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

日军在四川遇到的困境令人震惊,也令更多的国人看到了川军的血性与刚强。正如前文中交代的一样,由于蒋介石的刻意打压,川军出川时,各界普遍认为这是当时中国“最糟的军队”,装备不足,缺乏弹药、给养和医疗设备,冬天在山西打仗时,士兵脚上穿的还是草鞋,恐怕只有同样糟糕的红军才能同川军相比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却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最艰苦、最惨烈的牺牲,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内战中恶名在外的20军杨森部,是抗战中第一支出川抗战的川军,从淞沪会战开始,无役不从,是三次长沙会战的骨干兵团,曾在第三次长沙会战珠影山战斗中全歼日军第九混成旅加藤大队。抗战中的川军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中国军队的正规部队,而是一支地方军阀武装。无论是部队的装备和军事素质、部队待遇,都无法与国民党中央军相提并论。但抗日战争中,这支部队用自己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无川不成军”的名声。而在抗战中培养出川军如此精英的四川也确实担当了全国的楷模,30%的税和40%的兵,这一数据代表着整个四川最大的荣耀。

日军6个师团的兵力陷入四川不可自拔,而在河南前线,由于冈村宁次为了保证补给线的安全,大批日军从河南中部撤兵。因此阎锡山所部同中央方面军以及韩云华所部的15万大军在开封会师,会师后的中国军队达到了188万,如此庞大的一支部队汇集河南确实引得日军极为惊慌。尤其是中国军队在朱总司令的指挥下兵分六路向河南平行推进,日军被打的节节败退。很快河南通往湖北的通道被截断,日军6万余残兵退往阜阳和六合。

另外在江苏方面,韩云华15万大军空降扬州,并且迅速向周边实现扩撒,甚至于已经威胁到了日伪江南统治的核心区域南京,引起了日伪军的极度恐慌,烟俊六不得不紧急从武汉前线调集7个师团回援南京。同时紧急调第三舰队的主力镇守长江航道,以防中国军队渡江。

幸好中国军队的进攻方向是向北。而不是向南。但是越是如此烟俊六越是担心,因为在战略上中国军队已经形成了对华北方面军的包围,尽管华北方面军一共有80余万兵力,但是抛掉十几万伪军的话。真正的日本士兵不足65万,再刨掉40万新兵的话,华北方面军的精锐只有20万不到,这还是冈村宁次主政华北方面军以来训练出来的。

中国军队的极度膨胀已经引起了烟俊六的极度不安,原本以为蒋介石政府430万部队已经足够令人吃惊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中共方面竟然已经发展到了如此强大,早知如此烟俊六说什么也不会对蒋介石下手,要知道因为有蒋介石的牵制中共才不敢轻易南下的,不然对中共出手的第一个人肯定是蒋介石。现在正因为没有了蒋政府的牵制。所以中共方面才会这样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

烟俊六不敢想象,要是华北方面军陷入了中国大军的合围之后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在兵力对比上,大日本帝国已经远远落后于支那人了。这几年的战争已经将支那人培养成了真正的战争机器,每每想来烟俊六就感到极为恐惧。

然而,就在日军大本营同意冈村宁次所部南撤的请求之后却赫然发现,中国军队已经从西南北三个方向完成了对华北方面军的包围,也许因为东面是浩瀚无际的大海,而中国的海军的实力大家也清楚,名存实亡而已,因此中国军队并没有从东面向华北方面军发动进攻。然而冈村宁次的主力正在徐州一带,要是离开了工事完备的徐州,那么日军恐怕连半个月的时间都撑不下去,因此撤与不撤倒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留下来显然是不行的,要知道日军的主力现在所面临的困境绝对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要是不撤到安全的地方,恐怕八十万部队幸存的不会超过十万,甚至还会全军覆没。

在纠结了几个小时之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最终还是决定撤退,然而想撤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军队的刺刀已经顶到日军的鼻子上了,只要日军敢撤,中国军队绝对会压上来的,因此冈村宁次决定壮士断腕,只将主力部队撤出去就可以了。

冈村宁次下令6万皇协军以及12万刚从国内调到华北的新兵蛋子驻守徐州前线,原华北方面军最精锐的28万部队立即借增援扬州之名向东转移,另外10万新兵在西线战场全力阻击中国军队,剩下的20余万部队则是分配到其他几个战线上阻击,冈村宁次的目的只是保住那28万精锐。

在撤退的同一时间,冈村宁次给中国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发了一封电报,希望烟俊六能将海军第三舰队的主力调到江苏连云港一线协助华北方面军从海上撤退。

