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不甘心的杨震

不过杨震虽然不同意全部按照苏联人的要求,转让苏联方面急需的机器设备。但是同意可以将美国人提供的技术资料全部转让给苏联方面。如果美国人提供的技术方面,含有军工技术的话,抗联可以与苏联方面分享。

杨震在心中一向认为,对于自己既利用,也更加防范的美国人,不会轻易的转让最新的军工技术,尤其是航空技术。就像是一年后,对苏联人一样。一向只提供二流的航空装备,而始终拒绝提供一流的装备。

比如在战斗机方面,只提供P三九、四零式战斗机。却始终拒绝提供性能最佳的野马式战斗机。而无论斯大林如何的要求,美国人除了中型轰炸机之外,一直不肯提供其大型的四发轰炸机。即便在最新型的B二十九轰炸机服役后,也拒绝提供B十七等已经成为二流的轰炸机。

出于某些方面的考虑,即便自己没有仿制能力。但美国人会对自己在技术转让以及提供的各种设备方面也会保留一手。这种情况之下,苏联人窃取的技术情报应该也会很有限。而在自己目前又不能得罪苏联人,也只能同意他们的部分要求。

只是后续的发展,杨震也没有预料到。当珍珠港事变爆发后,为了能削弱日军战争潜力,美国方面不仅同意了支援抗联一批航程直达日本本土的B十七轰炸机,还转让了B二十四轰炸机和C四七运输机的全套技术。

但是对于杨震提出的P三十八战斗机和P五十一战斗机的技术,美国人最终还是拒绝了。甚至连实体机都没有提供。对发动机技术的转让,尤其是大功率发动机的技术,也是始终留有一手。

只不过让小看了中国人山寨能力的美国人也没有想到的是。在这几年即合作又勾心头角的盟友关系中,中国人还是利用美国的援助以及与苏联人的交换,建立了一套自己的军工体系。

甚至在抗战结束后,抗联以美国在以东北为根据地对日轰炸时唯一遗留下来,因为飞行员阵亡,而一直没有找到的,而没有像其他因为战损无法修复的飞机一样被炸毁。迫降在长白山林区的一架B二十九重轰炸机为基础。

在抗战胜利两年后,便复制出了这种集活塞发动机时代。各项航空技术之精华的性能最优良的轰炸机。并以这种被命名为白头鹰二号飞机的硕大机体为基础,研制了种类繁多特种飞机。

当然这是后话,而现在杨震基于宁杀错,不放过的原因。杨震立即会同军区政委李延平一起,在经过整整三天的艰苦谈判后,与苏联方面达成了一向最新关于分享美国科学技术的协议。

在这份协议之中,抗联同意苏联方面参与的对美国提供的机械设备的研究。如果美国向抗联出售军事技术,苏联方面有权利要求分享。如果抗联自行设计出新式的武器装备,苏联方面在认为自己也需要的时候,抗联必须优先转让给苏联方面。

而苏联方面则答应在明年年中之前,协助抗联建设一个飞机联合生产厂。并无偿全套转让米格三战斗机、DB三轰炸机最新型号伊尔四轰炸机,以及其所使用的发动机全套生产技术。

苏联人并且同意杨震以五百万美元的资金加上苏联提供的一千五百万卢布的低息贷款,一次性以成本价购进苏联最新式伊尔四轰炸机二百架。并在明年五月之前,提供最新式的,目前还在试飞中的米格三战斗机最新型号四百架。

对于苏联人只愿意提供伊尔四轰炸机,而拒绝提供彼二式战斗轰炸机,杨震尽管有些不情愿。但目前急需轰炸机,改善战场支援能力的杨震。在苏联人答应免费可以提供SB二轰炸机,或是DB轰炸机三两种性能更加落后的轰炸机面前,最终还是选择了付出部分资金,购买目前苏军主力远程轰炸机的伊尔四轰炸机。

而苏联方面愿意提供的苏二轻型轰炸机,对地精确打击能力更加缺乏的杨震,还是咬了咬牙,最终拿出了二百万美金,加上一吨的黄金,购买了三百架。但杨震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所有的飞机都要新的。而且在三个月之内,伊尔四轰炸机和苏二轻型轰炸机必须全部到位。

