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怕什么来什么

在这种情况之下,怎么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完成作战目标?成了两位老总最为关心的问题。两位老总几经商议,都认为加强火力,是解决问题相当关键的要素。正因为目前关内部队缺乏这个要素,所以老总才亲笔致电杨震,希望抗联在晋北的炮兵,能够抽调一部分南下参战。

尤其是在伪军出战,不管是什么样的伪军,总会有一部日军配合作战。此次从晋南出击的这两个伪军师,每个师就有一个日军步兵大队,说是配合作战也好,说是督战也好,与其一同出动。

在这种情况之下,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解决掉这两个伪军师,不增加作战部队的火力恐怕很难。几经考虑,老总还是向杨震发出了这份电报。其实老总的考虑和犹豫,本就有些多虑了。他需要的炮兵,杨震已经有了考虑,并已经开始着手部署。

不过老总在电报上,只是向杨震通报了日军对太行、太岳根据地扫荡一事,但是那个二十一师团、太原周边目前三十二师团,以及四十一师团一部的动向,老总在电报上却没有任何的提及。也就是说,这几个日军师团的具体动向目前还尚未查明。

放下手中的电报,杨震也明白了为何此次伪军调动如此频繁,各个根据地却始终在动作上慢一拍。主要原因还是日军彻底的打乱了伪军的建制和部署,给关内各个敌后根据地的敌工和情报工作的展开,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和被动。

尽管山东部队在这些伪军调防的第一时间,就派出敌工干部赶往山西,交接敌工关系。但人家是乘坐火车,从山东调往山西周边的速度很快。为了将这些伪军尽快运到山西,冈村宁次甚至在铁路瘫痪的情况之下,还抽调了大批的卡车在平汉线沿途专门进行转运。保证此次伪军调防,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抵达其指定的防区。

此次调防进入山西的伪军之中,除了随后跟进的二方面军主力,在平汉线下车之后靠徒步行军之外。这两个身穿重庆方面制式军装,除了佩戴的臂章上写的是和平建国,以及青天白日帽徽外围的一个红圈,旗帜上加挂一个黄色尿片一样的三角旗之外。

全身上下与重庆方面的军装,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在一开始,当地的老百姓还因为其身上的军装,将其当成了重庆方面派来中央军的两个师的先头部队。都是在山西人怪异的眼光之中,第一时间进驻晋南指定地域的。

这些投敌之后被编为汪伪系统的所谓伪中央军,身上的军装与重庆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那位沫猴而冠,自认为是正统,在日本人的刺刀扶持下不仅上演了一出所谓的还都大礼,一切机构设置都完全照搬重庆方面。

甚至在成立的伪军军装上,也照搬了重庆方面的民二四式军装。将或是身穿日式军装,头戴日军窝窝头战斗帽。或是一身北洋陆军军装,以北洋时期的五色五角星为帽徽的那些番号各式各样的伪军,全部统一换上了民二四式军装。

至于给伪军配备这身军装,会不会侮辱了这身军装,那就不是自认为正统的人家,该去考虑的事情了。所以才出现了因为这些伪军全身上下一身崭新的民二四式军装,让当地老百姓将他们当成了抗战初期,来山西作战的中央军。

毕竟这身军装与山西伪军原来的日式军服,样式相差实在太大了。老百姓那里分的清,这些伪军与之前的那些伪军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别是中央军驻守过的地区的百姓,还以为国军反攻回山西了,很是闹出了一些笑话。

这些伪军利用日军控制下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在获得自己地盘的动力之下。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到了日军为他们指定的地盘上。而山东部队派出来的干部,在日军严密盘查之下,不仅仅无法乘坐火车一类的交通工具。全程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脚,一步步的徒步行走。

中间还要穿越一道道的封锁线,避开沿途日伪军的搜捕。这边先头的两个伪军师,已经全部展开。那边山东军区派出的敌工干部,还在各个游击队和地方武装的掩护之下,拼命的向太行山内的十八集团军总部赶路。

各大战略区敌工部的工作,一向都是有着严格保密规定的。战争期间什么最重要,情报是最为关键的。虽说各大战略区,因为自身条件和环境限制,规定差别很大。但都有一条,那就是严格保密。

而且不仅各大战略区对敌工和情报有着严格的规定,各自战略区下属的二级军区、军分区,以及地方的地委和县委,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各自内部的单线联系,这是最基本的保密手段。

虽说这样一来也造成了一些麻烦,或是也带来了一些内部损失。也因为工作上的交叉,造成了一些浪费和重复,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保住情报来源,是最为关键的事情。也正是涉及到保密,很多东西没有办法通过电台汇报。

