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5)

fùcìxūpútíshìfǎpíngděngwúyǒugāoxiàshìmíngānòuduō“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luósānmiǎosānpútíyǐwúwǒwúrénwúzhòngshēngwúshòuzhěxiūyíqiè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shànfǎjí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ūpútísuǒyánshànfǎzhě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rúláishuōjífēishànfǎshìmíngshànfǎ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白话译文】

“再者,须菩提,这个名为无上正等正觉的法,一切平等,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所以才叫作无上正等正觉。摆脱了我、人、众生、寿者的区分,来修习一切的善法,就可以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所谓善法,如来说并非善法,只是叫做善法罢了。”

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

xūpútíruòsānqiāndàqiānshìjièzhōngsuǒyǒuzhūxūmíshānwá“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rúshìděngqībǎojùyǒurénchíyòngbùshīruòrényǐcǐbōrěbōluómì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jīngnǎizhìsìjùjìděngshòuchídúsòngwèitārénshuōyúqiánfúdé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bǎifènbùjíyībǎiqiānwànyìfènnǎizhìsuànshùpìyùsuǒbùnéngjí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白话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须弥山堆积而成的七宝,来进行布施;而另外有人拿着这本《般若波罗蜜经》,哪怕只是其中的四句偈,受持读诵,并且向他人宣讲;那么,前面那个人布施所得的功德,还不及后一个人的百分之一,百千万亿分之一,直到用算数比喻都不能比拟的程度。”

第二十五品化无所化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rǔděngwùwèirúláizuòshìniànwǒdāngdù“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zhòngshēngxūpútímòzuòshìniànhéyǐgùshíwúyǒuzhòngshēngrúláidù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zhěruòyǒuzhòngshēngrúláidùzhěrúláijíyǒuwǒrénzhòngshēngshò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zhě者。

xūpútírúláishuōyǒuwǒzhějífēiyǒuwǒérfánfūzhīrényǐwé“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yǒuwǒxūpútífánfūzhěrúláishuōjífēifánfūshìmíngfánfū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白话译文】

“须菩提,你觉得如何?大家不要以为如来会有这样的念头:我应当去度脱众生。须菩提,不要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

因为实在是没有如来可度的众生,假如有如来可度的众生,如来就有了我、人、众生、寿者的分别。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实质上并没有我,但一般的凡夫以为有我。须菩提,所谓凡夫,如来说并非是凡夫,只不过名为凡夫而已。”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xūpútíyúyìyúnhékěyǐsānshíèrxiàngguānrúláifǒ“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xūpútíyánrúshìrúshìyǐsānshíèrxiàngguānrúlá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fóyánxūpútíruòyǐsānshíèrxiàngguānrúláizhězhuànlúnshè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wángjíshìrúlá王即是如来。”

xūpútíbófóyánshìzūnrúwǒjiěfósuǒshuōyìbùyīnɡyǐ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sānshíèrxiàngguānrúlá三十二相观如来。”

ěrshíshìzūnérshuōjìyá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ruòyǐsèjiànwǒ若以色见我,yǐyīnshēngqiúwǒ以音声求我,shìrénxíngxiédà是人行邪道,bùnéngxiànrúlá不能见如来。

【白话译文】

“须菩提,你觉得可不可以凭借三十二种相去认识如来?”

须菩提回答:“是的,是的,可以凭借三十二种相认识如来。”

佛陀说:“须菩提,假如凭借三十二相就可以认识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以正法治世的大君王)就是如来了。”

须菩提对佛陀说:“世尊,按我理解的佛所说的道理,不应该凭借三十二相来认识如来。”

这时,世尊说了一首偈: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现)如来。

第二十七品无断无灭分

xūpútírǔruòzuòshìniànrúláibùyǐjùzúxiànggùdéānòuduō“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luósānmiǎosānpútíxūpútímòzuòshìniànrúláibùyǐjùzúxiànggù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dé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ūpútírǔruòzuòshìniànfāānòudu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zhěshuōzhūfǎduànmièmòzuòshìniànhéyǐgùfā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zhěyúfǎbúshuōduànmièxi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白话译文】

“须菩提,假如你有这样的想法:如来不因具足一切诸相的缘故,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不要这样想:如来不因为具足一切诸相,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须菩提,你更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是在说一切法断灭。千万不能这样想,为什么呢?因为发无上正等正觉的人,对于一切的法不会以断灭相去判断。”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贪分

xūpútíruòpúsàyǐmǎnhénghéshāděngshìjièqībǎochíyòngbùshī“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ruòfùyǒurénzhīyíqièfǎwúwǒdéchéngyúrěncǐpúsàshèngqiánpúsàsuǒ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dégōngdéhéyǐgùxūpútíyǐzhūpúsàbúshòufúdégù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xūpútíbófóyánshìzūnyúnhépúsàbúshòufúdé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xūpútípúsàsuǒzuòfúdébùyīnɡtānzhùshìgùshuōbúshòufú“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dé德。”

【白话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菩萨用充满恒河沙数一样多的世界七宝布施,而另外有人,明白一切法没有自性,达到无生无灭的大乘境界,那么,此人的功德远远超过了前者。为什么呢?须菩提,真正的菩萨是不接受有为福报的。”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接受有为福报?”

