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胜负至关重要

黄昏时分,京师紫禁城文华殿内,崇祯皇帝在和首辅温体仁讨论最近实施的政策。

“温卿,都察院监察制度的革新情况实施得如何了?”

“回陛下,当前的御史太少,各地只是搭了一个框架而已。都察院所属地方上的按察司主管各省的刑名,之前并未有对地方文官的监察职能。此事也正要向陛下禀告,是另行成立一个衙门还是在按察司内单独设立一处监察分司?”

崇祯皇帝听了,想了一会,然后咨询温体仁道:“温卿以为呢?”

“陛下,臣以为,如若另行成立一处衙门,则耗费较大,眼下的财政不足以支撑在全国建立一系列的新衙门。”温体仁回答道。

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银钱的支持。现在正在和建虏决战,意外得到的这笔赎罪银得留着应付战事,还要拨出一部分来让中兴侯那边的国企能运转起来,以便钱能生钱,根本就没有额外的钱来做其他事情。

如果要真有余钱,崇祯皇帝首先要做的也是赈灾,而不是新建不能生财的衙门。

他默默地算着银钱的用处,真感觉要是有一个聚宝盆就好了,丢一锭金元宝进去,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拿元宝来用了,自己也就不会为银钱愁得头发都要白了。

从这个事情上面,他又想到钟进卫不知道这时在干啥。

要不是军中的事情让自己接二连三地失望,如果不是担心他们触敌即溃,甚至还要担心他们投敌,钟进卫这个宝贵的人才就不会放出去监军。

让钟进卫一心管着国企,管着银行,把大明的财政先搞活了,这就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明明知道钟进卫做什么活最合适,却无法调过去做。

崇祯皇帝想到这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皇帝有时候也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啊!

温体仁回答完之后,看着崇祯皇帝,没想皇帝开始发呆。过了一会,还叹了一口气,不由得一愣。

然后他马上想到皇上应该是为大明财政发愁,可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处处用钱,处处没钱,大明的首辅,虽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没有钱,实在不好当啊!

文华殿内的两人默默相对无语,过了一会,还是崇祯皇帝先打破了沉默,对温体仁说道:“温卿回去和内阁议一议,看是否能在按察司内单独成立分司,专察地方文官的廉政,设举报处,接受举报。”

“是,陛下。”温体仁对此自然没有问题,他在前面说的时候,其实就是倾向于采取这个方法。

“大明皇家银行的情况怎么样了?”崇祯皇帝又问出一个关心的问题。

温体仁听了,微微摇头道:“陛下,自从京畿之战开始后,原本少数百姓拿银两来兑换纸币的事儿就没有了。一些收纸币的商家,原本是每天傍晚之时才来用纸币兑换银两,但现在是半天就来银行兑换一次银两。另外一些朝廷官员拿纸币来兑换银两的事儿也在增加。”

崇祯皇帝听了,用手按了按太阳穴,然后低声叹道:“他们是对朝廷没有信心,都在看着京畿之战的结局啊!”

温体仁听了点点头,不但大明的百姓对京畿之战难猜胜负,连朝廷的官员都没有信心,自然就对朝廷发的纸币也存在疑虑,哪怕是有银两可以随时兑换作为背书都不行。

如果京畿之战能打赢,大明的上下就会对朝廷有信心,那么其他事情才会好办很多,否则,以后的日子只能更难。

崇祯皇帝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看着温体仁问道:“温卿,你说现在战事进行地如何了?”

温体仁自己心里也没底,但崇祯皇帝这么问他,他就只能安慰崇祯皇帝了:“陛下,大军开拔没几天,臣估计,还得过两天才会有消息。”

他看崇祯皇帝的眉头皱了起来,显然还是很担心战局,就又说道:“陛下,京师郊外的勤王军和其他明军不一样,是经过汰兵,去掉老弱的将士。现在白杆军也来了,又是孙阁老这样的老臣谋国之将掌握着军队。臣以为,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能打跑建虏。”

战事开始之前,崇祯皇帝也曾意气风发,企图把建虏一举歼灭。

但他在发现战事关系到很多方面,胜负影响很多事情后,就变得忐忑起来,甚至不像之前那么自信,变得和普通人一样担心战局的胜负。

崇祯皇帝现在听一向稳重地首辅说出这番话,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太紧张了。

于是,他轻轻地长吸一口气,舒缓下刚才因为想战事而带来的紧张情绪。

然后正想说话的时候,殿外忽然传来动静,有声音远远地传来,虽听不清楚内容,却能感觉到声音中的惊喜。

崇祯皇帝觉得奇怪,是谁胆子那么大,敢在外面喧哗。

他正要让内侍出去看看的时候,温体仁忽然出声道:“陛下,好像是报喜来了。”

都说人老了,就会眼花耳聋,没想温体仁却是反常,耳朵比一般人还尖,隐约听到了内容。

崇祯皇帝听了一愣,报喜,报什么喜?

就这么一下功夫,那声音越发的近了,听得也更清楚了:“前线大捷,斩建虏首级五百余;前线大捷,斩建虏首级五百余...”

崇祯皇帝听得清楚,大喜过望,连忙吩咐:“快传,快传!”

