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难题与收获

都道春雨贵如油,但对万历十五年的北京周围百姓们来说,春风才是最最难能可贵的。因为这都三月了,天气却依然颇显严寒,所有人都在等着那一阵吹化寒冬的春风能赶紧来到,使万物得以复苏。

老天总算没有把事情做得太绝,到了三月下旬,气候在几场春风化雨之后终于渐渐转暖,田间地头也多了许多辛勤劳作的农人,百姓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对此,除了部分心忧天下的官员外,大明朝廷里的其他人是并不在意的。如今朝堂之上风云再起,所有人都把目光对准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那件事上,谁会去留意民间疾苦呢?

多少人为了立储与削减宗室勋贵常例一事而绞尽脑汁,不断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写就一篇篇言辞慷慨的奏疏文章。多少人为了各自的目的互相在朝堂上,在私底下不断激辩,甚至因此断送了多年交情的也所在多有。

但就像他们无视民间疾苦一般,杨震对他们的这些争论也是熟视无睹的,即便这些日子里他的府上确也来过不少说客,可他对自己的态度却是一直的讳莫如深。

非是杨震刻意摆谱,实在是他自己也感到左右为难,矛盾得很哪。其实从大明的朝局出发,他是很乐于见到削减宗室和勋贵支出的,因为只有这样国库才能充盈起来,才能在将来应付一波又一波的挑战。可他如今毕竟也成了勋贵中的一员,他总不能跟自己过不去吧?

而且这几日里,几位与他有一定交情的勋贵更是频频上门,希望能借他与天子深厚的交情来对万历的决定做出一些影响,比如李太后的父亲,武清伯李伟,王皇后的父亲,永年伯王伟,以及曾经有过一些交往的镇远侯顾寰和泰宁侯陈-良弼,他们都没少借着各种理由来见杨震,并或旁敲侧击,或直截了当地提出想请他在天子面前代为说项,莫要改变如今的规矩。

对此,杨震也只能表面答应,但却并没有进一步的行动。除了因为自身的犹豫,也在于他并不认为自己真就能改变天子的心意,一切还是等皇帝最终圣裁为好。别看他一直都深得万历信赖,可他却看得出来,这是个相当有主见的人主,不是身边一两个人的说话就能左右其决定的。

当然,他所以这么做,也跟他并不是太看重朝廷的那点禄米有关,和诸多几乎不担任任何职务,只能靠一点死钱养家的勋贵不同,他这个锦衣卫都督可有的是办法来钱。

确实,在如今这个时代,你只要有权,又头脑,就有的是发家致富的办法,又何必非死抱着朝廷的恩赐不放呢?事实上,来跟他说项的那几位也有自己来钱的道路,只是他们身边却还有太多没法弄来钱的亲朋好友,这些人还指着朝廷的禄米为生呢,便只能求到他们身上。另外,这些待遇好歹也是身份象征,谁也不想被剥

夺了不是?

相比于这一点难题,目前看来立储一事倒还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众官员还指着能说动天子削减宗室勋贵的支出呢,所以在此事上只是有几个人打打边鼓罢了,却尚未闹出太大的动静来。

而为了避免总是被人纠缠,杨震最近都躲在了镇抚司里,回家都要等到晚上了。这镇抚司可没几个勋贵敢随便乱闯,倒是个躲人的好地方。不过如此一来,杨震再想如之前般好生陪伴自己的妻儿便不可得了,因为等他回家时,五个孩子都已经睡下了——对了,在这几年里,两女又为杨震生下一女一男,张静云总算是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如今的锦衣卫,势力大得惊人,却又比以前任何一个同类都要安分,但其威慑力却一直如泰山般压在百官头顶,这也是杨震能一直以一个特殊的身份立在朝堂之上的根本所在。

不过这几年里,杨震也不是太插手锦衣卫里的事务,只是在大方向上把把关而已。其他的一切,他都交给了宋广、余瑶、沈言等人去自己做主。随着锦衣卫势力的不断扩张,镇抚司需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若再跟以往般事事过问,杨震就是有三头六臂,一天有二十四个时辰怕也做不完。所以早在几年前从北边回来,发现这些人做事还算稳妥可靠之后,杨震便已将权力下放到了这些下属的手中。

如今看来,他的这一决定是无比准确的。这不但让他自己省心,而且更让手下人在不断地磨练中都成了独当一面的人物。另外,他们也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对杨震这个不但提拔他们,还肯放手的上司自然是心服口服了。

