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新加坡的默契

南方军总司令寺内寿一最近几日夜不能寐,他觉得自己的运气实在是糟透了。

首先在香港被阻击,被迫签下了《香港不设防协议》,虽然日军名义上占领了香港,但是却只能使用九龙、新界和维多利亚港,不能在香港岛上驻军,这已经成为日本军队内部的笑话。

然后是在马来战役中,一路顺风顺水的山下奉文居然在新加坡吃了鳖,而且让他吃鳖的又是中国人组成的南洋义勇军,现在新加坡的局势还是僵持不下,除非寺内寿一能说服日本海军将联合舰队调来,否则拿下新加坡是很遥远的事情。

紧接着在缅甸,出击的第15军干脆的遭遇了完败,在初期进攻顺利的情况下被中国远征军赶回了泰国,再也无力越过边境线。

寺内寿一批上衣服走到自己的办公室中,凝视了挂在墙上的地图良久,然后拿起参谋长给他的一份材料再次阅读了起来。

这份材料是香港驻军转交来的一份秘密的报告。当初跟南方军总参谋长冢田攻签订《香港不设防协议》的香港华人代表廖承志代表南洋华人口头提出了“新加坡的默契”的协约。

“新加坡的默契”就是如果日军不再企图攻占新加坡,那么南洋义勇军将不支持英军在新加坡之外的军事行动,更加重要的是南洋义勇军那支令人恐怖的空军也将不再出击。这点无疑是寺内寿一最希望看到的。寺内寿一知道新加坡这个孤岛肯定可以被攻陷,前提就是海军能否承受那么大的损失,龙骧号航母已经沉没,日军能拿出多少航母来攻占新加坡?日本比不上美国,几乎难以在战时补充更多的航空母舰,沉没一艘就少掉一艘。

寺内寿一非常希望能达成这个默契,这样他就可以将更多的兵力调集去攻击菲律宾和印尼,甚至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寺内寿一相信在没有南洋义勇军空军的支援下,新加坡的英军将被困在那里,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大船可以使用。但是另一方面寺内寿一却无法作出此决定,因为当初在香港的默契就已经让帝国陆军部大为光火,现在又搞出一个新加坡默契,这可能直接影响自己晋升元帅。他拿起笔,在上面做了一番批注,然后叫来副官,让他将这份文件送交陆军部批示,这样一来就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了出去。如果陆军部同意,那肯定很好,如果陆军部坚持用兵,那么则需要去请动海军的第一航空舰队才行。

出乎寺内寿一意料的是,第五天陆军部就发来了陆军部长和参谋长联合署名的命令,授权寺内寿一跟南洋义勇军达成新加坡的默契,但是一定要秘密地达成,不可有任何文字记录。寺内寿一初一想觉得很不可思议,不过他站在陆军部的高度很快就想清楚了。大日本帝国陆军的南洋作战原本是为了配合海军,但是在海军的进攻一帆风顺的情况下,陆军在几个方面都受到了阻击,特别是最近在缅甸的失败让陆军在天皇面前丢尽了颜面,陆军急于占领菲律宾和印尼以挽回自己的形象。

而反观新加坡,这是一处海军的要地,并非陆军的。不攻占新加坡,在近期内对陆军的作战没有丝毫的影响,反而会对海军侵占印度洋造成阻碍。相信这个结果是陆军乐于见到的,海军现在在东太平洋地区和南太平洋地区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要是再在印度洋将英国舰队赶走,那么这个成就足以将陆军彻底踩在脚下。

想通了这个道理后,寺内寿一嘴中不由得有一点苦涩,这就是大日本帝国,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励精图治的国家,其内则有那么多的矛盾。不过即使他现在贵为陆军的大将,他也无法对这个决定表示反对,因为那将代表他向整个陆军体系宣战,这样做的人都已经灰飞烟灭了。

寺内寿一心里面还存了一丝其他的想法,现在秘密地达成新加坡默契,没有任何文字可以证明,到时候等自己的兵力从其他几个地方抽出来,拿下新加坡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那只是一个小岛而已。

新加坡的默契在廖承志的牵头下很快达成,新加坡的华人松了一口气,而南洋义勇军则转入了战略防御,对于英军帕西瓦尔的命令有选择地执行,凡是涉及外围作战的一律找借口拒绝。南洋义勇军反而在新加坡的各个要地开始修筑坚固的岸防堡垒,因为日本人被证明是不可信,至少不能一直相信的。

