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358【父与子】

第360章 358【父与子】

平康坊,李氏大宅。

初夏的夕阳笼罩着这座青烟袅袅的庭院,亭台楼阁悉数掩映于昏黄的光芒之中,尊贵气象一览无余。

锦麟堂内,氛围颇显凝重。

李道彦望着手中盖碗里的参茶,浅浅饮了一小口,旋即将盖碗递给肃立在旁的幼孙李公绪。

堂内并无仆人,除了这对祖孙之外,便只有刑部侍郎李适之端坐下首。

“今日朝会所议诸事,你应该都知道了。”

一片冷寂之中,李道彦缓缓开口,语调略显疲惫。

今天的朝会规格比较高,李适之虽是李道彦的长子,又有刑部侍郎的官身,依旧没有资格进入文德殿。按理来说李适之不会这么快就知道朝会的内容,但是李道彦的语气很笃定,显然很了解长子的手腕和能力。

李适之没有否认,片刻之后轻声道:“父亲,陛下有些着急了。”

十四年来,天子和中枢的关系大抵处于微妙的平衡。

天子在这些年里大力扶持边军,但是基本没有插手过京军南北两衙的将领任免,这是他和江南世族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

如今天子先是采纳陆沉的建言,让京军和边军的中下级武将施行调换,又直接对南北两衙的权力架构进行调整,硬生生分出南衙三分之一的军权交给陆沉。

虽说因为荆国公韩灵符的出面,郭从义和王晏等人被迫低头,但是这不意味着后续便会相安无事。

陆沉能否在南衙站稳脚跟还是次要,关键在于从一年前决定北伐开始,到如今天子插手南衙军权,江南世族几乎是一直在退让。

这里面有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纠葛在一起,但其中有一点极其重要且不容忽视,那便是李道彦身为江南世族在朝堂上的领头人,没有强硬地反对天子的决定,反而再三地选择退让。

不止是今天。

平静安宁的表象下,一些情绪正在酝酿。

去年河洛大捷传回京城,萧望之被加封国公、陆沉被封为国侯,李道彦在朝堂上公开表达对二人以及边军的赞赏,将一场潜在的朝争强行压下去。

当时很多人在朝会结束后迫不及待地赶来宰相府邸,说明他们并没有对李道彦的表态生出怨望,只是有些淡淡的担忧,想要弄清楚这位老相爷的真实想法。

然而今日朝会结束后,包括吏部尚书宁元福和兵部尚书丁会在内的大人们,并未立刻赶来李府求教。

或许他们也知道今天李道彦的表态是迫于无奈,毕竟荆国公韩灵符乃是军中硕果仅存的老一辈,他积攒大半辈子的香火情一旦摆出来,郭从义等人必须得低一次头。

更遑论李道彦和韩灵符也有很深的交情,对方摆明要在临死前替天子撑一次,李道彦又能如何?

但是也有一种可能,因为过去两年里李道彦再三选择让权给天子,导致江南世族的各大势力代表不再绝对信任这位老相爷,至少不会像以前那样唯命是从。

此刻的锦麟堂内,当李适之说完那句话后,父子二人不由得再度陷入长时间的沉默。

年方十二岁的李公绪乖巧地站在旁边,他虽然不是很能跟得上这两位至亲长辈的思绪,但也明白祖父让他留下侍奉的原因,只带着一双耳朵仔细地听着。

李道彦转头看了一眼幼孙,没有直接回应李适之对天子的怨言,缓缓道:“墨苑文会召开首日,你和我都听了郎三元的胡闹。当时你离开之后,我曾对稚鱼儿说过,陆沉对我的赞誉出自真心实意,令我感到很欣慰,这足以说明他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

李适之默然不语。

李道彦补充道:“他知道天子的不易,也明白我和江南世族各家的不易,他如此年轻就能站在这样的高度考虑问题,可见其眼界超凡脱俗。当时我还对稚鱼儿说过,与陆沉相比,有些人是自作聪明,无论如何钩织谋划,最后肯定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李适之的心机城府,自然明白这是老父亲在敲打他。

“但是当时我说这番话,并非是在暗指你,而是与你私下有很深联系的建王李宗简。”

李道彦这句话让李适之稍感意外,然后便听老父继续说道:“建王……望之不似人君。”

其实这句话略有些不妥。

李道彦的身份和资历当然能放肆一些,但锦麟李氏不宜对储君人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至少在天子决定立储之前,他们需要在公开场合站定中立之态。

李适之很清楚,老父这句话是在告诉他,如果李家选择支持建王便会后患无穷。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不疾不徐地说道:“父亲,三皇子能够体谅我们江南世族的不易。”

李道彦正色道:“这不重要。”

李适之放下茶盏,极为罕见地直视着老父的双眼,反驳道:“不,这很重要。”