至于杨震提出的可以以现汇购买苏联正在试飞中的伊尔二强击机和彼二战斗轰炸机一事,苏联方面却表示了拒绝,甚至连商议都不愿意商议。只愿意提供性能虽然不错,但是装甲薄弱的苏二轻型轰炸机。

而且苏联人不仅拒绝了杨震在眼下在苏军中,正以TSKB五七的代号试飞的伊尔二强击机的要求。还拒绝了杨震关于进口一批苏军已经大规模开始装备的M三零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作为纵队直属炮兵团装备,以及引进生产线的要求。

面对苏联人始终改不了小家子气,在转让武器生产技术,甚至出口武器的方面始终只愿意提供二流产品的态度,杨震虽然愤怒却是无可奈何。自己的武器技术要和人家分享,但人家的武器技术却对你封锁的异常严密。只愿意出口二流的武器,新式的武器甚至在杨震已经了解的情况之下,却依旧在百般抵赖、拒绝承认。

他奈何不了苏联人,而生命线把握在苏联人手中的他,却是因为生命线在人家手里握着,要时刻受到苏联人的制约杨震,也只能将心中的愤怒,一直压抑在心里面。对于杨震来说,这口气也只能暂时的压制住。

尽管苏联在明年的苏德战争爆发后,为了急于获得抗联生产的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八十二毫米无后坐力炮、五十七毫米高炮的生产技术,以及部分的现货,最终转让了T三四坦克、伊尔二攻击机,以及M三零式一百二十二毫米榴弹炮的生产技术送走了心满意足的格里戈连科少将,看着杨震愤怒却是无奈的脸,李延平苦笑一声道:“老杨,你也别太生气了。不管怎么说,也弄到了不少的好东西。这次再加上前几天的谈判,我们总算建立了自己的坦克工业和飞机工业。”

“苏联人虽然对我们目前实施了部分技术封锁,但是好赖也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的航空兵虽然已经组建,但是目前只是只有一条腿的瘸子。对地攻击能力太过于单薄了,只有几十架轰炸机。我们总不能让战斗机改行,却执行对地攻击的任务吧?”

“轰炸机的型号繁多不说,而且配件来源及其艰难。这次战役目前还没有完全结束,一多半的轰炸机已经因为补充零件匮乏,而趴了窝。至于那些波兰造的飞机,目前大部分已经到了使用寿命。”

“苏联人这次提供的飞机型号,虽然有些老旧,但是毕竟也是刚刚投产不长时间。而且苏联方面还提供了米格三这种苏军最新式的战斗机。虽说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始交付,但是毕竟是新式的战斗机。”

“关键的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得到现货。零部件的来源,也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这对于我们来说,比什么都强。你也不过太过贪心了。这种事情,是需要一点点的循序渐进推进。操之过急,对于我们来说不见得是好事。”

听到李延平的劝说,杨震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说,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沉默良久,杨震才摆了摆手道:“政委,算了咱们不提那些事情了。兵工厂那几种新式武器试制的情况怎么样了?”

看着杨震显得有些急切的面孔,知道他始终不甘心受制于人的李延平笑了笑道:“单管的十四点五毫米高射机枪,已经完成了试制。目前从军工部长熊大缜的汇报来看,性能优良。可以替代目前的二十毫米高射炮。”

“另外双管的也正在抓紧时间,应该在年底就会拿出成品。至于四联装的,现在看起来很吃力。主要是联动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而且在目前牵引卡车数量有限的情况之下,熊大缜不敢轻易下结论是采取汽车牵引,还是采取畜力牵引。”

“至于你说的那种五十七毫米无后坐力炮已经完成测试,只要需要随时可以投入生产。新式一百二十毫米迫击炮,也已经完成了试生产,马上就可以进行生产。而五十七毫米高炮、八十二毫米无后坐力炮,则在抓紧时间进行试制。”

“新式的自动步枪,则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测试。老杨,步枪这东西可不是火炮。需要进行各种条件之下的测试。目前虽然已经完成泥水和风沙试验,但是严寒测试需要等到今年冬天。”

“至于其他方面,熊大缜已经带着军工部的人完成了日式一零五加农炮、九五式野炮、斯柯达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奥式一百毫米榴弹炮的逆向测绘。至于投产,还需要等一段时间。主要是对钢材还需要一定的分析。”