就在新加坡默契达成的第二天,日军南方军就将印度支那的预备队以及马来亚的军队向菲律宾和印尼方向运输。其后的一个月,在日军猛烈的攻势下,美国人和荷兰人很快就抵挡不住了,节节败退。这两个地方比历史上提前1个月被日军占领,在菲律宾的巴丹,美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原本想要逃跑,结果用于逃跑的军舰在前几日被日军轰炸机击沉,所以麦克阿瑟本人亲自带队向日军投降。

接下来让被俘的8万美军崩溃的是,日军在其他地方所受的气居然全部发在了美军的身上。8万投降了的美军被日军驱赶着来了一次跨越100多公里的“死亡行军”。要是在平时,这样的行军对身强力壮的美军士兵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投降的美军已经饿了半个多月,他们之所以投降也是因为后勤给养被切断,严重缺乏弹药和食物。在行军途中,日军未给予这些投降的士兵任何食物,也不允许他们自行寻找食物和饮水。任何掉队者会被拉到路边枪毙。最终只有一半的美军士兵,也就是4万人坚持到了战俘营。

不过到了战俘营他们才发现折磨并没有结束,从此时到战后的3年多时间里,他们备受这里的日军守军的各种折磨。苦役、酷刑、饥饿和疾病袭击他们,最终只有1万骨瘦如柴的美军士兵幸存了下来。当然麦克阿瑟和其他美军高级军官并没有经受此役,而是被美军转移到了中国东北奉天的高级将领战俘营关押,其后被中**队所解救。

日军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印度支那、马来亚、菲律宾和印尼四块大的土地,1941年12月7日至1942年5月10日日军侵占380万平方公里土地,其占领区人口达1.5亿。如此的战果是辉煌的,虽然在其中有一些瑕疵,但是不掩日本陆军强大的战斗力和良好的战术战略修养。英国、美国和荷兰军队尝到了日军的厉害后,开始对苦苦抗击日军4年的中国表示倾佩。而美国的直接行动就是加大了应用《租借法案》对中国的援助的力度。在亚洲大陆,超过80的军源配额都给予了中**队,由陈纳德负责分配。等到菲律宾和印尼投降后,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90,因为在亚洲,现在只有中国人还在抵抗日本。英国人都把他的大部分力量撤回了中东。

而日本企业开始进入所占领的四块土地,接收美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油田、橡胶园、煤矿、铁矿。物资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然后运回日本,变成一艘艘舰船,一架架飞机,一座座火炮和一支支步枪。1941年的9月,美国停止了一切战略物资的对日出口,而1942年5月,日本自己拥有了资源丰富的土地,实现了自然资源的自给自足。

日本从南洋获得的资源很大程度被投入到了海军身上,陆军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而海上,则有好多大好的土地等着日本去占领。自从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了珍珠港,歼灭了太平洋舰队的几乎全部主力舰艇后,太平洋成了日本的内海。唯一让日本海军感到困难的是太平洋的巨大,从日本航行到美国足足有四五千海里的距离。关岛、威克岛、中途岛等一系列沿途的岛屿日军都已经占领,但是浩瀚的太平洋还是给日军带来了一系列的麻烦,补给和巡逻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到现在,日军还没有下决心派兵占领夏威夷,这个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

而对于美国人来说,则才是内心充满了郁闷。原先罗斯福政府已经规划好了先欧后亚的战略,计划先在欧洲支持英国开辟第二战场。但是现在罗斯福不得不先解决太平洋的问题,因为要是还是坚持原有方针的话,不但夏威夷难以保住,连阿拉斯加和美国的西海岸地区都有可能遭到日本的入侵,到那个时候,这届政府还能不能坚持下去都是问题。所以美军将大西洋舰队的主力抽调到太平洋来充实太平洋舰队,包括大黄蜂号、约克城号、黄蜂号航空母舰和以及六艘战列舰,将资深海军上将尼米兹调来担任太平洋舰队的指挥官。

尼米兹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用商船在不顾损失的情况下,向珍珠港运送了一大批陆基轰炸机和战斗机,以及各种作战人员,以此来保证这个良港和战略要地不会被日军所占领。