在这次针对勋贵的风潮起来之前,杨震只会每过三五日才会去镇抚司一趟,除了听听大家的想法,把把方向外,最关键的是去看看那个秘密研制火器的匠作室的进度如何。

这些年来,杨震可从没有放弃过对火器的研究和突破。为此,他不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银子,给予了祝思元以源源不断地支持,还想法从别处寻来其他对火器,尤其是对枪炮有着多年经验的高手,配合着对方一起研制开发新的火器。

虽然如今大明的外患已然被彻底根除,但内部的忧患却显然尚在。倘若在那些拿着锄头叉把之类农具起兵造反时,他们对面的换成大规模使用火器的明军,结果自然就会与原来的历史大不一样了。

而且,作为穿越客的杨震很清楚未来的世界会是个什么模样。大明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开拓,都必须在火器一道上有所领先才可以。而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勤劳聪明的民族,汉人一直以来都在各方面要优于别国,只是之后出了些偏差,才叫人领先了去。既然有他这个先知者存在,又怎会眼看着汉人重新沦丧呢?

别的朝廷政治上的事情杨震确实

没有心思和能力去做出改变,但至少在兵器一道上,他可以帮到这个伟大的民族,不是么?

其实杨震虽然曾经是个用枪的好手,对组装什么的也是门清,但对于怎么造枪,却是两眼一抹黑了,他毕竟没有在兵工厂里学过哪。

但一些简单的理论杨震还是懂得的,并且对如今的大明的火器来说,那都是石破天惊,跨越式的提点。

比如把只能从枪口分批倒入火药和弹丸的前镗枪改作后膛枪;把极其原始的火绳枪改成燧发枪;再比如,让人尝试着将火药和弹丸结合在一起,如此便能在装填子弹时更加的便捷快速,等等等等。

这一切,对后世来说,实在是太普通的事情了。但对数百年前的大明朝的人,尤其是那些搞了一辈子火器研发的人来说,这种提点却是那么的出人意料,发人深醒,让这些匠人久久都没能回过神来。

而且,这些东西说来简单,真想要造出实物来却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的。为此,匠作室方面可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发,经过数年不断的失败和尝试后,到了去年,才有了重大突破。

所以杨震最近一直留在镇抚司倒也不算完全的无所事事,至少他能为这些匠人提供更便捷的想法,从而更快地推进新火器的问世。

三月二十七日这天,当杨震一早又来到镇抚司“避难”时,祝思元已黑着眼圈,满脸兴奋地赶来了:“都督,咱们终于造出您所说的那种枪了!”

“当真?”杨震闻言也是一阵惊喜,也不进自己的公厅了,当即就兴冲冲地来到了被辟为匠作室的一处小院之中,这儿的占地都要比他这个都督的公厅还大上一半了。

而当杨震赶到那儿时,匠作室的院子里已站着十多名神色兴奋的匠人,他们为了造出这支新火枪,可是努力了好几年哪,现在终于有了成果,他们自然既高兴又有些忐忑了。

杨震扫了他们一眼,又道了声辛苦,这才把目光落到面前桌案上的一支半人多高的火枪上。这枪表面看着与现在军中所用火枪有着七分相似,只是枪管要更细长些——因为不必再从枪口处装填火药,所以便有了改进。

杨震随手抄起枪来,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有人把个拇指粗细,纸壳质地的圆筒交到了他的手上:“都督,这便是照您的意思所赶制出来的,您所说的‘子弹’了。”

杨震低应了一声,并在祝思元的指点下打开了位于枪托上方的装弹孔,把那枚子弹给用力塞了进去。更妙的是,这上面还有个火帽,可以挡下上方的雨水,保持枪内的干燥。

随着杨震举起火枪,瞄向前方那个箭靶,在场的所有工匠都不觉有些紧张地屏住了呼吸。虽然之前有过尝试,但谁也不敢保证这枪就一定能叫杨都督他满意……

(本章完)