一旦密码被日军破译,那么一抓就是一大串。整个地下组织以及所有的关系,都有被破坏的危险。日本人的特高课,可并不是吃素的。其电台的监听与破译能力,关内各个战略区都吃了不少亏。

尽管山东方面,也想要在第一时间将伪军调防之后的关系,全部转交给太行等战略区。但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广,只能派出敌工干部,到上级机关相对应的人那里直接办理交接。而日军却偏偏就利用这段空白时间,抢先发起以伪军为主的扫荡。

情报工作出现问题,这让太岳和太行军区,在此次反扫荡作战之中首先就陷入了一定的被动。虽说利用地方尚未解散的伪政权,也搞来了部分相应的情报,并制定了反扫荡的计划。但在很多方面,只能事后想办法弥补了。

比如炮兵的调集,以及弹药和物资的调配。如果早就接到情报,杨震可以早在日伪军准备期间,就调集炮兵南下参战。毕竟日军此次对山西敌后根据地的扫荡,无论出于什么考虑,都需要时间调运和准备物资的。如果提前获取情报,可以给留出相对应的准备时间。

但此次日军甚至不顾这些伪军刚刚调防山西,还远未熟悉地形。甚至有些团一级的部队,连作战地图都还没有准备齐全,就抢先下手进行扫荡。无论是抗联这边,还是关内敌后根据地,却只能想办法去弥补这个时间上的损失了。

除了这些情况之下,老总在电报上另外告诉杨震,晋绥军区主力正在抓紧时间陆续回撤。但在火车只能通到大同,大同以南的行军路程还是要全军徒步开进。步兵开进速度尚属可以,炮兵开进速度,却是因为交通限制很是缓慢。全军返回晋西北根据地,至少还需要五天以上的时间。

同时老总电告杨震,已经抵达晋北的北岳区几个团,中央已经决定编成两个旅。全部划归抗联的建制之内,不在返回北岳区作战。但该部在去年的反扫荡作战之中,装备损失严重。全军上下只有六挺轻机枪、四个掷弹筒。

现在全军上下无一挺重机枪以上武器装备,而且弹药奇缺。老总希望抗联能从晋北战场上缴获的装备之中,能够抽调一批补充给该部。尤其是弹药方面,急需抗联协助解决。至少调拨一批手榴弹和七九子弹,补充给这支部队。

相对于老总的电报,陈翰章的电报则简练了许多。在给总部汇报之前,就已经全面展开,在晋绥一个旅的配合之下。已经开始南下内长城一线的陈翰章派出的部队,在神池、五寨、朔县经过大范围寻找。

除了一些左间支队的小股部队之外,并未寻找到这个左间支队主力所在地。也就说陈翰章认为这个左间支队的主力,现在根本就不在所谓的作战区域。这个左间支队之前一直在采取虚虚实实的办法,与自己唱了一出空城计。

陈翰章的意思是,既然现在左间支队并不在这一区域,但从眼下整个山西战场的态势来看,肯定未离开晋西北,应该还是隐蔽在管涔山一带。他要求总部批准自己,立即组织一支精干的部队南下。

权利寻找并捕捉这个左间支队,至少也要咬住他们,不能让这个左间支队对晋西北根据地内部形成危害。尤其是眼下晋西北空虚,而杨继财从太原转运出来的大批机器设备,工人以及家属,还在晋西北等待向陕北转移的时候。一旦被这个左间支队偷袭,那损失可就要大的多。

同时增派一架无线电通讯干扰飞机,对整个晋西北日军无线电通讯联络实施大范围的干扰。陈翰章的想法很简单,你左间支队不是不露头吗?但你们总得与你们上级联络吧。我压制住你的信号,失去与太原乃至北平的直接联络,你总会露头的。

看着老总和陈翰章发来的电报,杨震与郭炳勋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战局的变化还真的是按照杨震说设想的,可能最恶化的方向发展。左间支队果然是在唱空城计,而日军也着手开始向太行和太岳两区进行扫荡。

仔细看完手中的两份电报,杨震走到山西地图前面沉思良久才道:“真是怕什么,偏偏就给你来什么。我之前最担心的就是日军采取釜底抽薪战术,对我山西几个敌后根据地实施大扫荡,逼着我军南下,拉长我们的纵深。”

“现在却偏偏出现的,却就是这样的情况。日军已经展开行动,我们现在调兵和装备恐怕已经是晚了。日军现在既然已经开始对太行区的扫荡,那么肯定是已经封锁正太铁路沿线。”

“我估计太原周边的四十一师团一部,配合正太铁路上的独立混成第四旅团,恐怕也会加入到对太行和太岳军区扫荡的。从西向东或是采取四面挤压的战术,彻底封死最后一个空档。”

