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样的中途岛

这并不是这些老帅没有战略眼光,而是在他们看来,除非马上取得全国政权。否则中国战场上,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面临的主要是陆战。现在全军基本上即无工业能力,也无相应的财力来维持一支哪怕处于基本态势的海军。

一支小规模的海军,也对战局起不到任何的作用。反倒分散了本身就高度紧张的人力和物力外加财力。与其在这方面耗费大笔的资金和精力,还不如集中精力搞好已经逐渐壮大的航空兵。

眼下全军都面临着扩编,那里都需要大量合格的军事干部。这个时候抽调一片干部,去苏联学习海军,无异于是缘木求鱼。与其将一批干部浪费在还原不需要的地方,还不如踏踏实实的考虑当前的问题。

相对于对杨震为人已经有一定了解的挺进军两位老帅,比较温和的语气,副总指挥反对的态度异常的坚决。这位性情刚烈、为人耿直,说话从来不会绕弯子的副总指挥,对杨震的这个建议,提出了相当强烈,甚至话说的有些过头的批评。

而对于杨震的这个想法,就连对杨震一直很支持的主席和老总,也在没有搞明白杨震究竟在想什么的情况之下,也没有贸然的发表意见,更没有轻率的下结论。至少在明白杨震心中真正想法之前,主席和老总都没有草率得表示对任何一方的支持。

只是对杨震已经很熟悉的两个人,却不约而同的感觉到在研究这个议题的时候。面对几位老帅的坚决反对,一言不发始终保持沉默。即不为自己这个想法做任何的解释,却固执坚持己见的杨震,心中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

在会议散会之后,主席将杨震留了下来。在主席的住处,两个人整整的谈了一夜。在接下来的几天之内,虽然没有参加接下来的地方政权调整,但杨震也没有返回东北。而是白天被老总逼着去抗大上课。晚上回来,接着被主席和老总找去谈话。

杨震知道说服主席与老总,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支持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这件事情再难,杨震知道为了中国海军的未来,自己也要去做。好在主席和老总,虽说并不知道杨震的全部意图,但在经过几天的说服工作之后,最终还是表示了有限度的支持。

中央同意这些人,主要由抗联部队之中抽调。中央在从新四军以及山东军区,协助他们调拨一批干部。将原来冀中军区撤到晋察冀和太行休整的部队之中,以及冀南军区部队中,给他们协调两个团,去苏联该学海军。如果苏联方面需要增加人员,则由中央统筹考虑。

这是中央在眼下的局势之下,在这件事情上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主席的最终拍板,让杨震心中的一块石头彻底落地。当然主席也不清楚杨震在后来,会搞出那么大的动作,甚至可以说让全世界都大跌眼眶,堪称惊天动地的动作。

与之前诸位老帅的判断不同,杨震压根就没有想过,将军舰的来源放到美国人身上。别说美国人不会给自己一艘军舰,就是真的给了,也像几位老帅说的那样,即无处安置,也无法通过日本海军的封锁线。

他坚持选派一批干部去苏联学习海军,调派一批部队去苏联学习水兵,是为了战后的考虑。他将搞军舰的目光,放在了苏联人身上,当然还有眼下无限张狂的日本海军身上。不过花钱去买,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因为中国人,无论是那一个方面,都没有那个财力。

尽管他获得这批军舰的手段,实在有些太那个。但不管怎么说还真的在让他短时间之内,硬生生的搞出了一支规模还不算小的,在二战后的亚洲几乎可以说称得上第一。就算放到整个世界范围之内,在德意日海军全军覆灭之后,也足可以挤进前十名的海军。

只不过他搞军舰的手段,实在是有些不光彩罢了。就算主席和老总对这个年轻的将领再欣赏,也实在无法接受这么胆大包天外加相当不要脸的行为。正应了主席对他的评价,给他一根竹竿,他真的敢把天捅一窟窿。

而且这次他不仅真的将天捅了一个窟窿,甚至还将地踹了一个大坑。他不仅将苏联本就在战争之中损失惨重的海军,几乎都快要连锅端了回来。回来的时候还顺手牵羊,将日本海军残存的那点军舰都给抢了回来。

并将整个日本本土的造船业,基本拆卸了一个精光。将日本海军与造船厂的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全部抓了回来。也就是说杨震将日本在国际上处于中上水平的造船业,几乎整个都搬迁到了中国。

当然主席现在还不知道,在三年后他最欣赏的这个年轻将领,会给他搞出这么惊天动地,让世界瞠目结舌的事情来。要是知道杨震心中的全盘想法,不知道主席会不会直接将他这个最欣赏的年轻将领,扣在延安不放回东北,好好给他上一堂政治教育课?以免他捅的窟窿太大,甚至到了中央也没有办法给他擦屁股的地步?

