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癸卯案终

第494章 癸卯案终

夜幕笼罩下的紫禁城,风雪交加。

夜空中雪花被大风刮起,跪在干清门前的数十位勋臣面对狂风暴雪,似乎也感受到了寒意。

许多人的肩头堆积着积雪,一动不动,就连发须上也结着一层薄薄的冰霜。

常年的酒色掏空了不少人身体,曾经可上山捉虎,下水擒龙的他们,此刻在风雪下瑟瑟发抖。

尽管寒冷和风雪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但没有人敢挪动身体。

不多时,干清门外的广场又走来一批武官,而这次则是以朱能、李彬等人为首的燕府派。

他们见到王义等人情况,朱能与李彬等人也不多说什么,直接跪在了干清门前。

他们身后的燕府派诸多勋臣武将也纷纷跪下,一时间干清门外聚集了近百名正四品以上武官、勋臣,好不壮观。

“陛下,成国公也带人来了,现在正跪在干清门外。”

亦失哈小声传话,可朱高煦并不回应。

在这寒冷的夜晚,除了风雪声,朱高煦便再难以听进去其它。

火光照亮了宫殿的一角,橙红色的光芒映照在《天下四夷宾服总图》上。

此刻的这幅地图似乎有魔力一般,让朱高煦直愣愣的站着看了半个多时辰。

亦失哈等着朱高煦开口,可他迟迟不开口。

兴许是得知了朱能等人都来的消息,亦或者是觉得王义在外等待太久,总之等候许久的郭琰还是走进了干清宫内。

“皇后殿下……”

亦失哈对郭琰行礼,郭琰颔首便越过他,来到了朱高煦的身旁站着对朱高煦行礼。

“你也是来劝我的吗……”

朱高煦的声音略微低沉,郭琰听后颔首:“总归有人要来劝陛下。”

“此案涉事的主要还是以文臣居多,至于勋臣虽然也其罪可诛,但其功劳也不能忽视。”

“陛下若是杀了他们,那渤海与北平、大宁昔日的百姓应该如何面对陛下呢?”

郭琰并非要劝朱高煦放过所有人,她只是想让朱高煦考虑清楚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丘松这群人肯定是不能杀的,但是严惩却是可以的。

“按照《大明律》,他们该不该死?”

朱高煦侧过头,俯视郭琰质问,郭琰也不假思索的点头:“该死!”

“可历朝历代,功臣自有一套处置办法,便是昔年侯君集谋逆,唐太宗也不过仅杀他一人罢了。”

“人言陛下有太祖高皇帝之风,但在臣妾看来,陛下重视情义却不比唐太宗要少。”

“此案,请陛下斟酌定罪……”

郭琰话音落下,当即抬手作揖,为朱高煦行礼下跪。

朱高煦将目光重新挪回地图上,郭琰也缓缓起身退出了干清宫,不再多说任何话。

兴许是被她的话给提醒了,朱高煦在一刻钟后最终开口:“叫朱能和王义、陈昶进来。”

“是!”亦失哈闻言,当即一路快走的去传话。

不多时,干清门打开,亦失哈从中走出,对着这群被风雪冻得瑟瑟发抖的勋臣开口道:

“成国公、沈国公、肇州侯,起身进来吧。”

“臣,领口谕……”

被冻得不轻的三人起身,兴许是年老体衰,王义甚至需要陈昶搀扶才能起身走入干清门。

步履蹒跚中,王义与朱能、陈昶走入了干清宫内,见到了背对着他们的朱高煦。

“陛下,臣失礼,请陛下治罪……”

王义与朱能、陈昶跪下叩首,朱高煦闻言咬紧牙关,稍许才将脾气压下去,回过头来,表情阴鸷。

“治罪?”朱高煦语气带着轻嗤:“朕现在还能治你们的罪吗?”

“朕怎么看,都是你们三个人带着人来逼宫的,还需要朕治罪?”

“臣万万不敢!”三人叩首,朱高煦也走上前来,站在三人面前,居高临下,表情难看。

“不管是入关前还是入关后,我不止一次的说过,约束好自己!约束好自己!约束好自己!”

朱高煦连续三声“约束好自己”,令三人脸上涨红。

朱能虽说不是渤海派,但朱高煦也并未苛待过燕府派,自张玉死后,朱高煦与燕府派的沟通基本都通过朱能来传达自己的意思。

发生这样的事情,朱能自然清楚朱高煦有多生气。

“朕对你们的赏赐不够丰厚吗?”

