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

挠破了脑袋也实在猜不出对手火力突然暴增,以及对手是究竟怎么渗透进自己后方的四十师少将师长方日英,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也只能拆东墙补西墙。试图在北线的五十二师主力抵达之前,守住星潭这个战略要点。

当然有了炮兵营莫名其妙全部损失的前车之鉴,在调整部署的同时,他没有忘记紧急从星潭守军中抽调了一个营调回三溪师部驻地,与师部手枪营一起在师部周围构成一道铜墙铁壁。

炮兵丢了,军委会还会重新给补充的。没有了炮兵,最多战斗打的艰难一些。但是要是他这个师长要是也重蹈炮兵的覆辙,那整个四十师和国军的损失可就大了。

听着前方不断传过来的战报,无论是军长还是杨震都松了一口气。尤其是杨震,知道只要抢在北线的五十二师、一零八师主力赶到之前拿下星潭,整个皖南部队就可以说是大致脱险了。

想到这里,杨震在轻出一口气的同时,不由的感叹这些老部队的战斗力到底是红军老游击队出身,素质还是相当过硬的,尤其是山地作战经验相当的丰富。虽说军事素质不一定有多好,正面作战经验缺乏,但是意志之坚定,是一般部队无法比拟的。否则也不会在几乎全部都是仰攻的情况之下,还能打的这么精彩。

实际上杨震也知道,除了部队意志坚定之外,另外一个因素也是影响目前整个战局的发展。皖南部队虽然由于自身的原因,在军事素质上不如北方那些经历过长征的十八集团军出色。但是单论武器装备却是至少不次于国军较好的杂牌部队。

新四军活动区域大多经过抗战初期中日几场大规模会战的地区。这一带国军散失的武器数量相当的多。新四军刚出山的时候,武器的确杂乱不堪,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还用当年游击战时候缴获的地方民团、保安团的老式步枪。

这些武器残破不说,连数量也极为不足。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还装备着大刀与梭镖。弹药的情况也异常的寒酸,平均每支枪连五发子弹都凑不齐。全军只有三挺无法连发的重机枪和十余挺老式的轻机枪。各级指挥员,基本上没有望远镜。

当初为了改变新四军装备奇缺的局面,军长除了与极力向第三战区争取之外。还曾经动用私人关系募集了一批资金,从香港购买了三千余支手枪装备部队。才缓解了新四军装备上的奇缺。,但在东进之后,由于苏南地区国军失散的武器数量庞大,依靠收集这些装备,新四军的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善。皖南部队多数是从苏南地区调回来的,虽然弹药有一定的短缺,但是装备还是相当的不错的。

与华北因为发展过于迅速而装备奇缺的十八集团军相比,由于在苏南地区起获了大批国军撤退时候遗留的装备,皖南部队的装备整体上来说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没有出现人比枪多的情况。

杨震亲眼在部队中看过为数不少的中正式步枪、德国原厂的一九二四式步枪,还有抗战前进口的捷克、比利时造的步机枪。汉阳造步枪是基本的装备,数量也相当的充足。主力部队基本上能够做到人手一枪。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三八式步枪,但数量并不算多。

轻重机枪的数量,也为数不少,尤其是轻机枪数量可谓相当的充足。而且大多都是性能优异的捷克式轻机枪和比利时机枪等新式轻机枪,甚至还有几挺苏式转盘机枪和十余挺在苏南缴获的歪把子轻机枪。六个团的部队加上直属队以及教导队,加在一起足足有近百挺。

重机枪的数量虽然不算多,只有不到二十挺,但成色却都很新。尤其新一团装备的三挺哈奇开斯重机枪,为此次作战提供了相当可靠的火力掩护。其实说到装备差,主要是弹药数量严重不足,火炮几乎没有。

整个皖南部队全军上下,只有两门八十二毫米法式迫击炮。而且炮弹的数量严重不足,只有收集来的几十发,严重的缺乏攻坚火力。手榴弹和炸药的数量也有些不足,但毛瑟手枪一类的近战利器还是相对比较充足的。

原来的确是有些弹药不足的情况,但是在杨震随机带来的几百万发弹药的补充之下,原来极为紧张的弹药情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而大量冲锋枪的装备,使得部队在近战和山地战中,火力占据极大的优势。四个迫击炮连装备的抵达,也极大的增强了部队在山地战中的攻坚能力。

