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少年

“杨戬去了华山?”

玉泉山金霞洞内,玉鼎真人正与一道人棋局对弈,玉鼎持着黑子难以落定。

“执念深重,由他去吧!”

“你就不担心他的安危?”

玉鼎真人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棋局,也不作答。

“我听说大禹将开山神斧放在了华山,这神斧本就威力无穷,又受了治水功德,那桃山想来也劈得开。”

玉鼎真人一声长叹,放下了指间的黑子,对太乙真人说道

“我就知道你这次来不是为了下棋而来,是南极师兄还是广成师兄?”

“南极师兄嘱托我过来问你,广成师兄至今还在闭关静修。”

“也罢,南极师兄嘱托何事?”

“天帝毕竟受命执掌三界修士,天规天条之下,便是天帝也要遵循。

那瑶姬违逆天条在先,按理当受魂飞魄散之刑,天帝以桃山关押于她,已经是违逆天条,要受轮回之罪。”

玉鼎真人默然不语。

“你该知晓,这样的局面最好一直持续下去,一旦杨戬真的劈开桃山,天条昭示之下,瑶姬身死,天帝轮回,这样的后果真的值得吗?”

“二郎性子倔强,又重情义,我劝不得他,也就只好由他去了。

最后的结果,我也已经做好了准备。逆天改命难成,后果也难料,但未必没有成功的机会。”

“……你要以无量量劫来消除天规天条的反噬。”

“无量量劫至,桃山开,瑶姬活,天帝轮回延迟六百年。

到时我亲自护道,迎天帝归位!”

“桃山开,瑶姬必死,你要改命,谁替瑶姬赴死?”

“二郎性子倔强,我说过的,我劝不住他。他妹子如今就在华山修行,无量量劫前,他大概都会在华山停留。”

太乙真人叹息一声,明白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于是起身离开。

听着洞府外那一声清亮的鹤唳响起,玉鼎真人眉头渐展,指间夹起一枚黑子来,放进了棋局之中。

杀劫缠身的因果,也是时候在无量量劫中寻个解脱之法了。师尊为我师兄弟等谋划千年,想来最终结果该是有惊无险。

十二金仙,同气连枝。

…………

华山之顶,杨戬枯坐在山头上,身旁伏卧着一条细犬。

这细犬在华山横行许久,一身铜皮铁骨,天生混元无漏的玄妙肉身,过往仙家不乏修为精深者,也不乏道德深厚者,都未能降服此凶兽。

而杨戬初至华山,这细犬便主动送上门来,杨戬见这细犬也很喜爱,于是这段时间常常带在身边。

随着修行,不知为何情感变得越来越淡薄,有时甚至使得杨戬无法看清自己。幸好,杨戬还记得自己有一个小妹,有一个受桃山之苦的母亲。

随着这段时间的思考,杨戬逐渐明白了一些东西。他修炼的法门无名,但极其玄妙,问及其他阐教师叔伯,玉鼎师傅是专精剑术的剑仙,修的是正宗的玄门玉清大法。

这法门不知由何而来,修行渐深后,杨戬也察觉到了这法门的问题。

这法诀分为九重,前三重尚且不过是吞吐灵气磨炼法力的法门,此后则越发玄妙,修行之法迥异平常。

颠倒肉身五行,成就元神,破碎元神,真灵与肉身融合为一,修神通,修三生因果。

这样高深的法门,除了元始师祖那样修为的存在,还有谁能创出这涉及轮回真灵的法诀呢?

杨戬将手掌下意识的放在了细犬的头上,笑着揉了揉手掌下的狗头。

“走了,小妹还等着呢!”

杨戬带着哮天犬穿行在华山处的密林,惊退了诸多林中觅食的凶物,只因他腰间那一柄开山神斧。

穿过密林,又走过几条极为偏僻的小路,最终在另一座山峰处一座茅屋前停下了脚步。

“二哥你回来了,我做了你最喜欢吃的桂花糕。

快来尝尝怎么样!”