“朕对你们的子嗣不够优待吗?”

“朕对你们不够关心吗?”

“你们总是与朕说你们过得如何如何,朕却从未向伱们抱怨朕过得如何。”

“你们在下面拦吃卡要,在海外偷偷开采矿坑,这些事情朕拿出来与你们计较过吗?”

“朕只是没想到,你们的胃口越来越大,现在居然连铁路这种国政都敢上手吃拿卡要,日后是不是也要学习前朝,开始喝兵血,吃空饷了?!”

“臣……”王义三人嘴里发苦,却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

如果朱高煦只是说他们三个,他们三个绝对可以否定自己做过这些事情,因为他们确实没做过这些事情,而且约束自家人约束的很好。

可问题在于,他们今日是来替丘松等人求情的,这些事情他们没做,可下面的人却没少做。

或许确实与朱高煦说的一样,这群人距离喝兵血吃空饷也就只差一步了。

“朱能袭父职担任副千户,他没体验过百姓的疾苦日子也就罢了,可王义和陈昶,你们俩个呢?”

朱高煦这句话虽然是在骂王义和陈昶,可连带着把朱能也骂了。

“臣……”

三人从朱高煦开口到现在,就没能说出一句话,因为他们不占理。

“我很早就说过,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业,这件事成功了,你们的名字都会记录在史书上青史留名,可现在你们的做法却是什么?”

朱高煦越说越气,如果不是看在他们三个人年纪都五六十了,他兴许已经动手了。

“我在前面拉着大明朝这艘船走,希望你们做的不过就是帮我修修补补,可你们不仅不修补,甚至还要把船拆了!”

“你们告诉我,我现在应该怎么对待你们,才能让你们回心转意,回到那个意气风发的时候!”

朱高煦真的觉得很累,他知道君臣关系不能处成兄弟,可他们本就是战场作战的兄弟。

他对这群人的纵容已经够多了,期间也不是没有过提醒,但他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现在的他只觉得整个大明朝没有人能懂自己,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大明朝错过当下的机会后,需要花费多少心力与时间才能等到一个和当下一样的机会。

自己已经四十三岁了,哪怕真能活到自己爷爷的年纪,也不过只有二十几年时间罢了。

二十几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很漫长,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太过短暂。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会发放国债,取用百姓们的储蓄来大基建。

他的时间不够用,所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大明必须需要的几条铁路给修建完成。

只有铁路修建好,才能开始针对性的迁徙百姓前往内陆,将西北的少民迁徙内地,将江南的汉民迁徙西北和西南,以此来实现疆域上的稳固。

打下来是本事,但能守住才是功绩。

大明现在可以守住东北了,那西北和西南以及南洋地区就是下一步。

这种节骨眼上,二十几年时间对于朱高煦来说都不够用,他真的没有心力在庙堂上玩什么阴谋诡计。

“亦失哈听旨!”

“奴婢在……”

朱高煦忽的开口,亦失哈也连忙上前跪下听旨。

“传旨意,丘松、陈圭、火真、李齐、徐钦、李察、李赤、房宽……等二十三人均夺爵,责其徙回家乡,不得入京!”

“其余涉事文武官员及其亲眷,皆流配沙州、瓜州、肃州、鹤城、海喇儿城及哈密!”

“奴婢,接旨……”听到朱高煦没杀丘松等人,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

至于被流配的武官们,他们实在是爱莫能助,只能在日后帮衬帮衬了。

“滚出去吧!”

“臣……告退”

朱高煦拂袖而去,朱能与王义、陈昶等人五拜三叩,颤颤巍巍起身离开了干清宫。

在他们走出干清宫后,亦失哈也将旨意传给了六军都督府和六部、都察院等衙门。

一时间,许多被圈禁起来的公侯伯府皆放开,旨意不断传达,他们的家产被查抄,本人也被兵卒看押送往了返回家乡的马车或火车。

至于那群参与贪墨的文武官员则是不论派别,纷纷被牵连亲族圈禁起来,等待他们的是西北的黄沙和漠北的草原。 西厂、锦衣卫、兵部兵马司纷纷行动起来,从圣旨下达开始,整个大明朝的官场都在发生动荡。

