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顾虑

说到这里,考虑到西线战区在整个作战计划之中的位置,杨震微微的琢磨了一下后道:“不过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在我们此次打通交通线作战计划之中,你们西线是重中之重,参谋的力量的确要加强。”

“这样,这个人虽然不可能留在你们这里,但是我可以答应你在会战结束之前暂时不将他调离。但战役结束,还是要按照参谋长的安排,让他回军校带两年学员。至于道理,刚刚我已经说过了。”

“不过这张地图,绝对不能泄露出去。这上边标出来的迂回和穿插、攻击路线,虽然与总部方案不完全一致,但是至少有七分是相同的。一旦这张地图泄露出去,我们的整个战略意图,甚至进攻路线将会全部暴露无遗。”

对于自己这个三弟如此受到王光宇的器重,杨震还是很高兴的。说明自己这个三弟,是真的成熟起来了。毕竟杨继财与自己的关系,除了主管军区干部调配的政委李延平和当初的实际操作人郭邴勋之外,就是王光宇也不是很清楚。能得到王光宇如此看重,主要的还是靠他自身的努力和实力。

要知道,王光宇可不是轻易夸人的那种人。虽说他不像某些军事干部那样,部下做的不满意张嘴就骂。但要是能得到他的夸奖,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最多不过拍拍肩膀,点点头表现自己的满意而已。杨继财能让他少见的与杨震着急,也足以说明杨继财这段时间表现的可谓是相当的突出,才能让他这么的看重。

自己的弟弟能在没有暴露身份的关系之下,得到自己最得力的部下这么看重。而且不仅王光宇,就连身为军区代参谋长、野战军参谋长的郭邴勋一提起来自己这位三弟,也是交口称赞。

甚至对杨震说过,他这个三弟再历练两年,担任一个头等主力师的参谋长,甚至更高一级的干部,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对于自己的弟弟获得这么高的评价,尤其是看人相当挑剔的郭邴勋这么高的评价,作为大哥杨震自然是相当的高兴,更为自己的这个弟弟自豪。

而且杨震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弟弟真正参军不过两年,进步居然如此的神速。身为一个作战参谋,居然能将总部大致的作战意图推算出来,这说明自己这个弟弟有极佳的军事天分。如果好好培养,会是一个很好的将才。至少是一个合格的参谋长。

杨震心里怎么想的,王光宇不知道。但是至少能将这个目前自己手下最得力的作战参谋留下来,虽然只是到此次会战结束,但也让王光宇很是满意了。毕竟大战在即,能留住一个人才,总归是好事。至于今后,自己再想办法去总部软磨硬泡,也并不是一点希望没有。

尤其是在杨震说出这张地图上标示的迂回穿插与攻击的路线,与总部制定的计划,几乎是八九不离十的时候,王光宇更加坚定了将那个家伙留下的念头。杨震说的道理,他不是不明白。但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员,手中如果有一个得力的作战参谋,对于一场战役的指挥可以事半功倍。

就是不知道如果杨震知道了自己最后一番话,更加坚定了王光宇将自己的这个三弟留在身边的想法后,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感触。只不过杨震这个时候,可没有太多的心思去考虑一个作战参谋的去留。大战在即,杨震这个整个东北军区的一号,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在仔细又查看了一番地图之后,杨震才转过身对着身边的杨靖宇和王光宇两个副手道:“老杨、老王,我们这次打通与关内联系交通线的会战,对我们今后的发展可谓是至关重要。能不能打通与关内的陆路联系,直接关系到我们今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而你们所在的西线,则是此次战役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战场,直接关系到此次会战的成败。从目前西线我军与日军对峙的最前沿科尔沁右翼前旗,一直到热河几乎都在你们的作战区域之内。所以你们这个方向能不能打好,是关系到此次会战成败的最关键所在。”

“在二十三师团放弃海拉尔一线之后,科尔沁右翼前旗已经成了我军与日军对峙的重点地区。日军在这一带不禁部署了重兵,还时刻在注意我军的动向。所以能不能将我们的真正战略企图,一直掩盖到战役发起的时候,是关系到我们能不能达到战役突然性的最大问题所在。”