“老杨,军工发展不是一触而就的事情。我也着急,但是我们必须要一点点的来。就算有原始的资料,但是我们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上,始终还有一定的欠缺。这些对我们军工来说,还很陌生的武器,还需要时间去一点点的完善。在这种事情上,我们不能揠苗助长。”

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币之困第十三章 束手无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笔难、破题更难第一百四十三章 辉煌的开端 (11)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关重要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机之争第四十一章 发现目标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二十章 你这么做是要上史书的第四百四十章 我们势在必得第一百零五章 余波之百年海军第五十六章 陈翰章的意图第一百六十六章 敌情的新变化第三十七章 杨震的坚持第一百零九章 余波之花絮第247章 您必须休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难堪的第一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军唯一的好消息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战术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旧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价值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种手段第十五章 反坦克战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飓风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十九章 总攻击令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春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厉风行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脑袋第四章 副总指挥的坚持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样的味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才是硬道理第三百零二章 战局如棋盘第二百八十四章 滚刀肉似的刺头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岗的决胜手段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三百五十七章 赌赢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贞一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这条路线不能走第九十一章 尽可能挑软柿子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三十二章 毁灭 (4)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茧自缚的日军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国土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径庭的杨震第三百九十一章 选址的问题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处于关键位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敌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百章 日军的反应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断上的失误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进和北上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二十三章 东北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关键的问题第三百六十八章 郁闷的日本人第二百零八章 各怀鬼胎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茧自缚的日军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静的不正常第一百六十五章 别无选择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联队的最后疯狂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关门嘴子山第十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5)第三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这里坚持第四百六十章 有杀错,无放过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第三十章 什么手段有效用什么第五十章 日军的增援第二百八十章 不择手段第二百五十九章 态度坚决第二十六章 顺利的开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动出击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适合的部队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冈村宁次的直觉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杀鸡取卵第二百章 杨震的送客行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二百二十四章 敌情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十四章 誓言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开序幕第一百章 那就是敌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舰载航空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装甲
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币之困第十三章 束手无策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笔难、破题更难第一百四十三章 辉煌的开端 (11)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独秀不是春第四百四十二章 至关重要第二百四十二章 快慢机之争第四十一章 发现目标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二十章 你这么做是要上史书的第四百四十章 我们势在必得第一百零五章 余波之百年海军第五十六章 陈翰章的意图第一百六十六章 敌情的新变化第三十七章 杨震的坚持第一百零九章 余波之花絮第247章 您必须休息第二百一十二章 难堪的第一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军唯一的好消息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战术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旧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北野高津的价值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种手段第十五章 反坦克战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个好的选择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飓风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十九章 总攻击令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六十九章 打他的土豪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春生第二百九十三章 雷厉风行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一百三十九章 守不住我要他的脑袋第四章 副总指挥的坚持第四百六十七章不一样的味道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才是硬道理第三百零二章 战局如棋盘第二百八十四章 滚刀肉似的刺头第二百九十章 松田岗的决胜手段第四百七十三章 拿的要心安理得第三百五十七章 赌赢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贞一的警告第四百二十九章 这条路线不能走第九十一章 尽可能挑软柿子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三十二章 毁灭 (4)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茧自缚的日军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国土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径庭的杨震第三百九十一章 选址的问题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处于关键位置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新敌情第一百七十一章 是人才,但可惜了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二百章 日军的反应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断上的失误第三百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九十三章 西进和北上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二十三章 东北王?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关键的问题第三百六十八章 郁闷的日本人第二百零八章 各怀鬼胎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茧自缚的日军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静的不正常第一百六十五章 别无选择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联队的最后疯狂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色关门嘴子山第十章 恶魔城堡七三一(5)第三百三十四章 辽西之战(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眼光的不同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第五十七章 分兵南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这里坚持第四百六十章 有杀错,无放过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第三十章 什么手段有效用什么第五十章 日军的增援第二百八十章 不择手段第二百五十九章 态度坚决第二十六章 顺利的开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如主动出击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适合的部队第二百六十六章 主攻、助攻之争第一百四十八章 冈村宁次的直觉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杀鸡取卵第二百章 杨震的送客行动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二百二十四章 敌情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十四章 誓言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开序幕第一百章 那就是敌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舰载航空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