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重归北晋

朔玉定定地看着钟礼,良久,开口道:“你是北晋王室之人,怎么能去南楚?!”

钟礼神色淡淡:“我之前也是北晋之人,不照样在南楚长大?”

朔玉叹气道:“暂且不讨论此事,王兄,本王还是向你说说朝中之事。”

钟礼点了点头。

朔玉从身上掏出一个小丝绒盒子,递给钟礼:“对了王兄,这是你的。”

钟礼挑眉,接过,里面是一块玉珏,刻着和朔玉背上有些相似的图案。

朔玉看了一眼:“那是我们的图腾,这块玉珏是你母亲留下的。”

钟礼细细的看着玉珏,玉珏在灯火下反射出莹润的光泽。

“朔玉,我的母亲,是怎么去世的?”

“……她,在那晚自刎了。”

沉默了一阵。

钟礼开口:“没有一起走吗?”

朔玉摇了摇头:“没有。”

钟礼将玉珏收在了怀里。

朔玉道:“王兄,你名朔回,待到四月之时,我就公开你的身份。”

钟礼点了点头。

朔玉道:“现在,我来说说朝中之事。”

钟礼静静地听着。

过了一个时辰,朔玉道:“朝政上的事情,王兄或许还不是非常熟练,王兄原本在南楚的军校学习过几年,不如先带些兵试试。”

钟礼道:“可以。”

朔玉笑了:“有王兄在,至少让我舒了一口气。”

钟礼定定地看着他。

朔玉疑惑,说:“怎么了?”

钟礼道:“你的南楚话越来越顺了。”

朔玉笑了:“我的北晋话和西宋话最好,南楚也还行,最头痛的是东丹话,说着说着舌头就打结了。”

钟礼哈哈笑了。

两人笑了一会儿,朔玉正色道:“这些日子,我会让苏然来教王兄一些到时候要用上的话,如果别人问话,王兄就不回答。”

钟礼点了点头。

两人并没有再提紫瞳之事,朔玉和苏然离开了。

钟礼回了房,房间早已被打扫一新,桌上摆着一面新的镜子。

朔玉为了保密,派来的都是心腹,钟礼平日走动,却也没有看见那些人。

钟礼面色漠然地看着镜子,镜中的人眉目深邃,鼻梁挺直,坚毅的一张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既然上天告诉了他的身世,他自然不会放任北晋的王室衰败下去,相反,还要帮助朔玉稳住根基,无论多么艰辛,他也不会放弃。

他睁开双眼,眉目里含着一丝柔情,做完这些事情后,他就会回到钟仪身边,好好宠着他一辈子。

钟礼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夜晚,他拉着小仪去了后山,那时候还没有去繁城,站在高高的望天台上,看繁星满天。

“小仪……”

“怎么?”

“我如果去了繁城,便不会轻易回来。”

“……为什么?”

他记得自己这么说:“安都,会是我一生认定的故乡。而你,也是我一生认定的弟弟。这些,无论何时,何事,都无法改变。”

钟仪愣了一会儿,哈哈笑了。

脑海中浮现那张笑脸,钟礼勾起了嘴角。

他拿出了那只玉珏,看了看,放在了枕边,又拿出了和钟仪交换过的铃铛,上面的锈已经被钟礼清理掉了,铃铛依旧闪亮。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在房中响起,钟礼温柔地看了一会儿,放回了衣服里。

三月底,朔玉来了一次,说是安排妥当了。

钟礼看着朔玉道:“放心。”

朔玉道:“西宋算是北晋的友国,对外就宣布是从西宋的军校回来的。”

钟礼默许。

朔玉来回踱步:“我和贺丞相商量过,到时候,趁热打铁,我就将西宋边境的兵队派给王兄。”

钟礼道:“不必,先将城内的内、外侍卫军队派给我。”

朔玉皱着眉头道:“这有些过急了,恐怕……”这么一来,牵动了几个武官,想必也会受到异党的重视。

他想了想,迎上钟礼的目光,朔玉担忧道:“王兄,那你小心安全。”

钟礼点了点头:“我知道。”

四月,北晋晋王宣布了一个天大的喜讯——晋王的手足从西宋的军校回来了!

休城全城欢呼,一派喜气洋洋,百姓们纷纷聚集在大街上想看看从西宋回来的亲王。

钟礼骑在高头大马上,穿一身黑色戎装,鲜红色的披风滚着毛边,英姿飒爽,俊美不凡。一路上气氛喜庆热烈,车队张扬地绕着休城转了一圈,直直驶进了王宫。

文武百官早就在礼殿外等候。

“恭迎亲王回朝!”贺功站在百官之首,大声宣告。

官员们一愣,各自交换了眼神,却也只好齐声道:“恭迎亲王回朝!”

