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特训

原来都认为杨震进行夜间休息训练是多此一举的人,在一夜无眠,被折腾了无数次之后,都老实了下来。再也开始的时候,没有对杨震首先选择再他们看来只是睡觉的夜间休息作为训练目标那种不满了。

看着一个个因为一夜无眠而显得有些无精打采的干部、战士,亲自操刀上阵扮演袭击者,虽然是同样的一夜无眠,却还是很精神的杨震微微一笑之后,却是严肃的道:“怎么样?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那里了吗?这只是训练,若是实战,你们每一个小队中至少有一个人被敌特抓了舌头。甚至有可能因为敌人的偷袭,而整个小队全军覆灭。”

“这次你们的任务是将已经进入山林中的日伪特务或是小股部队找出来,并将他们的视线引向南部的山区,而掩护主力的位置。这个任务看起来简单,但操作起来却是极难。”

“你们既要有意的暴露自己的目标,又要掩护好自己。既要做好牵牛的工作,又要保存好你们自己。况且,在这莽莽原始森林之中寻找成分散,甚至是极度分散的日伪侦察人员,无异于大海捞针。这个任务能说简单?若是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我又何必专门抽出两天时间,对你们进行这种训练?”

“你们以为你们现在编成每一个小分队中,都有一个猎户出身的战士就可以在山林中高枕无忧了?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们,这是最荒唐的。”

“诚然,你们也可以将这次行动看做一次特别的狩猎。但我可以明白的告诉你们,打那些四条腿的动物,与打那些两条腿的畜生是有区别的。”

“你们在开枪的时候,四条腿的动物,会抽出枪还击吗?若是它们侥幸跑掉一两个,会引来大队后援对你们报复吗?我之前就告诉过你,鬼子没有那么愚蠢,会单独派出几个或是几十个特务进山寻找我们,而不派任何后援的。一旦你们与日伪军派出的小股兵力遭遇,你们会怎么样?首先,就是按照你们昨夜的休整方式,你们甚至有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说到这里,杨震指了指几个被任命为分队长的班长道:“你们几个作为分队长,是怎么安排哨兵的?全分队六个人,为什么只安排了一名哨兵?就算我们没有战斗的时候,哨兵还是两个小时一换。你们可倒好,一夜就安排了一名哨兵。”

“整整一夜的时间,单单一个哨兵就能坚持下来?不打瞌睡?而且,一个哨兵一夜无眠,第二天他怎么行军?怎么随同整个分队的人应付突发局面?为什么不将全分队排好值班顺序,每隔一个小时换上一个人?”

“你们当班长的心疼战士,怕人少,换班执勤使得战士们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影响第二天的行动。而采取一个哨兵顶一夜的办法。这哪行?”

“十个分队的哨兵,六个在下半夜执勤的时候睡着。两个在下半夜的时候去解了三次手。也就是说,平这两个哨兵平均下来单单下半夜,就离开自己的岗位三次。剩下的两个也是无精打采的,有何没有根本就没有太大的区别。”

“还有,你们在这深山老林中,明知道极有可能遇到你们的目标,甚至遇到野兽的袭击,为什么不在宿营的时候,布置一些陷阱?我给你们每一个分队配置的猎户出身的战士,不是专门用来给你们辨别方向与解决吃肉的。还有你别告诉我,这张广才岭中的野兽都是温顺的兔子、野鸡,没有虎豹豺狼。”

“他们虽然还不会用手榴弹布置一些机关,但设置一些用来对付野兽的陷阱或是机关还是可以的。他们设置的陷阱与机关连野猪都能套的住,难道就套不上一个人?”

“我昨夜平均偷袭了你们每一个小队三次,可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每次遇袭,只要发现自己没有丢失什么,只是增加一个哨兵作为暗哨就了事,甚至连换一个宿营的地点都不愿意。”

“更有甚者,全分队不休息,为了避免遇袭,干瞪眼就在那里坐着。不休息好,第二天战士们还要不要行军了?这张广才岭中有的不单单是日伪特务,还有各种飞禽走兽。若是虚惊的话,那你们也要就这么坐到天亮?”

“另外,你们的几个营地选择的连三流眼光都赶不上。你们选择的营地,大部分都在开阔地形上。你们是小分队行动,不是大部队行动,夜间休息找那么大的开阔地做什么?生怕人家找不到你们?”