烟俊六知道这是华北方面军最后的机会了,因此立即命令海军所有舰只立即起航开往连云港,另外还从南京上海等地强行征集了大量的大型商船和渔船帮助华北方面军南撤。

韩云华接到南京方面的情报人员的汇报后判断出日军这是要逃,立即组织部队重新部署,但是韩云华并没有阻止日军大部队向东开进。韩云华很清楚华北方面军的战斗力,如果说打关东军的时候韩云华是忐忑不安的话,那么对上华北方面军韩云华依然如此,因为华北方面军的指挥官是冈村宁次。

要是逼得冈村宁次派精锐守徐州的话,那么中共方面就算是能打下徐州最终还是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的。至于日军的主力东逃韩云华并不在意,孙猴子再厉害还是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小鬼子就算是玩出花来也逃不出他韩云华的算计。

12月12日,就在西安事变7周年的的纪念日这一天。日军准备东进扬州的部队突然改道连云港,同一天大量的海军舰只护送着数千艘大小海船向着连云港而来,准备将撤退到连云港的近30万精锐撤出中国军队的包围圈。

韩云华一边沉着指挥,一边命令早已经整装待发的联合空军做好战斗准备,中国虽然没有强悍的海军,但是打击海军最好最有效的手段并不是海军,而是空军,只要有大规模的空军。就算是来的都是航空母舰也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绵羊。

另外韩云华命令王剑、许世友等前线部队立即向日军发动全线进攻,并且喊出“对北方日军最后一战”的强力口号。

陆军方面的战斗很是顺利,中国陆军连战连捷,打的日军溃不成军。数十万日军虽然也打得很顽强,但是由于缺乏武器弹药以及必须得粮食,所以直接导致日军的战斗力下降了何止一星半点,仅仅一天的时间,日军的第一道防线便几乎全部失守。紧接着大量的日军开始向徐州方向撤退。

韩云华命令部队继续追击,同时也向美苏两国发出照会,希望两大国能够支持中国军队一举歼灭日军华北方面军的精锐,主要是希望苏联的远东舰队能够投入战斗。当然远东舰队现在还在旅顺以北的苏联领海活动,远水是解不了近渴的。但是韩云华希望苏联海军参加的是对朝鲜的作战。朝鲜人民军已经在仁川附近同日伪军大干了十几天,越来越多的朝鲜人被号召起来了。日军在朝鲜所遇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韩云华希望在苏联海军的配合下将朝鲜也一举拿下,彻底解决中国北方的问题。

由于苏德战场的节节胜利,苏联人的信心百倍膨胀,之前的战战兢兢一点也看不到了,接到韩云华的电报之后美苏两国立即表示全力支持中国军队对日作战,尤其是美国方面,原题为中国提供更多的B29空中堡垒轰炸机,继续对日本以及周边重要岛屿的轰炸。

12月13日,连云港方面传来消息,日军主力部队已经到达连云港,并且正在装船起运。韩云华立即命令联合空军立即出击,连续不断地对日军进行战略轰炸,尤其是对于那些满载日军士兵的运兵船更是不遗余力地进行轰炸。为了这次轰炸韩云华集中了中国现在所有能集中的战机,甚至于连一些教练机也被韩云华强行拉上了战场。要知道这次运送日军士兵撤退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武装商船和军舰,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商船或者是大型油轮和渔船,这些船只缺乏必要的防空火力。况且日军在中国战场上的战机数量有限,而且还要支援其他几个战场,能抽掉出来为舰队护航的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这次日军的海军编队里面只有一艘小型航母,可以为航空兵提供起降的平台少之又少,这是韩云华聚歼日军第三舰队的好机会,韩云华尤其会放过如此机会。

包括紧急从苏联以及西南战场调集来的飞机,整整1666架战机从中国北方88个机场起飞,赶往连云港对日军进行偷袭轰炸,于日军偷袭珍珠港一样,韩云华的这次空袭也是采取了偷袭的方式,所有的战机都在抵近连云港之前全部采取超低空飞行,而且还是趁着天蒙蒙亮就已经出发,在凌晨的时候对日军发起进攻。

