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开国大典

发生在中南半岛上的战斗是可以以预料得到的,日军的高级军官中不乏有牛岛满与藤田进这样识时务者,尽管他们也不愿意向中国军队投降,但是形势所迫,他们可以为手下的士兵的生命考虑,宁愿自己背负骂名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数万跟随自己作战的士兵被全部击杀。(_)但是日本陆军的高级军官中更不缺像寺内寿一这样的铁杆军国主义者,他们是日本军国主义上百年来的最终结果,是固执是自私的最高诠释,因此发生在中南半岛的这场最后的恶战韩云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日军虽然给养奇缺,弹药更是的不到补充,但是数十万日军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还是很厉害的,正所谓哀兵必胜。中国军队已经将日军打到了最后的绝境,再往下走就是恶魔深渊死亡的绝路,因此没一个日本士兵都已经清楚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因此面对盟军的进攻,他们表现得极为疯狂,动辄就是同归于尽,动辄就是自杀性反击,短短两天的战斗盟军就损失了8000余人,而且绝大多数都是被日军的自杀式反击所打死打伤的。

至于史迪威将军提出的让特战队出击的战术韩云华并不看好,寺内寿一是什么人,那可是原华北方面军的最高指挥官,对于韩云华的了解恐怕没有人能比得过他了,那是一个从华北打到中南半岛的难缠的对手,偷袭明显对他不起作用。而且从开战到现在有多少日军高级指挥部被韩云华所部给端掉了。因此寺内寿一绝对不会给特战队任何机会的。因为这是日军在海外的最后两只军事力量了,如果连他们也被中国军队所击溃的话,那么大日本帝国自明治维新以来上百年的发展即将毁于一旦,大日本皇军征服世界的步伐也到此为止了,因此,作为日本陆军元帅,寺内寿一绝对不愿意看到这一天。

韩云华虽然预料到特战队到中南半岛可能无用武之地,但是他也没有反对,一支小部队中国绝对不会吝啬的,况且大批的特战队现在就在香港。因此韩云华立即让魏鹏给7号发报,命令他的小队立即赶往中南半岛,接受彭老总的指挥。

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步伐的明显加快,中国战场的基本结束。中国的建国大业准备的步伐也明显加快。

1944年5月25日,斯大林与罗斯福联名给中共方面发来电报,希望中共高级领导于7月10到苏联的雅尔塔参加会议,商讨战后的世界的发展。如果说开罗会议的时候,美苏是因为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邀请国民政府参加的话,那么现在邀请中共参加雅尔塔会议完全是因为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现出来的实力完全令美苏等国侧目,中国陆军海军在战争中的表现已经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尤其是那一支支活跃在各个战场上的中国特战队更是成为了中国崛起的象征,不管是在苏联的东线战场还是在美军为主的太平洋战场都有他们的身影,更重要的是中国现在已经独立承担起了很多地区的反击任务。,收复香港、合围中南半岛、进攻朝鲜半岛,中国已经以一种大国的形象强势出现在了世界舞台上。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那位战略战术像魔鬼一样的中国将军也足以令美苏等国有所顾忌,不敢随意得罪。要知道别人不清楚内幕,还以为盟军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战略反攻是斯大林和罗斯福的功劳,但是斯大林和罗斯福都清楚那位韩云华将军在这场反击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接到盟军方面的邀请之后,中*共*中*央立即决定提前进行开国大典,因为去参加雅尔塔会议必须是以一个国家的名义参加,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以一个政党的名义参加。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开国大典的相关事宜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商讨,但是中央认为有一个半月的准备也应该可以了,主席等人最担心的就是韩云华这个阅兵总指挥能不能在阅兵之前将受阅部队训练好。

其实韩云华现在也很纠结,他的老部队有很多一部分参加过前两次的阅兵仪式。但是现在却都在朝鲜和南方作战,留在东北和华北的都是一些新招的部队。根本就不符合韩云华的要求。另外主席等人的意思还要从各部队调集部队受训,因为这能体现中*共领导下的所有武装力量,最好还能将原国民政府的部分武装力量调一部分参加。

韩云华清楚中央的意思,中央是从政治角度考虑的,但是这样做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到目前为止韩云华只是从原内蒙古军区的部队中抽调了8000人参加开国大典阅兵训练,按照中*央的要求办的话,这个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恐怕没个7、8万人很难完成。

不过既然中*央首长们已经提出了要求,那么韩云华也只能照办,还是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韩云华立即制定了参加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的名单,从之前的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等老红军部队,到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抗联等每一支部队都没有落下,最后又加入了原国民政府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第二集团军、参加过淞沪会战的第88师以及中国远征军等,此外韩云华又提出了要炮兵、骑兵以及通信兵、特种兵、海军陆战队等等部队都参加阅兵仪式。

