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指点江山 下

大厅正中的桌子旁,一个相貌清癯的老者正在看书。桌上放着的一个鼎炉放出淡淡的青烟,背后的墙壁上是一幅巨大的山水画。看着好象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显出此间主人是个淡泊名利,意境高远的人。

见过阳端坐了下来。阳端点头说:“你很不错,年轻人在长辈面前既不显得慌乱无礼,又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很久没见到这么有礼貌的年轻人了,世道一乱,人们向学之心也就淡了,礼节也早被放在脑后。”显然对此深恶痛绝,很是痛心。赵忆丛道:“仓廪足而知礼节,衣食足才能知荣辱。现在大多数人明天是否有命都不知道,哪还有心思去注意这些呢!我也不知道,自己沦落到那个地步的时候还能否像现在这样。”

阳端点头道:“你说的很对,我也不过是发些感慨而已。”

赵忆丛微笑道:“我明白的。”

放下书本,阳端道:“我听城儿说起了你,他从没这样推崇一个人,简直是五体投地了。”赵忆丛侧身道:“我不过是个读了几本书便胡言乱语的人而已。自古以来书生只会空谈误国,又能改变什么呢?”

阳端摇头道:“听你的那些话已经初显峥嵘,早晚会有展露头角之时。城儿能遇见你这样的朋友也算是他一生的幸运。”赵忆丛忙道:“伯父这样说让我甚为惶恐,有点无地自容了。”

“我虽无乔公识曹操于未遇的功夫。但平时阅人也不少了,不会看错,你也不必过谦。”阳端自信的一笑又很随意的问道:“听说你从长安来,家里怎么会放心你独自出来呢?”早已想到会被问起这些,赵忆丛道:“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不想做一个皓首穷经,埋首于青灯古卷中的书虫。一个人只有亲身去经历,才会真正认识这个世界的复杂与残酷。所以我想不应只读万卷书,还应行万里路才对。”

阳端不住点头道:“想的好,做的也好。只是这个年纪就出来独自面对江湖风险,确实是需要一些勇气呀!”不想在这个问题纠缠下去,赵忆丛岔开话题道:“听说伯父一家也是近年才搬来的,不知道以前在京中是做什么官员的呢?”

听他这么一问,阳端显然来了兴趣,笑着问道:“何以知之我从前是当官的呢?莫非是城儿告诉你的。”赵忆丛道:“那倒不是,只我我见尊府的奴仆显得知书答理,受过特别的训练,不是书香门第是培养不出这种气质的,所以才这样猜想。”

阳端情不自禁的点点头,也有些惊讶于赵忆丛敏锐的观察力。

原来他确实曾在朝中担任谏议大夫之职。只因为人耿介,经常直言进荐,不得皇上欢心又得罪了不少朝中重臣,后面就被罢黜京了。阳端在朝的时候自己还是总角小儿,没听说过他也不奇怪,赵忆丛平静的说道:“现在朝中奸臣当道,鹊巢鸠占。贤人受到排挤,只能隐于山野。朝中完全成了那帮跳梁小丑的舞台,可算是群魔乱舞。伯父的遭遇还不算最糟糕的,真是受苦的是那些活在黑暗中,却仍旧寄希望于皇上能帮他们摆脱苦难的百姓。”

阳端叹了口气道:“大唐确实如你所说是不可救药了,天下正需要一个有识之士取而代之。我认为不管是谁,能让天下太平,人民安乐的就是最好。你们这些少年人要把握这个机会,以天下兴亡为己任。”

能说出这样的话确实让人刮目相看,赵忆丛赞赏道:“伯父果然开明,不似有些迂腐的人,不管皇帝如何昏庸无道,仍是一门心思的尽忠。”

“自秦统一天下以来,朝代更迭屡见不鲜。试问岂有万古长存之朝代,每个朝代的兴衰就象人一样,年轻时不管多么健康有力,可是仍旧会老、会死。天子之位,惟有德者居之,不是某一家的专利。孔子说:上代之利,三世而竭。如果自身不够资格,终究是无法长久。”虽然这么说,但阳端的神色还是有些黯然。虽然理智上是这样,但情感上完全抛弃大唐却无法做到。

只是一会儿,阳端又展开了眉头问道:“你看这里的百姓和外地的有什么不同吗?”赵忆丛不假思索道:“这里人烟稠密,百姓个个脸色红润而没有乱世常见的菜色,显然比别的地方安定富庶了许多。”

