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陈翰章眼中的机会

在陈翰章看来,日军在整体上搞出这么一个部署法子。不算进攻晋东南的两个师团,单单从豫北到渤海湾,几个师团在上有飞机,下有坦克、重炮的掩护之下,齐头并进,的确在声势上相当的吓人。

但是在整个部署上这种孤注一掷,胜则打成战略目标,摆则不惜同归于尽的做法,也给了自己相当大的机动作战空间。在整个山东战场只要打掉日军这两路中的一路,再发挥自己部队机动能力强的特点。突入日军战线的身后,这其中就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

只要自己在鲁北正面,能够死死的缠住日军主力。就算自己在德州以西战场,给七十二师团做一个扣,有意识的让七十二师团势如破竹动作明显。但日军眼下的日军除非放弃对胶东半岛的封锁,否则很难抽调出兵力来支援或是配合七十二师团。

而只要自己解决了七十二师团,就算日军从鲁北正面紧急抽调一个师团,来堵住这个缺口。那么自己也可以将日军原来在鲁北采取的一线平推,紧密抱团战术,扯动的一个乱七八糟。到时候在寻找战机狠狠给他们来一击,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不过这个前提是在放七十二师团北上的时候,自己在马颊河北岸以及德州正面防御上不出现任何的意外,不给鲁北正面的日军任何的机会。而且必须要死死的缠住,从鲁北正面进攻的日军这几个师团。

否则到时候纵深受到威胁,与西集群直接联系被切断的自己。就成了打虎不成,自己反受其害了。至于渤海湾一线,虽说是自己最致命的薄弱点。但是在渤海湾有杜开山坐镇,陈翰章并不担心。

这次被一号连打带削,狠狠收拾了一通的杜开山,想必老毛病不会再犯了。就算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但至少会收敛一段时间。而杜开山只要能老实的坐镇在渤海湾,以他自身的能力,陈翰章还是相当放心的。

当然陈翰章将第一波下手的目标,放在了夏津正面的七十二师团身上,也是经过缜密考虑的。鲁北日军三个师团采取的是一线平推的战术,其攻击间距极为狭窄,并采取了抱团攻击的战术。

不仅自己很难寻找到战机,就算找到机会合围其中的一个,在周围日军抱在一起的情况之下,也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完成全歼。搞不好自己的主力,反倒会是被日军给缠住。最关键的是在鲁北以东的寿光至烟台公路上,可还有日军一个师团。

这样一来,战略格局就显得过于狭窄。相对于鲁北战场,鲁西北战场回旋余地就大得多。日军在这个方面部署的两个师团,实际上等于是偏师。两个师团分别有各自的出击方向,这就给自己穿插带来相对便利的条件。

而让陈翰章决定将第一波的反击,放在七十二师团头上的另外一个原因就简单多了。该师团不仅出击的方向很关键,而且自身的位置,也相当的关键,正好处在鲁西北日军与鲁北日军之间的连接部。先解决这个七十二师团,自己的回旋余地就大的多。

其实原本按照陈翰章的想法,一旦日军发起全线反攻。他在德州至庆云一线采取稳固防御,在鲁西北地区则采取节节抗击战术。拉开鲁西北日军与鲁北日军之间的距离,在鲁西北与冀东南的交界处形成一个突出部,就寻找战机一鼓作气先解决向鲁西北方向进攻之敌。

当时他的目标,可不单单是一个七十二师团。而是日军在鲁西北战场上会投入的,按照他的预判不会超过的三个师团所有兵力。只要解决了鲁西北方向的敌军,就等于在日军整个攻击正面上打开一个大缺口。

到时候自己在调动预备队,加强手中所有的坦克兵力,从鲁西北地区突破运河一线,向东南方向德州之敌背后包抄。切断鲁北日军身后与兖州之敌的联系,并重新打通与山东军区之间的地面联系。

陈翰章的这个计划是根据杨震针对第二阶段会战,整体部署的计划而制定的。杨震在平汉线与津浦线之间部署的两个大三角型防御态势,纵深兵力足够,正好给了他这个实施这个计划的先决条件。

西集群在衡水以西的兵力部署,可以让他放心的将鲁西北日军向纵深吸引,拉开与鲁北正面进攻日军之间,以及自身进攻态势之间的空档。而这个空档越大,对于陈翰章来说越是有利。

但如果按照陈翰章的想法,则需要冀鲁豫军区主力的全力配合。否则他很难调集到足够的兵力,在保持正面稳定的情况之下,来实施这一计划。杨震虽说给他调集了强大的地面炮兵,但是解决战场的根本还是需要步兵的。