“对于怎么在部队调动时,掩盖我们真正的战略企图,总部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除了各部队在开进的时候,行军路线以及输送方式上采取了多种手段之外,命令中线和东线的部队进行了频繁的调动。以吸引日军的注意力。”

“但总部能做到的,也就是到此为止。下一步归根结底该这么做,还是要看你们自己究竟去琢磨了。总部的精力有限,在这场大战役之中,不可能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单独的一个作战方向之上。中线与东线,尤其是中线也是相当重要的。”

“你们都是长期在东北战斗的老同志了,对于日军的情报收集能力,以及其对东北的渗透和统治力,心中也是很清楚的。我们目前虽然已经解放大片的根据地,但日伪毕竟曾经统治过多年。”

“即便我们无论在努力,他们留下的那些间谍也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肃清。尤其是兴安北省、兴安东省这片新解放区,目前还做不到彻底的解决掉所有的隐患。所以,对于我们掩盖真实战略企图方面,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这件事情,一定要当做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来处理。”

杨震说的这些道理,作为一名在东北作战时间,比杨震这个军事主官还要长的多的老兵,杨靖宇和王光宇自然都很清楚。但这么大规模部队的调动,部队抵达指定作战地域后的隐蔽问题,并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事情。

看着面色严肃的两个人,杨震笑道:“你们两个也不要过于紧张,实际上事情也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整个兴安北省地广人稀,兴安东省又主要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这人口的数量也不多。人口稀少,再加上又是以蒙古人为主,这也就意味着日军间谍可以利用掩饰的身份也少。”

“不过虽然兴安北省以及兴安东省这两省虽然地广人稀,但也不要掉以轻心。这可是近十万大军,以及大量重装备调动。能不能按照总部的要求做到隐蔽,达成战役发起的突然性,加速此次会战进程,以及较少我军的伤亡,你们下一步的行动很是重要啊。”

“总部如此煞费苦心,除了希望能够加速战役的进程之外,就是希望能够大大的减轻我军的伤亡。一场会战下来,伤亡动辄数万,我们的底子本身就很薄。很难经受的起长期这么重大的伤亡的。我这次来,就是要和你们共同拟定一个计划的。”

杨震这番话说的时候表情很凝重,杨靖宇与王光宇也知道事情的重要,也都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只是沉默了片刻后,与负责后方工作的杨靖宇相比,作为此次会战整个西线战场的总指挥,明显考虑的事情比较多的王光宇抬起头来,对着杨震道:“一号,此次作战是我军自组建以来,第一次与关内部队配合作战。”

“对于关内部队的战斗力,我们还不是真正的了解。所以我希望能够多得到一些这方面的消息。还有两军配合作战,总体的战略意图该怎么执行?双方的默契度该如何的建立?最关键的是关内部队的战斗力如何?会不会拖延我们的战役进程。”

西线是此次作战的主战场,也是三条线之中唯一一条与关内部队协同作战的战线。抗联这边王光宇自然不会担心,但是对于自己第一次接触的关内部队,王光宇的顾虑很重。毕竟之前双方南北相隔千里,相互音讯全无。

虽然都在极力的寻找对方,但因为日军的严密封锁,以及抗联的自身处境,始终未能打通联系。而现在两方面虽然已经打通联系,但是时间并不长。大部分抗联出身的干部,对关内部队所知甚少,王光宇本人也没有与关内部队接触过。

王光宇对关内部队的了解,还是从关内调来干部以及解救出来的关内战俘的口中知道一些。而且这方面的情况,也仅限于关内部队兵力虽然不少,但是装备奇差、弹药奇缺,训练程度也无法与抗联相比。

战斗意志虽然顽强,但因为装备上的限制,尤其是重武器除了几门弹药不多的迫击炮之外基本没有,而始终无法与日军正面对决。同样在更艰苦的条件之下,打过多年游击的王光宇很清楚装备对于一支军队的重要性。

战争虽然离不开人的意志力这不假,没有坚强的意志,在好的装备也发挥不起来作用。但是没有相应的装备,要想取得根本性的胜利,几乎是不可能的。战争是一场人与装备的综合考验,不是单凭某一方面就能决定的。

