东海上的血案第590章 龙泉级战列舰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520章 陆军整备第1089章 三方合作第1414章 血染大洋第567章 各怀鬼胎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841章 吓唬一下第368章 会见依克唐阿第289章 北洋人事变动第585章 速度很重要吗?第1382章 圣纳泽尔之殇2第848章 急了第1032章 条约巡洋舰历史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996章 调停第126章 反间谍!!第431章 陷阱第854章 伺机而动第1061章 德国未来战斗机第1483章 新的阶段第208章 平壤防御圈第586章 全新的舰队第1473章 惨烈对攻战2第690章 关键时刻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1024章 谈判结束第1006章 坑队友?第750章 心急的希腊人第662章 追踪第125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989章 诸神的黄昏1第1016章 华夏空军第310章 均衡第424章 落幕之战第453章 态势第69章 热那亚级轻型装甲巡洋舰第350章 无从抉择第310章 均衡第1516章 河口之战第34章 技术与金钱的合作第132章 日本人的反应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842章 调停与阴谋第419章 从天而降的主力舰队第601章 共同利益第604章 与西班牙人的谈判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348章 松绑第1279章 调整第689章 突破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304章 船厂之行第236章 舆论战第44章 大生意(一)第788章 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第78章 新版官督商办第581章 俄荷联合舰队第149章 会见丁摺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