最关键的是坦克部队主力都在杜开山手中,他的手中只有一个装甲旅以及几个坦克独立团,突击兵力相对单薄一些,所以陈翰章也只能想办法用步兵代替。只是眼下一号原来制定的整个作战计划,在冀鲁豫军区作战范围之内,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知道一号难处所在的陈翰章,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也只能选择先解决鲁西北战场两部日军中的一部。至于剩下的日军一部,只能暂时先以钳制为主。但在陈翰章的这个计划之中,对于临清一线的日军,陈翰章也准备了相当周密的计划。

其实原本杨震的计划,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日军发起全线反击的时候,除了以一部兵力沿平汉线节节抗击之外,大部兵力则让开冀南正面,转移到平汉路以西以及鲁西北地区。待日军主力通过之后,利用长于运动战的优势。

以跳转至平汉线以西的三个旅包抄日军后路,并与豫北的两个军分区配合,打通与豫皖苏地区的新四军四师直接联系,并切断当面日军与豫东地区之间的联系。配合部署在西线纵深的抗联部队,对西线日军实施围歼。

部署在冀鲁豫军区身后的抗联部队,则利用滏阳河上游水网地带先天性的地理条件,将日军攻击序列分割开来,以便为围歼战寻找最有利的战机。杨震的这个计划是利用西线之敌,将东线日军一部兵力吸引过来,在减轻东线负担的前提之下先解决西线之敌。

同时转移到鲁西北地区的部队,配合原来留在鲁西北地区的部队,保证鲁西北地区的防御,配合陈翰章所部在冀鲁边地区的作战行动。但对于杨震的这个部署,冀鲁豫军区却是坚决不同意。

他们的意思还是视情况而定,如果日军在豫北投入的兵力过多,则采取一部兵力层层阻击,尽可能的削弱和迟滞日军兵力。以保证山西战场的侧翼的同时,为二线的抗联部队彻底解决日军争取最大的战机。

而如果数量少于两个师团,还是要坚决在冀鲁豫交界地带,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与日军打一战。冀鲁豫军区认为现在部队装备上来了,如果日军来了便转移对部队的士气,以及恢复民心不利。

自己部队一直在冀鲁豫边区活动,不仅熟悉地理环境,而且有着先天性的情报优势。在豫北地区还有两个,已经控制了除平汉线之外,豫北大部分地区的军分区武装可以配合作战,这都是冀鲁豫军区的优势所在。

同时在冀鲁豫边区作战,尽可能的将日军投入的兵力牵制在冀鲁豫边区,将日军在冀南与豫北攻势的主要作战范围,限制在冀南地区。遏制其战场机动能力强的优势,大幅度减轻山西战场和山东战场侧翼的压力。

最关键的是冀鲁豫军区首长认为,从邯郸一线到抗联给日军预设的战场,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如果放任日军主力全力沿着平汉线北上,整个作战计划之中可能存在的变数太大。一旦由豫东北上的日军在突破临洺关一线,只以一部兵力牵制抗联部队。大部转为向西进入太行山区,那么对太行军区腹地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在冀鲁豫军区看来,平汉路距离连接冀南与晋东南两地,位于太行山腹地的极峻关、黄泽关太近了。一旦日军在进入邢台周边之前,转向极峻关、黄泽关一线,作为太行军区腹地的辽县将会面临日军的直接威胁。而一旦被日军突入晋东南,那么眼下在白晋铁路作战的太行军区主力,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态势。

同时邯郸以北的地形虽说地处冀南平原上,但是这里周边也有不少的河流可以作为天然阵地。就算不能将当面日军完全阻击在冀南与鲁西北交界处,但是咬下日军一块肉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也可以减轻抗联部队后续作战的压力。

冀鲁豫军区首长的这个要求,让杨震很是头疼。最关键的是眼下冀鲁豫军区的上级,晋冀鲁豫军区的杨震那位老首长,也不是很赞同杨震在西线的方案。认为无论是从那个方向来看,冀鲁豫军区部队,还是都应该尽可能的在冀南、豫北的阻击日军。

这位老帅对日军反击的判断,与陈翰章几乎是惊人的一致。他从整个地形与敌情以及战场周边的交通环境来看,日军在冀南投入的兵力不会太多。日军会在平汉线上投入部分兵力,但平汉线绝对不会是日军的主攻方向。

相对于冀南来说,杨震更应该将兵力集中在鲁北正面与鲁西北战区,也就是津浦路沿线战场上。对于冀南在日军整体战局之中,应该是属于配合地位的战场,还是应该让冀鲁豫军区发挥一下自身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之下按照杨震的计划,在冀南地区牵制的抗联兵力太多,很容易造成东线的兵力,在使用上无法满足应对日军反扑力度上的需要。只要打垮了津浦线上的日军主力,冀南的日军虽背靠豫东,但是在整个战略上却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除非日军想要将所投入的兵力,全部彻底葬送在华北,否则只能是不战自退。老帅认为杨震还是应该将战略的重点,放在津浦线以及鲁西北战场之上。在最大限度的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兵力断敌一指,才是这位老帅的战略思想。

