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调兵遣将(一)

公元413年,北晋西宋建立联盟,继南楚东丹之后,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两方宣布《晋宋友好诏令》,开始建交,两方贸易往来频繁,人口流动,文化大交融,边境开放。

北晋晋景公(朔玉)与西宋单构皇子在晋安(北晋都城)进行会谈,对两方建交表示赞成态度。

同年,北晋朔回亲王受封礼,正式赐封地王位,封号晋泊王,同时保留军衔,升为狼武将军。

公元414年,春季,冰雪刚刚融化,北晋大批精锐部队进入西宋境内,引起当地居民恐慌,之后经政府调解,风波平息。

后陆续有物资运送,无一不足,西宋百姓皆道世道将变,纷纷迁居,入偏僻之地。

消息陆陆续续从西宋传到南楚,南楚民心不稳,甚至发生了两次暴乱,后迅速被当地官府平息。

为安抚民心,阚元阁举行大型军演,同时边境加强了双倍军力。早在去年,希宫就暗地里派出了探子和里应进入西宋。

此时,还是有一些人归来了,带着性命换来的消息。

深深的王宫之内,一双手,打开了染着鲜血的地图。

上面用西宋字体密密麻麻地标刻着,其中,南楚的西面主要军事重镇都被标上了鲜艳的红色。

翻译过来,意思是——誓死必得。

曲沧阴沉着脸,口述着战略,王贺低着头,修长的手指握着毛笔飞速地书写着。

夏季,风波渐平,局面稍定,表面一片太平。

清晨,太阳升起,耀眼的金光从云层之后露出,此时锦和苑里一片忙碌。仔细看去,尽是些来来往往的人群,不乏马车艰难地在其中穿梭而过,穿着锦和苑的夫子时不时拿出令牌吩咐着什么。

原来,今日是锦和苑武生离校的日子。朝廷下了命令,集中所有军校武生,前往北面,西面的重镇。

阚元阁的大多数安排在了西面。

锦和苑目前只挑选了优秀的武生,成了四六分,六分一路向北,四分一路向西。书院的领事人坚持只送出优秀的武生,其余的大部分武生依旧在锦和苑训练。

锦和城的官员起初不同意,之后还是允许了,下的命令是秋末一定要送出其余的合格武生。

傅三易站在房内,一向张扬带笑的脸此刻有些淡淡的失落,看着尹子重穿上一身劲装,束紧了袖口,一把一把地收拾着刀架上的兵刃。

尹子重回头,视线似乎在地上寻找什么,尔后拖出箱子,身旁站着一个如同石头般的人,正一动不动地默哀。

尹子重叹气,怕了拍手上的灰尘站了起来。

傅三易立马抬起头,一双眼睛十分哀怨地看着他。

尹子重:“……”

终究还是忍不住,尹子重“扑哧”一声笑了,道:“何必这副怨妇模样?”

傅三易拉着尹子重的衣角,吸吸鼻子:“小重,你真的要走吗?”

尹子重搓搓鸡皮疙瘩,无奈地看着他:“你是早就知道的。”

傅三易嘟囔着:“为什么武生比我们书生要先走?”

尹子重拍拍他的肩膀,认真道:“既然你选择留校,就好好深造,出来了就是朝廷文官了。”

傅三易捂脸,皱着眉头,低声道:“今年秋末小少爷也要走了,这让我怎么过?”

尹子重收拾行李的动作一顿:“说起来,他在那边能否赶得回来?”

钟仪半个月前受命去参加琴师赛选,前些天传信回来,说一定要回来送尹子重走。

傅三易坐在椅子上,道:“应该可以罢,他的脾性,说要回来,爬着滚着也一定会回来的。”

尹子重笑了,露出一个俊朗的笑容。

傅三易看着尹子重的笑容,愣了愣,继而笑道:“你这模样,才同你哥哥有些相像。对了,按照阚元阁的条例,你哥哥已经分配官职了吧?”

尹子重理着衣服,道:“你又如何得知的?的确,他已经去了郧地,我表格上填的,也是郧地。”

傅三易羡慕道:“那你们岂不是就等于是回家了?”

尹子重道:“唔,也可以这么说。”他脸上又露出笑容:“给自己故乡看家护院,很不错的感觉。”说完,又低头整理着。

傅三易没有做声,此时,南楚人都知道,边境将不再太平。

他看着尹子重伸出大手笨拙地整理着那些细碎东西,不忍直视,扶额道:“还是让我来吧。”

尹子重立马甩手起身,诚恳道:“多谢你了,兄弟。”

傅三易蹲下,背着身子,道:“不谢。”傅三易唇角微动,轻声道:“……兄弟。”

大太阳下,路上炙热,马车堵在人群中,开始有人不满道责备。

“小兄弟,这里可就进不去了……停在这儿可以吗?”赶马车的人一脸为难:“对不住了。”

“没事。”钟仪付过钱,笑笑:“多谢你了。”