钟礼飞身下马,高挑的身材站在红马前,更显得威武挺拔。

此时,钟礼用地地道道的北晋语道:“有劳各位大臣。”

大臣们立马开始叽里呱啦,不知所云,钟仪面色严肃,笔挺地站着,时而点点头。

礼乐声响起,朔玉穿着一身绣着图腾的金丝礼袍,站在大殿之上,修长的身形展露无遗,他向礼官示意。

礼官道:“奏乐!”

鼓点敲响,“咚咚咚”震耳欲聋。

号角声随即吹响,低沉的号角声端正威严,大殿上的人们纷纷肃然。

在雄浑的号角声中,钟礼走上了大殿,司仪为他解下红色滚毛边披风,换上华丽的礼袍。

大殿铺着光滑的花纹石板,绣着繁复纹路的地毯一直眼神到白玉阶梯之下,此时开始祈福,司仪走到大殿中央开始吟诵。

钟礼同他们一样,开始跟着念叨,至于念叨的是什么,也只有身旁的朔玉听得见了。

祈福过后,朔玉走上高台,大声道:“亲王行事低调,想必众爱卿不曾熟悉,今日,亲王于西宋归来。此后,亲王将辅助本王,壮大北晋,恭迎盛世!”

百官齐声道:“壮大北晋,恭迎盛世!”

钟礼走到朔玉身旁。

丞相贺功接受到了朔玉的眼神,走到大殿中央,道:“今日一见亲王的风采,只觉得威武无双,听闻亲王武艺了得,且颇有大将之风,若要辅助我王,不如先将休城今年的军事演习交给亲王负责,让亲王展示一番。”

个头高大的月石霸恶狠狠地瞪了贺功一眼:个死老头,瞎说什么。

贺功说完,朔玉笑道:“亲王认为如何?”

钟礼语言不通,看着朔玉眨了眨右眼,便口齿清晰地回答:“好。”

此时,大殿上鸦雀无声,钟礼的声音很是响亮。

月石霸着急了:往年的军事演习可都是由他一手操办的。

月石霸出列道:“我王,臣下认为,亲王刚从军校回来,并没有实际经验,况且休城的军事演习一向重要,若是亲王因为经验不足,操办的不好,恐怕会得非议。”

朔玉听完,朗声大笑:“月石大人不仅仗打得好,心思也细,不如这样,就让卫氏十八将辅佐亲王,如何?卫一!”

卫一立马站出列,笑容满面道:“臣下十分荣幸,自当尽绵薄之力辅助亲王。”

月石霸瞪大双眼,身旁的东成禾递给他一个眼神,月石霸会意退下。

东成禾出列,道:“臣下认为十分合适,不如就这样安排。”

朔玉点了点头,道:“东成大人既然也赞同,那么就这么决定了,如何?”

几个难缠的老狐狸不再做声,朔玉心底叹息,看来只能点到为止了。

朔玉一挥手:“如此,便退了吧,今晚王宫设宴,请众爱卿赏脸了。”

百官齐声道:“谢王恩典。”

米录阁,茶香袅袅,三人对坐,苏然充当翻译。

贺功掀开茶盖,道:“至少成功了一半,从月石霸手中将休城的演习兵要了出来也不容易,何况还有卫氏的人听候差遣。”

朔玉道:“演习的兵不多,若是能将休城内外的精兵弄到手,本王便舒口气了。”

贺功笑了:“王莫急,上次和其他几位大人聊了聊,听说里如大人家目前闹得不可开交,估计是没什么力气再折腾了。”

朔玉哈哈大笑:“都怪那老家伙自己找罪受。”

两人对视一眼,又相继大笑起来。

听完苏然翻译,钟礼道:“怎么了?”

苏然看了那两人,朔玉道:“里如德今年六十大寿时,娶了三房美妾,如今被他那大夫人折腾得不得安宁。”

苏然道:“今日大殿之上,臣瞧见里如大人脸上还有淤青。”

几人又笑了,贺功摆了摆手道:“如今月石,东成,里如这三支都不好对付,趁着亲王刚回来不如多揽些民心。”

朔玉点了点头,道:“有理,休城的人大多对王兄不太了解,不如抓住机会好好积累一些名望。”

两人商议了一番,贺功道:“臣回去和尚书大人再商量商量。”

朔玉道:“有劳您了,对了,下次您和辞翰大人一起过来。”

贺功顿了顿,笑了:“好,告辞。”

贺功走后,朔玉似乎在想什么心事,面色犹豫不定,钟礼盯着朔玉的脸。

朔玉发觉,换回南楚话:“怎么了?”