第六百七十六章 求助上门(上)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八十六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六百八十八章 难赴的宴会第六百零二章 青天老爷(终)第三十六章 闯衙告状第九百二十八章 决意第三十一章 螺蛳巷(五一求收藏哪!)第八百十四章 意外发现(下)第八十六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十三章 事后余波(下)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四百零七章 变生肘腋(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正面相抗(五)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二十章 福兮祸所伏第六百三十四章 众矢之的(下)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踪杳杳(一)第四十六章 运河遇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试牛刀(中)第八百七十五章 拿人香云阁第三百六十六章 试探(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二十五章 步行进大同第七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诱(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谋位(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郦家困境(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隐忧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六十三章 元宵节(三更九千求票求收藏)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两处麻烦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马上任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点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报怨仇(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游说(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里逃生第一千零六章 郁闷的万历(下)第一百零七章 诸暨县衙第八百四十九章 虚虚实实(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变数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面相抗(三)第八十六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九十三章 全面压制(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谁是螳螂谁是蝉(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以牙还牙(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虎吞狼第九百一十章 漫长一日之卯时(六)第八百五十章 刺杀(上)第四十三章 还未结束刚刚开始第六百三十一章 松罗镇(中)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陈家坳(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暗战(下)第一千零三章 献枪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一百六十章 所图为何(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赏问题第七十四章 威胁与妥协(下)第五百四十章 物是人非第九百十五章 证据确凿第六百五十二章 赶尽杀绝(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捷报传来(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华亭徐家(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穷途末路冯双林(下)第三十六章 闯衙告状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场豪雨,两种心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诏狱风云(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中秋杀人夜(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将计就计(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水来土屯(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司会审(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劳也是上司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保的焦虑第八百三十七章 反袭第八十九章 疯狂推理第八百四十章 逝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穷途末路(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举两得(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借刀杀人(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烦恼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案第八百七十章 倒霉的张御史(上)第六十八章 话不投机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郦家困境(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年节至第九百三十二章 搅动一池死水(下)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九百七十五章 草原之殇(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请君入瓮(上)第六十六章 两个消息(继续三更九千求支持!)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计第七十三章 威胁与妥协(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青天老爷(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影响第六百八十五章 倒霉的刑部和天牢第八百十三章 意外发现(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牢狱内外(下)第四更
第六百七十六章 求助上门(上)第二百八十章 僵局第八十六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六百八十八章 难赴的宴会第六百零二章 青天老爷(终)第三十六章 闯衙告状第九百二十八章 决意第三十一章 螺蛳巷(五一求收藏哪!)第八百十四章 意外发现(下)第八十六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十三章 事后余波(下)第一千零七章 如何是好第四百零七章 变生肘腋(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正面相抗(五)第二百零三章 立威(中)第二十章 福兮祸所伏第六百三十四章 众矢之的(下)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芳踪杳杳(一)第四十六章 运河遇道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试牛刀(中)第八百七十五章 拿人香云阁第三百六十六章 试探(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为难第三百二十五章 步行进大同第七百四十一章 威逼利诱(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谋位(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郦家困境(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隐忧第三百六十章 求援第六十三章 元宵节(三更九千求票求收藏)第二百十二章 三名公子两处麻烦第四百四十三章 走马上任第七百零一章 最大弱点第九百七十八章 何以报怨仇(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夜游说(上)第三百六十三章 死里逃生第一千零六章 郁闷的万历(下)第一百零七章 诸暨县衙第八百四十九章 虚虚实实(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变数第一百八十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五章 正面相抗(三)第八十六章 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九十三章 全面压制(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谁是螳螂谁是蝉(下)第七百四十九章 以牙还牙(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驱虎吞狼第九百一十章 漫长一日之卯时(六)第八百五十章 刺杀(上)第四十三章 还未结束刚刚开始第六百三十一章 松罗镇(中)第一百十六章 查案陈家坳(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暗战(下)第一千零三章 献枪第四百五十一章 棘手的案子(四)第一百六十章 所图为何(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封赏问题第七十四章 威胁与妥协(下)第五百四十章 物是人非第九百十五章 证据确凿第六百五十二章 赶尽杀绝(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捷报传来(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华亭徐家(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穷途末路冯双林(下)第三十六章 闯衙告状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场豪雨,两种心情第四百六十八章 诏狱风云(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中秋杀人夜(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将计就计(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水来土屯(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三司会审(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功劳也是上司的第二百六十六章 冯保的焦虑第八百三十七章 反袭第八十九章 疯狂推理第八百四十章 逝去第三百八十二章 穷途末路(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举两得(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借刀杀人(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的烦恼第二百七十六章 接案第八百七十章 倒霉的张御史(上)第六十八章 话不投机第四百十一章 主持大局(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郦家困境(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年节至第九百三十二章 搅动一池死水(下)第五百五十章 意外收获第九百七十五章 草原之殇(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请君入瓮(上)第六十六章 两个消息(继续三更九千求支持!)第三百八十七章 定计第七十三章 威胁与妥协(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青天老爷(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西行路上之影响第六百八十五章 倒霉的刑部和天牢第八百十三章 意外发现(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牢狱内外(下)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