“再加上眼下已经抵达安阳一线的伪第二方面军的两个军,以及驻邯郸、邢台的日军,从东南方向发起进攻。太行根据地与冀南和冀鲁豫,包括正太路北的晋察冀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已经被切断。整个太行区和太岳区,现在实际上已经处于四面合围的态势。”

第二十一章 行动(1)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觉不一般第三百四十三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第二百七十章饱带干粮、晴备伞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这是关东军的命令第三十三章 瞒天过海的日军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间拦截空战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四百六十八章 这就是我们的风格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军的苦心布置第二百零三章 感觉与恼火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第八十七章 英国人的鸡肋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计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敌情变化第三百五十一章 杨震曾经的隐忧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一个伏击圈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处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们的眼睛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关键的问题第二百六十章 绕不开的坎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以磨灭的印象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国利益第四十四章 不要让悲剧重新上演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贺搞不懂的日军伞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个男的多好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一百零八章 考虑不足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谋划第三百三十九章辽西之战之调整第四百一十章 并非最佳时机第七十八章 一场经典的夜间伏击战(1)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贞一的警告第三十七章 龙入大海(4)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舰载航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杨震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岩少将的悲歌(1)第四百零五章 优良的效果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觉不一般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袭(二)第一百四十章 砸锅卖铁的何志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长最担心的事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军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从自身找起第四百四十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一百零六章动作一定要快第九章 无线电干扰飞机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换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断第267章从善如流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才有得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压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杨靖宇的疑惑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一百一十七章 统一思想和认识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战场上的绞肉机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军出乎杨震意料的反应第四百三十四章 赶他们跳湖第九十六章 特训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绥之战(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十九章 绝对不能恋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战术第五十七章 刻薄对尖酸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谋划第四十四章 敌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国崎登不是傻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地观战团第二百八十四章 滚刀肉似的刺头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七十七章 让你去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击战第七章 被先开刀的第十师团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机以失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觉灵敏的苏联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二十五章 砸锅卖铁的穆长秋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袭第一十九章 与初衷不相符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块石头第七十一章 奇袭苇河(2)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准备第四百二十一章 继续你没做完的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机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务第七十章 最应该做的不是检讨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许跑掉一个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决定错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响第四百四十章 我们势在必得
第二十一章 行动(1)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觉不一般第三百四十三章 这个女人不简单第二百七十章饱带干粮、晴备伞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么做到的第四百三十八章 这是关东军的命令第三十三章 瞒天过海的日军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间拦截空战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四百六十八章 这就是我们的风格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军的苦心布置第二百零三章 感觉与恼火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第八十七章 英国人的鸡肋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计第五百七十四章 新的敌情变化第三百五十一章 杨震曾经的隐忧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一个伏击圈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处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们的眼睛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关键的问题第二百六十章 绕不开的坎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以磨灭的印象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国利益第四十四章 不要让悲剧重新上演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贺搞不懂的日军伞兵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个男的多好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第十章 自信的波田重一第一百零八章 考虑不足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谋划第三百三十九章辽西之战之调整第四百一十章 并非最佳时机第七十八章 一场经典的夜间伏击战(1)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贞一的警告第三十七章 龙入大海(4)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舰载航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杨震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岩少将的悲歌(1)第四百零五章 优良的效果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觉不一般第一百七十四章 奇袭(二)第一百四十章 砸锅卖铁的何志山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长最担心的事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军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从自身找起第四百四十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第一百零六章动作一定要快第九章 无线电干扰飞机第一百三十七章 夜深、狼多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换的想法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断第267章从善如流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才有得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压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杨靖宇的疑惑第四百六十八章 打光了又如何?第一百一十七章 统一思想和认识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战场上的绞肉机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军出乎杨震意料的反应第四百三十四章 赶他们跳湖第九十六章 特训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绥之战(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血色本溪湖(二)第十九章 绝对不能恋战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战术第五十七章 刻薄对尖酸第四百零一章 苦心谋划第四十四章 敌情第四百四十一章 国崎登不是傻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战地观战团第二百八十四章 滚刀肉似的刺头第二百七十六章 时间紧迫第四百四十八章 危害第七十七章 让你去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击战第七章 被先开刀的第十师团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机以失第二百二十三章 嗅觉灵敏的苏联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 下(3)第二十五章 砸锅卖铁的穆长秋第三百九十九章 名古屋大空袭第一十九章 与初衷不相符第八十六章 心中最大一块石头第七十一章 奇袭苇河(2)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准备第四百二十一章 继续你没做完的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惜一切待机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务第七十章 最应该做的不是检讨第一百五十八章 不许跑掉一个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决定错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响第四百四十章 我们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