第一百五十四章 围魏救赵的日军第二百七十九章 陈翰章的考虑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击得手立即脱离第二百五十八章 该到了收获时刻第五百二十四章 没有也无所谓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变路线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关真是一关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二百零一章 整编会议第三百七十一章 来龙去脉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个开始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离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七十一章 炸桥还是不炸?第一百一十二章 时不我待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彦三郎的准备第244章 赶鸭子上架第二百八十章 判断失误?第一百七十八章两害相权取其轻第三百六十八章 郁闷的日本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撑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预防针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贞一的分析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绥之战(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军要跑第233章 自信的美国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顺利的敲竹杠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们的脸第八章 吉本贞一的观点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实身份第十九章 绝对不能恋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两个女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十九章 计划 (4)第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九十八章余波中的对等报复第十八章 增援部队我一个没有第九十四章 选择第一百二十六章东进(5)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让不能无底线第十一章 泾渭分明的两派第三百七十四章 杨震的算计失误第二章 一场豪赌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十五章一个难缠的对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猎杀是需要耐性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亲自挂这个帅第五章 戏要做足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关键时刻第三百零五章 这他妈是什么样的人物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长最担心的事第七十三章 这他妈的就是一个陷阱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联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这个任务我接了第十五章一个难缠的对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欢喜一场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后的阴影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复第四百五十三章 彻底搞残他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一百二十六章 并不受欢迎的T三四第六章 顾虑第一百六十一章 细节决定命运第一百八十六章 兴山要塞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输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种压力第六十五章 首战(1)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们做的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一百四十九章 现代化空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这是拿未来做赌注九十五章 杨震挖的坑第三百八十章 最后一道命令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担忧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识的暴露第二百六十一章 总撤退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开刀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疯了的土肥原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里有一个标准第二百三十一章 头疼的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寿夫的野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师团第二十四章 行动(4)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须做到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枪的命令第二十六章 行动(6)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第十二章说好的战果呢第三百三十五章 辽西之战(三)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围魏救赵的日军第二百七十九章 陈翰章的考虑第二百一十六章 难道是想一网打尽?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击得手立即脱离第二百五十八章 该到了收获时刻第五百二十四章 没有也无所谓第三百二十九章 改变路线第二百七十一章 出关真是一关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二百零一章 整编会议第三百七十一章 来龙去脉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个开始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离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七十一章 炸桥还是不炸?第一百一十二章 时不我待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彦三郎的准备第244章 赶鸭子上架第二百八十章 判断失误?第一百七十八章两害相权取其轻第三百六十八章 郁闷的日本人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撑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预防针第三百五十章 吉本贞一的分析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绥之战(二)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军要跑第233章 自信的美国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更加慎重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顺利的敲竹杠第五十四章 打的是我们的脸第八章 吉本贞一的观点第二百二十五章 科瓦廖夫的真实身份第十九章 绝对不能恋战第三百六十二章 两个女兵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风扫落叶第五十三章 一拳打在腰眼上第十九章 计划 (4)第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九十八章余波中的对等报复第十八章 增援部队我一个没有第九十四章 选择第一百二十六章东进(5)第一百六十三章 退让不能无底线第十一章 泾渭分明的两派第三百七十四章 杨震的算计失误第二章 一场豪赌第三百零九章 一个都不能少第十五章一个难缠的对手第二百一十七章 猎杀是需要耐性的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亲自挂这个帅第五章 戏要做足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关键时刻第三百零五章 这他妈是什么样的人物第三百三十一章 军长最担心的事第七十三章 这他妈的就是一个陷阱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联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这个任务我接了第十五章一个难缠的对手第二百一十四章 只能是空欢喜一场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后的阴影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复第四百五十三章 彻底搞残他第三百章 把你的想法都说出来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一百二十六章 并不受欢迎的T三四第六章 顾虑第一百六十一章 细节决定命运第一百八十六章 兴山要塞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输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种压力第六十五章 首战(1)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们做的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一百四十九章 现代化空战第二百六十四章 这是拿未来做赌注九十五章 杨震挖的坑第三百八十章 最后一道命令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担忧第三百八十九章 有意识的暴露第二百六十一章 总撤退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开刀第一百零四章 余波之杨震之胆气的来源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疯了的土肥原第二百五十八章 我心里有一个标准第二百三十一章 头疼的事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寿夫的野望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师团第二十四章 行动(4)第五百六十五章 必须做到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枪的命令第二十六章 行动(6)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章 军装和军鞋第十二章说好的战果呢第三百三十五章 辽西之战(三)第六十二章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