李道彦老眼微眯,苍老的面庞上浮现凝重的神情。

站在旁边的李公绪没来由地紧张起来。

良久过后,李道彦轻轻呼出一口气,道:“为父本以为郎三元是建王的人,后来才想明白,他应该是你用来投石问路的暗手。”

李适之平静地点头道:“父亲明见。”

李道彦放缓语气道:“为父之所以会有这个错觉,是因为当时除了郎三元之外,文会上便无其他居心叵测之人,按理来说建王不会错过这个给二皇子添堵的机会。后来为父得知,建王当日被许皇后留在后宫,才意识到那位皇后娘娘察觉到建王的心思,没有允许他任性胡来。”

“其实儿子当时也有些奇怪,建王居然能够忍住不动,后来才知道是皇后娘娘出手。”

李适之接过老父的话头,微笑道:“都是聪明人。”

“小聪明而已。”

李道彦摇摇头,看着长子淡然的面庞,道:“如今看来,陛下有意二皇子,所以才让陆沉去参加墨苑文会,用这种隐晦的方式向百官和世族表明心迹。许皇后因为当年一些事情,一如既往偏爱三皇子。从表面来看,二、三皇子各有一点优势,但是大皇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皇长子。”

李适之明白老父为何担忧,他温言开解道:“陛下圣明在心,迟迟未定储君就是为了避免朝堂动荡。有陛下干纲独断,无论那位皇子住进东宫,都不会引发太大的风浪。在儿看来,父亲委实不必因为此事烦心。” 李道彦眼中闪过一抹深重的失望,缓缓道:“北边的景国已经吞并赵国,南侵之势已成定局,你明不明白?”

李适之沉默片刻,轻声道:“儿子明白,故而先前一直赞成父亲对边军适当退让,以此来保证边军的战力。景国虽然势大,但是过去两年里的战事表明他们并非不可战胜,衡江依然会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天堑。退一万步说,即便定州保不住,靖、淮两地依然可以将景军拒之门外。”

李道彦此刻的心情很复杂。

今日这场谈话,不止是父子之间的交流,更有可能关系到锦麟李氏、江南九大家乃至整个大齐朝廷未来的命运。

他一直将李适之当做继承人、锦麟李氏的下代家主培养,对方也没有让他失望,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稳扎稳打,凭借一手锦绣文章和扎实的庶务能力立身养望,不显山不露水便笼络大部人心。

可是现在他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看不懂这个长子的心思。

“你的看法是一个最理想化的状态,但是伱要明白世事无常,很多时候会发生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状况。”

所谓知子莫若父,李道彦很清楚李适之的心志何其坚毅,因此他没有摆出严父的姿态,一反常态地耐心解释道:“边军战力的强弱不是一个恒定的存在,萧望之和厉天润一旦有碍,后续几乎无人可以顶替他们。陆沉虽然颇有青出于蓝之势,但他一人如何兼顾三地?真到了景军大举犯境之时,国朝内部仍然纷乱不休,或有天地倾覆之忧啊。”

李适之望着老父眉眼间的忧虑,不由得轻轻叹了一声。

以李道彦宦海沉浮数十年的阅历,自然能感觉到永嘉城貌似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无数蠢蠢欲动的暗流。

这里面既有边军、京军和中枢权力之争,又有几位皇子渐趋明显的皇位之争,还有以陆沉为代表的军方新贵与那些老牌武勋的明争暗斗。

今天朝会若非韩灵符拖着残躯入宫,以自身的清名为天子压阵,恐怕就会爆发第一场明确激烈的朝争。

但是下一次呢?天子又去哪里寻找第二个韩灵符?

终究会走到剑拔弩张的那一天。

良久过后,李适之垂下眼帘,缓缓道:“父亲,北伐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李道彦白眉微动,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李适之不以为意,继续说道:“其实儿子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北伐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对于陛下而言,收拾旧山河是必须要坚持的旗帜,对于边军将士而言,北伐是他们获取战功步步高升的手段,可是对于北地百姓而言,他们真的希望我朝大军重返北地吗?”

“适之——”

李道彦的脸色渐渐严峻起来。

李适之诚恳地说道:“父亲,请让儿子说完。”

“这世上肯定有人心无杂念,或为忠心报国,或为吊民伐罪,或为驱逐蛮夷,我从不怀疑有这样的人存在,并且对这样的人心生敬意。”

“但是,我必须要说但是,像我们锦麟李家、长乐宁家、宁潭丁家、博越陈家、德安郭家、永新王家、兴山乐家等等,我们这些世族的根基都在江南。姑且不论大齐军队能否彻底击败景军,纵然大齐胜了,这于我等有何益处?”