这次偷袭很成功,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晚上,从海上打到天上,战斗之激烈那是空前的。仓促应战的日军损失惨重,一艘小型航母被击沉,12艘巡洋舰中4艘被击沉,一艘搁浅,其余都受重创;6艘护卫舰和8艘驱逐舰被击沉了一半,另外还有19艘正规的运兵船被击沉,12艘受重伤,198艘商船被击沉,188艘被击伤。此外还有18架飞机被击毁,日本翻版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极其的失败。计划刚刚实施就遭到了致命性打击。第一批上船的12万部队只有区区2.4万顺利到达上海,其余的全部被送到水里喂了王八。整个连云港更是彻底被炸废了,大量的日军被炸死炸伤。更重要的是,仅此一役。日军原本实力就很弱小的第三舰队基本上被打掉了,对长江航道的威胁下降到了零点。

但是中苏空军的损失也是惊人的,由于日本人激烈的抵抗,尤其是空军的自杀式攻击,给中苏空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到晚上顺利返回的战机不足出征时的7层,有整整500多架战机永远坠落在了浩瀚的黄海的波涛中了。

海上撤退的计划彻底流产了,除了葬身海底的十万左右的部队以及顺利到达上海的那两万余人之外。在连云港还有近20万大军被困在城中。冈村宁次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个计划竟然被韩云华这样给破坏了,非但没有像英国那样在短时间内将华北方面军的竟然撤到南方去,反而还葬送了一支海军舰队。

现在战事越来越不利于华北方面军了,在连云港大撤退的同时。韩云华还派出空军向日军的阵地上大发传单,将日军高层欲拿新兵当炮灰,换的老兵撤退的阴谋公之于众,在日军当中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中国军队明显感觉到日军的抵抗变得很微弱了。

冈村宁次紧急调整战略部署,命令徐州方向的部队立即向宿迁、淮安方向撤退,冈村宁次打算孤注一掷,全军向中国军队发起最后之冲锋。希望借此打开一道缺口,使得主力部队能够撤到南京。

由于中国军队的包围圈只有扬州台州方向的兵力相对比较少。而且分布的极为分散,所以冈村宁次选择了从这里突围。

不过扬州方向的中国军队早就做好了准备。数十万大军在广阔的地域里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而且韩云华也给扬州方面的部队下达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缺口,哪怕是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将日本人给堵住,士兵战死了军官上,军官没了司令员自己用脑袋堵,堵不上一个人也不要回来见他。

同时韩云华调集徐州前线上百万大军对日军展开了最后的围歼,上千辆坦克在徐州地区横冲直撞,日军的新兵那见过这样的景象,在他们的意识中,中国军队还是他们前辈们口中那些拿着简陋原始武器的土包子,战斗力弱的可怜,除了战斗意志值得称道之外,似乎没有一点配得上是军人的称呼。

但是再看看现在,数以千计的中国坦克排山倒海而来,强大的气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另外军装整齐的步兵穿着比大日本皇军制式军装还要威武的墨绿色军服,着那还是一支土包子,这分明是一支百战雄狮吗。

战至20日,南方面的缺口没有打开,倒是北方负责阻击中国军队的日军却发生了大溃败,兵败如山倒,数十万大军逃亡的景象不比国军逃跑的景象壮观。这个场面被中国空军的一架侦察机给抓拍到了,并且被韩云华所部的军报以及新华日本连篇累牍地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热议。更引得日军大本营连连下令斥责冈村宁次指挥不力,要不是由于国内正缺人,恐怕岗村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位子也坐不住了。

就在韩云华所部围歼华北方面军的时候,彭德怀率领大批中共军队入川,受到了广大川军的热烈欢迎,川军的那些大佬们也已经看清了形势,尽管杨森等人也不甘心,但是他们却不敢同中共抗衡,尤其是中共在云南的那个野战军。虽然是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是抵挡日军的,但是在杨森等人眼里,那个野战军又何尝不是中共威慑西南的一把利剑,要知道那可不是一般的野战军,那可是中共的绝对精华,当时这个野战军在成都休整的时候杨森等人也曾亲眼见过这个野战军的强悍,那军威可不是一般的军队能比得上的,所以杨森等人最终还是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欢迎彭老总入川。

大军入川可不是游览观光的,入川后的中共中央将中央关于统一军政的意见向川中的大小军阀门通报了一遍,同时彭老总也带来了中共的诚意,中央虽然要将四川的军政统一,但是却会重用四川的这些大佬的,并且保证不会旧账重提,更不会随意剥夺他们的军事实权。

中共的高级首长入川,预示着中共中央开始接手四川的防务和政务,为了不引起川中的局势剧烈变化,中共中央并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政策措施,就连韩云华在东北地区实施的土改也没有在四川进行,所以中共方面很快就平稳接手四川。同时进行的还有河南和山西,山西由于是阎锡山的地盘,而且阎锡山此人虽然有诸多的问题,但是对于山西的热爱还是可以值得肯定的,而且阎锡山本人也特别受山西老百姓的拥戴,因此中共中央直接任命阎锡山为山西省主席。