不断有官员被抓捕,而后又有新的官员接替。

至于吏员就更不用多说,数万毕业的中学学子和数十万小学学子都在等待位置,如果可以,他们甚至希望全天下的吏员都更换一遍。

癸卯案的波及太广,朱高煦不仅没有开十日一次的常朝,就连洪熙七年正旦大朝会都宣布罢朝。

正常风波从洪熙六年冬至开始,一直到洪熙七年寒食节才宣告结束,前后三个多月,被捕官员一千二百四十六人,吏员二万七千五百九十七人。

这群人牵扯的亲眷数量达到十九万六千余人,故此被判流配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二万多人。

其中近十万被发配鹤城、海喇儿城,剩余都被发配到了哈密、沙州、瓜州、肃州等地。

从这群人身上,户部一共查抄获得黄金十四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两五钱三分,白银三百余万两,铜钱八百余万贯,钞六百多万贯。

虽说金银铜钱并不算多,但查抄所得的不动产却远远超过的郭资与夏原吉的猜想。

光是宅院、别墅、小院便多达近五万处,另外还有田六百余万亩,矿坑五十七处,积存仓库中的粮食四百余万石。

此外,还有古董字画和珍宝玩物,古籍孤本二百多箱。

这些东西经过户部折色,价值不低于五千万贯。

即便将田地均分给百姓,剩下的东西也能折色出八百余万贯。

“二百多箱古董字画已经被运往内廷,矿坑归入矿课司官吏,粮食与宅院则是当地变卖后充入国库。”

“经户部统计,能收入国库的金银铜钱大概价值两千万两,另外还有六百多万贯宝钞。”

“至于这些东西,大致是勋贵三,太监二,官员五。”

洪熙七年三月初,当亦失哈将“癸卯案”的结果告诉了坐在武英殿内的朱高煦。

朱高煦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亦或者说他已经无话可说。

“钱就放在银行里,偿还之前调用储户的储蓄,多的就调往工部。”

“至于耕地,户部做主,都察院监督,让地方官员均分给地方上的百姓。”

“另外,让都察院对六军都督府及天下兵马进行京察。”

朱高煦的旨意让亦失哈心里一紧,此前从未发生过都察院对六军都督府京察一事,基本上都是军队自查。

如今看来,“癸卯案”的影响不仅仅是贪腐,也让朱高煦对六军都督府的信任降低了许多。

至少在以前,他不会让都察院对六军都督府和军队京察。

“奴婢领命……”

亦失哈没敢多说什么,只是作揖应下后转身离去。

在他离去后不久,与他一起返回的还有户部尚书郭资和吏部尚书夏原吉。

二人入殿唱声作揖,最后落座开始汇报。

“陛下,今岁的科举,是否要提高录用数量,地方上的官员似乎有些不足。”

夏原吉率先开口,毕竟这次抓捕的官员太多了,要知道大明一年顶多从进士中选官三百人,而今一下子抓走一千二百多。

虽说可以用举人代替,但举人始终不如进士含金量高。

只是面对夏原吉的建议,朱高煦毫不犹豫的拒绝道:“规矩不能变,进士不够就用举人。”

“臣领命。”见状夏原吉便不再多说什么,户部尚书的郭资则是作揖道:

“陛下,钱粮已经下旨归入银行了,剩余三百多万贯都调拨给了工部,此外海军都督府上疏需要重新建设一批宝船和福船,需耗费一百三十余万两。”

“准!”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同意,毕竟海军是大明能源源不断获得海外金银的根本,加上现有的宝船和福船大部分都是二十几年前建造的了,更换一批新的也十分正常。

“去岁,行政支出三千四百三十余万贯,军费支出一千七百余万贯,基础建设支出九百七十万贯,合计六千一百余万贯。”

“至于岁入,去岁田赋及商税、杂项合计四千五百七十万贯,负一千五百三十万贯。”

郭资汇报了一下去年的岁入情况,又紧接着补充道:

“另外,癸卯案的抄家中,还从中抄出六百万贯的国债,这些国债是要投入市场还是……”

他小心翼翼询问,朱高煦闻言摇头:“就地销毁就行。”

“是……”郭资松了一口气,销毁了这六百多万贯的国债,每年也能减少十几万的利息了。

“明年年末要偿还第一批的两千万贯国债,户部的钱粮充足吗?”

