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防御

殿中比较空旷,只有一个油灯亮着,显得有点幽暗。崇祯皇帝正在适应眼睛,那边阿奇原本坐在钟进卫床前的,扭头过来看动静,发现进来的是崇祯皇帝,吓了一跳,赶紧转身跪下:“奴婢叩见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就这会的功夫,崇祯皇帝的眼睛适应了殿中光线,看到床前的阿奇,不过他并不在意她。床上躺着的是钟进卫吧,一动没动,难道是醒了不能动弹?

崇祯皇帝想着就走了过去。

跟进来的内侍手里的宫灯马上就照亮了整个大殿,让崇祯皇帝能看得更清楚了。

没动,还是没动。崇祯皇帝一边走向钟进卫,一边看着床上躺着的人一动不动,一颗心慢慢的沉了下去。此时,整个殿中只有崇祯皇帝的脚步声。

阿奇低头瞄到崇祯皇帝走近,就向旁边膝行了两步,让开了床头的位置。

崇祯皇帝走到床前,看向钟进卫的脸。发现钟进卫的眼睛还是闭着,脸庞比起初次见到的时候,消瘦了不少,两边的颧骨都已显出来了。头发和胡子也都长了不少,但是都不凌乱,显然是有人时常打理的缘故。

“钟先生,钟先生?”崇祯皇帝轻轻的呼唤了两声。

“陛下,公子尚未苏醒。”一旁的阿奇轻轻的向崇祯皇帝介绍了下情况。

“你刚才跟何人说话?”崇祯皇帝稍微皱了皱眉头,转身看向跪在地上的阿奇问道。

“回陛下的话,奴婢因听御医说,长期昏迷不醒之人,如有亲近之人经常和他说话,有可能会苏醒过来。”

崇祯皇帝微微颌首:“如此深夜,还与他说话?”

阿奇的脸微微一红,回道:“公子喜欢秉烛夜谈。”阿奇没好意思说是两个人躺床上聊的,虽然不是同一个床,但也说不出口。

“甚好,起来吧。”

“谢陛下!”阿奇缓缓站了起来,低头站在床脚处。

“钟进卫近来情况如何?”

阿奇知道崇祯皇帝不是问醒不醒的问题,一眼就能看到的事情,自然不是要问的问题。

“公子虽日渐消瘦,但最近脉搏却也增强不少。进食较之之前颇觉容易得多了。”

“当真?”

“奴婢不敢欺君。”其实阿奇刚才已经欺君过一回了。

“好,好!”崇祯皇帝听了,嘴角微咧,带着一丝喜意表扬了一下,然后就在床前开始来回踱步,一边低头看着脚底下,好像那里就能发现灵丹妙药能治好钟进卫一样。

过了一会,崇祯皇帝停下脚步,对着阿奇说道:“你多多与钟进卫说话,朕命太医院寻相关药材给钟先生进补,免得钟先生醒过来,发现自己如此消瘦,以为朕亏待了他。”崇祯皇帝心里高兴,不由的说起了玩笑话。

吩咐完了后,崇祯皇帝带着好心情准备回去,临到门口时,又对阿奇说:“你做的很好,等钟先生醒过来,朕重重有赏!”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七,燕山山脉,早已脱下了青衣,却还没换上银装,光秃秃的,傍晚时分,隐去的阳光下,开始显得幽暗起来,山下不远是一条还乡河,在北风的呼啸声中,倔强的奔流而去,想让我停下来休息,还得再冷点吧。