如果说以前那些部队是对历史的一种纪念的话,那么后面的那些技术兵种就是韩云华向世界宣告中国崛起的一个信号。他要让美苏英等国看一看。中国现在虽然军工技术还不发达。甚至于还处于一种落后的状态,但是中国人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甚至是几年前的中国人了,中国军队已经有实力保卫自己的领土领空以及领海。

韩云华制定的这个阅兵计划有点大,单单参加受训的部队就超过了8万8千余人,各种火炮、战车、强击火炮800多辆,战斗机120架。中*央看完韩云华上报的阅兵计划后商讨了一番之后,最终决定全力支持韩云华的阅兵计划。

5月28日,中*央给各部队下达命令,让他们按照韩云华的要求抽调部队到张家口参加训练,受训部队务必于6月10日之前到达张家口。训练一个月之后便到北平参加开国大典,另外*中央还向各国领导人发出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就在中国人民和军队积极筹备开国大典的时候,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西线的盟军已经无限接近于德国首都柏林。虽然他们遭到了德国军队的顽强阻击,但是以盟军强大的实力还是将战线稳步向柏林推进。

在东线,苏联军队也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苏联的最后两场反击战役之一的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战役。参加这次战役的主力部队是苏联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目的是粉碎布拉迪斯拉发和布尔诺地区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所属11个师,完全解放斯洛伐克。参加这次战役的苏军有:第40、第53集团军、近卫第7集团军、近卫骑兵继机械化兵第1集群、空军第5集团军各兵团、多瑙河区舰队以及作战上隶属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的罗马尼亚第4、第1集团军。

希特勒早就预料到苏军要进攻斯洛伐克,因此他命令德军在布拉迪斯拉发—布尔诺方向依托河流、山脊等有利天然地区建立了强大的防御阵地。主要防御地带沿赫龙河西岸,第二防御地带和各后方防御地区分别沿尼特拉河、瓦赫河、摩拉瓦河构筑。

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乌克兰第2方面军所属42个师当面德军是洛塔尔.伦杜利克大将的“南方”集团军群的11个德军师。同苏德战争前夕不一样的是,现在的苏军已经全面超越了德军,苏、罗军队人员比德军多0.7。。火炮和迫击炮多2.4倍,坦克和自行火炮多1倍,飞机多3.3倍。

按照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苏军第53集团军、近卫第7集团军和近卫骑兵机械化兵第1集群由赫龙河地区向布拉迪斯拉发、马拉茨基、布尔诺方向并肩实施主要突击。北面,第40集团军由兹沃伦地域向汉德洛瓦、普列维扎、特伦钦方向发起进攻。方面军主要突击集团的行动,由空军第5集团军予以支援,该集团军编成内还包括1个罗马尼亚独立航空兵军。多瑙河区舰队应配合近卫第7集团军和第46集团军的翼侧兵团沿多瑙河两岸前进。

5月24日夜间,第53集团军、近卫第7集团军的12个先遣营在17公里正面上,出敌不意地强渡了泛滥的赫龙河,夺取了数个登陆场。两集团军的主力于进攻第一日即被输送到这些登陆场。5月26日进入突破口的近卫骑兵机械化兵第1集群开始向战役纵深迅猛推进。至5月28日前。突破口正面已扩大到135公里,纵深达40公里。方面军右翼军队紧随中央军队发起进攻。德军防御在整个进攻地带内被突破。

16月4日,近卫第7集团军经激烈战斗和实施深远的迂回机动后,占领了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德军退守摩拉瓦河对岸。由维也纳附近赶来的党卫军坦克第6集团军的部队在摩拉瓦河地区阻住了该集团军的前进。6月7日,近卫骑兵机械化兵第1集群进抵该河。并在布热茨拉夫地域夺取了一个登陆场,但也被“费尔德黑思哈莱”坦克军的部队所阻。6月12日。第53集团军在霍多宁地域成功地强渡了摩拉瓦河。近卫第7集团军和近卫骑兵机械化兵第1集群也继续发展进攻。摩拉瓦河防御地区终于被突破。此前,第40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在山地和森林地条件下进行战斗。已前出至瓦赫河并开始强渡该河。

6月17日。夺取布尔诺的战斗开始。德军从其他地段调来6个师,在该市接近地建立了坚固防御。第53集团军在该市以东突破了敌军防御,并于次日攻占了普拉岑高地。很快乌克兰第3方面军开到的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从北面,近卫骑兵机械化兵第1集群从西南面,两面包围了布尔诺。6月20日,苏军封锁了该市。步兵第18军、坦克第5军、近卫机械化第9军、机械化第7军直接参加了6月22日夜间发起的强击,德军的抵抗在当日即被粉碎。