“父亲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我也可以不考虑这个问题,其他人是否也能做到秉公无私?是否愿意将全部家资奉献给朝廷?锦麟李氏能有今日之地位,首先离不开父亲的呕心沥血,其次则是因为那么多江南世族的鼎立支持。”

说到这儿,李适之呼出一口浊气,摇头道:“他们能支持锦麟李氏,将我们李家捧到这个位置上,自然也能反手将李家拉下去。”

李道彦双眼微闭,片刻后说道:“这世上的道路不止有一条。”

“父亲所言极是。”

李适之语调低沉,喟然道:“可是陛下选择了最激进的那条路。父亲,儿子一直明白您的苦衷,亦不反对陛下对边军的支持。去年北伐靡费甚巨,如果没有我以父亲的名义在暗中帮忙转圜,薛南亭真以为他的右相之位能压得满朝文武悄然无声,给边军供给那么多粮草军械和饷银?”

李道彦此刻的神情很复杂。

他当然知道长子没有说谎,这本就是他对李适之的嘱托。

李适之道:“陛下想要北伐,想要壮大边军,想要让萧望之的心腹陈澜钰插手京军,还有这两年各种各样的安排,我们所有人都选择了退步。这是因为我们知道,陛下是大齐的天子,边军是边疆的屏障,支持他们同样是支持自己。我们不蠢,分得清轻重缓急。”

“但是,陛下未免太心急了。”

李适之用最开始那句话作为结尾。

李道彦明白他的心思,也意识到天子的决定已经触及到江南世族的底线,这种沉默的反对更加危险。

可是……他又能做什么呢?

这是大势所迫,非一人一心可以改变。

更何况李适之是他培养了二十几年的继承人,和他与锦麟李氏本就是一体,就算李适之的想法不合他的心意,他连大义灭亲都做不到,除非他愿意眼睁睁看着锦麟李氏毁于一旦。

一念及此,老人转头看向乖巧站在旁边的幼孙,缓缓道:“无论如何,锦麟李氏不能与陛下为敌。倘若那些人觉得老朽不配这个位置,便让他们另择贤明罢。”

李适之定定地看着地面,沉默很久之后起身行礼道:“谨遵父亲之命。”

待他离去之后,李道彦朝李公绪招招手,然后抬起苍老如枯枝的手掌在他手背上轻轻拍着,笑道:“稚鱼儿,有没有听懂你大伯说的那些话?”

少年望着老人慈祥的笑容,不知为何一时间竟然悲从中来,颤声道:“祖父……”

“无妨。”

李道彦笑着打断少年的话,转头看向堂外的一隅天地,幽幽道:“他们觉得陛下太着急了,可是他们没有想过一个问题,陛下终究是九五之尊,又非他们手里的傀儡。”

“从古到今又有哪个有为君王,能够容忍自己睡在别人握着的刀剑之旁?”

“陛下已经默默忍受十四年。”

“陛下……才是真的不容易啊。”