之所以进展如此之快,除了老部队作风过硬,对命令执行坚决之外。更多的得益于武器装备的改善。否则几乎全部是山地战,四十师又实现修建了一定数量的碉堡情况之下,突破的速度绝对没有这么快。

在对四十师形成夹击之势后,几乎军部所有的人都以为只要突破星潭一线,胜利便已经是曙光在望。就在新一团几乎已经打到了星潭边上的时候,左翼留守在榜山一线的三团却是出现了问题。

在得知皖南部队已经逼近星潭后,位于北线的五十二师明显加快了行军的速度。为了抢在星潭丢失之前,封闭住被一纵队打开的缺口,五十二师采取了添油战术。即到了一个团便投入一个团。

原本三团依靠榜山有利的地形,加上充足的弹药以及利用五十二师在战术上的错误,完全可以将五十二师后续部队堵在榜山一线,为主力拿下星潭创造有利的战机。为了保证整个部队的左翼,一纵队主力在临南下之前,将军部加强的一个重机枪连的四挺重机枪,全部配属给了三团。

只是让几乎所有的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指挥老三团在榜山一线阻击五十二师南下的一纵队副司令赵凌波,携带一纵整个作战计划和武器配置表来了一个战场失踪不知去向。而且在失踪之前,并未向老三团下达任何的作战命令。

战地最高指挥员携带所有作战计划在战场上突然失踪,加上没有想到五十二师增援的一个团来的速度过快,以及兵力上的悬殊。使得老三团在与五十二师先头部队接触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混乱,被五十二师趁乱夺回了榜山。

一场混战下来,老三团损失不轻,尤其是干部伤亡不小。团长牺牲、政委负伤。团长牺牲,政委负伤失去指挥能力,参谋长又在临出发时被调至教导总队任副总队长。此时原本应该在榜山一线固守的老三团,只得在团政治处主任的指挥之下且战且退。

接到老三团的汇报,整个军部当时就炸了窝。榜山一线,是扼制整个徽河东岸的制高点。榜山一线丢了,也就意味着不仅一纵随时面临两面夹击的危险,整个正面战场也暴露在五十二师的炮火之下。而榜山地势险要,要想在敌优势兵力面前重新夺回,意味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榜山失守,老三团伤亡惨重,军政主官全部伤亡的消息传来,一直显得极为平静的杨震,并未表现出任何的慌乱。只是很平静看了看一边的军长,依旧没有发出任何的意见。杨震的态度很明确,你是军事指挥员,该怎么办应该由你去做。

看着古井不波的杨震,一边的军长犹豫了一下,咬了咬牙对着身边的副参谋长道:“命令一纵主力不许停留,继续全力向星潭一线穿插。命令教导总队主力、直属特务营以及军属工兵营,立即以强行军的速度赶往榜山一线。由谢忠良同志统一指挥,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榜山。”

“告诉谢忠良,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就是累吐血了,今晚二十时之前,务必抵达榜山一线。电令一纵参谋长赵希仲代理老三团团长,就地坚守等待援军到达。如果再后退一步,军法严惩。”

对于军长的这两个命令,一直沉默的杨震犹豫了一下,却是最终开口道:“赵希仲代理老三团团长不行,让新一团参谋长徐赞辉任代团长,政委由老三团政治处主任钟得胜接任。钟得胜能在部队军政主官全部伤亡,参谋长不在的情况之下。能将处于混乱的部队重新组织、收拢起来,没有让部队就地溃散,说明这个同志的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代理政委完全可以。”

说到这里,杨震走到地图之前,指了指老三团以及教导总队主力、直属特务营目前所在的位置道:“至于榜山那里,我不认为现在反击是一个恰当的选择。从五十二师目前的动作来看,其反应速度相当的快。”

“而从目前教导总队以及直属特务营所处的位置来看,即便以强行军的速度按时赶到榜山,恐怕也已经来不及了。从我们目前所处的坑口位置,到榜山一线不仅要渡过徽河,而且这一路上大部分地区都是山地。”

“望山跑死马,从这里到榜山,可不是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那么短的距离。等援军赶到,恐怕五十二师已经在榜山一线站稳了脚。教导总队留守军部的不过二百余人,即便加上军直特务营和老三团,在兵力上也不占任何优势。”