说完之后,他再也坐不住,站了起来,在御桌前开始来回快速踱步,心里想着,怎么跑这么慢,半天了还没到呢。

温体仁也没有再坐在崇祯皇帝所赐的凳子上,站起来,不时回首看向大殿外。

报信的内侍在殿外大汉将军的注目下,边跑边喊,终于跑进了文华殿。

一进文华殿,就跪倒在地,双手把放奏章的卷轴高举过头顶,一边奏道:“陛下,前线八百里加急,与建虏一战,斩建虏首级五百余,大捷啊!”

殿内的内侍不等崇祯皇帝吩咐,连忙过去接了过来,快步呈给等急了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急不可耐地撕掉封印,揭开轴盖,倒出里面的奏章快速看了起来。

温体仁一直盯着崇祯皇帝看,发现皇上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最后笑得像朵花儿一样。心里就知道,战事肯定比较顺利。

崇祯皇帝猛然地双手“啪”一声合了奏章,然后连声说道:“好,好,好!”

这时,他发现温体仁那望眼欲穿的眼神,呵呵一笑,自己直接走下去,把奏章递给首辅看。

崇祯皇帝一边还说道:“孙师傅不负朕望,和钟师傅两人把军队给朕带好了。斩杀建虏五百一十二名,已方才伤亡十六人而已,真是大捷啊!”

大明自从和建虏开战以来,从未有过如此大胜。这消息让崇祯皇帝浑身一阵轻,仿佛一直背着的千斤巨石一下被放下了。

温体仁看完之后,也是一喜,但随之就皱起了眉头,他谨慎地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臣以为眼下还不宜大肆宣扬,须得验过首级才行。”

大明有过很多次先例,说是杀了多少多少建虏,但最终不是说尸首被抢回,就是首级验收的时候发现有非真正建虏的首级充数。

要是朝廷不验就宣传,到头来事情真相被揭露出来,反而打了朝廷的脸。

崇祯皇帝一听,刚才还高涨的情绪慢慢地冷静了下来。他当然相信孙师傅和钟师傅,但温卿说的也不无道理。

“首级何在?”崇祯皇帝问报信的内侍道。

“回陛下,信使言到首级已到通州,今晚将至京师,只是京师城门已关,需到明早才能进京。”

“温卿,你安排人前去城门处侯着,首级一到城外,先行验过。如若无误,明日一早,运至午门叠起京观,让京师百姓都来看看。”

“是,陛下。”温体仁高兴地领命。

两人现已无心谈论其他事情,只等验过首级之后再商议,温体仁就告辞去安排验收首级之事了。

明军一般有夸大战果的习惯,但孙承宗是了解钟进卫的脾气,而且就他本人而言,也是不屑这么做,因此这次的捷报丝毫未添油加醋。

第二天一早,原本两车的建虏首级分为五车,由五城兵马司的兵丁押着,跟随一边大声报捷一边开路的人,浩浩荡荡地进了北京城。

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705章 张献忠的生活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557章 闭关锁国第148章 教育部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333章 惊变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708章 自然灾害第401章 说起来容易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418章 汉中烟草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370章 代善弃权第650章 军备情况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143章 《甘薯疏》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163章 山海关前的笑话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624章 勋章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314章 赌约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686章 大明水师学堂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机制第854章 请罪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836章 第三重保险第806章 执着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61章 布告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853章 得胜归来第10章 遇刺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611章 明军威武第53章 集中供应第260章 首胜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203章 昌黎第四战(3)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68章 老少合谋第89章 危险临近第348章 要翻盘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191章 都是以权谋财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564章 登莱的士气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656章 第一次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767章 诀别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257章 大军开拔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573章 出发第555章 大明定远侯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121章 徐光启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194章 为国除奸
第301章 去宣府镇的路上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535章 神兵天降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705章 张献忠的生活第136章 京师风暴第557章 闭关锁国第148章 教育部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335章 携商入秦第333章 惊变第694章 有心无力第708章 自然灾害第401章 说起来容易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115章 李老四学数字第440章 登莱出击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388章 羞辱范氏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418章 汉中烟草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370章 代善弃权第650章 军备情况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143章 《甘薯疏》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163章 山海关前的笑话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624章 勋章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706章 大明燧发枪的厉害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314章 赌约第404章 大明工业化第686章 大明水师学堂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机制第854章 请罪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836章 第三重保险第806章 执着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61章 布告第696章 终于盼到了第853章 得胜归来第10章 遇刺第530章 招降卢象升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395章 杀虏放火时第611章 明军威武第53章 集中供应第260章 首胜第541章 乌超哈真第203章 昌黎第四战(3)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48章 南京民变的结果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150章 各方涌动第68章 老少合谋第89章 危险临近第348章 要翻盘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165章 今昔天下之比第191章 都是以权谋财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564章 登莱的士气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656章 第一次第262章 血债血偿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767章 诀别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257章 大军开拔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813章 最长的奏章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573章 出发第555章 大明定远侯第284章 清水明月关的危机第580章 汉奸理论第635章 农业研究所职能的改变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121章 徐光启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514章 燧发枪试验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194章 为国除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