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

bookmark

令狐方任他督府左长史、武卫将军,又叫他组建校事曹,观看其意,明显是想把他留在王都,按羊髦的话说,似乎是有意要把他“架到火上”,让他去与宋、氾、张等阀族相斗的。

这么一来,请求领兵出战的设想,是不是恐怕就不好得以实现?

莘迩问出了自己的这个疑惑。

羊髦答道:“明公不必上书自请出讨。明公可以先将柔然声东击西、意取敦煌以及柔然内乱的事情,如实禀与大王;然后建议大王择将出讨,以绝柔然觊觎西域商道的后患。当大王择将之时,必会征询近臣意见。髦与孙衍熟悉,愿作明公说客,请他举荐明公。”

顿了下,羊髦又说道,“明公此前督三郡军事,熟悉边地的将校、人情;兼且麴球部的卢水胡骑,虽归麴球统带,但他们是被明公攻破、内徙的,彼等敬畏明公;明公并才大破柔然,又知柔然虚实,如讨柔然,髦愚见,朝中实是没有比明公更适合的主将了。

“髦料只要孙衍举荐明公,大王八九不离十,便会首肯。”

莘迩心道:“令狐奉自诩天命在身,久有意征讨宇内,建不世之殊功,成就霸业。而今他虽伤重卧床,雄心料应未变,……更有甚者,说不定因为伤重,他的此份雄心没准儿反会更加急切。以军功、事业为诱,也许他还真会允许我出讨柔然。”

夜色已深,留羊髦用饭。

饭罢,叫刘壮遣奴仆送羊髦回家。

《管子》有云“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莘迩尽管已经认可了羊髦的三个建议,还是兼听则明,把张龟请来,将此三条,转述与他,问他的意见。

张龟掐着胡须想了会儿,说道:“羊君三策,皆为上策。第三策则为最善。大王如果伤愈,明公出讨柔然,没有坏处;大王若是不治,明公出讨,尤多得利。”

张龟与羊髦意见一致,莘迩遂定下决心。

莘迩笑与张龟说道:“长龄,卿夫妇情深,今卿独从我入都,卿可想念卿妻否?”

“龟从大王来都前,归舍辞行,拙荆嘱龟:明公赏赐极厚,家中衣食无忧,二子有她照养,课业不辍,男子健志,盼龟勿以妻、子为念。”

张龟诚实地说道,“不瞒明公,人孰无情?今方离家,龟故尚未十分思念妻、子;待以日久,想念之情,肯定就会油然而发了。不过,明公之恩、拙荆之嘱,龟不敢忘也!”

莘迩叹道:“‘男子健志’没错,可‘人孰无情’,你说的也没错。”下榻到张龟身前,拍了拍他的胳臂,说道,“而今时局不明,等局势稳定下来,我派人去把你的妻、子接来王都!”

张龟下拜感谢。

“我明日上疏主上,辟卿为我的武卫将军司马。”

长史、司马这些“上佐”,非寻常小吏可比,俱是有品级的,武卫将军的长史、司马都是七品官,乃是不折不扣的朝廷“命官”,依照规定,凡是“命官”,本都该由朝廷吏部,按照士人的乡品,从中择人、任命;但时下阀族势大,并值乱世,一般来说,此类各种府内的僚佐官员,通常都是由“府主”自行辟除,再过个形式,上报朝廷而已。朝廷基本上不会驳回。

张龟残疾,最早时候,莘迩没办法辟用他,其后,他借用兵的机会,通过“板司马”的方式,试探着给他了个官职;板司马虽无印绶,也是官身了,现下水到渠成,可以正式任命於他了。

张龟自从残疾以后,就断了仕进之心,无论如何也是没有想到,他竟然亦有当官,高冠华服、带上印绶的那一天。

张龟趴在地上,伏拜叩首,说道:“明公厚爱重恩,龟以死报之!”

