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姜还是老的辣

副总指挥对抗联制造的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这两种轻便的直瞄火力,可谓是相当的欣赏。认为当年的百团大战,如果各部队装备了这种武器,也不至于面对着日军的炮楼和碉堡束手无策,一座碉堡甚至就能够挡住一个营的攻击路线。

只要运动到射程之内只要一发火箭弹,就可以将那些让关内部队束手无策的碉堡炸弹。不用部队在用人命,用炸药一点点的去啃。在面对日军扫荡时候,出动的那些薄皮装甲车的时候,也不至于只能避战。

日军在华北战场修建的工事,与在东北修建的工事,因为针对的对手不同,可谓完全是两码回事。日军在华北战场修建的工事,欺负华北十八集团军缺乏攻坚火力。大部分都是用的砖石修建的,基本上是无力扛住这些直瞄火力一发轰击的。

与东北为与苏军作战,修建的那些可以抗住一百五十毫米榴弹轰击的工事,是完全两码回事。即便在与抗联对抗之中,关东军修建的工事群,其坚固程度也不是关内那些土建碉堡可以相比的。

有了火箭筒与无后坐力炮,这两种比步兵炮还轻便的直瞄火力,打掉那些曾经缺乏火炮,只能用集束手榴弹、炸药,甚至人硬堆的工事群,绝对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轻便的一个人,就可以扛着满战场跑,也不会影响到机动。

如果不是考虑到弹药补充困难,所使用弹药关内根本无力制造,全部需要依靠东北运输,他甚至不反对将火箭筒编制到班。在接见出关部队团以上干部的时候,他再三的要求各个部队,一定要熟练掌握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的使用。

在山炮的选择上,副总指挥还提出了出关整训部队的旅一级配属的山炮,还是以轻便的九四式山炮和四一式山炮为主的要求,暂时不配备野炮。在大口径支援火炮上,相对于笨重的德制或是美制一零五榴弹炮,副总指挥还是更喜欢轻便得多的,日制九九式一零五重山炮。

经过考虑,尽管已经下定决心淘汰数量并不多,炮弹不能与任何火炮通用的九九式重山炮。但杨震最终还是将这批山炮,都转交给了关内部队。并协调专门为关内部队生产弹药,以及翻新武器而组建的一个兵工厂。继续生产这种抗联已经决定撤装,而已经停产的重山炮弹。

这种重山炮抗联一共才有五十多门,虽说只有八百公斤的重量,很适合山地作战。而且一百零五毫米口径的火炮,威力也并不算小。但对于抗联来说数量太少,而且炮弹不能与其他火炮通用,甚至连日制九一式一零五榴弹炮的炮弹也无法兼用。

单独为这五十多门重山炮生产炮弹的成本折算下来,相当的不合算。所以干脆除了山地师装备了十二门之外,包括所有的日制迫击炮在内,数量少、无法通用炮弹的所有火炮,只能选择淘汰。

但副总指挥很是满意这种火炮的性能,杨震最终还是将这批重山炮保留了下来,转交给了关内部队。连同部队之中的九四式山炮和四一式山炮,全部都抽调出来,转交给了关内部队。

实际上尽管杨震也知道,在山地战之中六零迫击炮的作用更大。而且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远的超过掷弹筒。以同样轻便的六零炮,替代掷弹筒实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副总指挥坚持保留掷弹筒,他也无可奈何。

副总指挥的意思,他还是很清楚的。六零炮在轻便,也不可能配备到班。保留掷弹筒,可以增加班一级的作战火力。而且这玩意虽说有着只能老兵使用,射程近等缺点。但是在面对日军野战机枪工事,还是有相当大的杀伤力的。

而且在日军也大量使用掷弹筒,同时关内各个根据地兵工厂也能自产一部分榴弹的情况之下,弹药也可以并不完全依赖抗联供应。尽管这玩意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但副总指挥认为增加配备的密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训练上的不足。

最关键的是这玩意不仅轻便,一个人可以携带武器和部分的弹药。而且因为抗联已经不再装备掷弹筒,无论是弹药还是现成的装备,都有相当大的库存。而且掷弹筒的数量,关内部队装备的量也很大。即便不用重开生产线,也足以满足关内部队换装的需要。

杨震虽说不是很同意副总指挥的意见,但是在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这么一个调整方案下来,虽说各个部队的火力不如当初的挺进军。但是部队更加机动灵活,也更有利于在山区运动作战。

从眼下整个华北的态势来看,短期之内打出山区全部收复日军控制严密的平原地带,暂时还不算现实。眼下的日军虽然因为胃口撑的太大,但是在中国战场上还保持着相当数量的整编师团。在整体战略态势上,在关内战场还保持着优势。

