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大军开拔

孙承宗说到这里,看看钟进卫,示意钟进卫发言。

钟进卫清了下嗓子,然后异常认真地说道:“社会分工很明确,坐什么位置,就要干好什么活。你们现在是领军打仗,那就要把仗打好了!我是监军,那也要把监军的工作做好,谁有玩乎职守,包括我在内,就都不用干了。不管你们是怎么想,怎么干的,反正我是会认真做事!”

钟进卫的一番话让人出乎意料,这监军说话挺怪异地,没有说他们听惯的套话,却又能让他们明白,钟进卫想要他们干什么以及他会干什么。虽没说具体的措施,却给了他们一个想像的空间。

他们已基本知道监军的性格,明白如果自己没做好,比如阵前脱逃的话,遇到孙承宗,他可能会全面考虑影响再做决定,而这个监军,却比较幼稚,比较冲动,比较热血,说不定会当场就按律办事了。

因此,钟进卫一说完,他们都表示会做好自己的事情。

钟进卫也不管他们有几个是真心表态的,走了过场后取出圣旨,传达崇祯皇帝奖罚的旨意,然后示意孙承宗,他这边完事了。

孙承宗宣布分四路同时进攻,其中遵化、迁安、永平在前期以牵制为主,主力攻击滦州。目的是让建虏无法集结成大兵团来对战,分散他们有限的兵力。

主力部队由关宁铁骑和白杆军为主,其他将领为辅,以红夷大炮攻城为主,战略包围为辅,实现打一城复一城灭一军的战前预定目标。

布置完了之后,卢象升见没他什么事,连忙又出列问道:“本兵,下官呢,下官何处杀敌?”

“卢知府,沙场征战乃军人之事,你部乃民壮组成,前线杀敌之事就由其他将领去做就行了。”孙承宗解释他的安排道。

卢象升其实是渴望上阵杀敌的,但孙承宗这么说,也是有道理的,他手下才经过多少时间训练,如果现在在野外对阵建虏的话,胜负就不好说了。

但自己前来勤王,这最后的决战马上要开始了,总不能啥也不做吧,他就想无论如何要领一个任务。

孙承宗仿佛知道他的心思,先他开口道:“你部战时作为监军的直属部下,听监军号令,执军法之事。”

卢象升一听有活干,而且还是军法队,虽然砍逃兵和砍建虏都是砍,但两者的差别还是有点大,他知道军队中军法队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勉强接受了这个任务,只是他又说道:“本兵,我部全是步卒,如若在大军后面执行军法任务,似乎未必妥当,而且人数也太少了点。”

“拨八百匹军马给你们,做临时代步之用。”孙承宗早考虑到了这点,回答卢象升道。

卢象升从一万两千多人里挑选出的这八百人,对于骑马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孙承宗答复后,卢象升对军法队无法机动过前线逃兵这点就没问题了。

“秦良玉总兵。”孙承宗又点了下一将。

“末将在。”秦良玉跟着出列,站在了卢象升的旁边。

“令你部拨出三百人给监军调用,同行军法之职。”孙承宗命令道。

秦良玉没有丝毫犹豫,抱拳答复:“末将遵命。”

孙承宗单单指定这两支部队的军士来当军法队,是有其目的的。这两支部队,虽然一支是民壮,一直是土司队伍,可要说能听钟进卫调遣,铁面无私的执行军法,那就只有这两支部队是最合适的。

孙承宗分派完毕后,令他们回营准备,明日一早开拔。

秦良玉回到自己营地后,马上召集手下将领开军事会议,把开战的消息传达下去。

马祥麟一听这次会战的主力果然落到了自家白杆军身上,很是欢喜,出列大声禀告道:“大帅,末将愿为本部先锋,为大军开路。”

秦良玉治军严谨,在正式场合,一律不准私称。因此马祥麟虽为秦良玉的宝贝儿子,也不得不称自己的母亲为大帅。

自己的儿子勇猛,在军中有“小马超”之称,是合适的先锋人选。

但秦良玉有点纠结,孙承宗给出了三百名军士的名额,配备给中兴侯做军法队之用,这是一个和中兴侯相处攀交情的机会。如果儿子不去的话,就白白浪费了一个机会。

而自己和侄儿秦翼明的职位太高,不可能领三百军士就跑去中兴侯手下当差,如果真这么做的话,讨好中兴侯的意味就太明显了,也不是秦良玉的风格。

马祥麟见母亲看着自己一直不说话,有点奇怪,只好再出声道:“大帅。”

营帐内的众人也发现了秦良玉和平常不一样,都微微有点诧异,但没有表现出来。

秦良玉经儿子这么一叫,才发现自己愣神了,她回过神来说道:“本兵有令,着我部派三百士卒给监军调用,行军法之权。本帅有意着你领三百士卒前往监军处听令。”

马祥麟一听,稍微一愣,然后马上表示反对:“大帅,男儿大丈夫,在此决战之际,当征战沙场,末将不愿身处后方。”