他快速跳下马车,此时已将近中午,书院的大马车一辆辆地排列在一起,似乎是武生们要上车离开了。

众人眼睛一花,只看见一道丹青色的身影飞奔而过,长长的琴师袍衣袂翻飞。

“轱辘轱辘——”已经有几辆大马车向北门驶来。

钟仪瞪大了眼睛,看着上面的标识。

“不对……老尹说的地点是郧地,这些没有,应该还没有走!”心中似乎有滚烫的热流浇下,火辣辣的阳光照在脸上,额头上不一会儿都是汗水。

熙熙攘攘的人群又吵又闹,拥挤不堪,充斥着难闻的汗味。

“借过。”

“抱歉,让一下。”

“不好意思,请让在下过去。”

一路上重复着话,依旧遭到白眼。“这么大热天,都挤,你急什么啊!”

“真是,琴师跑来这儿凑什么热闹。”

钟仪不再理会,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睛。

“咦?这不是钟仪吗?”

“钟仪?钟仪是谁?”

“就是那个琴师啊,挺厉害的。”

人们看了看一脸着急的年轻男子,有个尖利的声音道:“瘦不拉几的,就他?”

“可别小看人家。”

“切,小白脸。”

炙热的天气里,人们都容易焦躁愤怒,此时他们议论纷纷,一双双眼睛都看着钟仪拼命地在人海中挣扎,也不知道他要往哪儿去。

“怎么还没有来?”尹子重双手提着大箱子,腰间挂着长剑。一身劲装衬得他挺拔威武,目光在人海中找寻,剑眉有些担忧地皱起。

傅三易本来站在他身旁,结果武楼的几个保卫一来,将无关人等全部赶退,拉起了布帷。

傅三易隔着布帷大喊道:“老尹,我在这里!”

尹子重回头,也看见了傅三易,点了点头。

两人都在等待他们的最后一位友人。

大马车开来了五辆,每一辆大马车前面都有十二匹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站着,一辆容纳十人。

武生们大都带着简便的行装,或许是平日的教导训练,大都不是很爱说话,队伍还算安静。

站在队伍的末端,尹子重在寻找钟仪的身影,心不在焉地听着身旁的夫子大声的宣告什么。

人群**了起来。

第一辆大马车走了,车帘都掀开,露出一张张年轻孔武的面孔,人们欢呼起来,似乎在做着最后的欢送。

钟仪跌跌撞撞地从人群中穿过,瞪大着眼睛看着马车上的字体:“西面线路——湖错。”

脑海中浮现以前看到过的路线图——湖错,善横,顺达,神同,郧地,那么,还有时间!

第二辆大马车从广场驶出,果不其然,写得是善横。

钟仪松了口气,继续穿梭在人群中,呼吸都无法平稳了,钟仪觉得头顶上的烈日有些毒。

接着,是第三辆。

人群又开始**了,有人跟随着马车移动了位置,钟仪眼尖,灵活地钻了过去。

已经看到广场上的南楚的飞鹰旗帜了。

老尹,等等我,等等我。

他死命地呼吸着,空气中的一切,干燥又带着尘土。

尹子重看着人潮拥挤,手攥得很紧。

第四辆马车,尹子重身边的队伍空了。

“轱辘轱辘——”马车驶来,马蹄声响起,人们又开始欢呼。

这是第四辆了!钟仪心中好似有一张鼓“砰砰砰”地剧烈敲击着,眼前发黑。

不,不……

第五辆马车打开了车门。

“准备上马车!待会儿要迅速!”

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拿着哨子,浓眉大眼,站在队伍前看着他们。

“是!”整齐的声音响起。

傅三易似乎发现了尹子重要上马车了,心急如焚,默念道:快来啊,快来啊,再不来就来不及了!

“上车!”男人吹响了哨子。

尖锐的哨声就是命令,集体准备。

尹子重站直了身体,忍不住回头,深邃的眼睛看了那个方向,最后一眼。

傅三易在布帷后大吼道:“老尹!保重!”

尹子重听见了,也看见了在太阳下晒得面红耳赤的傅三易。

尹子重迈步,上了马车。

第五辆马车,驶向郧地。

“最后一辆了!”

“保重!”

似乎因为是最后一辆,人群中喧沸起来,变得更加拥挤。

“不!”快要到广场的钟仪看见了马车,拼了命一般,大声嘶吼:“老尹!我在这儿!我在这儿!”

他吼得嗓子充血,唇齿间一股甜腥味:“老尹!尹子重!尹子重!”钟仪转头就随着马车方向奔跑,“尹子重!尹子重!”