钟礼道:“辞翰大人是?”

朔玉答:“是学士……不说了,王兄,你该好好学习北晋话了。”

钟礼漫不经心地点点头:“知道了。”

朔玉无可奈何,鼓励地看向苏然。

苏然道:“亲王聪颖,再过几月便熟悉了。”

钟礼一扬手:“基本的差不多了,明日找几个人陪我多练练。”

夜晚,王宫,晚宴。

酒筹交错,人影模糊,烟花在夜空中散开。

钟礼在湖边驻足,看着远处盛开的烟花闪着光飞速绽放,之后又落下,变成了灰尘。

第113章 问情第97章 郧地第102章 风雨欲来(二)第71章 波涛迭起(二)第117章 故曲故物第66章 铲除第39章 简单岁月(六)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13章 云英书院(七)第54章 重归北晋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章 琴师选拔(一)第126章 归来第126章 尾声第66章 铲除第97章 故人第29章 伤自离别(二)第47章 熟悉第62章 惊疑不定(三)第43章 遇见第27章 多事之秋(七)第20章 鸿鹄之志(七)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18章 单构之婚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119章 遣返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8章 云英书院(二)第65章 出手第4章 琴师选拔(四)第90章 前潮(二)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6章 琴师选拔(六)第27章 多事之秋(七)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91章 调兵遣将(一)第97章 故人第82章 此去经年(二)番外王祝日常第28章 伤自离别(一)第19章 鸿鹄之志(六)第74章 暗流涌动(一)第47章 熟悉第99章 湖错(二)第63章 晴空霹雳第58章 各个击破第124章 逃婚第81章 此去经年(二)第72章 相忘第20章 鸿鹄之志(七)第56章 来访(一)第64章 北寻第43章 遇见第79章 不见(二)第21章 多事之秋(一)第65章 出手第72章 相忘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121章 成全第42章 懵懂之初第55章 信番外朱弦缠第38章 简单岁月(五)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30章 伤自离别(三)第7章 云英书院(一)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01章 风雨欲来(一)第118章 单构之婚第98章 湖错(一)第49章 惊喜第80章 此去经年(一)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28章 伤自离别(一)八十七章 虎视眈眈四第35章 简单岁月(二)第61章 惊疑不定(二)第38章 简单岁月(五)第122章 除夕第24章 多事之秋(四)第119章 遣返第44章 再会第13章 云英书院(七)第52章 身世第89章 前潮(一)第110章 条约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68章 碎裂第56章 来访(一)第51章 困境第75章 暗流涌动(二)第54章 重归北晋第1章 琴师选拔(一)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102章 电闪雷鸣(一)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59章 战曲
第113章 问情第97章 郧地第102章 风雨欲来(二)第71章 波涛迭起(二)第117章 故曲故物第66章 铲除第39章 简单岁月(六)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13章 云英书院(七)第54章 重归北晋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章 琴师选拔(一)第126章 归来第126章 尾声第66章 铲除第97章 故人第29章 伤自离别(二)第47章 熟悉第62章 惊疑不定(三)第43章 遇见第27章 多事之秋(七)第20章 鸿鹄之志(七)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18章 单构之婚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119章 遣返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8章 云英书院(二)第65章 出手第4章 琴师选拔(四)第90章 前潮(二)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6章 琴师选拔(六)第27章 多事之秋(七)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91章 调兵遣将(一)第97章 故人第82章 此去经年(二)番外王祝日常第28章 伤自离别(一)第19章 鸿鹄之志(六)第74章 暗流涌动(一)第47章 熟悉第99章 湖错(二)第63章 晴空霹雳第58章 各个击破第124章 逃婚第81章 此去经年(二)第72章 相忘第20章 鸿鹄之志(七)第56章 来访(一)第64章 北寻第43章 遇见第79章 不见(二)第21章 多事之秋(一)第65章 出手第72章 相忘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121章 成全第42章 懵懂之初第55章 信番外朱弦缠第38章 简单岁月(五)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30章 伤自离别(三)第7章 云英书院(一)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01章 风雨欲来(一)第118章 单构之婚第98章 湖错(一)第49章 惊喜第80章 此去经年(一)第33章 伤自离别(六)第28章 伤自离别(一)八十七章 虎视眈眈四第35章 简单岁月(二)第61章 惊疑不定(二)第38章 简单岁月(五)第122章 除夕第24章 多事之秋(四)第119章 遣返第44章 再会第13章 云英书院(七)第52章 身世第89章 前潮(一)第110章 条约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68章 碎裂第56章 来访(一)第51章 困境第75章 暗流涌动(二)第54章 重归北晋第1章 琴师选拔(一)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102章 电闪雷鸣(一)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59章 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