如果此时大举对日军控制区出击,以关内的部队现有的兵力和实力即便是打胜了,恐怕也是惨胜。其残存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应对日军战略重点转移之后,随后的大举反攻。眼下先集中所有的兵力,真正控制住山区,彻底的稳固华北各个敌后根据地,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而在这种战略需求之下,副总指挥拿出的这个轻装部队的方案,更加的符合现在的实际战略需求。在山区地形之下大兵团作战,根本就难以施展。日军即便是出动一个师团,也只能以大队为建制分散活动。

同样日军在山地作战之中,其重炮与坦克的威力也是很难施展开。日军之所以在山区依旧能够保持对中国军队的优势,除了各级建制的部队作战能力,以及指挥官的战地指挥能力强于中国军队之外。最关键的就是其足够的通讯能力,缜密的作战计划,以及快速增援的能力。

而且日军山地战的能力,也远远的超过中国军队。无论是山地行军能力,还是山地作战能力,穿皮鞋的日军并不次于穿布鞋和草鞋的中国军队。无论是在山地行动的速度,还是山地穿插的能力,基本上都超过中国所有的军队。

即便是擅长山地作战的关内部队,在这一点上与日军相比也略有不足。这一点虽说说出去有些难堪,但是必须要承认。再加上日军每次出击,都有大量熟悉地形的伪军配合作战,这一点无疑增加了关内部队的弱势。

日军的武器装备中,很多也很适合山地作战。无论是掷弹筒,还是步兵炮,都是山地作战的利器。其缜密的战术,再加上凶悍的作战能力,以及旺盛的战斗意志和极强的配合能力,使得即便在山地作战之中,中国军队一般也很难是其对手。

即便短时间之内合围住部分日军,但只要战斗不能在短时间之内解决,在周边的日军快速增援之下,也很难彻底的消灭掉被合围的日军。反倒是自身在日军顽强的抵抗之下,因为伤亡惨重无力应对日军援军只能被迫撤退。

敌后战场的无数次反扫荡作战,装备轻便的关内部队。反倒是在山地战之中,很难与日军抗衡。除了火力上的弱势之外,主要就是差在日军山地战能力,并不弱于关内部队。即便是能集中优势兵力,利用有利地形合围住部分日军,但也很难全歼。

日军的山地战能力,以及山区战场特有的特点,再加上今后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华北战场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关内部队的各级建制,既要保证足够的机动灵活性,又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集中足够的火力,面对一路或是几路的日军。

而且整个华北地区,除了晋中盆地以及冀中平原、黄淮平原之外,大部分的地区还是以山地为主。重装部队固然能在火力上全线压制日军,但是在山区以及关内大部分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很差的情况之下,很难发挥出足够的机动性。

副总指挥的这个编制,至少在两年之内还是符合未来一段时间华北战场的局面。当然也不排除随着敌情的变化,原有的计划出现意外。这个编制很是符合副总指挥,先稳定山区根据地,再向平原区渗透的想法。

至于说派遣抗联南下,至少在四三年上半年之前,杨震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四二年一场席卷了整个华北的大旱,四三年接连天灾,整个华北地区根本就无力负担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同时东北也无力在支撑南满战场的同时,同样支撑华北战局。

正像副总指挥说的那样先稳定山区,将日伪军在根据地内部的据点和楔子彻底的拔掉。至于平原地区,先以渗透和蚕食为主。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至少要渡过眼前这场已经席卷了整个华北的天灾之后。

要是现在整个华北相当一部分地区,绝收已经成定局的情况之下。在发动大规模的战役。一场大战下来所需的天文数字的物资,以及战火毁灭的田地。那就是不是加重百姓负担了,就是连杀民养军恐怕都难以形容了。

副总指挥的态度很明确,在这场天灾未得到根本缓解,民力还未彻底恢复之前,整个战略态势还是应以防御为主。饭要一口口的吃,路要一步步的走,仗要一个个的打,不要老想着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当前华北的态势,还是主要应该以稳固各个根据地内部为主。

不管形势如何,绝对不能干出那种杀民养军的事情来。别人怎么做他管不到,但是在他的部队里面,绝对不允许这么做。部队在这个时候非但不能增加老百姓的负担,还要想办法尽可能的减轻群众负担,并帮助群众渡过这场天灾。眼下即便部队整训完毕,发动任何的大规模战役也是不适合的。

对于副总指挥的这个态度,虽说被顶的很尴尬。但是杨震心中暗自竖起一个大拇指。好一位一心为民的铁打汉子,不管他身上有什么缺点和问题,但就冲这一点,他杨震永远的服气。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他杨震的老首长。

