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藩王兴 宗室苦

第54章 藩王兴 宗室苦

“大人、看来五殿下是真的知兵啊,居然能带七千余人行军数十里而井井有条,这安营扎寨也是十分的有条理。”

“不止、李主事你看看,五殿下虽然用了兵书上的扎营行解,但并没有一板一眼,而是因地制宜,这点就很难得。”

栗山坳临时驿站,在大军埋锅做饭的时候,杨涟带着两名兵部派来的主事在栗山坳的小山上,俯瞰着整支大军的动作,赞美之言不曾吝啬。

只是两名主事的话一说,杨涟便吹胡子瞪眼睛道:

“正是因为五殿下知兵,因此才危险!”

“昌平自南而下京城,不过百二十余里,若是骑兵轻装突进,几个时辰就能兵临城下。”

“五殿下知兵,且掌握七卫一营,这样的实力,若是妄图叛乱,是天下之大祸!”

“额……”听着杨涟的话,两名兵部主事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只能默默的闭上了嘴。

与此同时、炊烟升起,很快便有随行的兵部小吏通知三人前去吃饭了。

因此即便他知道、朱由校派他来昌平监督皇陵修建是贬他,变相发配,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

要是宗室子弟走科举入仕的路子,那么考中后必须放弃世袭爵位,由吏部任官。

“传令全军,进入天黑前必须入驻巩华城,明日卯时出发。”

“巩华城是京城北方门户,自然要好好巡查一番。”

朱由检换了一身常服,看着站在正厅的杨涟,一种笑意涌上心头。

朱由检被他盯得难受,但也懒得关窗户,只能在心底暗骂:

杨涟虽然生气朱由检把他当刀,结果了羽林三卫所有中高层将领,但对朱由检还是比较欣赏的。

因此、根本没有兵丁和中层的百户敢违抗他的军令,所有人都老老实实的。

“卑职领命!”听到军令,陆文昭先接下,随后才叫锦衣卫前去传令。

“话到也不能这么说……”朱由检虽然也觉得巩华城明军的行为不行,但他还是开口道:

朱由检记得,历史上明朝的宗藩开科历时近四十年,但宗室成员考中进士者寥寥无几。

当然、这是从理智的情况下分析的,可纵观华夏五千年历史,面对皇位,很多时候一些暂时没有兴趣的人,却因为年龄增长而逐渐变得有兴趣了。

明末宗室虽然没有后世说的那么夸张,但也有十几万人。

“与其说是宗室,倒不如是藩王。”

不过随着时间过去,很快他就在杨涟刀一样的眼神下,带着大军拔营,继续向着北方进军。

尽管万历皇帝在位中期,准许宗室之中除将军、中尉外的宗室子弟可以参加科举。

因此、在大明两百多年的养猪规则下,很多宗室根本就不舍得爵位。

几十缇骑来回奔跑了十几遍,才将军令传达到了所有人耳中。

这小老头明显是害怕自己去找巩华城守备,笼络成自己的人,却偏要换个借口来撒谎。

并且在之后又陆续放宽限制,叫宗室成员中将军和中尉皆可与生员一同应试。

“嗯……”朱由检微微点头,明白杨涟的意思。

“这老东西、不会是个老玻璃吧。”

杨涟跟在朱由检身后,而他们走出守备府后,整个巩华城除了可以看到一些夯土屋内亮着烛火,其他街道上就只有巡逻的明军和打更的更夫。

目标是二十三里外的巩华城,朱由检已经早早通知了巩华城的守将,告知他羽林三卫会入城休整。

不过朱由检还是有些担心大军进城后,会有扰民的事情发生,因此他在出发前对陆文昭道:

巩华城的明军都在天黑前知道了当今天子的皇五弟留宿,因此见到他们后,连上来索要腰牌都没有,绕道就离开了。

不过也没有人埋怨,毕竟今早朱由检一口气就废了二十多名将领,而此时大明的威望还在,所有人都认为努尔哈赤不过就是杨应龙之辈的草莽罢了。

“我大明宗室不法之徒甚多,一些藩王甚至连地方巡抚都敢辱骂,换做兵丁,恐怕直接打死了。”

唯一一个高中、并且有些才干的那人,之后被吏部授予南阳郡守的官职,还在崇祯年间多次击退农民军的进攻。

“杨给事中也要一同去巡查城防吗?”