而且抗联与关内部队的编制,以及组织架构都相差很大。比如在关内部队,眼下在战场上还是政治委员掌握着最终决定权。但是在抗联,战场上的最终决定权始终还是在军事指挥员手中。在日常的作战之中,关内部队又是以游击战为主,极少打这种面对面、硬碰硬的正面常规作战。

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军到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击战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厉风行第二十三章 走后门的航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适的秘书人选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战后的插曲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第九十八章余波中的对等报复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满江上军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营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进军面临的五无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对手的心理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变老第二百七十九章 这不是意外是阴谋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么是正确的战术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们也会有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辉煌的开端(7)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选第一百八十四章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第四百三十章 凭着的是直觉第九十七章 到此为止第一百五十七章 拳头部队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后的小女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锅?第一百八十六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第一百二十七章 杨震的固执第三百三十四章 谈话之保证第三百二十四章 气质上的差别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十二章 临阵磨枪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绥之战(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九十八章余波中的对等报复第一百七十三章 陈翰章眼中的机会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红眼的大本营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关东军第三百六十七章 后续影响的隐患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突变(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点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杨震第五百二十八章 艰难的攻坚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勋的往事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复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预防针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战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严是要靠实力打出来的第六十七章 心怀各异第十八章 计划(3)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战(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第240章 不甘心的杨震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开面纱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从心的日军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够的耐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会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决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价的日军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换的选择第226章 连皮毛都算不上第231章 和鬼子玩点新花样第三百零一章 愤怒的王光宇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为动力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突变(一)第二百零二章 军分区第一百九十五章 杨震的感觉第三百六十四章 习惯从对方角度去琢磨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百五十六章 给我两天时间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决定错了?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为动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满意的松田岩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关东军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场难啃的战斗第四百零三章 不单单是城市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红了眼的美军第六十四章 纪律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苏英奇的三条路线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计划使用第六十三章 霸气的答复第三十一章 战场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二十八章 杨震的希望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缜的双簧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彻底分割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三百八十八章补充协议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后一战的准备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会有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极端的转变
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军到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击战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厉风行第二十三章 走后门的航空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合适的秘书人选第三百六十九章 空战后的插曲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第九十八章余波中的对等报复第三百一十一章 伪满江上军第一百九十七章 死要面子的大本营第一百九十七章 挺进军面临的五无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对手的心理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变老第二百七十九章 这不是意外是阴谋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么是正确的战术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们也会有的第一百三十九章 辉煌的开端(7)第二百八十章 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选第一百八十四章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第四百三十章 凭着的是直觉第九十七章 到此为止第一百五十七章 拳头部队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后的小女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锅?第一百八十六章 没有选择的选择第一百二十七章 杨震的固执第三百三十四章 谈话之保证第三百二十四章 气质上的差别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十二章 临阵磨枪第一百八十四章 归绥之战(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九十八章余波中的对等报复第一百七十三章 陈翰章眼中的机会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红眼的大本营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关东军第三百六十七章 后续影响的隐患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突变(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点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杨震第五百二十八章 艰难的攻坚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勋的往事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复第二百一十八章 用好、用足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预防针第三百六十一章 空中遭遇战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变计划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严是要靠实力打出来的第六十七章 心怀各异第十八章 计划(3)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战(三)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过是一个过客第240章 不甘心的杨震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开面纱第二百九十八章 力不从心的日军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够的耐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会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决策第二百五十二章 王光宇的盛宴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价的日军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换的选择第226章 连皮毛都算不上第231章 和鬼子玩点新花样第三百零一章 愤怒的王光宇第二百一十九章 御身大切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为动力第一百五十章 风云突变(一)第二百零二章 军分区第一百九十五章 杨震的感觉第三百六十四章 习惯从对方角度去琢磨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百五十六章 给我两天时间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决定错了?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为动力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满意的松田岩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关东军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场难啃的战斗第四百零三章 不单单是城市第三百五十二章 急红了眼的美军第六十四章 纪律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苏英奇的三条路线第二十四章 高中生也是计划使用第六十三章 霸气的答复第三十一章 战场之外的博弈第三百二十八章 杨震的希望第五百二十五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缜的双簧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彻底分割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三百八十八章补充协议第六十九章 做好最后一战的准备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会有的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极端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