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红豆相思

“好了,回去吧,不要再送了,”纪钰低头看着面前的人,清晨的露气正重,她的羽睫上沾着点点晶莹水珠,低头时,水珠颤颤,仿佛有一段欲语还休的愁思。

沈长乐虽低着头,可眼睛却拼命地睁大,不想让自己的眼泪落下。离别在即,可是却一下有好多话想和他说,那些说不完的叮嘱,想让在记得好好吃饭,旅途不要太过辛苦,要平安地回来。

可是那些话本就已说过,此时再说,倒是有点唠叨了。可是她就是舍不得让他走,一想到他离开就是几个月,甚至是半年都不能回来,她怎么舍得放手。

“我该走了,要不然……”纪钰知道她一直没抬头,肯定是在拼命忍着不哭。

说实话,他心底还挺庆幸这小东西的忍耐,要不然她真的哭了,他还真怕自己一时心软了。

“你们送王妃回去吧,”纪钰对着站在后面的丫鬟吩咐道,只是他说完了,沈长乐抓着他手臂的手掌,一下子有握紧了。

沈长乐半晌才哑着声音说:“你要记得写信回来。”

“好,我一定写,日日都写,每天都给你写一封,”纪钰听着她浓浓的鼻音,知道她心里难过。只是他心中又何尝舍得,他伸手将她一下抱在怀中。

沈长乐被他抱住,先是一愣,转瞬便挣扎了一下,旁边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呢,岂不是让下人们看了她的笑话。

“别动,让我抱一回,”虽然之前在房中,已抱过她,可是此时看着她站在自己的面前,纤细柔软的身姿就近在咫尺。他又怎么忍心就这么离开,想到此,纪钰不由苦笑一声,竟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居然也这般婆婆妈妈了

沈长乐趴在他怀中,他今日穿着一身玄色劲装,宽阔的肩膀被包裹在锦袍之中,玄衣里绣着的暗色卷云纹,她的脸颊贴着他的胸膛,暗绣纹路划过她的脸颊,带着微微的磨砺感,可是却让她觉得真实安心。

“王爷,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沈长乐在他怀中低声说了这一句,这才从他怀中起来。

纪钰知道时辰就快到了,实在是不能再耽误了,狠狠心地翻身上马。

待他打马离开的时候,在街角处回头望过去,就见朱红大门前,那一抹浅碧色纤细身影,微风吹拂她的衣裙,撩拨在他的心头。

沈长乐一直到彻底看不见他的身影,还傻傻地站在外面。还是身后的春柳,小声道:“王妃娘娘,还是先回去了,早上霜露重。”

此时沈长乐乌黑的长发上,都沾染上了薄薄的水汽,只是她抬头看着远方,良久才点头。

等回去的时候,春柳见她兴致不高,知她是难过王爷的离去,所以也提议道:“这会还早,不如王妃再上床歇息一会吧。”

沈长乐没说话,只脸色有点泛白。

春柳在一旁瞧着,实在是担心,便又劝了一句:“王妃,您别担心了,王爷不过就是出个远门而已,很快就回来的。”

沈长乐终于点了下头,只是她心中仍然有些不安。因为她记得前世时,皇上是在三年后,突然驾崩的,当时二皇子在宫中侍疾,其他皇子皆在宫外。当传位圣旨被拿出来时,宣旨大臣当众宣布皇上传位于二皇子。

大皇子及一部分大臣愤然拒绝相信此圣旨,大皇子更是直指二皇子谋害先皇,夺取帝位。而其他皇子则也是迅速地分为两派,那么纪钰……

那时候的纪钰在哪里,沈长乐拼命地在想着。只恨当年她正在守寡,三年守孝期,她几乎只在那一方小院中度过。而当她回到沈家的时候,天下又再一次易主了,二皇子被夺了皇位之后,自尽与太极殿中。