上疏的事情,不急着办。

第二天,莘迩先到城外,送别麴球。

令狐奉的口谕,昨晚出宫,莘迩就立即遣人传送给了住在麴爽家中的麴球。

麴球今晨出城,半天的功夫,已然将部队整顿好,开拔离营,准备返回建康了。

道边,莘迩设下简单的酒宴,为他祖道。

“祖道”者,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之意也。

按照习俗,送行的人还要给远行的人送点钱,作为行资。麴球这是领兵还驻地,不是远游,莘迩与他的关系又十分亲密,不必拘泥俗套,然亦包了两个金饼给他,算是意思了一下。

“鸣宗,氾太守腿伤,酒泉兵折损大半;北宫将军的臂伤虽无大碍,仍未大好;我又领本部现在王都,建康、西海、酒泉三郡,目下大概是兵事最为虚弱的时期,现今柔然内乱,短期内,北疆大概不会再有战事,但三郡中的胡夷部落众多,特别你帐下的卢水胡骑,是新才内徙的,你回到建康,一定要用心抚慰部曲,当此时刻,千万不要生乱子。”

麴球笑道:“将军放心。我回到牧场后,什么也不干,只每天领着他们野猎、演练;对那些入学的各部酋大子弟,我三日一小考,五日一大考,必叫他们每天只忙着读书、写字,没分毫心思去想其它。”

莘迩莞尔一笑,说道:“这样是最好的。”

麴球朝不远处站着的一群胡人小率招了招手,三四人离开队伍,来到近处。

“将军,我知景威是你的爱将,奈何他被大王任到了我的帐下,我没法还你。大王把鲜卑义从拨给了你,我猜你如今必是人手紧缺,怕是不好统领此军,这几个都是卢水胡的小率,俱各勇悍,而且没有官身,我把他们送给你,你自管酌情随意安排,或能於此事上有所稍助。”

几个胡人小率拜见莘迩。

莘迩看去,这几个人他都认识,其中一个还是老熟人了,便是那个得他宝刀之赠的支勿延。

除了支勿延,余下的那几个胡人小率也和支勿延一样,也都是曾受过莘迩或大或小的恩惠,对莘迩很是服气和尊敬的。一看就知,他们是麴球精心选出来的。

莘迩大喜,说道:“鸣宗,知我者,卿也!我正愁人手不足,卿雪中送炭!”

麴球哈哈一笑,举起杯子,一饮而尽,说道:“送我千里,终有一别。孔穿鹿豕之讥,你我可莫自戴头上。将军,就此别过,来日再见!”

莘迩不觉失笑,心道:“小麴还真是笑谈无忌。”

孔穿是孔子的五世孙,出游赵国,与平原君的两个门客结交成了朋友,后来孔穿归鲁,二友送行,临别依依,流泪不止,孔穿见不得他俩这般妇人的样子,作了个揖,扭身就走了。同行的人问他为何如此绝情?孔穿说:人生志在四方,岂能如鹿、猪也似,常常相聚?

麴球的话略略减轻了莘迩心头对局势的担忧,他笑道:“卿英俊高迈,我虽碌碌,亦不甘卿后。鹿豕之属,故非你我之类。”也端起酒杯,把酒喝完。

两人对揖。

麴球上马,引诸小率、亲兵,追上已在前行的队伍,沿着官道,驰骋西去。

目送麴球走远,莘迩没有回中城,引从骑与支勿延等,转去西苑城。

他的部曲,现正驻扎於西苑城中。

比之东苑城,西苑城人烟稀少,荒凉得多。

羊馥、严袭、兰宝掌等军吏、将校,出迎帐外。

拔若能一家干系到卢水胡的稳定,莘迩不放心把他们留在建康,把他们也带来了王都,他们亦在迎接之列。

莘迩入到军营,巡视了各部一遍。

军营搭建在戈壁地上,周边多灌木、杂草,不远处有个小泉眼,北边是个大沙坑。沙坑边上立了一尊铜佛,这铜佛应是西苑城的居民集资造的,年头颇久,佛像身上长满了绿毛。

莘迩步至佛下,观瞧许久。

羊馥等人跟在他的身后。

见他半晌不语,羊馥揣测他的心思,说道:“明公,可要臣使兵卒将此铜佛移走么?”