“此时强行反攻榜山一线,我们即便付出重大代价,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尽管我军一向有夜战、近战的传统。在夜间作战之中,利用夜色的掩护可以抵消对方部分兵力和装备的优势。但我们手头的兵力,依旧不可能承担的起反攻榜山的代价。”

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罗外道第三百零八章 最后准备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后的小女人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震的怒气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八章 战斗小结第五百零九章 态度要强硬一些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第五百零九章 态度要强硬一些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开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与亲情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灭第三十九章 龙入大海 (6)第三百七十章 有没有你们都是一样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开序幕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学问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帅而不是将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力回天的日军第三十六章 最彻底的计划经济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结果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将第五百零一章 杨震的长远规划和目标第一章 杨震的秘密行动第二百六十三章 舆论战的背后第五十章 日军的增援第十章 幸亏有了你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远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来电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么好消息第八十一章 我们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了第七章 虚张声势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枪的命令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彻底分割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买卖第三十一章 全线出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第三百三十二章 谈话之决不允许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国人民在关注着我们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泷治郎的心态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极限第一百三十章 血战天津(三)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戏给日军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弹雨的洗礼第七十六章 清风店(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乱和转变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种手段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亲自挂这个帅第四十四章 血战的序幕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给你两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战天津(二)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一百四十五章 灯下黑第三百三十四章墙头草的危害第二十二章 倒计时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为止了第三百零八章 马家寨之战(三)第十一章 泾渭分明的两派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勋的担忧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万幸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第二十二章 行动(2)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勋的建议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网大鱼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们身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断上的失误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们就隐蔽在哪里第一百六十七章 军人一诺重千斤第三十章 毁灭 (2)第八十一章 我们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了第二百章 恼羞成怒第三百零二章 美国人会自己找来的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零六章 马家寨之战(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计时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击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维第一百章 余波之妥协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个承诺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时、彼一时第二百零四章 关东军的撤退计划第三百一十二章 动了真怒的杨震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气第241章 真正的基础第三百三十二章缺点和优点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关东军第六十九章 按住脉搏的人第六十四章 总算露出狐狸尾巴
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修罗外道第三百零八章 最后准备第三百四十八章 死命令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后的小女人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震的怒气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一百四十八章 战斗小结第五百零九章 态度要强硬一些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第五百零九章 态度要强硬一些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开局第三百六十一章 家人与亲情第四百六十章 希望破灭第三十九章 龙入大海 (6)第三百七十章 有没有你们都是一样的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开序幕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一百九十八章 地雷的使用是有学问的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帅而不是将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力回天的日军第三十六章 最彻底的计划经济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结果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将第五百零一章 杨震的长远规划和目标第一章 杨震的秘密行动第二百六十三章 舆论战的背后第五十章 日军的增援第十章 幸亏有了你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远第四百零四章 江北的新要求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来电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么好消息第八十一章 我们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了第七章 虚张声势第八十六章 定策(4)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枪的命令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彻底分割第八十六章 很合算的买卖第三十一章 全线出击第二百七十三章 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第三百三十二章 谈话之决不允许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国人民在关注着我们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泷治郎的心态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极限第一百三十章 血战天津(三)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二百八十七章 唱一出假戏给日军看第二百一十六章 弹雨的洗礼第七十六章 清风店(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混乱和转变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种手段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亲自挂这个帅第四十四章 血战的序幕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给你两年第一百二十九章 血战天津(二)第三百九十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第一百四十五章 灯下黑第三百三十四章墙头草的危害第二十二章 倒计时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为止了第三百零八章 马家寨之战(三)第十一章 泾渭分明的两派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勋的担忧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万幸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第二十二章 行动(2)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勋的建议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网大鱼第二百四十九章 板子不能打在他们身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断上的失误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们就隐蔽在哪里第一百六十七章 军人一诺重千斤第三十章 毁灭 (2)第八十一章 我们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了第二百章 恼羞成怒第三百零二章 美国人会自己找来的第232章 狠毒第三百零六章 马家寨之战(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计时第三百一十九章 地面伏击战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维第一百章 余波之妥协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个承诺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时、彼一时第二百零四章 关东军的撤退计划第三百一十二章 动了真怒的杨震第一百一十章 日落冀中(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气第241章 真正的基础第三百三十二章缺点和优点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关东军第六十九章 按住脉搏的人第六十四章 总算露出狐狸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