“有两个分队倒是选择了灌木丛或是树林茂密之处作为宿营地。但这种地方可以隐蔽你,同样可以隐蔽对手的偷袭。为什么不做好被偷袭的准备?休息的时候居然还像在秘营中一样将武器架起来?”

“作为小分队活动,最重要的是什么?隐蔽好自己。可第一次我偷袭过后,除了有一个分队快速的熄灭篝火外,其余的各个分队都是怎么做的?”

“一遇到偷袭,第一个想法不是熄掉篝火,将自己隐藏起来。而是就四处乱窜,到处瞎翻找。生怕别人看不到你们似的。人家既然偷袭你,又岂能轻易的让你们找到?”

“这次的任务的确需要你们有的时候故意暴露行踪,引敌人上当。但让你们有意暴露行踪,不是让你们去送上门给人家当肉吃的。我一个人就搅和的你们一夜无眠,若是与日伪军小部队遭遇你们的结局会怎么样?”

杨震这一番话,说的已经内定为各个分队的分队长的那几个原班长面红耳赤。他们没有想到,单单一个夜间休息还会有怎么多的说到。

看着下面被杨震训的满脸燥红的部队,郭炳勋摇摇头,看了看表后道:“大家先回去休息四个小时,补充一下体力。四个小时之后,继续训练。”

待所有人都散去休息之后,郭炳勋道:“司令员,你有些急了。几次作战,由于我们兵力不足,始终都是抱成团,很少有单独活动的时候。就是在五常境内分兵,各部队与主力的联系直线距离也不过几十里,甚至十几里而已,从未离开主力过远。”

“就是分散活动也至少是以建制连为单位。像他们这种以小分队形似单独活动,不论是对于他们,还是我们都是第一次。又缺乏类似的训练,没有经验也正常。”

“部队从组建到今天,总共的训练时间加在一起还不到两个半月。而部队其中又有不少是我们出战之后,补充的新兵。就是称得上老兵的战士,除了那些和我们从鬼子那个集中营一起冲出来的人之外,军龄最大也还不到四个月,训练也严重不足。”

“您不是也为了加强训练,才撤回来休整几个月的吗?您也不要太急了。饭还是要一口口吃的,路还是要一步步走的,我们不能一口气就吃成一个胖子。”

“再说,那几个分队长之前不过是兵头将尾的班长。没有独立指挥作战的经验,甚至是独立活动的经验。一下子让他们掌握那么多东西,司令员,你这可是有些强人所难啊。”

对于郭炳勋的劝解,杨震摇摇头道:“我不是急躁,我这只是采取以练代训的方式。两天的时间太短了,训练他们掌握太多的技能肯定是来不及了。只能采取这种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办法,尽量杜绝他们在外活期间再犯类似的错误。”

“老郭,他们今后的路还很长。我这么做也是想让他们尽可能的活下来。我们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日伪特务进入到山中,也不知道小鬼子会不会派遣小股部队协同这些特务。让他们多受到些教训也好。”

“对于他们来说,我们的这个计划就是以他们为诱饵。弄不好,他们这个饵不单单会钓上来鱼,还会钓上一支大鲨鱼。我们不知道会不会就这么耐心的与我们耗下去?不知道他们在发现目标之后,会不会调集大军围剿?敦化以北的山区虽说面积广大,山高林密,但若是鬼子没有那个耐心与我们耗下去,调集重兵采取拉网似的扫荡怎么办?要知道鬼子调集足够将敦化北部,宁安南部的山区过一遍筛子的兵力还是有能力的。不算几十万关东军,单单伪满军警就足够了。”

“两天的时间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实在称不上多。但在眼下,能让他们多学一点,就能让他们多掌握一些生存下去的办法。所以该说的一定要说,而且要往重了说。我们派他们去诱敌,但不是让他们送上门去给人家当肉吃。还是那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对于杨震的话,郭炳勋摇摇头,却是没有再说什么。杨震说的他也明白,缺乏训练的不单单是组成这些小分队的战士,整个部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可以说训练程度远远还达不到基本的战术要求。

与日军正规部队面对面硬拼过的郭炳勋知道,几次的作战之所以取得了胜利,不是因为部队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杨震采取的战术手段很巧妙。若是与日伪军打一场硬碰硬的正面战斗,自己部队别说取胜,就是能坚持多长时间都很难说。