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三百三十四章墙头草的危害第七十九章 糜烂的战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机以失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四百六十三章 戏一定要做足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谦吉的最后疯狂第二十九章 苏联人更着急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们都会打到底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第三百五十五章 细节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缘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弹是个宝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头传达的密令第四百一十章 并非最佳时机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伞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须要除掉这个人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阶段的开端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战之初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误会第二百四十九章 来日方长第四十八章 蹊跷的事情第九十一章 一语双关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来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会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彦三郎的决心第243章 今昔类似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论飞机第一百二十六章东进(5)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头了第二百三十章 破记录第七章 军婚保护法第四十三章 隐忧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讯第二十七章 行动(7)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离第三百三十一章 装备调整第九十四章 选择第八十章 迂回部队遭遇的麻烦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资第二百三十二章杀鸡骇猴第十一章 该死的情报部门第五十二章 还算灵敏的直觉第三百二十九章 谈话之两难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师团的防御战术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慑第三百二十章 暂停攻击的原因第二百零二章 关键的节点第六十二章 无赖战术第三百六十三章 还是术有专攻为好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惊蛇也有区别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七十三章 血色残阳(1)第一百四十四章 辉煌的开端 (12)第二章 终止攻势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线撤退的第三军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一个伏击圈第250章 棘手的战场第十六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一百二十七章 犹豫第四百七十四章 这就是性格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无底线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们更需要钱第七十二章 苏联人的出卖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军到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四百章 恶魔之岛第四百零二章 也许这就是命运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窝下蛋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让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笔难、破题更难第二十七章 行动(7)第六十九章 奔袭(2)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气的战略设想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一百二十七章 军火仓库 (1)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这么死守下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惊蛇也有区别第六章 顾虑第七十三章 这他妈的就是一个陷阱第二百九十三章 调整目标第二百二十三章 请慎重考虑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点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态度的转变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径庭的杨震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欢迎的苏制火炮第三百二十一章 余波之扫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十五章 逼日军狗急跳墙第七十八章 错过了最佳时间第五十八章 个性与争吵
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肉双城(九)第三百三十四章墙头草的危害第七十九章 糜烂的战局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机以失第三十六章 重点放在北平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四百六十三章 戏一定要做足第一百五十三章 植田谦吉的最后疯狂第二十九章 苏联人更着急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们都会打到底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员第三百五十五章 细节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缘第二百零九章 手榴弹是个宝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头传达的密令第四百一十章 并非最佳时机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伞第三百七十一章 必须要除掉这个人第一百六十章 第二阶段的开端第三百零一章 狼性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战之初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误会第二百四十九章 来日方长第四十八章 蹊跷的事情第九十一章 一语双关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来第三百三十三章 百合会第二百九十九章 秦彦三郎的决心第243章 今昔类似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论飞机第一百二十六章东进(5)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四百六十六章 打了狗有人出头了第二百三十章 破记录第七章 军婚保护法第四十三章 隐忧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讯第二十七章 行动(7)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离第三百三十一章 装备调整第九十四章 选择第八十章 迂回部队遭遇的麻烦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资第二百三十二章杀鸡骇猴第十一章 该死的情报部门第五十二章 还算灵敏的直觉第三百二十九章 谈话之两难第一百九十九章 一百师团的防御战术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慑第三百二十章 暂停攻击的原因第二百零二章 关键的节点第六十二章 无赖战术第三百六十三章 还是术有专攻为好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惊蛇也有区别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七十三章 血色残阳(1)第一百四十四章 辉煌的开端 (12)第二章 终止攻势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线撤退的第三军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一个伏击圈第250章 棘手的战场第十六章 猪一样的队友第227章一个烟雾弹而已第一百二十七章 犹豫第四百七十四章 这就是性格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第三百九十章 要做到信任无底线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们更需要钱第七十二章 苏联人的出卖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军到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王光宇的黑虎掏心第四百章 恶魔之岛第四百零二章 也许这就是命运第三百一十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窝下蛋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让第一百三十五章 起笔难、破题更难第二十七章 行动(7)第六十九章 奔袭(2)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气的战略设想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一百二十七章 军火仓库 (1)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九十一章 蜂蜜山前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这么死守下去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惊蛇也有区别第六章 顾虑第七十三章 这他妈的就是一个陷阱第二百九十三章 调整目标第二百二十三章 请慎重考虑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点第三百四十八章 江北态度的转变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径庭的杨震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受欢迎的苏制火炮第三百二十一章 余波之扫荡第一百二十四章 前所未有第三十五章 逼日军狗急跳墙第七十八章 错过了最佳时间第五十八章 个性与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