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家业

40家业 燃文

午膳是在三房吃的,无论是桌上的菜还是装菜的碟子都无一不精致。看得出来是花了心思的,为此,一向不待见的王老夫人还极其难得的夸了蒋氏一句:“你做得不错。”

因为有唐缙这个外男在,午膳分了男女桌,中间用屏风隔开。

吃过了午饭之后,唐夫人就带着一双儿女回去了。至于被纤姐儿“借”走的簪子,那真的是被她一不小心忘了还了。按着王楹的性子,她是做不出问客人还东西的事情来,且她也确实不在乎这这一支簪子。

唐夫人走后,王老夫人将王桢叫到自己的屋里说了半宿的话,然后王桢红着脸出来了,之后她便将自己关在了自己的屋里绣东西(按王檀的猜想,她很可能是在绣自己的嫁妆。)。除了会偶尔去看看涵哥儿,王桢现在基本上不大出门,自然也很少来找蒋氏的麻烦。

王檀觉得这样很好。以着秦氏和蒋氏的恩怨,想着让王桢涵哥儿与蒋氏带领下的她们一笑泯恩仇最后变成亲亲热热的一家人,除非这是大6家庭伦理剧,肩负弘扬社会主义“真善美”品德的高尚责任,哪怕当年她害死了他爸,他又害死了她妈,电视剧结尾的镜头一定是两家人坐在一起和和气气的吃饺子。

而她们么,她还是觉得就如现在这样,双方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更好一些。如果这种互不干扰的状态能一直保持下去,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时间缓缓而逝,一转眼几天又过去了。王清起复的旨意也下来了,授的是吏部左侍郎,正四品。

在丁忧之前,王清是在翰林院供职修撰,同时兼任太子“经”“史”两门课程的老师。自来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对于有“入阁为相”这样雄心壮志的人来说,入翰林是必经的资历。当然,若问王清有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那是不用问的。

回京找路子起复时,王清觉得自己当年在翰林院熬了五年,资历已经够了,现在他想的则是进六部历练,所以找路子找的都是六部的路子。

京都是权贵的聚集地,正四品的官员一抓一大把,授了正四品的官似乎没什么。若是这样想那就错了,那是绝对不能小看了吏部左侍郎这个职位的。

中央的行政机构以“六部五寺”为主,六部的地位要高于五寺,而六部之中,又隐隐以吏部为首。吏部管的是官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物,吏部尚书之下,最大的就是两个左右侍郎。所以吏部左侍郎这个官职,却是实打实的实职。

吏部左侍郎这个职位,在每日上朝之时,可以在勤德殿门外靠门的地方占一个小地方。

王清第一天上朝之时,蒋氏颇为隆重的将四个儿女都叫了起来,准备一起欢送王清第一天去上班。

王清的样貌还是十分不错的,且是标准的衣架子,在穿上王檀认为十分之丑陋的绯色団领衫和乌纱帽时,居然不损他的温润如玉的气质。

但王清拍了拍袖子从内室里走出来时,坐在椅子上手顶着桌子双手托着下巴的王檀不由给了个“赞”的表情,又惊叹道:“爹爹今日好帅啊!”

王清不由伸手在王檀鼻子上轻轻捏了一下,笑着道:“又拍马屁。”

王檀摸了摸被王清捏过的鼻子,心里道,这次我可不是拍马屁。

王清又摸了摸王檀的脑袋,叮嘱她道:“乖乖的在家,不要闯祸。”

王檀用力的点了一下头,道:“爹爹放心,我定会乖乖的。爹爹也不用担心家里,娘定会帮你打理好内宅,让你在为事业奋斗的前方没有后顾之忧。”她表情很是认真,偏偏说的话却机灵古怪的,让周围的人不由的都笑了起来。

蒋氏走过来轻拍了一下她的脑袋,笑嗔道:“小孩子家家的,哪里学来这么多古怪之语。”说着又推了王清出门,一边走一边道:“你快去吧,再不走上朝就要迟到了。”

王清出了房门,又回过头来对妻子儿女挥了挥手,这才出了内院,然后坐上马车去上朝了。

生活步入正轨之后,王檀每日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基本上都是吃吃喝喝外加玩乐。

王檀让莲雾用牛皮做了一条绳子出来,每天都会在庭院里摇着跳一会儿。这时候的跳绳被叫做“跳百索”,是一项比较常见的运动。其实不怎么喜欢运动,但是没办法,这具身体太弱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如何,都要将本钱变牢靠了才好。

当然,这样平淡的生活还是有一些小变化的,这变化就发生在王清在上朝后的某一天,那天王清从外面领回了一个头发胡子发白,俗称“大夫”的老男人。

这个大夫,王清不是为她找的,而是为了比她身体更弱的涵哥儿找的。很可能是那天晚上涵哥儿昏迷的事情将他吓到了,之后王清就拜托人找了一位颇有名望的山野大夫出来,重金请他专门上门来照看涵哥儿的身体。