第295章 坦克大战第201章 下南洋第405章 东风一号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会战第135章 被困第236章 起飞吧,浮空母舰第298章 全境光复第180章 失乐园第206章 新加坡的上空第106章 大角岑生第77章 大捷的影响力第69章 长江上的死神第270章 日军的新武器第226章 杜立特轰炸东京第366章 联合舰队第90章 黄桥战役第120章 调整第306章 华盛顿会谈第287章 第一战区第162章 攻击机第365章 台湾光复第303章 突袭包头第210章 保卫星洲第402章 战列舰决战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107章 壮大的第四飞行团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178章 盛世才第294章 对策第191章 企业号的挽歌第347章 关东计划第5章 空中定策第338章 马绍尔群岛之战第374章 精确轰炸第132章 中条山会战(四)第18章 外交走向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142章 教育第31章 零式来了(二)第311章 疯狂扫射第215章 中美技术合作组织第105章 皖南无事变第369章 对舰攻击第178章 盛世才第56章 海上通道第277章 斯大林的烦恼第66章 国际风云第177章 人才第180章 失乐园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82章 月光奏鸣曲(一)第368章 蚊式出击第71章 空军的命脉第323章 僵持的欧洲战场第13章 准备再战第164章 奇袭松山机场第47章 美洲基地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391章 丰富的武器库第118章 来袭第390章 多面手第230章 燃烧的海洋第76章 失败的报复第369章 对舰攻击第151章 野马亮相第318章 中日密约第232章 货币战争第371章 被炸第284章 中途岛海战第156章 松了一口气第299章 空中堡垒第345章 喷气式飞机对战第47章 美洲基地第172章 盘古第61章 机场建设贪污案第273章 战略轰炸的准备第315章 机降作战第237章 侦查第152章 重庆上空的鹰第71章 空军的命脉第100章 崛起的工业第14章 打火机之夜第226章 杜立特轰炸东京第202章 婚礼第184章 南洋义勇军第172章 盘古第9章 战术准备第377章 山雨欲来第123章 野马出世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344章 ME262的威胁第263章 试射场第314章 进攻南京第197章 空中的不速之客第324章 核反应堆第56章 海上通道第35章 在伦敦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会战第361章 海市蜃楼第421章 中俄边界勘定
第295章 坦克大战第201章 下南洋第405章 东风一号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会战第135章 被困第236章 起飞吧,浮空母舰第298章 全境光复第180章 失乐园第206章 新加坡的上空第106章 大角岑生第77章 大捷的影响力第69章 长江上的死神第270章 日军的新武器第226章 杜立特轰炸东京第366章 联合舰队第90章 黄桥战役第120章 调整第306章 华盛顿会谈第287章 第一战区第162章 攻击机第365章 台湾光复第303章 突袭包头第210章 保卫星洲第402章 战列舰决战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107章 壮大的第四飞行团第403章 山本之死第178章 盛世才第294章 对策第191章 企业号的挽歌第347章 关东计划第5章 空中定策第338章 马绍尔群岛之战第374章 精确轰炸第132章 中条山会战(四)第18章 外交走向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142章 教育第31章 零式来了(二)第311章 疯狂扫射第215章 中美技术合作组织第105章 皖南无事变第369章 对舰攻击第178章 盛世才第56章 海上通道第277章 斯大林的烦恼第66章 国际风云第177章 人才第180章 失乐园第334章 整编与议会第82章 月光奏鸣曲(一)第368章 蚊式出击第71章 空军的命脉第323章 僵持的欧洲战场第13章 准备再战第164章 奇袭松山机场第47章 美洲基地第27章 欧罗巴之旅(一)第391章 丰富的武器库第118章 来袭第390章 多面手第230章 燃烧的海洋第76章 失败的报复第369章 对舰攻击第151章 野马亮相第318章 中日密约第232章 货币战争第371章 被炸第284章 中途岛海战第156章 松了一口气第299章 空中堡垒第345章 喷气式飞机对战第47章 美洲基地第172章 盘古第61章 机场建设贪污案第273章 战略轰炸的准备第315章 机降作战第237章 侦查第152章 重庆上空的鹰第71章 空军的命脉第100章 崛起的工业第14章 打火机之夜第226章 杜立特轰炸东京第202章 婚礼第184章 南洋义勇军第172章 盘古第9章 战术准备第377章 山雨欲来第123章 野马出世第256章 攻打九江第344章 ME262的威胁第263章 试射场第314章 进攻南京第197章 空中的不速之客第324章 核反应堆第56章 海上通道第35章 在伦敦第157章 第二次南昌会战第361章 海市蜃楼第421章 中俄边界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