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碎裂

燕惠笑吟吟地看着老刘管家,她暗中观察了有段时间了,最近函的精神一直不好,似乎有什么心事。

直到昨天下午,她亲眼看见了钟函再一次拆开了信,脸色又阴沉下来,便猜想或许是这信的原因。

二来,最近府中的信差几乎是每天都来,燕惠百思不得其解,函和谁这么密切的联系?

忽然心中冒出一个念想:莫非是……

老刘管家一直用着同一个白色大信封将东西藏在里面,也看不出是从哪儿寄来的。

燕惠并不喜欢去查探钟函的,如果他不想让燕惠看,燕惠是绝对不会去碰的。

然而,如果是她心中所想的,那个高高在上的韩王爷不好好享受荣华富贵,偏偏又来干扰甚至打乱他们平静的生活,她自然是不可以容忍的。

昨天晚上,不,前天晚上也是,每次在深夜的时候,函都会深深地叹气,燕惠担心,或许有什么事情一直烦扰着他。

所以,燕惠才拦住了老刘管家。

老刘管家露出十分为难的脸色:“夫人,我还要去给老爷送信呢。”

燕惠微笑道:“我给函送过去,你回去吧。”

老刘管家将手背在了身后,摇了摇头:“这可不行,老爷交代过的。”

燕惠心里一沉,面色有些难看:“是多么要紧的事?函却不告诉我?”言罢,便是难过的神色,泫然欲泣。

老刘管家顿时不知道如何是好。

犹豫再三,想起来钟函的叮嘱:“老刘,万万不可让夫人看见,实不相瞒,这是一件不好的祸事,夫人最近身体不好,若是知晓,她必定伤心难过,所以,请你务必直接将信送到我的书房来,切记切记!”

老刘管家一咬牙,道:“夫人得罪。”便不管不顾地绕开燕惠,径自去了钟函的书房。

燕惠一怔,老刘管家已然不见了身影。

老刘管家气喘吁吁地来到了钟函的书房,此时钟函正坐在窗前发呆。见他来了,忙道:“怎么了?”

老刘管家喘着气,道:“方才……方才夫人拦阻,想要看这封信……”

钟函大惊:“那你给她看了?”

老刘管家摇头:“自是没有,不过……不过我看夫人的模样,以为是您故意瞒着她,心里难过着呢。”

钟函叹息:“我也是无可奈何……罢了,有劳你了。”

老刘管家道:“不敢当,不敢当啊。”从袖中掏出大信封,递给了钟函,自己便退下了。

钟函环顾四周,看看没人,连忙拆开。

信上简洁地写着:“有确切消息,今晚府上,本王当面相告。”

钟函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没有其他字体。

咬牙切齿,却又别无他法。

夜晚,星光点点,钟函和燕惠在庭院里用着晚饭。

燕惠夹着菜给钟函:“最近在忙些什么,总觉得你有些疲惫。”

钟函摇了摇头,微微笑了:“没有,只是在想从前失传的一首琴谱。”

燕惠微微点头,心中有些落寞,勉强一笑,似是无意般地提起:“最近,府上的信多了许多……”说罢,看着钟函。

钟函笑道:“最近为了修补琴谱,问各地的老友要一些资料,他们反复叮嘱说是毕生心血,不可给旁人知晓……所以,便有些保密了。”

燕惠听了,心中暗暗舒了一口气,笑道:“那便要好好感谢感谢人家了。”

钟函道:“自然,他们还说过不久要来安都游玩,到时候自然有咱们忙得了。”

燕惠笑着道:“好,我到时候定会好好招待他们的,对了,今年夏天不如再去郧地看看邹儒大哥,如何?”

钟函道:“你想去咱们便去。”

一顿晚饭下来,没有让丫鬟们插手,钟函帮着燕惠收拾碗碟,燕惠心里舒服了不少,心想:许是自己生病久了,有些多心了。

此时夜晚已然不冷了,燕惠披一件薄纱衣,依偎在钟函怀里看着满天繁星。

燕惠道:“这么多星星,明天定是晴天了。”

钟函微微笑了:“是吧。”

钟函的笑声清朗,燕惠听着,嘴角挂着甜蜜的微笑。

两人低声说了些许话,燕惠就有些疲惫了,她道:“有些困了。”

钟函扶着她往房间里走:“也有些冷了,不如先歇息吧。”

燕惠道:“你呢?”