“须菩提,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没有任何执著贪求,所以说菩萨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品威仪寂静分

xūpútíruòyǒurényánrúláiruòláiruòqùruòzuòruòwòshìré“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bújiěwǒsuǒshuōyìhéyǐgùrúláizhěwúsuǒcóngláiyìwúsuǒqù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gùmíngrúlá故名如来。”

【白话译文】

“须菩提,假如有人说:如来或来或去,或坐或卧,那么,这个人并不明白我所说的义理。为什么?所谓如来,无所来,也无所去,所以叫做如来。”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xūpútíruòshànnánzǐshànnǚrényǐsānqiāndàqiānshìjièsuìwéiwē“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chényúyìyúnhéshìwēichénzhòngnìngwéiduōfǒ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xūpútíyánshènduōshìzūnhéyǐgùruòshìwēichénzhòngshíyǒ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zhěfójíbúshuōshìwēichénzhòngsuǒyǐzhěhéfóshuōwēichénzhòngjífē者,佛即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wēichénzhòngshìmíngwēichénzhòngshìzūnrúláisuǒshuōsānqiāndàqiānshìjiè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jífēishìjièshìmíngshìjièhéyǐgùruòshìjièshíyǒuzhějíshìyìhé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xiàngrúláishuōyìhéxiàngjífēiyìhéxiāngshìmíngyìhéxiā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xūpútíyìhéxiàngzhějíshìbùkěshuōdànfánfūzhīréntānzhù“须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qíshì其事。”

【白话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把三千大千世界碾碎成微尘,你说这些微尘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说:“很多,世尊。为什么呢?如果微尘很多是实有的话,佛就不会说微尘很多。为什么呢?佛说微尘很多,其实并非微尘很多,只是名为微尘很多。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是虚幻不实的,只是假名为三千大千世界而已。为什么呢?如果我们把这个世界看成是实有的,那么,它不过是很多微尘积聚而成的一个所谓整体,这个整体本身并没有独立的自性,因此并非一个实在的整体,只不过名为一个整体而已。”

“须菩提,这个积聚而成的整体,实际上是无法言说的。但一般的凡夫,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对这样一个虚幻的整体执著。”

第三十一品知见不生分

xūpútíruòrényánfóshuōwǒjiànrénjiànzhòngshēngjiànshòuzhě“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jiànxūpútíyúyìyúnhéshìrénjiěwǒsuǒshuōyìfǒ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fúyěshìzūnshìrénbújiěrúláisuǒshuōyìhéyǐgùshìzū“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shuōwǒjiànrénjiànzhòngshēngjiànshòuzhějiànjífēiwǒjiànrénjiànzhò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shēngjiànshòuzhějiànshìmíngwǒjiànrénjiànzhòngshēngjiànshòuzhějià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xūpútífāānòuduōluósānmiǎosānpútíxīnzhěyúyíqièfǎyīnɡ“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rúshìzhīrúshìjiànrúshìxìnxièbùshēngfǎxiàngxūpútísuǒyánfǎ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xiàngzhěrúláishuōjífēifǎxiàngshìmíngfǎxià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白话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人说佛在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你觉得怎样呢?这个人理解我所说的道理吗?”

“没有,世尊,这个人没有理解如来所讲的道理。为什么呢?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并非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只是名为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对于一切的法,应该这样了知,这样观察,这样信解,不起分别心。须菩提,所说的法相,其实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是名为法相。”

第三十二品应化非真分

xūpútíruòyǒurényǐmǎnwúliàngāsēngqíshìjièqībǎochíyòngbù“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世界七宝持用布shīruòyǒushànnánzǐshànnǚrénfāpútíxīnzhěchíyúcǐjīngnǎizhìsìjù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jìděngshòuchídúsòngwèirényǎnshuōqífúshèngbǐ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yúnhéwèirényǎnshuōbùqǔyúxiāngrúrúbúdònghéyǐgù“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yíqièyǒuwèifǎ一切有为法,rúmènghuànpàoyǐ如梦幻泡影,rúlùyìrúdià如露亦如电,yīnɡzuòrúshìguā应作如是观。”

fóshuōshìjīngyǐzhǎnglǎoxūpútíjízhūbìqiūbìqiūníyōupó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sèyōupóyíyíqièshìjiāntiānrénāxiūluówénfósuǒshuōjiēdà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huānxǐxìnshòufèngxí欢喜,信受奉行。

【白话译文】

“须菩提,如果有人用充满不可胜数的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而另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心寻求彻底的解脱,受持、读诵、并且为别人解说这部经书,哪怕只是其中四句偈,所获得的福德远远胜过前面那个人。那么,应当如何为别人解说呢?应当不执著一切的法,如如不动。为什么呢?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圆满地宣讲了这部经,须菩提以及在场的众多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优婆塞(在家修行的男子)、优婆夷(在家修行的女子),一切世间的天、人、阿修罗,听了佛的说法,皆大欢喜,切实奉行。

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19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1)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1)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2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4)第4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第18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第12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1)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22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4)第19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1)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3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2)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3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2)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23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5)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6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1)第17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2)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16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1)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4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第11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17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2)第7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广大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第23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5)第2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7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广大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第16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1)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2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4)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19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1)第7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广大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1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3)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12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1)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18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1)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
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19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1)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1)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2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4)第4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第18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第12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1)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22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4)第19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1)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3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2)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3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2)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23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5)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6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1)第17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2)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16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1)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4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第11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26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3)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17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2)第7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广大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第23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5)第2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7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广大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第16章 不焦虑的活法:正见使人心静,偏见使人焦虑(1)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2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4)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19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1)第7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广大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21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3)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12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1)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13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2)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18章 不焦虑的活法: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第15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2)第2章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1)第24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1)第20章 《金刚经》全文注音版(2)第5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1)第10章 不焦虑的活法:最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平静”(1)第9章 不焦虑的活法:修平等心,看透人生的本来面目第8章 不焦虑的活法: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14章 不焦虑的活法:生死的秘密(1)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1章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第6章 不焦虑的活法:心情烦躁时,马上深呼吸(2)第25章 特别附录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的本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