外面都在传,当初二皇子是弑父才登基的,所以七皇子率兵攻进皇宫之后,他就自知时日无多,便上吊自尽。当然二皇子也就是废帝之死,自然也被推到了纪钰身上。

他本就登位不正,又有了逼死亲兄弟的名声,整个天下几乎都对新皇又敬又怕。而当初在京城中的诸多勋贵,也在这时候联名上书皇帝,希望他能善待废后以及废帝子女。

皇上自然不会对废后以及废帝子女做什么,只是他们也只是被囚禁在晋王府,不得随意出入。

前世的种种,如今她也只是记得大概罢了。至于先帝究竟是不是二皇子所害,纪钰当初又身在何方,她当真是一点都不记得了。

一想到这里,她便不由一阵头疼,只觉得乏累无比。这几天她一直在给纪钰收拾行囊,大概是一直不敢放松下来,所以整个人都显得十分地亢奋,如今王爷一离开,她心里空落落的,自然就觉得乏累了。

所以她略想了下,还是让春柳伺候着自己上床重新睡了一会。

等她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叫了一声,旁边是丫鬟紫苏回话的。因着春柳快要嫁人了,所以如今紫苏便跟着绿芜一起在她身边伺候着,她听见紫苏应了一声,没一会就瞧见外面帐子有人影在晃动。

她又闭了下眼睛,柔声问:“紫苏,如今什么时辰了?”

紫苏说了个时间,沈长乐霍地睁开眼睛,略显惊讶地说:“都已经这么晚了?”

这快近晌午了,若是在平时,就该是传膳的时候了

。紫苏赶紧回道:“娘娘别着急,绿芜姐姐已经让厨房备膳了,都是点了您爱吃的菜。”

“怎么能都点我爱吃的,还有王爷……”爱吃的呢,当思绪跟上来的时候,沈长乐的最后四个人含在嘴边说不出口了,王爷出门去了,不会在家里用膳了。

她坐在床榻上,看着对面粉嫩的帘帐,这是她喜欢的颜色,本还怕纪钰会不喜欢。只是他这人虽然挑剔地厉害,可是一旦遇上与她有关的事情,似乎就会无限的包容。

沈长乐也不知怎么的,就突然好想他。就算平日里这个时辰,他也不在家中,可是最起码他就在京城里,会在每个黄昏的时候,从那个院子门口进来,然后问一句,王妃在哪儿呢。

她的眼泪扑簌扑簌地往下落,最近她的情绪还真是多变,这样就被轻易地影响了。

等她赶紧擦了眼泪,轻咳了下,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你先出去吧,我在坐会起身。”

紫苏大着胆子往里面瞧了一眼,只是只能看见里面坐着的人影。她也不敢多看,只能转身出去。等出门之后,正巧碰上绿芜回来,见她关上内室的门,问道:“怎么回事,可是娘娘唤你了?”

紫苏点头,不过又有点奇怪地说:“娘娘确实是唤我进去,只是我原以为娘娘是想起身。可等到了里面,娘娘又说想坐一会?”

她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还以为是自己伺候的不好,有些忐忑地请教道:“绿芜姐姐,是不是娘娘还不习惯我伺候,所以见是我进去的,这才如此说的?”

“怎么会,先前不是还好好的,”绿芜自然是不信的,沈长乐性子温和,待身边丫鬟更是宽厚。

所以绿芜也是奇怪,朝着里面看了一眼,随后便叹了一口气。看来王爷走了,娘娘心情定是不好的。

好在又过了一会,里面又传来了声音。

绿芜这才推门进去,伺候沈长乐起身。

此时沈长乐已经坐在梳妆镜前,她正拿着木梳一下一下地梳着头发,从背影看过去温婉又风流。待绿芜走近后,她才轻轻转头,开口道:“帮我上妆吧。”

沈长乐安静了一会,整个人也是缓了过来。如今连纪钰人都看不见了,再说什么,也不过就是枉然而已。

所幸她也没那么多时间悲春伤秋,没过几天春柳就羞羞答答地来跟她回话,说是她父母已经把婚期和张青松的爹娘定下了。因着张青松一家子如今还在卫国公府上当差,所以那边已经禀告过了老太太。

沈长乐一听,登时就笑了,连忙说道:“这是好事,那你这几日就回家去,好好绣绣嫁妆。”

转头她就让绿芜把屋子里的一个红木盒子拿出来,等打开之后,就见里面是两对金手镯,每只都有二两那么重,所以光是两对手镯就有八两重。

春柳看了,连忙跪了下来,“娘娘,奴婢不能收您这么贵重的东西。”