———————————————————————————————

第279章 南下山东(一)第473章 战山东(三)第144章 风云再起第545章 天降横财第630章 盟军的军事部署第512章 潜心发展之组建冀中军分区第656章 最后之决战(二)第619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七)第463章 华北无战事(九)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376章 华北会战(二十二)第494章 韩云华的提醒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238章 冀南反扫荡第227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二)第280章 南下山东(二)第131章 偷袭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505章 潜心发展之八路军第355章 华北大会战(二)第544章 日本亲王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队的礼物第550章 要变天了第298章 景阳冈反扫荡(六)第81章 战争的阴霾(三)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429章 韩云华的新烦恼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557章 营救赵尚志第276章 婚礼(一)第80章 战争的阴霾(二)第651章 江北无战事第190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三)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299章 景阳冈反扫荡(七)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454章 备战华北(二)第32章 人员调整第15章 下阳原(一)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635章 轴心国的反击第553章 瓮中捉鳖第134章 战斗总结(一)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402章 中央视察第133章 回师察哈尔(二)第84章 前奏(一)第569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二)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136章 北上寻亲(一)第289章 道门势力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55章 倒霉的谷寿夫(一)第45章 中日战力对比第657章 最后之决战(三)第79章 战争的阴霾(一)第497章 伊兰诺娃的真实身份第116章 冀东事变(七)第150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六)第602章 大动作第182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八)第164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三)第437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四)第610章 关东军的末日(八)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谢幕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328章 山东大风起(七)第354章 华北大会战(一)三月份打赏名单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第423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五)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118章 冀东事变(九)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588章 延安变化第599章 东北乱炖第274章 韩云华的新任命(一)第330章 山东大风起(九)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205章 难得的平静(二)第568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一)第494章 韩云华的提醒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六)第336章 新的战略布局(三)第479章 战山东(九)第284章 初战告捷(一)第309章 景阳冈反扫荡第600章 蛟河第660章 最后之决战(六)第482章 条件第566章 东征之坦克间的剧烈碰撞(一)第585章 东征之中国北方空军第297章 景阳冈反扫荡(五)第553章 瓮中捉鳖第353章 布局华北(三)
第279章 南下山东(一)第473章 战山东(三)第144章 风云再起第545章 天降横财第630章 盟军的军事部署第512章 潜心发展之组建冀中军分区第656章 最后之决战(二)第619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七)第463章 华北无战事(九)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376章 华北会战(二十二)第494章 韩云华的提醒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238章 冀南反扫荡第227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二)第280章 南下山东(二)第131章 偷袭第200章 抗大分校(三)第199章 抗大分校(二)第505章 潜心发展之八路军第355章 华北大会战(二)第544章 日本亲王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队的礼物第550章 要变天了第298章 景阳冈反扫荡(六)第81章 战争的阴霾(三)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429章 韩云华的新烦恼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557章 营救赵尚志第276章 婚礼(一)第80章 战争的阴霾(二)第651章 江北无战事第190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三)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299章 景阳冈反扫荡(七)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454章 备战华北(二)第32章 人员调整第15章 下阳原(一)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635章 轴心国的反击第553章 瓮中捉鳖第134章 战斗总结(一)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402章 中央视察第133章 回师察哈尔(二)第84章 前奏(一)第569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二)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136章 北上寻亲(一)第289章 道门势力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55章 倒霉的谷寿夫(一)第45章 中日战力对比第657章 最后之决战(三)第79章 战争的阴霾(一)第497章 伊兰诺娃的真实身份第116章 冀东事变(七)第150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六)第602章 大动作第182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八)第164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三)第437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四)第610章 关东军的末日(八)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谢幕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328章 山东大风起(七)第354章 华北大会战(一)三月份打赏名单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第423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五)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118章 冀东事变(九)第549章 人肉买卖第184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十)第588章 延安变化第599章 东北乱炖第274章 韩云华的新任命(一)第330章 山东大风起(九)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205章 难得的平静(二)第568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一)第494章 韩云华的提醒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六)第336章 新的战略布局(三)第479章 战山东(九)第284章 初战告捷(一)第309章 景阳冈反扫荡第600章 蛟河第660章 最后之决战(六)第482章 条件第566章 东征之坦克间的剧烈碰撞(一)第585章 东征之中国北方空军第297章 景阳冈反扫荡(五)第553章 瓮中捉鳖第353章 布局华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