否则对于杨震性格大致已经能摸清楚的郭炳勋知道他不会舍得拿出这六十多个战斗骨干去冒险,将有可能发现自己踪迹的日伪军引向其他的方向。要知道拿出部队现在本身便很缺乏的骨干去冒这个险,本身就需要很大的魄力。

如果说头天夜里的训练,让这些有些方面几乎与菜鸟没有区别的战士知道了在山林中活动,便是睡觉时也要睁开一只眼睛后。在下午以及第二天的训练之中,杨震让他们知道了什么是丛林战中最最最基本的作战方式。

只能说是最最最基本的东西。杨震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所以教的东西,都是他在后世时一般侦察兵所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科目。至于他在特种部队中学到的那些东西,除了一两项在他看来很简单的东西之外,他压根就没有拿出来。

这些东西包括基本的战术安排,丛林战中各种武器的使用方式。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在丛林中辨别方向。甚至在丛林中最基本的战术队形。

不过杨震传授的这些东西尽管在后世只是侦察兵丛林侦察所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但对于这些战士来说,这些东西还是他们所了解的相去甚远。所覆盖的内容,别说那些普通的战士,就连部队中唯二在几乎在这大山中生长了一辈子,整日与祖上以打猎为生的纯猎户出身的战士也感觉到不可思议。

他们还是第一次知道手表还可以辨别方向,第一次听说在山林中活动还有这么多的规矩,第一次听说在山林中射击还有这么多的要求,第一次听说陷阱还可以这么做。就连侦察经验丰富,在这支部队中可谓称的上专家的黄大力也第一次听说侦察居然还有这么多的手段。

看着被自己传授的这些自己在后世所学的最基本理论弄得几乎有些应接不暇,甚至有些茫然的部下,杨震摇摇头。杨震知道,尽管自己尽量用大白话去教授,但基于大部分战士文化水平过低的限制,很多东西恐怕他们虽然听进去了,但却是犹如鸭子听雷,有听没有懂,至少在短时间之内还无法理解。

暗自叹息一声后,杨震抬起头对着围在自己身边的战士道:“我知道这些东西你们恐怕一时半会还无法全面理解。不过,不管理解不理解你们只要照我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一些丛林战的最基本战术虽然因为时间限制,这些战士还一时半会很难熟练掌握,但无论是囫囵吞枣也好,还是填鸭也好,总算都记住了。最让杨震头大的是他教授的一些最基本的手语,这种丛林作战中,小分队队友之间沟通的一种最好的通讯手段,很多战士却是怎么也记不住。

这些手语都是杨震再三精简之后的一些最基本的手语。杨震教授的这些手语中只包括了最基本的人数、武器等一些这些战士在活动的时候,最可能遇到的情况之间的交流手势。至于其他复杂的手势,杨震根本就没有拿出来。却没有想到大部分的战士学习起来仍然吃力的很。

为了让这些战士在今后的战斗中存活下来,杨震尽可能的将自己在后世部队中学习到的那些知识挑选一些最基本的传授给大家。但两天的时间过去了,除了一些科目之外,大部分却是效果有限。

杨震也知道时间太短,过于仓促,加上战士们普遍文化程度过低,大部分只是参军之后,在文化课中才学了几个字,对一些东西理解差。对于自己传授的这些战士们大部分理解不了倒也没有发火。

无奈之下,杨震只能将一些普通战士在短时间之内理解不了或是接受不了的东西,重点交给了几个分队长。让他们在行动中,在慢慢的交给战士们。

好在那几个分队长都是担任过班长,虽说经验也算稚嫩,但大部分参军的时间至少在这支部队中都算得上早的。他们也都知道司令员传授给自己的这些东西,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救自己以及小分队全体人员性命,所以虽然理解的程度并没有比战士们好到那里去,但学习起来还是很刻苦的。

尽管杨震很想将这些战士留下再多训练一段时日,但毕竟形势不饶人。在秘营随时有可能暴露的情况之下,两天的时间过后,无论杨震怎么不情愿,也只能按照计划将小分队派了出去。