“怎么就不能收了,当年巧书走的时候,我也是给了一对金手镯,还有旁的东西。你和巧书还不一样,这么多年来,都是你陪伴在我身边的,说真的,你与绿芜就跟我的亲姐姐没什么两样。其实单单这两样镯子,我还觉得少了呢,”沈长乐叹了一口气,财帛动人心,她若是赏赐春柳太多,难免会让她遭了别人的眼睛。

毕竟张青松一家子也是卫国公府里的仆人,她不能坏了家里的规矩。

“你放心,等你嫁人之后,我就会把张青松安排到我铺子上当差,让他先当个跑腿的,日后他若是个能用的,你一个掌柜娘子是跑不了的,”沈长乐笑着她看着,认真地说道

春柳岂会不知娘娘这番话的深意,她知道娘娘抬举青松哥完全就是看在她伺候这么多年的情分上。而之所以让他去铺子,只怕也是为了让青松哥知道,她身后站着的是娘娘,日后也不怕青松有什么越轨的心思。

这样的深意,春柳感动地泪流满面,竟是哭地不能自已。

沈长乐见她这么哭,眼眶也一下泛红了,忙指着绿芜说道:“还不敢进把你春柳姐姐扶起来,嫁人是好事,哭可不好啊。”

她虽是笑着说话的,可是心里也是不住地泛酸。对于她来说,春柳和绿芜一直都陪在她身边,先前的其他两个大丫鬟巧书和采薇,都陆陆续续去嫁人了,可她还是留着两人,就是舍不得她们离开。

沈长乐还特地赏了春柳几匹上好的料子,其中一匹是给她做嫁衣用的,好在她成亲是下个月,赶一赶倒也能赶得上来。

春柳虽然坚持要留在她身边伺候,一直到成亲的时候,可沈长乐自己就是成过亲的人,知道成亲之前,事情是极其多的。所以她也没留春柳,让她提前一个月回去准备了。

而她临别的前一天,绿芜出面,沈长乐赏了银子,让办了个席面,好好地送一送春柳。她一开始倒是去了一趟,不过只;略喝了一杯就走了。

等第二天的时候,就听说席面上,大家都哭得厉害。春柳性子好,一向有大姐姐的风范,院子里的小丫鬟都喜欢她。如今她要走了,大家心里难过也是在所难免的。

沈长乐也不知这日子是过的快还是慢,自从纪钰离开之后,她就让绿芜给自己找了个陶瓷小罐,就放在梳妆台上。每天往里面投一粒红豆,是她早上起床梳妆必须做的事情。

等她有一天将红豆倒出来数了下,发现居然已经有了三十五粒,纪钰已经离开了一个多月了。

他的书信来的还算频繁,几乎是从他离开的第三天开始,就一直往回开始送信。信的内容或多或少,有时候说一说他在沿途的见闻,有时也说说行军的辛苦与有趣。

其实说实话,他写的信幽默又风趣,沈长乐初拿到的时候,若不是瞧见那是他的笔迹,还以为他是让旁人代笔的呢。

她每次也会给他回,可是每一次写完,又觉得自己写的太过索然无味,比他沿途的那些趣事相比,她的故事可就平淡多了。

唯一能值得一写的就是,端午节又要来了,听说今年皇上要举办龙舟赛事,据说几个皇子都会下场。如今京城酒楼都已经开了盘口,压究竟是哪位王爷能赢。

沈长乐在信的末尾写上,若是王爷在,我定以千金投之。

“哈哈哈,”当远在塞外的纪钰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在屋子里哈哈大笑,雪青正打了热水从院子外进来,而身后跟着他进来的士兵,显然有些局促不安。

自打七皇子来了边关之后,人人都说,从京城来了这么一位谪仙一样的人物。只远远看了一眼,都觉得这应该是天上的仙人才会有的丰姿。以至于这个小士兵被派来院子里的时候,惊愕的还以为祖坟冒青烟了。

他伺候王爷也有十来天,可是从来不知道,王爷也会这般开怀的大笑。

倒是雪青见怪不怪地说了句,“肯定又是京城来信了。”