第474章 472【悲歌】229.第229章 227【赤胆压天寒】第450章 448【谋全局者】241.第241章 239【风暴之中】205.第205章 204【决战之时】235.第235章 233【破阵奏凯旋】151.第151章 150【淮州多锐士】203.第203章 202【破甲箭】第483章 481【山中不知岁月长】253.第253章 251【马作的卢飞快】第23章 023【风雨如晦】181.第181章 180【啸西风】第536章 534【大风起兮云飞扬】(五)205.第205章 204【决战之时】第346章 344【是敌是友】第535章 533【大风起兮云飞扬】(四)第61章 061【人间不见风花月】第458章 456【烽火踏夜来】第354章 352【临渊】第280章 278【入彀】第39章 039【刹那之念】209.第209章 207【一眼万年】第346章 344【是敌是友】第283章 281【底力】第283章 281【底力】第341章 339【大齐的皇子们】第348章 346【群贤毕至】第473章 471【誓死】138.第138章 137【星星之火】第14章 014【困兽之斗】第342章 340【万众瞩目】203.第203章 202【破甲箭】219.第219章 217【巾帼】第459章 457【飞鸟难渡】89.第89章 088【北望中原意纷纷】第360章 358【父与子】229.第229章 227【赤胆压天寒】第326章 324【酬卿之功】第163章 162【杀一人】第524章 522【天衍四九】187.第187章 186【书生之言】第505章 503【重剑无锋】第291章 289【与君携手】第472章 470【寥落古山川】第493章 491【花开两朵】94.第94章 093【谋攻】第400章 398【乾坤一剑】第480章 478【久别不成悲】97.第97章 096【股掌之中】第102章 101【一人一城】第332章 330【一剑西来】95.第95章 094【跳出人间一隅】211.第211章 209【凤栖于梧】第106章 105【愿我如星君如月】第545章 543【安得猛士守四方】(二)89.第89章 088【北望中原意纷纷】206.第206章 204【大地惊雷】104.第104章 103【民心似炉】第52章 052【群雄】255.第255章 253【金戈铁马】160.第160章 159【织网】第329章 327【一生之敌】116.第116章 115【投石问路】205.第205章 204【决战之时】第166章 165【情根深种】218.第218章 216【拿捏】第59章 059【请君入瓮】第481章 479【扑朔迷离】第155章 154【浮生一瞥】第545章 543【安得猛士守四方】(二)第363章 361【反击】第347章 345【庙堂之高】94.第94章 093【谋攻】第401章 399【一线生机】90.第90章 089【少年自负凌云笔】243.第243章 241【白云苍狗】第492章 490【孤飞一片雪】第386章 384【举世皆敌】77.第77章 076【凭一口气】139.第139章 138【燎原】178.第178章 177【天上月】133.第133章 132【阴魂不散】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击】257.第257章 255【惆怅东栏一株雪】第497章 495【命数如织】276.第276章 274【来而不往非礼也】(为盟主第407章 405【长夜难明】第489章 487【天发杀机】第352章 350【于无声处】第411章 409【一步之遥】第10章 010【序曲】第429章 427【秋风扫落叶】123.第123章 122【千金买马骨】第433章 431【千古多少事】133.第133章 132【阴魂不散】267.第267章 265【沉舟侧畔千帆过】第62章 062【遥闻鼓角铮鸣声】第35章 035【偷得浮生半日闲】第293章 291【将在外】第418章 416【射天狼】
第474章 472【悲歌】229.第229章 227【赤胆压天寒】第450章 448【谋全局者】241.第241章 239【风暴之中】205.第205章 204【决战之时】235.第235章 233【破阵奏凯旋】151.第151章 150【淮州多锐士】203.第203章 202【破甲箭】第483章 481【山中不知岁月长】253.第253章 251【马作的卢飞快】第23章 023【风雨如晦】181.第181章 180【啸西风】第536章 534【大风起兮云飞扬】(五)205.第205章 204【决战之时】第346章 344【是敌是友】第535章 533【大风起兮云飞扬】(四)第61章 061【人间不见风花月】第458章 456【烽火踏夜来】第354章 352【临渊】第280章 278【入彀】第39章 039【刹那之念】209.第209章 207【一眼万年】第346章 344【是敌是友】第283章 281【底力】第283章 281【底力】第341章 339【大齐的皇子们】第348章 346【群贤毕至】第473章 471【誓死】138.第138章 137【星星之火】第14章 014【困兽之斗】第342章 340【万众瞩目】203.第203章 202【破甲箭】219.第219章 217【巾帼】第459章 457【飞鸟难渡】89.第89章 088【北望中原意纷纷】第360章 358【父与子】229.第229章 227【赤胆压天寒】第326章 324【酬卿之功】第163章 162【杀一人】第524章 522【天衍四九】187.第187章 186【书生之言】第505章 503【重剑无锋】第291章 289【与君携手】第472章 470【寥落古山川】第493章 491【花开两朵】94.第94章 093【谋攻】第400章 398【乾坤一剑】第480章 478【久别不成悲】97.第97章 096【股掌之中】第102章 101【一人一城】第332章 330【一剑西来】95.第95章 094【跳出人间一隅】211.第211章 209【凤栖于梧】第106章 105【愿我如星君如月】第545章 543【安得猛士守四方】(二)89.第89章 088【北望中原意纷纷】206.第206章 204【大地惊雷】104.第104章 103【民心似炉】第52章 052【群雄】255.第255章 253【金戈铁马】160.第160章 159【织网】第329章 327【一生之敌】116.第116章 115【投石问路】205.第205章 204【决战之时】第166章 165【情根深种】218.第218章 216【拿捏】第59章 059【请君入瓮】第481章 479【扑朔迷离】第155章 154【浮生一瞥】第545章 543【安得猛士守四方】(二)第363章 361【反击】第347章 345【庙堂之高】94.第94章 093【谋攻】第401章 399【一线生机】90.第90章 089【少年自负凌云笔】243.第243章 241【白云苍狗】第492章 490【孤飞一片雪】第386章 384【举世皆敌】77.第77章 076【凭一口气】139.第139章 138【燎原】178.第178章 177【天上月】133.第133章 132【阴魂不散】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击】257.第257章 255【惆怅东栏一株雪】第497章 495【命数如织】276.第276章 274【来而不往非礼也】(为盟主第407章 405【长夜难明】第489章 487【天发杀机】第352章 350【于无声处】第411章 409【一步之遥】第10章 010【序曲】第429章 427【秋风扫落叶】123.第123章 122【千金买马骨】第433章 431【千古多少事】133.第133章 132【阴魂不散】267.第267章 265【沉舟侧畔千帆过】第62章 062【遥闻鼓角铮鸣声】第35章 035【偷得浮生半日闲】第293章 291【将在外】第418章 416【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