秦良玉也是考虑到儿子的勇猛,在这必胜之役中建立功业会比较容易,所以才犹豫地说出了商量口气的话。

现在儿子坚决不乐意,她原本就犹豫的心就更动摇了,非常纠结这个领军人选。

秦翼明明白姑母心中所想,这个领军人选不能在普通将领中选拔,这点是无容置疑的。现在马祥麟又不乐意的话,那就只有一个了。

他犹豫了下,就开口建议道:“大帅,末将觉得张参将可以领军前往听令。”

张凤仪也是和婆婆一个性子的人,平日女扮男装,上阵杀敌,所向披靡。现在听自己要留在后方,也不是很乐意。

秦良玉听了侄儿的建议,心想我马家历年来为大明征战沙场,闯出了白杆军的赫赫威名,凭得就是军功。让儿子在如此好的机会放弃获得勤王事中的军功,而去后方领军法队,确实有点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兴侯的为人如何,已经打探清楚,并不是一个会斤斤计较的小人。

自己这边只要有亲近中兴侯的意思表达出来,也是够了。

于是,她恢复了平时的果断,命令道:“凤仪自领三百骑军,明日一早前往监军处听令。”

张凤仪有点不甘心,想和丈夫一样争取下机会,就想说话,但被秦良玉打断了:“你务必记得,一切以监军军令为主,不得违背。”

秦良玉的意思是让儿媳妇一切听监军的,让砍谁就砍谁,谁的面子都不要给,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坚决站在监军这边。

张凤仪看婆婆的决心已定,军令已下,只好无奈地接受了。

第二日一大早,京师城外的勤王军大营就开始动起来了,军队一批批的开拔,奔赴不同的战场。

钟进卫暂时跟着中军行军,就在孙承宗的身边,边走边和孙承宗聊天。走在他们的前面,是本次攻城的杀手锏,葡萄牙雇佣军所负责的炮营。而在他们身后,则是卢象升的八百民壮军以及张凤仪的三百白杆军,大军浩浩荡荡地离京师而去。

京师的城门随之关闭,只有午时时分会开一扇门,供百姓出入之用。

如此一来,全京师的人都知道京畿之地的决战要开始了。惶恐的有之,兴奋的有之,担忧的也有之。但上至崇祯皇帝,下到难民营的难民,全部都是期盼着大军能凯旋而归。

然而兵事之凶险,并无必胜之仗,加上明军历年来的败仗做背书,这京畿之战,到底会打成什么样,没有人能拍胸脯保证。

第247章 思海战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14章 官员俸禄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23章 勤王诏第26章 再坑第464章 内圣外王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87章 漱口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2章 相识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21章 徐光启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84章 相逢而泣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184章 拂晓袭城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360章 灾情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769章 关注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15章 偷鸡不着第828章 第二重运粮保险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77章 叮嘱第54章 红会雏形第357章 报应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69章 汰兵得行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97章 闻报震怒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407章 肉松第715章 追债第318章 范永斗现身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83章 喜从天降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种部队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42章 交易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205章 昌黎第四战(5)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594章 陷阱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848章 不愧为隆武帝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623章 担得起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695章 心肝疼第89章 危险临近第596章 城破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266章 屠城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855章 雇佣兵第241章 作秀和托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机制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24章 勋章第501章 南京民变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623章 担得起第323章 死营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47章 物价第268章 原来是你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40章 军需官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308章 要自救第76章 个人所得税
第247章 思海战第405章 大婚在即第114章 官员俸禄第697章 要敢野战第23章 勤王诏第26章 再坑第464章 内圣外王第507章 阎应元的请求第87章 漱口第84章 相逢而泣第821章 状告孙传庭第2章 相识第414章 大明中央银行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847章 再会唐王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585章 奴酋到了第121章 徐光启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84章 相逢而泣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184章 拂晓袭城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862章 君明 臣贤而后国强第181章 昌黎动员第360章 灾情第153章 府内见闻第490章 愿往东南第233章 鞑子想撤了第769章 关注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15章 偷鸡不着第828章 第二重运粮保险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377章 叮嘱第54章 红会雏形第357章 报应第484章 运几船回大明如何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69章 汰兵得行第630章 当场石化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243章 宝钞隐忧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97章 闻报震怒第575章 作茧自缚第387章 四小归心第407章 肉松第715章 追债第318章 范永斗现身第646章 冰封岛屿建虏出击第83章 喜从天降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种部队第238章 建虏自大第42章 交易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205章 昌黎第四战(5)第275章 祸福难料第857章 展望未来第594章 陷阱第483章 设立大型补给点第848章 不愧为隆武帝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140章 死不瞑目第623章 担得起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695章 心肝疼第89章 危险临近第596章 城破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266章 屠城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855章 雇佣兵第241章 作秀和托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机制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624章 勋章第501章 南京民变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620章 胜利回归第623章 担得起第323章 死营第393章 最后一战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47章 物价第268章 原来是你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40章 军需官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308章 要自救第76章 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