因此、他对朱由检稍微改观了一点,语气和表情也平淡些道:

城中有百姓三千多户,军营最多容纳一个卫的兵力,因此多出来的一千多人,朱由检只能安排他们上城门楼了。

“这些兵丁,一辈子见到最大的官也就是守备了,眼下一个亲王在这里,他们怎么敢上来盘问。”

就目前来看、朱由校一继位就赏赐客氏香火田的事情,确实有些令朝臣微词。

这种念头下,杨涟就算是吃着粗面,也死死的盯着朱由检的车辇。

不过明末宗室的俸禄早就被定额了,每年都是一百五十万两。

总之、宗室的问题并非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没有大决心大毅力,很难解决。

至于朱由检则是接见了巩华城守备之后入住了守备府,杨涟等人也是一样。

但是走科举的路子十分残酷。

其实有的时候,他也在感叹,若是朱由检和朱由校互换,或许大明的局势会更好。

杨涟冠冕堂皇的说着,而朱由检看了想笑。

不过朱由检也没有那意思,因此笑了笑后,便在陆文昭和十几名锦衣卫的保护下走出了守备府。

这一百五十万两,藩王拿走近十分之五,剩下十几万人分十分之五,只能说勉强活下来。

也在这样的传达下,大军徐徐北上,最终在天黑巩华城关城门前抵达,并成功入驻。

想到了古代士大夫中不少好男风的行为,朱由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杨涟怕的就是这点。

“若是敢有兵丁扰民,斩首示众,全家发配辽东。”

“……”听到朱由检的话,杨涟微微一愣,他没有想到朱由检敢于揭露这种事实。

他要死死盯着朱由检,要是朱由检有一点不对劲的举动,他就算死,也要把消息传出去,这样才不辜负先皇对他的信任。

“自然、老夫作为兵科给事中,既然能北巡,自然要为万岁巡查各地。”

“为兵者、见权贵而不盘查,这巩华城的巡查程度恐怕寥寥胜无。”

为了学习、入城之后朱由检还带人准备去巡视城墙,而准备洗漱入睡的杨涟见朱由检要出门,他立马跟了上来。

但不管怎么说、事情已经成为定局,尽管杨涟潜意识也认为,朱由检要是想做皇帝,完全可以在朱常洛驾崩那夜动手。

届时朱由校身死,皇位必然是朱由检的,而他没动手,也就代表他对皇位不感兴趣。

这样的行为,让朱由检有些皱眉,而杨涟更是冷哼道:

期间朱由检接见了巩华城的守将,这里驻扎着五百明军,差不多是一个守备的兵力。

“唉……”

叹了一口气,朱由检也对杨涟道:“原本还想着巡查,这么看来是不必要了。”

说完、他转头对陆文昭道:“回去吧。”

就这样、一行人满怀兴致走出守备府,却连百步都没有走出,就败兴而归……

(本章完)