可是,他的声音太小,淹没在了人海中。

马车里的面孔一晃而过,他没有看见尹子重。

尘土漫天,人声鼎沸。

马车速度很快,十二匹高头大马迈着矫健的四肢,马车一下子就没了踪影。

第九十二章调兵遣将(二)“钟仪,醒醒啊!醒醒啊!”似乎是傅三易在耳边大叫。

很吵。

无边的黑暗,眼皮十分沉重。

等到钟仪迷迷糊糊地清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房内只点着一盏孤灯。

床边放着水盆和柔软的毛巾,对面的铺子已经收拾完毕,只留下干干净净的一张床板。

房间里一下子冷清下来,原先两个人居住的房间,少了另一个人的所有物品,总是不习惯的。

钟仪嗓子干哑,想自己起来倒一杯水喝,接过腿脚像是被碾压过了一半,没有一丝力气,还一抽一抽的疼痛。

钟仪自嘲,躺在床上不动了。

或许是因为睡了一下午,反倒是不困了,吹灭了灯火,静静地躺着。

可惜,蚊子骚扰着,实在是无法静下心来。

模模糊糊,

第71章 波涛迭起(二)第122章 除夕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77章 暗流涌动(四)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26章 归来第35章 简单岁月(二)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44章 再会第101章 风雨欲来(一)第103章 电闪雷鸣(二)第32章 伤自离别(五)第11章 云英书院(五)第67章 风雨第119章 遣返第7章 云英书院(一)第93章 归家第50章 惊变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93章 归家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44章 再会第124章 逃婚第58章 各个击破第41章 萌芽暗生第90章 前潮(二)第58章 各个击破第103章 电闪雷鸣(二)第68章 碎裂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72章 相忘第5章 琴师选拔(五)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25章 不忘第55章 信第42章 懵懂之初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85章 虎视眈眈(二)第71章 波涛迭起(二)第113章 问情第117章 故曲故物第67章 风雨第63章 晴空霹雳第92章 调兵遣将(二)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10章 条约第16章 鸿鹄之志(三)第112章 讽刺第57章 来访(二)第30章 伤自离别(三)第109章 黑暗第119章 遣返第59章 战曲第94章 打击第32章 伤自离别(五)第83章 此去经年(三)第44章 再会第34章 简单岁月(一)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68章 碎裂第45章 远去第4章 琴师选拔(四)第93章 归家第126章 归来第78章 不见第118章 单构之婚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59章 战曲第25章 多事之秋(五)第93章 归家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8章 云英书院(二)第88章 虎视眈眈(五)第60章 惊疑不定(一)第24章 多事之秋(四)第51章 困境第21章 多事之秋(一)第103章 电闪雷鸣(二)第60章 惊疑不定(一)第53章 对峙第64章 北寻第73章 崛起第4章 琴师选拔(四)第32章 伤自离别(五)第39章 简单岁月(六)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24章 多事之秋(四)第58章 各个击破第68章 碎裂第43章 遇见第121章 成全第62章 惊疑不定(三)第66章 铲除第111章 误会
第71章 波涛迭起(二)第122章 除夕第108章 惊鸿之遇第77章 暗流涌动(四)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26章 归来第35章 简单岁月(二)第76章 暗流涌动(三)第44章 再会第101章 风雨欲来(一)第103章 电闪雷鸣(二)第32章 伤自离别(五)第11章 云英书院(五)第67章 风雨第119章 遣返第7章 云英书院(一)第93章 归家第50章 惊变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93章 归家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44章 再会第124章 逃婚第58章 各个击破第41章 萌芽暗生第90章 前潮(二)第58章 各个击破第103章 电闪雷鸣(二)第68章 碎裂第2章 琴师选拔(二)第72章 相忘第5章 琴师选拔(五)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125章 不忘第55章 信第42章 懵懂之初第23章 多事之秋(三)第9章 云英书院(三)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85章 虎视眈眈(二)第71章 波涛迭起(二)第113章 问情第117章 故曲故物第67章 风雨第63章 晴空霹雳第92章 调兵遣将(二)第120章 重归故里第110章 条约第16章 鸿鹄之志(三)第112章 讽刺第57章 来访(二)第30章 伤自离别(三)第109章 黑暗第119章 遣返第59章 战曲第94章 打击第32章 伤自离别(五)第83章 此去经年(三)第44章 再会第34章 简单岁月(一)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68章 碎裂第45章 远去第4章 琴师选拔(四)第93章 归家第126章 归来第78章 不见第118章 单构之婚第70章 波涛迭起(一)第59章 战曲第25章 多事之秋(五)第93章 归家第40章 简单岁月(七)第8章 云英书院(二)第88章 虎视眈眈(五)第60章 惊疑不定(一)第24章 多事之秋(四)第51章 困境第21章 多事之秋(一)第103章 电闪雷鸣(二)第60章 惊疑不定(一)第53章 对峙第64章 北寻第73章 崛起第4章 琴师选拔(四)第32章 伤自离别(五)第39章 简单岁月(六)第37章 简单岁月(四)第24章 多事之秋(四)第58章 各个击破第68章 碎裂第43章 遇见第121章 成全第62章 惊疑不定(三)第66章 铲除第111章 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