等小士兵跟着进去之后,果然看见王爷手上正拿着一封信,而他此时虽笑声收住,可整个人看起来却是欢愉极了。

那如冰雪般冷清玉致的脸,此时也扬起淡淡的笑,那柔情深入眼底。

第32章 心疼第140章 京城动乱第96章 立下flag第95章 准备就绪第52章 祖母教孙第11章 初遇第37章 小小少年第16章 前未婚夫第41章 一盏花灯第16章 前未婚夫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38章 母子之间第130章 好事坏事第55章 兰亭哥哥第122章 初次争执第117章 深夜表白第10章 祸事第12章 觊觎第87章 难得教训第41章 一盏花灯第122章 初次争执第79章 误打误撞第55章 兰亭哥哥第109章 长大娶你第143章 一怒之下第57章 初雪约会第125章 出门耍耍第80章第58章 接二连三第34章 六个哥哥第136章 红豆相思第131章 拯救二哥第31章 兄妹齐心第78章 缘分天定第131章 拯救二哥第2章 做梦第110章 温暖如春第7章 暗战第141章 风云暗涌第89章 说出心意第8章 明察第97章 不安好心第121章 专门准备第118章 马车里面第80章第15章 借钱第95章 准备就绪第133章 少女心思第82章 陈年旧怨第13章 抱抱第71章 夫妻乱斗第64章 大姐求情第24章 巴结第7章 暗战第55章 兰亭哥哥第63章 母女合谋第37章 小小少年第31章 兄妹齐心第71章 夫妻乱斗第67章 起风之前第118章 马车里面第99章 虚惊一场第44章 管教妹妹第84章 火中情缘第59章 掩盖真心第125章 出门耍耍第137章 龙舟饺子第129章 不信轮回第95章 准备就绪第10章 祸事第33章 回京第8章 明察第6章 生女第58章 接二连三第60章 糕点诱惑第105章 及笄大礼第37章 小小少年第84章 火中情缘第110章 温暖如春第48章 趁火打劫第138章 捷足先登第40章 花灯之约第61章 毁容之谣第53章 兄弟情深第66章 章 家寿宴第81章 小舅舅回第34章 六个哥哥第10章 祸事第2章 做梦第110章 温暖如春第85章 一出大戏第84章 火中情缘第117章 深夜表白第89章 说出心意第122章 初次争执第4章 重生第47章 众哥之争第54章 出尔反尔第103章 喜事连连第23章 释然
第32章 心疼第140章 京城动乱第96章 立下flag第95章 准备就绪第52章 祖母教孙第11章 初遇第37章 小小少年第16章 前未婚夫第41章 一盏花灯第16章 前未婚夫第102章 各家喜悲第38章 母子之间第130章 好事坏事第55章 兰亭哥哥第122章 初次争执第117章 深夜表白第10章 祸事第12章 觊觎第87章 难得教训第41章 一盏花灯第122章 初次争执第79章 误打误撞第55章 兰亭哥哥第109章 长大娶你第143章 一怒之下第57章 初雪约会第125章 出门耍耍第80章第58章 接二连三第34章 六个哥哥第136章 红豆相思第131章 拯救二哥第31章 兄妹齐心第78章 缘分天定第131章 拯救二哥第2章 做梦第110章 温暖如春第7章 暗战第141章 风云暗涌第89章 说出心意第8章 明察第97章 不安好心第121章 专门准备第118章 马车里面第80章第15章 借钱第95章 准备就绪第133章 少女心思第82章 陈年旧怨第13章 抱抱第71章 夫妻乱斗第64章 大姐求情第24章 巴结第7章 暗战第55章 兰亭哥哥第63章 母女合谋第37章 小小少年第31章 兄妹齐心第71章 夫妻乱斗第67章 起风之前第118章 马车里面第99章 虚惊一场第44章 管教妹妹第84章 火中情缘第59章 掩盖真心第125章 出门耍耍第137章 龙舟饺子第129章 不信轮回第95章 准备就绪第10章 祸事第33章 回京第8章 明察第6章 生女第58章 接二连三第60章 糕点诱惑第105章 及笄大礼第37章 小小少年第84章 火中情缘第110章 温暖如春第48章 趁火打劫第138章 捷足先登第40章 花灯之约第61章 毁容之谣第53章 兄弟情深第66章 章 家寿宴第81章 小舅舅回第34章 六个哥哥第10章 祸事第2章 做梦第110章 温暖如春第85章 一出大戏第84章 火中情缘第117章 深夜表白第89章 说出心意第122章 初次争执第4章 重生第47章 众哥之争第54章 出尔反尔第103章 喜事连连第23章 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