阳端点点头说道:“是这样的,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为本,历史上凡是杰出的帝王没有不重视农业的。满足了老百姓吃饭穿衣这一需求就有了稳固的统治基础,才能得民心。张全义刚到这里时,白骨遍地,荒草满目,居民剩余不到一百户,四周的田野根本没人耕种。于是他在部下挑选了才能器识可胜任的人,每人只给一面旗帜和一章榜文,去四处招抚流散的百姓,劝勉他们回家种植耕作,不但不收任何租税,还给予帮助。几年之后各地店铺遍布街巷,逐渐恢复了从前的规模。各县的住户大都回来了,桑麻谷物生长茂盛,田野中再也没有空旷的地方了。这时大县人口上万,小县也有几千人。幽州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以上,甚至超过了盛唐的时候。又开始招募士兵,整饬防务,训练军队,势力更始逐渐强大,人们也就更加安心生活在这里了。张全义这人不好歌舞,不喜争斗,没表现出什么野心,只喜欢佳田良茧。在他治下,没有不忠心拥戴的人,可以说是极为得人心。”

似有深意的直视着赵忆丛又道:“我认为只要学习张全义的民本思想,广收民心以为自己所用,就会立于不败之地。再具备良好的德行和才能,事情就大有可为,你认为呢?”赵忆丛忙道:“伯父言重了,逢此乱世,我只希望能够保全自己,至于其他可不敢想了。天下能人又岂是小子可比的。”

“我真是老了,连自己说什么都不知道了,天下真是你们的了。”阳端哈哈一笑起身走了。

在阳氏父子的一再挽留下,赵忆丛决定住上一段日子。离开长安以后一直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很多事情都没有去想,自己到底要如何开始,要去向哪里?

徐无山的秋日风光竟是如此美好。枫叶红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游于其中只觉天高地阔,心境自然就高远起来。与阳城畅游于山水之间,纵论于花丛之下,美酒不知喝了多少。对于往昔渐渐看得淡了,但是渴望外面世界的心却更加的强烈起来。那里才是自己的天地,自己将要去挑战一切的规则,打碎它,重新建立。

转眼就是月余。这一天,阳城随父亲出去办事,觉得无聊就独自到山里闲走。四野遍布熟透的稻谷,到处忙着收割的人们,看见他都热情的打着招呼。山里人本就好客,对于阳家的客人就更是要尊重一些。

在这里阳家是最大户的人家,何况阳端的学识与与修养更是让他们尊敬。越是无知的人对于学识这种他们所不了解的东西越感到敬重。

向他问好的正是前几天认识的一个农人李贵。赵忆丛笑着说:“大叔的收成不错吧,辛劳了一年也该休息了。”

李贵笑着说:“我们哪有那个福气呀,粮食是有了。可是还得去山里打猎换点油盐钱。总得有点积蓄才行,否则赶上不好的年头儿一家人只能喝西北风了。人什么样的命就得做什么样的事,我们不能和公子你相比,就是忙碌的命。”赵忆丛摇了摇头,认真地说道:“其实我还不如你们呢,可算是一文不名,除了这身衣服,连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李贵憨厚的笑道:“我们怎么敢和公子比,阳家的客人怎么会是一般人,一看就知道你是个有学问的人。将来一定能出将入相,封妻荫子。”赵忆丛摇头,无奈的笑了笑。

就象自己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真正有多么辛苦一样,他们也不会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其实不管离的有多近,地位上都已经有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过有句话很对:什么样的命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自己安闲的日子过的应该够了。

晚间,吃过饭后,赵忆丛提出了要离开的想法。阳城感到非常突然,一下子竟怔住了,有些不知所措:“大哥怎么突然要走呢,莫非是觉得我们照顾的不好,还是有人说什么闲话了?”阳端也说道:“现在外面很乱,我也打算让城儿和你多学习一下。我阳家颇有资财,你还怕吃穷了我们么?”

赵忆丛道:“梁园虽好,但也不是长住之所。男儿志在四方,终究不能沉浸在安稳的生活中不能自拔。我想只要我不死,他日定会再和阳城再见的,我也很不想离开这个好朋友。”

阳端无奈的说道:“你既然这样说我也不能勉强你,出去历练也好,但乱闯是不行的,你可有具体的去向吗?”赵忆丛道:“我在路上听说武宁节度使李朔正在大肆招揽人才。他是出名的爱才、惜才,每个人都能尽其所用,我想去那里碰碰运气。看看自己到底怎么样,除了空谈之外是否能做些实际的事情。”

静静的听他说完,阳端思索了一会儿道:“这样也好,他那里确实是个不错的去处。恰好我和他有些交情,可以帮你修书一封。”赵忆丛连忙道谢,正愁见人家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呢。

回房的路上阳城情绪低落,神情黯然。赵忆丛心中不忍,劝道:“朋友相交,贵在知心。只要你我珍惜这份情谊,纵使天涯海角也不会淡忘,你又何必如此难过。”

阳城道:“我当然也知道很难有尽如人意的事情。可是尽管如此,你突然要走,我就像失去了一半自己一样,恐怕要很久才能平复过来了。一旦安定下来,你记得要给我捎个信,也好让我安心。”

赵忆丛点头答应,看了看天空的明月说道:“如此美景良辰不能浪费,我们痛饮一场如何?”