…………

三山岛内,玉玄机正在以三味真火炼铸兵刃,三千斤铁山已经炼化成一团泛着银光的铁水。

一时间,突然心血来潮,玉玄机眉头一皱,而后指诀掐动,暂时从炼器中腾出了些空闲时间出来。

他掐指一算,立时明白这心血来潮应在何处,原来是那北海分水兽已经投胎转世,师徒缘分已到,正是合该玉玄机救他一命,收归门下。

玉玄机出了洞府,腾架云雾一路向北而去,跨千山而至北海之滨。

在北海一处小船上,见到了自己的徒弟,一个约十四五岁的少年,这孩子面貌不同于凡人,双颊无肉,面色泛金,眼无黑子,眼白泛赤,瞳相碧苍,唇薄而颌短,臂长且身长。

一身粗布衣物,满是缝补痕迹,但神色无困顿之苦,行舟远行随波逐流。

这少年生来水相,是其母误吞水精妖丹,感蕴而生。

小船上一柄破旧的鱼叉,一张较新的渔网,一个不大的鱼篓,可见鱼篓将满。

此后数天,这少年每日早起灌溉菜园,打熬身体,而后出海捕鱼,一篓将满即归。多数所捕的鱼类用以饱腹,余者换做盐巴布帛。

茅屋虽破,足以遮风雨。衣衫虽旧,可以免风寒。有能力而不施暴他人,不贪婪妄求。

这样的心境比起天生水相更让玉玄机满意,是块修行的好料子。观察了一些时日,却不见应难之劫。

这一天,少年再次出海捕鱼,正归时,风云变幻。

玉玄机在云中可见,海下一白发老妖施法作怪,手中一皮骨样式的小鼓敲动,方圆数十里的海域水流变化异常,暗流丛生。

不过半个时辰,这老妖数次探出海面,紧盯着少年的小船,桀桀怪笑,利齿外翻,其上满是粘液。

少年见着这白发老妖作怪,也不惊慌,反而习以为常。只是紧握着鱼叉,站在船头上,任是风浪翻腾,脚下如同生根。

玉玄机在云中看得清楚,除了这白发老妖外,还有两个妖物潜在一旁,一个绿面赤发,满脸的疙瘩,还有一个更是没有化形,看样子似乎是头海蛇成精。

妖风阵阵,暗流涌动,那海蛇吐出一口口雾气来,这雾气滚滚,如同实质,渐渐蔓延向少年附近。妖风之强劲足以折木,却翻不动一丝这蔓延的雾气。

风浪渐大,雾气渐浓,妖物无所顾忌,逐渐升上海面,显出了本来面目。

第二十一章 搬山力士第四十五章 二代弟子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三十四章 水云出岛第五十五章 惊退妖物第十章 东海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四章 因果劫定第十二章 丘岛第二十五章 千年鳄龟第四十六章 闻仲出山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三十七章 殷商玄鸟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五十九章 算命数第二章 山奎第十四章 桃山第四十六章 闻仲出山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四十九章 斗法第五十九章 算命数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四十四章 一气魔功第二章 山奎第八章 山河社稷图第五十六章 圣人门下第六章 胜论功过第二十三章 寒水阵第四十五章 二代弟子第二十五章 千年鳄龟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三十三章 授徒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三十四章 水云出岛第三十二章 大闹东海第三十八章 代劫化命第十三章 截教第八章 山河社稷图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五十七章 受命降妖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四十七章 朝歌城内第五十五章 惊退妖物第四十章 阵道会第十三章 截教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十六章 石矶娘娘第三章 神鹰将军铁羽第八章 山河社稷图第十六章 石矶娘娘第三十四章 水云出岛第六十章 降服老猿第二十章 治水三宝第九章 陆压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二十八章 北海柏鉴第四十六章 闻仲出山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十章 东海第五章 备战黑云涧第二十八章 北海柏鉴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二十七章 水云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三章 神鹰将军铁羽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十一章 刘环兄弟第九章 陆压第十七章 东海诸事第四十七章 朝歌城内第五十五章 惊退妖物第三十一章 阐截两教第四十章 阵道会第五十六章 圣人门下第十八章 二郎伏蛟第四十四章 一气魔功第五十九章 算命数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三十三章 授徒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五章 备战黑云涧第五十七章 受命降妖第四十九章 斗法第二十章 治水三宝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二章 山奎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十八章 二郎伏蛟第五十八章 梅山七怪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四十九章 斗法
第二十一章 搬山力士第四十五章 二代弟子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三十四章 水云出岛第五十五章 惊退妖物第十章 东海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四章 因果劫定第十二章 丘岛第二十五章 千年鳄龟第四十六章 闻仲出山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三十七章 殷商玄鸟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五十九章 算命数第二章 山奎第十四章 桃山第四十六章 闻仲出山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四十九章 斗法第五十九章 算命数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四十四章 一气魔功第二章 山奎第八章 山河社稷图第五十六章 圣人门下第六章 胜论功过第二十三章 寒水阵第四十五章 二代弟子第二十五章 千年鳄龟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三十三章 授徒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三十四章 水云出岛第三十二章 大闹东海第三十八章 代劫化命第十三章 截教第八章 山河社稷图第三十五章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五十章 鬼神巫祀第五十七章 受命降妖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四十七章 朝歌城内第五十五章 惊退妖物第四十章 阵道会第十三章 截教第四十三章 金钟再鸣第十六章 石矶娘娘第三章 神鹰将军铁羽第八章 山河社稷图第十六章 石矶娘娘第三十四章 水云出岛第六十章 降服老猿第二十章 治水三宝第九章 陆压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二十八章 北海柏鉴第四十六章 闻仲出山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十章 东海第五章 备战黑云涧第二十八章 北海柏鉴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二十七章 水云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三章 神鹰将军铁羽第七章 开路先锋第十一章 刘环兄弟第九章 陆压第十七章 东海诸事第四十七章 朝歌城内第五十五章 惊退妖物第三十一章 阐截两教第四十章 阵道会第五十六章 圣人门下第十八章 二郎伏蛟第四十四章 一气魔功第五十九章 算命数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三十三章 授徒第五十四章 供奉之法第五章 备战黑云涧第五十七章 受命降妖第四十九章 斗法第二十章 治水三宝第二十九章 传道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二章 山奎第五十三章 远赴北海第十八章 二郎伏蛟第五十八章 梅山七怪第二十六章 少年第四十九章 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