钟函顿了顿:“我要去书房,你先睡吧。”

燕惠没有起疑心,理解地点了点头:“好的,晚上别太熬夜。”

两人回了卧室,钟函看着燕惠散了一头长发,有些妖娆地缠绕到了腰间,穿着淡紫色的里衣靠着床头微笑地看他,烛光柔柔地笼罩出一层朦胧的光,笑的温柔,轻声道:“去吧,我过会儿便睡了。”

钟函心中涌起莫名的难受,低头道:“好的。”

此时并不是很晚,出了门,街道上人来人往,都是吃过晚饭,一家老小出门消食的。

他站在自家门口,正想着是自己走过去,还是找一辆小车去。

或许还是韩王爷想得周到,一辆马车早就停靠在钟府的不远处,披着深紫色绸缎的马车轱辘轱辘地驶过来。

一个侍卫模样的人坐在前座,面无表情地下马,亮出“韩”字的腰牌,请钟函上车。

钟函略微点头,踏上马车的那一刻,心中似乎轻轻一痛,有些踌躇的,他回头看了看,身后便是微掩着的朱红色大门。

侍卫催促道:“还请钟琴师快快上车。”

钟函收回目光,掀起下摆,上了韩府的马车。

马车行驶地很快,却又十分平稳,车厢里弥漫着韩懿身上那种冷冷的香气,若有若无地将端坐在马车上的清瘦身影包裹住。

天上的繁星闪闪,有着特别闪亮的两颗连接在一起,似乎是一对有情人相聚。

钟函下了马车,被四个侍卫直接“锁”住一般,簇拥着往里走。

韩王府布置低调而奢华,越是通往主人居住的院子便越是打造的精致,钟函年少之时在韩王府呆了不少时间,虽是将近十年没有来,却依旧还是熟悉的。

譬如那边的葡萄架,又譬如庭院里的花坛,自己曾经最喜欢在这两个地方奏琴。

一路顺着这些地方走过去,钟函心中浮出一些感慨和惆怅,转眼时光流逝,自己已经不是那个青涩的少年了。

连接前庭院和后庭院的便是三道白玉石拱桥,钟函顺着拱桥走过去,到了后庭院,那里摆着宽大的桃木桌子,布满了精美的菜肴。

上首坐着一个持杯喝酒的男人,一双狭长的眼似睁非睁,慵懒地靠在高椅背上,淡淡地看着不远处与他对视的钟函。

两人相对,一个温文尔雅,一个尊贵优雅。

韩懿道:“你来了。”

钟函看了看满桌的菜肴:“……你等我用饭么。”

韩懿扯唇一笑:“是,不赏脸吗?”

钟函有些别扭,从拱桥便走下。

韩懿的目光如同炙热的火,牢牢地锁定在钟函身上,,举杯饮酒。

两人对坐,韩懿并未说什么,只是喝着酒。

这时候的情景有些相似,十多年前,老韩王病逝后,钟函请辞,当时才继承爵位的韩懿便在此处布置了晚膳,等候着从新家最后一次回访的钟函。

两人心中都藏着心事,或许关于过往,又或许关于现在。

原先用过晚饭的钟函并没有什么胃口,只是随意地吃了些,却意外地发现对胃口,仔细一看,便是原先在韩王府爱吃的菜肴。

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钟函放下了筷子。

韩懿停住酒杯,道:“怎么不吃了。”

钟函略微摇头;“不饿。”

韩懿轻轻一笑:“记得当年,你也是这般回我的。”

钟函:“......";

韩懿放下酒杯:”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你有了娇妻爱子,本王......我如今也有了妻妾儿女。“钟函不想听这些话,道:”你找我来,不是叙旧的吧。“韩懿无奈一笑:”乖,等我说完。“钟函不自然地扭过头去。

韩懿淡淡一笑,道:”既然不愿意听,我也不说了,便直入正题吧。“钟函这才回头看他:”你说钟礼有了消息?他在哪儿?“韩懿道:”如今,大约不在南楚境内。“钟函愣住:”你是说,他不在......";

韩懿从桌旁的纸袋中抽出几张纸递给钟函,道:“这是繁城传回来的消息,曾经有人目睹,钟礼和一批北晋人混在一起,原因不明,之后边境也有消息,这些人曾从边关出去,向北晋方向离去。”

钟函恍若做梦,冲过去接过,细细地看着。

韩懿看着他的脸色变得惨白一片,安慰的话脱口而出:“不要太过担心,现在北晋那边不大好查,不过不久之后应该也会有消息的。”

钟函放下纸张,道:“钟礼那孩子......这是和什么人结了冤仇,还是自己到处乱闯?怎么会,怎么会去北晋呢?!”