二人逸兴飞扬,把酒当歌。觥筹交错,酒醉如狂,喋喋不休起来。慢慢醉入梦乡,依稀间可见阳城眼角的泪花。

wωω★тTkan★c○

(第一卷终,请看下卷黑白世界。我只是想写一部值得看两遍以上的书,如此而已。)

第四章 秽乱宫闱 下第三十二章 挑唆第二十一章 哀兵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一章 相知 下第三十一章 战火第二十六章 大道第一章 风雪 上第二章 自由沉沦 上第二章 云起 下第九章 爱恨纠缠 下第二十六章 桃花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十三章 归来 下第十章 相识 上第六章 清风明月 上第十一章 相知 下第七章 向导 上第五章 约定 上第九章 韬光 下第五章 河东河西 下第十九章 觞情 上第十二章 幸运第四章 风波 下第三十二章 挑唆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上第九章 恶讯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上第十八章 分合 上第十九章 鹰愁第二十九章 心机第四十二章 钟情第六章 问心 上第二章 云起 上第十六章 初战 上第八章 开始第十三章 归来 下第四十章 会盟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五章 指点江山 下第十二章 幸运第十四章 缘起缘灭 下第十一章 强兵第八章 诺言 下第二十四章 张蕴 下第十七章 栎阳 上第二章 云起 上第十七章 栎阳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下第二章 云起 上第八章 重逢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五章 约定 下第三十三章 愿望第三章 迷雾 上第五章 约定 上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上第十二章 别离 上第十八章 势定 上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九章 爱恨纠缠 上第三十三章 愿望第五章 河东河西 下第十章 相识 下第十二章 似水年华 下第二章 冷暖 下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十章 相识 下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下第十五章 针锋 上第六章 清风明月 下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上第九章 爱恨纠缠 上第十七章 栎阳 上第十二章 别离 上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二十五章 决战第十章 相识 上第二十章 天神第四章 秽乱宫闱 上第十二章 别离 上第三十三章 愿望第六章 故人 上第二十一章 哀兵第十四章 迷惑 下第三十章 哥舒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四章 郑注第五章 河东河西 下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下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十四章 槌胸第四章 风波 下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二章 灭杀第四十二章 钟情第二十一章 齐妙第一章 谁与争风 上第十三章 命运之路 上
第四章 秽乱宫闱 下第三十二章 挑唆第二十一章 哀兵第二十七章 北向第十一章 相知 下第三十一章 战火第二十六章 大道第一章 风雪 上第二章 自由沉沦 上第二章 云起 下第九章 爱恨纠缠 下第二十六章 桃花第二十一章 力士 下第十三章 归来 下第十章 相识 上第六章 清风明月 上第十一章 相知 下第七章 向导 上第五章 约定 上第九章 韬光 下第五章 河东河西 下第十九章 觞情 上第十二章 幸运第四章 风波 下第三十二章 挑唆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上第九章 恶讯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上第十八章 分合 上第十九章 鹰愁第二十九章 心机第四十二章 钟情第六章 问心 上第二章 云起 上第十六章 初战 上第八章 开始第十三章 归来 下第四十章 会盟第二十七章 前奏第十五章 指点江山 下第十二章 幸运第十四章 缘起缘灭 下第十一章 强兵第八章 诺言 下第二十四章 张蕴 下第十七章 栎阳 上第二章 云起 上第十七章 栎阳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下第二章 云起 上第八章 重逢 上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五章 约定 下第三十三章 愿望第三章 迷雾 上第五章 约定 上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上第十二章 别离 上第十八章 势定 上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九章 爱恨纠缠 上第三十三章 愿望第五章 河东河西 下第十章 相识 下第十二章 似水年华 下第二章 冷暖 下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十章 相识 下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下第十五章 针锋 上第六章 清风明月 下第十章 喜怒不定 上第九章 爱恨纠缠 上第十七章 栎阳 上第十二章 别离 上第四十五章 末日第十五章 噩耗 上第二十五章 决战第十章 相识 上第二十章 天神第四章 秽乱宫闱 上第十二章 别离 上第三十三章 愿望第六章 故人 上第二十一章 哀兵第十四章 迷惑 下第三十章 哥舒第二十三章魏博 上第四章 郑注第五章 河东河西 下第二十二章 政变 下第二十四章 宿命第十四章 槌胸第四章 风波 下第二十二章 攻心第四十二章 灭杀第四十二章 钟情第二十一章 齐妙第一章 谁与争风 上第十三章 命运之路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