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议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决定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慑手段第九十六章 特训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气第二百零三章 低头认输第243章 今昔类似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第一百九十六章 杨震的思路第八十章 迂回部队遭遇的麻烦第一百四十五章 冈村宁次的决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乱想第一百五十章 杨继财的麻烦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军田忌赛马的战术第十七章 黏住他们打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乡义夫第八十章 我们要给与足够的信任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补牢的关东军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该付出的代价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嘱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师团余部的争执第二十四章 郭炳勋的思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队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乱的日军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样的坦克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无奈的交换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断第四百零三章 命运的安排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军的疯狂第五百三十三章 战场上的两个意外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食之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实身份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乔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须要习惯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国人民在关注着我们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过于机械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四章 尽量想到前边第一百四十六章 进退维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群策山(1)第十章 关东军最佳的选择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种坚持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九十八章 锱铢必较第四百二十八章 阴沟里翻船第二十四章 郭炳勋的思路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线第三百五十三章 铁原战场的僵持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总的拍板第一百零九章 开溜的二十九师团第三百八十四章 咱们也可以发笔战争财第三百四十章 彻底的消失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弥坚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火再起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杨震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击的前兆?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继财眼中的日军战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静的背后第252章 鏖战朝鲜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对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车风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战汤原(2)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是判断失误第五章 盲目乐观的日军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战食品第四十六章 极有创造力的袭击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与慎重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标的压力第260章 现实的美国人第六十五章 随时可以出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艰难的生产之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们不会杀你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价未必有那么大第十八章 计划(3)第六十一章 血战的开端第一百零九章 开溜的二十九师团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九十八章 马其昌的要求第四十九章 日军援军的抵达第三百九十二章 总动员第三百四十二章 杨震的建议第236章 不干点什么对不起自己第一百二十五章 问题出在自己这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弥坚第六十三章 霸气的答复第九十一章 尽可能挑软柿子第六章 顾虑第二百零三章 感觉与恼火第七十二章 苏联人的出卖
第一百八十八章 航空兵提出的建议第一百零六章 佐佐木到一的决定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慑手段第九十六章 特训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置第三百一十五章改不了的小家子气第二百零三章 低头认输第243章 今昔类似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第一百九十六章 杨震的思路第八十章 迂回部队遭遇的麻烦第一百四十五章 冈村宁次的决心第三百四十四章 胡思乱想第一百五十章 杨继财的麻烦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军田忌赛马的战术第十七章 黏住他们打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乡义夫第八十章 我们要给与足够的信任第三百二十七章 亡羊补牢的关东军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该付出的代价第二百二十七章 代司令的叮嘱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师团余部的争执第二十四章 郭炳勋的思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影子部队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乱的日军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一样的坦克战第一百八十三章 无奈的交换物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断第四百零三章 命运的安排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军的疯狂第五百三十三章 战场上的两个意外第一百三十章 成交第二百四十二章 粮食之困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实身份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乔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须要习惯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国人民在关注着我们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过于机械第二百八十六章 生驹林的野望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一百七十四章 尽量想到前边第一百四十六章 进退维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交待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群策山(1)第十章 关东军最佳的选择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种坚持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九十八章 锱铢必较第四百二十八章 阴沟里翻船第二十四章 郭炳勋的思路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线第三百五十三章 铁原战场的僵持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总的拍板第一百零九章 开溜的二十九师团第三百八十四章 咱们也可以发笔战争财第三百四十章 彻底的消失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弥坚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火再起第三百六十六章失落的杨震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击的前兆?第一百六十三章 杨继财眼中的日军战略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静的背后第252章 鏖战朝鲜第四十二章 可怕的对手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车风波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战汤原(2)第二百一十六章 还是判断失误第五章 盲目乐观的日军第一百七十六章 新型野战食品第四十六章 极有创造力的袭击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二百八十一章服部卓四郎的眼光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与慎重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标的压力第260章 现实的美国人第六十五章 随时可以出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艰难的生产之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们不会杀你的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价未必有那么大第十八章 计划(3)第六十一章 血战的开端第一百零九章 开溜的二十九师团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一百九十八章 马其昌的要求第四十九章 日军援军的抵达第三百九十二章 总动员第三百四十二章 杨震的建议第236章 不干点什么对不起自己第一百二十五章 问题出在自己这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弥坚第六十三章 霸气的答复第九十一章 尽可能挑软柿子第六章 顾虑第二百零三章 感觉与恼火第七十二章 苏联人的出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