韩懿不再出声,低头晃晃酒杯,沉默地喝着自己的酒。

钟函心中怅然,站在原地,心中百转千结。

第50章 惊变第84章 虎视眈眈(一)第73章 崛起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95章 寒心第106章 血色第81章 此去经年(二)第66章 铲除第80章 此去经年(一)第94章 打击第14章 鸿鹄之志(一)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96章 封官第106章 血色第3章 琴师选拔(三)第85章 虎视眈眈(三)第65章 出手第27章 多事之秋(七)第29章 伤自离别(二)第104章 郧地之守第126章 归来第20章 鸿鹄之志(七)第105章 如梦第54章 重归北晋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42章 懵懂之初第3章 琴师选拔(三)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15章 鸿鹄之志(二)第83章 此去经年(三)第97章 郧地第8章 云英书院(二)第21章 多事之秋(一)第93章 归家第55章 信第6章 琴师选拔(六)第60章 惊疑不定(一)第29章 伤自离别(二)第107章 城破第94章 打击第18章 鸿鹄之志(五)第75章 暗流涌动(二)第89章 前潮(一)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12章 云英书院(六)第81章 此去经年(二)第1章 琴师选拔(一)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5章 琴师选拔(五)第79章 不见(二)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89章 前潮(一)第97章 郧地第93章 归家第14章 鸿鹄之志(一)第111章 误会第85章 虎视眈眈(二)第121章 成全第7章 云英书院(一)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112章 讽刺第45章 远去第126章 归来第119章 遣返第66章 铲除第99章 湖错(二)第36章 简单岁月(三)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112章 讽刺第49章 惊喜第47章 熟悉第121章 成全第26章 多事之秋(六)第85章 虎视眈眈(三)第16章 鸿鹄之志(三)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119章 遣返第15章 鸿鹄之志(二)第11章 云英书院(五)第55章 信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17章 鸿鹄之志(四)第47章 熟悉第56章 来访(一)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55章 信第114章 记忆渐醒第61章 惊疑不定(二)第42章 懵懂之初第10章 云英书院(四)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章 琴师选拔(一)番外王祝日常八十七章 虎视眈眈四第42章 懵懂之初第35章 简单岁月(二)第12章 云英书院(六)
第50章 惊变第84章 虎视眈眈(一)第73章 崛起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95章 寒心第106章 血色第81章 此去经年(二)第66章 铲除第80章 此去经年(一)第94章 打击第14章 鸿鹄之志(一)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96章 封官第106章 血色第3章 琴师选拔(三)第85章 虎视眈眈(三)第65章 出手第27章 多事之秋(七)第29章 伤自离别(二)第104章 郧地之守第126章 归来第20章 鸿鹄之志(七)第105章 如梦第54章 重归北晋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42章 懵懂之初第3章 琴师选拔(三)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15章 鸿鹄之志(二)第83章 此去经年(三)第97章 郧地第8章 云英书院(二)第21章 多事之秋(一)第93章 归家第55章 信第6章 琴师选拔(六)第60章 惊疑不定(一)第29章 伤自离别(二)第107章 城破第94章 打击第18章 鸿鹄之志(五)第75章 暗流涌动(二)第89章 前潮(一)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12章 云英书院(六)第81章 此去经年(二)第1章 琴师选拔(一)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5章 琴师选拔(五)第79章 不见(二)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89章 前潮(一)第97章 郧地第93章 归家第14章 鸿鹄之志(一)第111章 误会第85章 虎视眈眈(二)第121章 成全第7章 云英书院(一)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112章 讽刺第45章 远去第126章 归来第119章 遣返第66章 铲除第99章 湖错(二)第36章 简单岁月(三)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112章 讽刺第49章 惊喜第47章 熟悉第121章 成全第26章 多事之秋(六)第85章 虎视眈眈(三)第16章 鸿鹄之志(三)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119章 遣返第15章 鸿鹄之志(二)第11章 云英书院(五)第55章 信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17章 鸿鹄之志(四)第47章 熟悉第56章 来访(一)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55章 信第114章 记忆渐醒第61章 惊疑不定(二)第42章 懵懂之初第10章 云英书院(四)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章 琴师选拔(一)番外王祝日常八十七章 虎视眈眈四第42章 懵懂之初第35章 简单岁月(二)第12章 云英书院(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