不过虽说过程不太容易,但该谈完的事情都已经谈完,中央在延安给杨震与袁芷若,举行了一个规模不大的婚礼。只不过这个婚礼规模虽说不大,但是级别却是相当的高。主席亲自当证婚人,老总当主婚人,中央领导人只要在延安的几乎都参加了。十年后的十大元帅,则出席了六个。

只不过热闹总是短暂的,在婚礼的第三天,尽管老总希望杨震在多留一段时间,给抗大的学员多上上课。但东北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在等着他,也只能放与袁芷若返回东北。不过主席与老总,都相当愉快的答应杨震,在陕甘宁边区周边形势缓和之后去东北视察工作。

离开延安之后,杨震先抵达大同,找需要暂时留在晋北的各级指挥员谈话。而在杨震抵达大同的当天,抗联在晋北的部队已经完成与晋绥和晋察冀部队,对阵地和防区的交接陆续开始回撤。

杨继财在太原拆迁回来的西北炼钢厂的设备,已经开始陆续向东北转运。其余的所有设备,全部转到了陕北境内,准备重新建厂。在重庆方面批准了换防计划之后,原计划建立的第二钢厂已经无法实现,这批设备只能运回东北。

只是相对于返回东北之后,开始进入休整之后的部队来说。同样返回东北的杨震,却没有多少时间享受新婚燕尔的生活。只带袁芷若回了一趟家,与父母一同吃一顿饭后,便投入了大战过后千头万绪的忙碌之中。

关内过来的部队要安置,新兵要训练、装备要补充、干部的调配,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东北军区几个最高指挥员,忙的天昏地暗。尤其是杨震虽说其他的事情,大部分移交给了李延平和郭炳勋。但是所有的问题,却需要他最终拍板。

同时他还要与苏联方面谈判,研究从抗联抽调人员去苏联学习海军的事情。还要不断的与皮尔逊、罗斯两个家伙,交涉美英对抗联援助的事情。尤其是眼下急需的军工原料,迟迟不到位让杨震很是头疼。

一场大战下来,损失的装备是天文数字。再加上为扩编做准备,眼下抗联仅仅自动步枪的缺口,即便将库存全部拿出来,也足足有十五万余支的不足,班用机枪和通用机枪的缺口数量也不少。

如果再加上还要保留一定的库存,这个缺口的数量就更大了。通过丰收者行动,抗联从南满日军工业基地抢回了大批的设备和工人,可以说产能已经大幅度的上升,但是基本的原料还需要外购。

在经过近两年的全力建设,从美国购买的那个二手钢铁厂,虽然已经开始进入试生产。但只能生产普通的钢材,还无法生产军工所需的特种钢。尤其是在缺乏镍铬等金属原料的情况之下,除了木料之外,几乎所有的原材料还需要依赖美援。

美英答应的原材料和设备迟迟不到位,让抗联军工制造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最起码战损的装备,迟迟得不到补充。重装备的迟迟不到,让抗联战损的坦克和飞机,也迟迟得不到补充。

而皮尔逊与罗斯两个家伙,满口答应催促国内加快援助速度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催促抗联加大对日空袭力度。全然不顾抗联的轰炸机部队眼下急需休整,以及轰炸机数量严重不足的现状。

这两个快要火上房的家伙,如此的急迫原因很简单。美国人在中太平洋战场,又吃了一次大败仗,日本人的炸弹,都已经落到了美国的夏威夷。而更加不幸的是在南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攻入了澳大利亚。

在中途岛、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外加澳大利亚被打的很惨的美英澳三国,都在一定程度上慌了手脚。中途岛丢了,夏威夷也就在日本人的炮口之下。而澳大利亚一旦丢了,预示着整个南太平洋战场彻底的失败。而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更是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反攻基地。

就在此次会战正甜之际,美日两国海军围绕太平洋中部的一个小岛中途岛,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海海空大战。在这场海战原本应该决定美日两个命运的海战之中,美军参战兵力却是损失惨重。

参战三艘航母中的约克城号与企业号被击沉,大黄蜂号遭受到重创,护航军舰损失五分之一。而日本海军此战之中,仅仅被击沉了一艘苍龙号航母,重巡洋舰三隈号以及一艘驱逐舰,外加三艘潜艇。