沿河的官道,不知是因为天色将晚还是气温太冷,又或者是别的原因,行人稀少。其实从辽东战事糜烂以来,这条道的人流就减少很多了。

就在天色将要暗下去之际,隐隐的有声音传了过来,越来越响,就像奔腾的河水砸着所遇到的礁石发出“隆隆”的声音。

如果天色亮一些,就能发现有一片极低的乌云飘过来。

近了才发现是一支骑军,就像一条极长的巨蟒,向前游来,在蛇头之处,是一杆红色大旗,上面绣着一个“袁”字,边上的小字已经看不清楚了。

唯一的几个行人看清来的是支大军,就“嗖”的就串到路边不远凹进去的地方,一动不敢动,躲了起来。

这支部队正是前往蓟州的关宁铁骑,蓟辽督师袁崇焕就处在队伍的前列。没有人说话,都在默默的赶路。

过了一段时间,辽东总兵祖大寿抬头看看天色,然后驱马尽量接近袁崇焕,控制着马速,大声对着袁崇焕喊道:“督师,前面就是玉田了。是否停下驻营,赶了一天的路,怕是都累了。”

袁崇焕看看天色,然后又转头看看祖大寿,依稀能看到那满脸期待的神色,心里知道也确实该休息下了。

看到袁崇焕点点头,祖大寿大喜,就想传达将令了,却又听到袁崇焕大声喊道:“休息一个时辰,连夜赶路。”

祖大寿刚露出笑意的脸立马冻了下来,但没法子,领导发话,目前不能不听啊。

到达玉田城外,大军马上停下休整,但其带来的尘土却越过他们,继续向前覆盖。

大军驻地的前面是片林子,里面的鸟儿刚叽叽喳喳的讨论完一天的收获,正准备睡觉,就被马蹄声惊醒,搞清楚没有危险后,才落回林子。没想满天尘土覆盖过来,没有来及躲避,逃无可逃,纷纷掉到了地上,一只鸟儿掉下来的时候心里在骂:娘的,这古时候的PM2.5也超标这么严重啊,早知道来的时候该带个口罩过来。

大军在休息,但袁崇焕没有休息,正在临时搭建的帅帐内议事:“前方夜不收可有回报。”

参将何可纲出列答道:“一刻钟前有传回音讯,尚未发现建虏踪迹。”

“此地离蓟州还有多远?”

“尚有两日行程。”

袁崇焕琢磨琢磨,皱着眉头道:“太慢,建虏从遵化出发前往蓟州,比我军路程短三倍有余,建虏主力尽出,十万大军不止,蓟州,三屯营近年无战事,防御必定松懈,恐不能久。我军务必尽快赶往蓟州堵住建虏,否则京师再无屏障。”

“此外,派夜不收直达蓟州,如若蓟州已陷建虏手中,则快速回报,以便大军早做应对。”袁崇焕想了想,补充道。

祖大寿知道袁崇焕说的在理,但还是出列:“督师,将士们已连赶三天有余,怕是要吃不消了。”

袁崇焕眉毛一耸:“战时行军,当遵从将令,如有闹事者斩。传令众将士,如若初九能至蓟州,每人赏银二两,绝不克扣!”

祖大寿还想再说,何可纲在一边给他连使眼色,好吧,只能这样了。传令下去。关宁军虽已疲惫,但听说只要跑到蓟州,就有实打实的一个多月的饷银发,也就不在乎身体了,谁让咱们的命贱呢。

越临近蓟州的时候,袁崇焕就越紧张,就怕传回说蓟州易帜,被建虏占了,是啊,谁都怕最后关头,功亏一篑。

十一月九日午后,关宁军终于到了蓟州。

万幸这种情况没有出现。两万余骑到达蓟州,给风声鹤唳的蓟州又增加了一剂定心剂。蓟辽督师袁崇焕到达之时,已有多处勤王军到达了。计有山海中部总兵尤世威,宣府总兵侯世禄,保定总兵曹鸣雷等人。

到达蓟州之后,袁崇焕也顾不上休息,召集所有将领开会,先给各总兵出示圣旨,宣示总领职权。而后开始询问情况。

总兵们也刚来没多久,本地情况不甚知晓,也无建虏消息,只知道遵化已在十一月初三失陷,建虏约有十万余人。这下把袁崇焕给难倒了,这建虏到底跑哪里去了呢,本督师远在山海关,都跑到这里了,遵化一线的建虏却还没有踪迹。于是,就和各总兵商议。

辽东总兵祖大寿率先出列,朝袁崇焕拱手道:“督师,末将估计建虏是抢够了,自行出关而去,因此不得见建虏踪迹。”

这个好像也是有可能性的,如果是这样,就最好了。

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刘策持有不同意见:“会否建虏知我等大军云集蓟州,防其攻击京师,故再次绕道往西了呢?”