第383章 总归得杀人第115章 摊牌第291章 重开西厂 党争不断第54章 藩王兴 宗室苦第231章 西北的恶劣环境第416章 骄兵悍将第690章 后记(十)绍庆新风第262章 任重道远第343章 东宫讲师第620章 国债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585章 收复西域第598章 纸币金本位第356章 印度洋的风第480章 战后疾苦第283章 兴京城的垂死野猪第64章 孜孜不倦第359章 火烧草津城第379章 对内反击第290章 膨胀的野心第499章 春光满面洪承畴第535章 欣欣向荣第105章 士绅贪婪第276章 旧港的工业第626章 日新月异第18章 国丧第175章 兵权才是道理第492章 直布罗陀第381章 朱由校站台第652章 齐王东渡(终章)第119章 川兵入沈阳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436章 齐王大婚第291章 重开西厂 党争不断第619章 大西洋的风第689章 后记(九) 咸嘉之盛第552章 浙江实况第412章 开发东北第448章 灭亡前的狂欢第601章 齐国总旗张煌言第616章 债多不压身第73章 秦氏兄弟第422章 均贫富论第647章 鲸落万物生第617章 暗手明了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旧时代第229章 漩涡中心的黔国公府第632章 齐王待我第691章 后记(十一)五反三正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当官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385章 无过便是功第393章 审判孙传庭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缅第426章 帝位不稳第395章 银行试点序幕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粮食减产第598章 纸币金本位第416章 骄兵悍将第354章 顶梁柱朱由检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证第625章 兄弟同游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555章 鼓励造反第279章 征日先锋颜思齐第155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第138章 直捣巴约部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议第155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亚之行第525章 培养大侄子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460章 北线无战事第489章 摊丁入亩第690章 后记(十)绍庆新风第346章 晚明科学家王徽第155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第225章 第两百二十四 革新勋贵第49章 伤心总是离别日第448章 灭亡前的狂欢第631章 竞争伙伴第466章 终末第305章 天启之治第191章 生擒徐鸿儒第122章 京中兵马无男儿第482章 小民营生第536章 和硕特归顺第235章 筹备南洋第275章 叶向高的提议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260章 收复朵甘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542章 局势纷乱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36章 出塞第229章 漩涡中心的黔国公府
第383章 总归得杀人第115章 摊牌第291章 重开西厂 党争不断第54章 藩王兴 宗室苦第231章 西北的恶劣环境第416章 骄兵悍将第690章 后记(十)绍庆新风第262章 任重道远第343章 东宫讲师第620章 国债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585章 收复西域第598章 纸币金本位第356章 印度洋的风第480章 战后疾苦第283章 兴京城的垂死野猪第64章 孜孜不倦第359章 火烧草津城第379章 对内反击第290章 膨胀的野心第499章 春光满面洪承畴第535章 欣欣向荣第105章 士绅贪婪第276章 旧港的工业第626章 日新月异第18章 国丧第175章 兵权才是道理第492章 直布罗陀第381章 朱由校站台第652章 齐王东渡(终章)第119章 川兵入沈阳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436章 齐王大婚第291章 重开西厂 党争不断第619章 大西洋的风第689章 后记(九) 咸嘉之盛第552章 浙江实况第412章 开发东北第448章 灭亡前的狂欢第601章 齐国总旗张煌言第616章 债多不压身第73章 秦氏兄弟第422章 均贫富论第647章 鲸落万物生第617章 暗手明了第677章 番外(二十五)旧时代第229章 漩涡中心的黔国公府第632章 齐王待我第691章 后记(十一)五反三正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当官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385章 无过便是功第393章 审判孙传庭第675章 番外(二十三)北倭南缅第426章 帝位不稳第395章 银行试点序幕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粮食减产第598章 纸币金本位第416章 骄兵悍将第354章 顶梁柱朱由检第256章 三娘子留下的走私罪证第625章 兄弟同游第570章 悠然自得第555章 鼓励造反第279章 征日先锋颜思齐第155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第138章 直捣巴约部第384章 四川大案第264章 令人期待的宗室廷议第155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第306章 徐霞客的利未亚之行第525章 培养大侄子第210章 我粗鄙也第460章 北线无战事第489章 摊丁入亩第690章 后记(十)绍庆新风第346章 晚明科学家王徽第155章 亩产八石的番薯第225章 第两百二十四 革新勋贵第49章 伤心总是离别日第448章 灭亡前的狂欢第631章 竞争伙伴第466章 终末第305章 天启之治第191章 生擒徐鸿儒第122章 京中兵马无男儿第482章 小民营生第536章 和硕特归顺第235章 筹备南洋第275章 叶向高的提议第589章 大案清白第260章 收复朵甘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243章 自取其辱的土默特第542章 局势纷乱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36章 出塞第229章 漩涡中心的黔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