此战之中遭到重创,几乎失去了绝大部分航空母舰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短时间之内已经无力再战。此战之中美军损失的两艘航空母舰,在加上此战之前损失的列克星敦号、兰利号航母,美军太平洋舰队只剩下了一艘黄蜂号航母还算完整。

而中途岛一战的惨败,导致美军在整个中太平洋战场,完全处于被动的态势。而在中途岛被日军攻占之后,日本人的刺刀已经捅到了夏威夷的情况之下。在中太平洋战线,美军只能集中兵力固守夏威夷群岛。

第九十九章 你将来可以做外交部长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谦吉的最后疯狂第十六章 计划(1)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谈第三百零九章 进攻、进攻、进攻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战的风险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响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灭虢?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决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将的保证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震的怒气第三百四十九章 时机还不到第六十三章 秘营(2)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师团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训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极端的转变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车风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开局第二百零七章 临阵易将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惊蛇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铁路输送第三百一十一章 关键在于速度第239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一百八十六章 杨震的野望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与调整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八十九章 都有发洋财的毛病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驾驭这群铁马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响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震最强劲的对手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梦第三十一章 诡异的毒品发作第一百四十章 辉煌的开端(8)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换的想法第八十章 急转直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须要考虑的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时候发起总攻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还是任参谋长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为我们都是军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们与日本人拼命第240章 不甘心的杨震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装的问题第三百零八章 马家寨之战(三)第二百零七章 稳妥一些为好第二十二章 倒计时第三百八十章 一个硬币的两面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国利剑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气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标准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叶熊治的感觉第三百零二章 杨震很不满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东军情报之殇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难打也要打第八十七章 英国人的鸡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难解决的是心结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第二百九十三章 错打错着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我要有足够的理由第二百九十一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师团余部的争执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议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双城(四)i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议的转变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图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四百五十三章 彻底搞残他第五十七章 战至一兵一卒第三十八章 军中无戏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军火仓库(2)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杀鸡取卵第四十五章为什么你们没有那些毛病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246章 零式的忧虑第三百六十三章 还是术有专攻为好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袭机场第九十七章 到此为止第七十一章 不动如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格保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为我们都是军人第七十六章 决断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联队的最后疯狂第一百八十四章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第五十九章 积蓄实力(2)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应对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执仗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样第三百七十章 坚持与反对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种坚持
第九十九章 你将来可以做外交部长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谦吉的最后疯狂第十六章 计划(1)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谈第三百零九章 进攻、进攻、进攻第二百五十二章 内战的风险第三百一十六章 真正的影响第二百八十八章假虞灭虢?第二百一十五章 冷血的决定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将的保证第一百一十四章 杨震的怒气第三百四十九章 时机还不到第六十三章 秘营(2)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师团第二百四十八章 整训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极端的转变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车风波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开局第二百零七章 临阵易将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惊蛇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一百六十九章 铁路输送第三百一十一章 关键在于速度第239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一百八十六章 杨震的野望第二百九十章 太平我不来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思与调整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八十九章 都有发洋财的毛病第一百三十七章 真正驾驭这群铁马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响第一百五十一章 杨震最强劲的对手第二百一十九章 噩梦第三十一章 诡异的毒品发作第一百四十章 辉煌的开端(8)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换的想法第八十章 急转直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须要考虑的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时候发起总攻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还是任参谋长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为我们都是军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日落冀中(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们与日本人拼命第240章 不甘心的杨震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装的问题第三百零八章 马家寨之战(三)第二百零七章 稳妥一些为好第二十二章 倒计时第三百八十章 一个硬币的两面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国利剑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气第二百七十章 成功的标准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叶熊治的感觉第三百零二章 杨震很不满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关东军情报之殇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难打也要打第八十七章 英国人的鸡肋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难解决的是心结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第二百九十三章 错打错着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我要有足够的理由第二百九十一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师团余部的争执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议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双城(四)i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可思议的转变第四十五章 酒井康的意图第三十章不能说的秘密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后一根稻草第四百五十三章 彻底搞残他第五十七章 战至一兵一卒第三十八章 军中无戏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军火仓库(2)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杀鸡取卵第四十五章为什么你们没有那些毛病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246章 零式的忧虑第三百六十三章 还是术有专攻为好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袭机场第九十七章 到此为止第七十一章 不动如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严格保密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为我们都是军人第七十六章 决断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联队的最后疯狂第一百八十四章 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第五十九章 积蓄实力(2)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三百四十章 解了燃眉之急第一百四十一章 应对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执仗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斗角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样第三百七十章 坚持与反对第一百九十二章 另外一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