朱高煦询问郭资,郭资连忙作揖:“回陛下,如果今年负支出不超过一千八百万贯,那明年年末应该能偿还。”

“不过,明年的负支出,朝廷便有些负担不起了……”

郭资的话似乎有别的意思,朱高煦皱眉道:“你有什么建议。”

“臣建议,将查抄所得的六百多万亩耕地贩卖……”

郭资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议,朱高煦听后有些挂不住脸,毕竟他才说要均分给百姓。

郭资似乎也知道这么说会让朱高煦挂不住脸,故此他连忙继续说道:

“虽说陛下将田地均分百姓是一项善政,但田地到了百姓手中,产出纳税并不算多,朝廷虽说把田卖给了百姓,但这笔钱基本都投入在地方上,也是变相的帮持百姓,所以陛下不用有任何压力。”

面对郭资的提议,朱高煦是心动的,但他还得考虑考虑,所以他将目光投向了夏原吉。

“夏原吉,你怎么看。”

“臣以为,此政可行。”夏原吉作揖回答,他也认为朝廷没有必要死撑着。

历朝历代查抄田亩,鲜有均分百姓的政策,都是把田亩通过地方官府贩卖,收拢钱粮回到国库。

朱高煦已经搞过很多次均分田亩,但这种手段并不利于平衡发展。

例如这次查抄的田亩大多都是北直隶、河南、南直隶的土地,这些地方的百姓虽算不上大富大贵,但绝对算不上贫困。

相比较之下,西北和西南的百姓才是真正的贫困。

现在用北直隶、河南、南直隶百姓买田的钱去扶持西北和西南的百姓,这更有利于地方均衡发展。

“既然如此,那这件事你们就好好操办吧,把这批田卖出去,应该能偿还后年的国债和积欠了。”

朱高煦感叹着,郭资也点了点头表示附和。

“还有事启奏吗?”朱高煦询问,二人纷纷摇头起身。

在作揖行礼后,二人退出了偏殿,而在正殿理政的殿阁大学士们也看着他们离去,末了将心神放回到了自己面前的奏疏上。

五人脸色各异,王回脸色尤其不好看,毕竟这次被打击的一千多名官员,基本有七成都是新政派的官员,剩下的也是渤海的武官,这些都是他们的助力。

只可惜他们太蠢,偏偏在朝廷缺钱的时候去贪腐,不然也不会倒台的那么快。

想到这群人的愚蠢,王回便攥紧了手中的毛笔。

他的举动被其余四人看在眼里,徐硕是唏嘘,薛瑄是假装看不到,杨荣和杨溥虽然没有露出什么得意的表情,但那戏谑的眼神却足够刺痛王回的心。

送夏原吉与郭资的亦失哈将他们的神态看在眼里,随后在返回偏殿后,将外面众人的神态表情转告了朱高煦。

朱高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他早已经走出了“癸卯案”的阴影,尽管这件案子带给了他不少的影响,但他已经将目光重新放到了大明朝这艘大船的航行上。

“这个王回能忍住不贪,这倒是我没想到的。”

朱高煦对王回做出点评,他没想到王回这种靠嘴皮子上位的人,居然在上位过程中连一文钱都没贪污过。

“起先奴婢也以为他这种野心勃勃的人肯定少不了贪污的手段,现在看来是奴婢着相了。”

亦失哈也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自己对王回的看法,并得到了朱高煦的点头认可。

“人总归会贪恋一样东西,要么就是美色,要么就是名声,要么就是金钱,要么就是权力。”

“他不贪钱,对美色也不在意,那么他在意的无非就是名声和权力了。”

“若是名声还好,若是权力……”

朱高煦眯了眯眼睛,但他一想到王回与自己相差不过五六岁的年纪,他又渐渐放下心来。

“他们这次遭受打击,江南的那群人估计会在这次科举中做文章。”

“你让胡纶和刘勉多关注,科举的事情不能出现什么差错。”

“奴婢领命”亦失哈应下,朱高煦又询问道:“圻儿到哪了?”