莘迩回过神来,说道:“不用。移它干什么。”

打量铜佛,不是因为想把它移走,而是莘迩忽然由它想到了一件事。

щщщ▲ тt kán▲ ¢ Ο

羊髦的三策,主要和军、政有关,没有涉及宗教。

而下佛教渐昌,陇人崇佛者众多,士族里边亦不乏信男信女。因为人才凋零而权势大不如昔的阴氏,就是士族里边最为信佛的一家,王都附近山中的石窟佛像,其中有不少便是阴氏出资开凿、塑造的。

莘迩看着铜佛,心中琢磨,想道:“开山造像,损耗民财,不足取,但今乱世,佛教言修来世,又言人生皆苦,下惑百姓,上宜统治,故此越是乱世,佛家越如鱼得水,佛教大盛,将是个人不能阻挡的潮流。那张浑且知通过凿山造佛,扩大他在乡野的影响,我是不是也可以在佛教这方面做点文章,以将之成为一个我可以利用的辅佐力量?”

想法是有了,至於这点文章该怎么做,尚无定策。

莘迩对羊馥说道:“异真,我等下回到城里,便上书主上,举你为督府长流参军。你作些收拾,等旨意下来,就进城到督府办公罢。”

羊馥已得了羊髦的传信,知了此事,并不惊奇,应道:“是。”

“你明天派两个人去建康,把道智和尚给我请来。”

羊馥不惊奇升官,莘迩的这道命令却让他楞了下,说道:“请道智?”

“是啊。”莘迩瞧了瞧左右诸人,心中的想法不足为外人道,装作感悟的模样,叹道,“日前我与宋君智相晋见大王,闻其言及西域神僧,神通玄妙;今我到营,见此铜佛,端得庄严宝象,我心不觉为之震撼。我佛慈悲,我欲精研佛理,请道智和尚来,方便我时时请教。”

莘迩不知,原本的时空中,晋以后,南朝之时,佛教大兴,以至官员出任外郡,常常都会礼请名僧,同往上任。他这个“请道智和尚来”,倒是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羊馥等人面面相视。

这尊铜佛色泽晦暗,锈迹斑斑,满是绿毛,又哪里有半点的“庄严宝象”了?诸人诧异归诧异,没谁会没眼色到质疑莘迩的程度,都没吭声。羊馥恭谨应诺。

元光兴冲冲地自投柔然,主动乞作柔然内应,不意却被温石兰给哄了,后来在听闻到匹檀从敦煌方向撤退之时,他已知自己上当,这些天一直忐忑不安,深怕莘迩追究他“柔然主力将从城东进攻”的假话,这会儿赶紧拍马屁,说道:“阿父天生宿慧,研习佛法,定能得妙旨。”

莘迩瞅了他眼,似笑非笑,说道:“我也觉得我有点宿慧,来日也许我还会生出家之念呢。”

元光正色说道:“阿父,这可不行!阿父是朝廷栋梁,如若出家,置国家苍生於何!”

“也是。不如这样,来日我如真的生了出家之念,我与你,也算是父子了,子代父出家,足能表我的虔诚。你可愿意么?”