只是王清让他在照顾儿子的身体之余,顺便拜托他将一直身体也不大好的小女儿的身体也一起照顾了,然后王檀就重新过上了将药当饭吃的苦逼日子。

王檀试图用“是药三分毒”的理由来劝服王清让她停止喝药,在她看来,药养真的不如运动对强健身体有效。但王清却用一句“放心吧,这些都是调理身体的药材,喝了对你只有好处的。”来否决了。

后来她将这些汤药贡献给了大房养的却经常跑到三房当家的一只白猫,然后将猫养得白白胖胖的,浑身都散发出人参灵芝的味道。当然,后来王清发现了这只猫,再之后她喝药的时候旁边就总站了一个丫鬟,这都是后话了。

那位大夫姓孙,据他所说,他是孙思邈的三十八代世孙,这是真是假王檀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这位孙大夫其实是有些医术的,他来了几天之后,涵哥儿的身体就有了大的起色,为此王清又再次重谢了他。

而此刻,身体已经好了许多的涵哥儿正在自己的书房里,当他看到书房里伺候的并不是他最信任的小厮白术,而是另一个小厮官桂时,他的心不其然的就跳了一下。他问官桂:“白术呢?”

官桂答道:“奴才不知道。”他确实不知道,那天少爷生病之后,第二天三老爷就将白术叫过去问话,之后就没有再回来。

涵哥儿点了点头,然后道:“你下去吧,我这里不用你伺候。”

官桂有些犹豫:“四少爷……”官桂知道四少爷平时最信任的是白术,特别是他在书房时,是从来只让白术伺候的。但白术见了,三老爷又嘱咐他好好伺候四少爷,他总不能不听三老爷的话。

涵哥儿怒瞪了他一眼,厉声道:“下去!”

官桂吓得缩了一□子,这才行礼下去。

官桂走后,涵哥儿拉开桌子下面的抽屉,却看到里面空空如也。

他心里明白白术为什么会不见了。他自小被父亲勒令不许读书,但现在却偷偷的违背父亲的命令,白术作为帮他隐瞒的下人,自然会受到惩罚的。

他想起了以前,家中有两个小厮曾经帮他偷偷从外面买书回来,后来被父亲发现了,那两个小厮便被父亲命人打了一顿板子。他对他们一直很愧疚,想拿银子补偿他们,却怎么也找不到他们的人。而这一次,白术是不是也会像他们一样,他再也找不到了呢。

涵哥儿坐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儿呆,接着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然后直接去了王清在外院的书房。

涵哥儿到的时候,王清正在考校泓哥儿和浩哥儿的功课,王清手拿着一篇文章,对泓哥儿道:“不错,比上次进步了许多,想问题的角度也深入了。”说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道:“继续努力。”

泓哥儿道:“是,爹爹。”

王清点了点头,一转头时又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涵哥儿,便对他道:“涵哥儿,你怎么来了?”说着挥手示意他进来。

涵哥儿看了泓哥儿和浩哥儿一眼,又看了一眼王清手上的文章,不由低头垂了一下眼。但很快他又抬起头来,上前去给王清行礼:“父亲。”

王清问道:“你身体可好些了?”

涵哥儿答道:“谢谢父亲关心,已经好多了。”话语中多有客气疏离,令王清心里不由的叹了口气。

泓哥儿和浩哥儿见涵哥儿与父亲有话要说,便告辞道:“爹爹,孩儿们先回去了。”

王清对他们点了点头,道:“记得将今天的功课完成。”

泓哥儿和浩哥儿道是,然后出去了。

泓哥儿和浩哥儿出去后,王清让涵哥儿一起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帮他倒了一杯茶,然后才问道:“你找父亲有什么事?”

涵哥儿坐在椅子上,低着头并不说话,王清也不催他,端起一杯茶慢慢喝着,只等他慢慢想清楚的时候再说。

过了许久之后,涵哥儿才抬起头来,看着王清道:“父亲,我想考科举。”

王清放下茶杯,认真的看着涵哥儿,道:“涵哥儿,你知不知道你的身体并不适宜多耗费心神。”

涵哥儿低着头,再次沉默起来。

王清无奈的叹口气,最终伸手握住涵哥儿的一双手,认真道:“涵哥儿,你是我的嫡长子,以后我们这一房的家业会由你来继承,所以你不需要用考功名来挣前程。”

如果他是因为看到他更疼两个小儿子,所以心里有不安全感,那么他先给他许下这样的承诺,只希望他能安心一些。

泓哥儿和浩哥儿身体健康,能够读书科举,以后考了功名,再凭着他的人脉关系,不怕自己挣不下一份前程家业来。唯有涵哥儿,以后能倚仗的就只有他挣下的这份家业。更何况,长幼之序不能乱,乱了只会给子孙留下兄弟阋墙之祸,涵哥儿继承家业名正言顺。