这也是建虏的一个选择。袁崇焕看看其他诸将,看是否还有其他意见。何可纲见没人再答,还是说了自己心中的忧虑:“督师,建虏会否沿赵大帅增援之路前往山海关呢?”

这...,好像每种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怎么办?

袁崇焕眉头紧皱,苦苦的思索那种才会是建虏的选择:现在建虏主事的是皇太极,此人胆识过人,却又谨慎,非有大利不会动之。几种可能性中唯有攻蓟州,只取京师才是收益最高之处,但为什么等大军云集了还不见其动静呢。

现在离遵化失陷已有多日,时间不等人,不能等到探查到建虏主力后再进行部署了,于是,袁崇焕决定:传令参将杨春守永平,游击满库守迁安,都司刘振华守建昌,参将邵忠武守丰润,游击蔡裕守玉田、昌平;总兵尤世威仍还镇护诸陵;宣府总兵侯世禄守三河,扼其西下;保定总兵曹鸣雷、辽东总兵祖大寿驻蓟州遏敌,刘策还驻密云。这样,每面都兼顾到了。

为万一计,各将须得连夜动身,不得有误。

有总兵不乐意了,说俺们刚赶来勤王,气都没喘一口,你督师就又让咱开拔,是不是该给点开拔费啊,另外路上撞见建虏的话怎么办,是不是再加点保险费啊。

袁督师啊,遇到这种兵痞咋解决啊!

第769章 关注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20章 赵率教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561章 找到了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572章 各有算计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27章 兄弟情第523章 一网打尽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85章 密谋第367章 洪承畴第407章 肉松第72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746章 天津卫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2章 反腐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227章 兄弟情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533章 全军覆没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293章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第26章 再坑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499章 藩王会议(9)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854章 请罪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56章 纸币第29章 饷银(1)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768章 突围第280章 意外收获第430章 死营得安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819章 陈子壮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534章 哪来的火炮第29章 饷银(1)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17章 工匠的处境第594章 陷阱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493章 藩王会议(3)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214章 万人敌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113章 道路衙门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126章 闯侯府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67章 攻势受挫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247章 思海战第308章 要自救第596章 城破第214章 万人敌第868章 汉语好难学啊第86章 理想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653章 觊觎南海
第769章 关注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20章 赵率教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561章 找到了第832章 万事如意第572章 各有算计第783章 隆重出迎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227章 兄弟情第523章 一网打尽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85章 密谋第367章 洪承畴第407章 肉松第72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177章 人心所思第711章 北海道问题第304章 惊闻噩耗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746章 天津卫第69章 汰兵得行第32章 反腐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227章 兄弟情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533章 全军覆没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293章 犯大明者虽远必诛第26章 再坑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499章 藩王会议(9)第244章 创新没那么难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854章 请罪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542章 冷热寒症第372章 一石二鸟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56章 纸币第29章 饷银(1)第716章 釜山是大明的了第285章 建虏的危机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587章 沈阳城外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768章 突围第280章 意外收获第430章 死营得安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819章 陈子壮第446章 什么样的新军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534章 哪来的火炮第29章 饷银(1)第445章 京师银行业的巨变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590章 追是不追第117章 工匠的处境第594章 陷阱第411章 登莱困境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493章 藩王会议(3)第76章 个人所得税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526章 新军演练第214章 万人敌第655章 困难还是有不少第113章 道路衙门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231章 百姓视角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126章 闯侯府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667章 攻势受挫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553章 新军扩编第247章 思海战第308章 要自救第596章 城破第214章 万人敌第868章 汉语好难学啊第86章 理想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442章 票号之争第653章 觊觎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