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上)第三十四章 蒲茂兴变革 阿瓜化宋谋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四十章 秦与唐并立 孟朗绘蓝图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六章 曹田非良将 襄武四面敌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五十三章 石焉与玉比 氾丹岂再败第十七章 阿蜍仓皇跳 田舍奴骄狂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征虏 荆州欲伐蜀第十二章 援手产成就 从兹觉我存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择官选道智第二十三章 莘迩情仁厚 蒲茂降尊号第六十八章 军法一头羊 西投乞活去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进 征虏两路攻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进 征虏两路攻第二十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中)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八章 结姻升身价 求贤引变动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第四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三)第十九章 入宫知天威 少年渐成人第四十六章 一战克鄯善 以直报其怨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中)第十一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五)第十四章 修史为今鉴 考功利数得第四十六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中)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寝宫问二女第十六章 何用尔结草 计须金刀用第十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四)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五)第三章 陇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三十三章 飞黄腾踏去 美人嫁丑夫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五十章 氾丹请驻外 巩高击西计第十四章 一日访三人 宴荔将起兵第五十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上)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一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下)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一章 傅乔典书令 云光如妆容第十一章 显美鄙虾兵 麴硕报军情第九章 一让苟将军 求援拓跋部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马粪熏元光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五章 秦营献秘密 季和出对策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阴城守弛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击朔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敌攻不备第五十一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下)第三章 令狐图远谋 虎贲苦不足第二十一章 黄荣驳氾议 勃野使拓跋(下)第十八章 草绘说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五十四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三章 令狐图远谋 虎贲苦不足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进退定军令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抚讨 阿瓜片言决第八章 结姻升身价 求贤引变动第二十四章 患难苦双鸳 勒胡迎都督第四章 魏咸万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四十一章 兵贵以杂利 人马先相亲第十七章 巧妇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八章 草绘说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二十五章 不可乱正统 遗策灭贺浑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五)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四十一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九)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阴城守弛第二十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二十五章 韬略冠国中 凶狡凌胡部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四)第三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三)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儿衣 李亮要事办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龙身第四十八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三)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上)第二十五章 怒命斩平罗 得令点兵出第二十二章 献鹿止谣传 温言宽太后第二十章 千骑卷云驰 战罢效吴起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
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上)第三十四章 蒲茂兴变革 阿瓜化宋谋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四十章 秦与唐并立 孟朗绘蓝图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六章 曹田非良将 襄武四面敌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五十三章 石焉与玉比 氾丹岂再败第十七章 阿蜍仓皇跳 田舍奴骄狂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征虏 荆州欲伐蜀第十二章 援手产成就 从兹觉我存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择官选道智第二十三章 莘迩情仁厚 蒲茂降尊号第六十八章 军法一头羊 西投乞活去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进 征虏两路攻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进 征虏两路攻第二十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中)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八章 结姻升身价 求贤引变动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三十三章 张浑不离朝 龟有上下策第四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三)第十九章 入宫知天威 少年渐成人第四十六章 一战克鄯善 以直报其怨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中)第十一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五)第十四章 修史为今鉴 考功利数得第四十六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中)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寝宫问二女第十六章 何用尔结草 计须金刀用第十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四)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五)第三章 陇西急如火 太后芳心喜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三十三章 飞黄腾踏去 美人嫁丑夫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五十章 氾丹请驻外 巩高击西计第十四章 一日访三人 宴荔将起兵第五十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上)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二十一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下)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一章 傅乔典书令 云光如妆容第十一章 显美鄙虾兵 麴硕报军情第九章 一让苟将军 求援拓跋部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马粪熏元光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五章 秦营献秘密 季和出对策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阴城守弛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击朔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敌攻不备第五十一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下)第三章 令狐图远谋 虎贲苦不足第二十一章 黄荣驳氾议 勃野使拓跋(下)第十八章 草绘说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五十四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三章 令狐图远谋 虎贲苦不足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进退定军令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抚讨 阿瓜片言决第八章 结姻升身价 求贤引变动第二十四章 患难苦双鸳 勒胡迎都督第四章 魏咸万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四十一章 兵贵以杂利 人马先相亲第十七章 巧妇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八章 草绘说兵法 丈夫五鼎烹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二十五章 不可乱正统 遗策灭贺浑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五)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四十一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九)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阴城守弛第二十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第二十六章 鹿为阿瓜得 朝会初交锋第二十五章 韬略冠国中 凶狡凌胡部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四)第三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三)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四章 大事不惜身 曹斐意豪然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儿衣 李亮要事办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龙身第四十八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三)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上)第二十五章 怒命斩平罗 得令点兵出第二十二章 献鹿止谣传 温言宽太后第二十章 千骑卷云驰 战罢效吴起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