但此时他看着涵哥儿的眼睛,却发现他对他的话却是并不相信的。

他再次道:“涵哥儿,我虽然疼你的两个弟弟,但我一样也是疼你的。”

涵哥儿却低下头并不说话,反而将手抽了回来,然后从椅子上站起来道:“父亲,孩儿不打扰您,孩儿先回去了。”

王清无奈,却也知道他们的间隙非一日之寒,要缝上那个间隙只能慢慢来,便点了点头道:“回去小心点。”

涵哥儿走到门口,却又突然停下脚步,仿佛还有话没说出来,转过头,又问王清道:“父亲,能让白术回来继续伺候我吗?”

王清对此却皱了皱眉头,道:“白术犯了错,我已经将他打发出去了。”他早给府中下人下过命令,不许拿书给涵哥儿看,涵哥儿若偷看亦不许替他隐瞒。白术作为涵哥儿的贴身小厮,却不顾命令替涵哥儿掩护,他这种看似忠心的行为却只会害了主子,他不会放心将他留在涵哥儿身边。想了一会,他又道:“你若是嫌你身边的其他人伺候的不好,我另拔几个小厮给你。”

涵哥儿心中不乐,却并没有说话,转身又出去了。

王清原以为他这是服软的意思,却没想到之后几天,他却开始通过不吃药来闹性子。他也没有再说让白术回来的意思,只是不吃药,无论谁来劝,只躺在床上不说话。王清觉得头疼,又不能将药给他硬灌下去。他甚至不像檀姐儿,檀姐儿虽然也会背着他偷偷的倒药,但被他发现后,却总还会乖乖的喝药。

而最终还是他先妥协了,吩咐青铜:“你去庄子上将白术接回来。”

第114章 误会第45章 闹剧和搬家第35章 永宁侯府游(中)第53章 诬陷第138章第1章 生死第180章第161章第13章 家第175章第127章 蚀把米第72章 秦氏番外第166章第159章第77章 问计第25章 回威北侯府第14章 异想第42章 委屈第67章 救人第45章 闹剧和搬家第157章第四十八章第134章 反击第121章 小产第八十章第8章 难为第八十章第五十九章第101章 林弘熙离京第33章 陈氏姐妹第1章 生死第137章 回门第192章 后记一第165章第58章 落水第50章 进宫第126章第175章第166章第160章第3章 王桢第23 章 王榕第64章 出气第176章第120章第72章 秦氏番外第134章 反击第五十九章第113章第24 章 惋惜第85章 收礼第91章 栽赃第7章 刘姨娘第51章 后妃和公主第41章 亲事不顺第八十三章第116章第147章第128章第122章第35章 永宁侯府游(中)第126章第188章第110章 报复第六十六章第163章第五十五章第142章第113章第182章第58章 落水第192章 后记一第五十五章第155章第172章第151章第90章 玉皎殁第148章第141章第184章第194章 番外一第五十九章第10章 后母第21章 心思第11章 后爹第一百章第154章第119章第36章 永宁侯府游(下)第76章 辞行第180章第13章 家第191章 大结局第140章第111章 倒霉第21章 心思第195章 番外一第八十章第119章第129章
第114章 误会第45章 闹剧和搬家第35章 永宁侯府游(中)第53章 诬陷第138章第1章 生死第180章第161章第13章 家第175章第127章 蚀把米第72章 秦氏番外第166章第159章第77章 问计第25章 回威北侯府第14章 异想第42章 委屈第67章 救人第45章 闹剧和搬家第157章第四十八章第134章 反击第121章 小产第八十章第8章 难为第八十章第五十九章第101章 林弘熙离京第33章 陈氏姐妹第1章 生死第137章 回门第192章 后记一第165章第58章 落水第50章 进宫第126章第175章第166章第160章第3章 王桢第23 章 王榕第64章 出气第176章第120章第72章 秦氏番外第134章 反击第五十九章第113章第24 章 惋惜第85章 收礼第91章 栽赃第7章 刘姨娘第51章 后妃和公主第41章 亲事不顺第八十三章第116章第147章第128章第122章第35章 永宁侯府游(中)第126章第188章第110章 报复第六十六章第163章第五十五章第142章第113章第182章第58章 落水第192章 后记一第五十五章第155章第172章第151章第90章 玉皎殁第148章第141章第184章第194章 番外一第五十九章第10章 后母第21章 心思第11章 后爹第一百章第154章第119章第36章 永宁侯府游(下)第76章 辞行第180章第13章 家第191章 大结局第140章第111章 倒霉第21章 心思第195章 番外一第八十章第119章第12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