“回陛下,半个月前的消息已经抵达广州了,最多四月就能抵达交趾南边的广南。”

亦失哈说着,同时又开口道:“此外,三殿下和四殿下今年便毕业,两位娘娘想请问陛下,这二位殿下的去处。”

“坦儿和垐儿吗?”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想了想后才开口道:

“车里、蛮莫都是不错的地方,他们日后就藩的地方也会在三宣十慰的地方上,提前去熟悉熟悉也好。”

“对了,最近王义在干嘛?”朱高煦想到了王义,亦失哈闻言眼神黯淡几分道:

“上次求情过后便染了风寒,好好治理了三个月才稍微好了些,但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家中休养,没有插手任何事情,只是常常召见那些入京述职的武官,教导他们以“癸卯案”引以为戒。”

“唉”听到这话,朱高煦长叹一口气,患得患失道: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322.第322章 应对自如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540章 衣锦还乡第410章 倭奴叛乱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77章 北地难安第445章 解缙案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第550章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第491章 各有心思147.第147章 崽坑爷粮第113章 功臣末路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424章 燕台虎峪第386章 波斯之乱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433章 北征告终231.第231章 辽事糜烂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第38章 宋国公府第354章 伉俪情深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48章 老当益壮162.第162章 死伤甚重第486章 为人三思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第89章 孤家寡人第72章 小鬼难缠第23章 爷孙较劲第373章 庙堂局势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493章 癸卯贪腐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72章 小鬼难缠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第134章 以待天时第423章 杀鸡儆猴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459章 阖家团圆第96章 孙帮爷背锅第517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第90章 燕府三宝第33章 金陵街坊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407章 永乐十年第28章 潜龙在渊第36章 以利诱之第468章 漠北事变175.第175章 睚眦必报第26章 羽林左卫327.第327章 太子监国第356章 永乐二征248.第248章 渤海入关第111章 喜事连连第107章 会厅议倭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第74章 二子善谋第349章 枭雄终焉第46章 为孙补偿第70章 何不烧煤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536章 岁月催人老第452章 永乐十五年第130章 秦王樉薨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433章 北征告终第49章 傲雪欺霜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76章 造船平倭第420章 亦步亦趋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165.第165章 偷梁换柱287.第287章 大兴教育第89章 孤家寡人第98章 但愿海波平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73章 平倭论第473章 自取灭亡第81章 孝陵之上第7章 便宜舅舅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529章 封王就藩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67章 大本堂内第512章 物是人非239.第239章 负债累累第372章 色厉内茬第465章 风浪不止第407章 永乐十年318.第318章 小国强人第550章第103章 乱我家者266.第266章 衣冠禽兽
322.第322章 应对自如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540章 衣锦还乡第410章 倭奴叛乱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77章 北地难安第445章 解缙案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第550章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第491章 各有心思147.第147章 崽坑爷粮第113章 功臣末路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第424章 燕台虎峪第386章 波斯之乱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433章 北征告终231.第231章 辽事糜烂294.第294章 相川金矿第38章 宋国公府第354章 伉俪情深253.第253章 渤海争战第48章 老当益壮162.第162章 死伤甚重第486章 为人三思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第89章 孤家寡人第72章 小鬼难缠第23章 爷孙较劲第373章 庙堂局势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493章 癸卯贪腐第348章 恩逾慈母第72章 小鬼难缠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第134章 以待天时第423章 杀鸡儆猴286.第286章 父子雄才第459章 阖家团圆第96章 孙帮爷背锅第517章 国有疑难可问谁第90章 燕府三宝第33章 金陵街坊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407章 永乐十年第28章 潜龙在渊第36章 以利诱之第468章 漠北事变175.第175章 睚眦必报第26章 羽林左卫327.第327章 太子监国第356章 永乐二征248.第248章 渤海入关第111章 喜事连连第107章 会厅议倭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341章 南洋海贼王第74章 二子善谋第349章 枭雄终焉第46章 为孙补偿第70章 何不烧煤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536章 岁月催人老第452章 永乐十五年第130章 秦王樉薨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第433章 北征告终第49章 傲雪欺霜228.第228章 战胜似败第76章 造船平倭第420章 亦步亦趋第430章 逐胡三千里165.第165章 偷梁换柱287.第287章 大兴教育第89章 孤家寡人第98章 但愿海波平第51章 孜孜不倦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73章 平倭论第473章 自取灭亡第81章 孝陵之上第7章 便宜舅舅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513章 提振民心第529章 封王就藩300.第300章 满载而归第67章 大本堂内第512章 物是人非239.第239章 负债累累第372章 色厉内茬第465章 风浪不止第407章 永乐十年318.第318章 小国强人第550章第103章 乱我家者266.第266章 衣冠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