6月30日,乌克兰第2方面军以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向北面奥洛穆茨发展突击,与乌克兰第4方面军的进攻军队对进,直插德军坦克第1集团军的翼侧和后方。该集团军面临被合围的威胁。仓皇退却。此战历时一个月,乌克兰第2方面军前进200公里,击溃了德军9个师。乌克兰第2方面军和乌克兰第3方面军的联合突击,使敌战线整个南翼彻底崩溃。斯洛伐克宣告解放。布拉迪斯拉发工业区和布尔诺工业区回到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手中,苏军打开了通往捷克斯洛伐克中部地区的道路,为大部队开往柏林奠定了基础。自此,苏军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抵达柏林城下。

苏军向柏林开进的时候,美军也没有闲着,在取得了硫磺岛和冲绳岛战役的胜利之后,美军立即制定了登陆日本的作战计划,计划共分为两部分,即日本九州岛南部和关东平原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是“奥林匹克”和“冠冕”。与此相反地是,为了阻挡盟军的进攻,日本制定了本土作战的防御计划。

日本是一个忧患意识极为强烈的一个国家,在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人就已经意识到征服亚洲乃至世界恐怕很难实现了,因此很多高级军官意识到可能有一天盟军会打到日本本土来,因此有人就提出了关于本土作战的一个大体的思路。

历史上的日本对于本土决战总体战略计划极为疯狂,在美军攻占日本琉球群岛后,日本军部高层意识到“本土决战”已迫在眉睫。在准备“本土决战”的同时,日本军方还制定了一份绝密的作战计划——即一旦“本土决战”失利,他们要将天皇和日本政府秘密护送至中国的日本占领区以继续战争。

历史上的二战。在战争末期,中国大陆上的侵华日军还具有一定实力。日军第一步准备在华中和华南地区实施收缩,撤出广西省和湖南省,然后集中兵力固守长江下游和长江以北地区。待“本土决战”显现出不利于日本的态势后,再将天皇和政府护送至长江以北的某一军事重镇。利用中国广大的战略空间来争取与盟国“有条件停战”。该计划认为美英盟军在经过“本土决战”后实力将大打折扣,最多只能在淞沪一带再实施一次登陆作战。而日军会在上海等地节节抵抗消耗盟军的机动力量,使盟军失去继续进攻的能力,从而为“有条件停战”创造机会。

战后这份绝密作战计划被美军发现。由于其中有些内容相当敏感,美国军方将此文件封存了长达60年之久,直至2006年方将其在小范围内公布。不过日军的这份计划忽略了苏联会出兵,以及中国敌后抗日武装的力量。很明显,苏联的参战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队大反攻将使侵华日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日本军部狂妄地认为关东军至少能将苏联红军挡在山海关之外,后来的历史证明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现在的日本已经不是历史上的那个日本,中国也不是历史上上那个四分五裂的中国了。历史上日军在垂死挣扎之际还敢制定迁都中国再战的计划,主要是由于中国国内的党派争端和国民党军队的“不争气”。当盟军已占领冲绳岛时,那些美械装备的蒋介石军队却还在广西徘徊,在其他几个省份,国民党军队甚至还在进行防御作战,由此给了日军以可乘之机。

但是现在却不同,由于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日军在中国大陆上的战争也处于了绝对的劣势,到现在更是连中国最后的一块地盘也都丢了。就连日本现在极力想要保住的朝鲜也成了中国军队的猎杀场,东北方面军80余万大军连同发展迅速的朝鲜人民军一起将日军正往日本海里赶。

———————————————————————————————

第87章 巅峰对决(一)第340章 汪伪艳电(二)第149章 武汉会战之帅府论战(五)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大战风云起(二)第377章 华北会战(二十三)第376章 华北会战(二十二)第340章 汪伪艳电(二)第108章 震撼出击(六)第116章 冀东事变(七)第670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四)第105章 震撼出击(三)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三)第101章 柳生俊第483章 谁他娘敢动老子的兵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四)第641章 兵败如山倒第412章 满月(二)第24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三)第560章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第1章 决战丛林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567章 东征之坦克间的激烈碰撞(二)第333章 历史的原点(二)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二)第651章 渡江战役第44章 南进三岔堡第146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军演(二)第288章 主动出击第21章 特战大队第620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八)第501章 大整编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275章 韩云华的新任命(二)第373章 华北会战(十九)第651章 渡江战役第532章 战德州之《血债必须用血来偿》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五)第302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第317章 锄奸(二)第18章 会师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105章 震撼出击(三)第583章 东征之实力飙升的解放军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207章 晋绥军观察团(二)第381章 华北会战(二十七)第460章 华北无战事(六)第470章 大军区计划(二)第15章 下阳原(一)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529章 战德州之天兵奇降第453章 备战华北(一)第510章 潜心发展之三大军区合并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548章 局第368章 华北会战(十五)第425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七)第294章 景阳冈反扫荡(二)第322章 山东大风起(一)第216章 华丽的演出(七)第501章 大整编第589章 幸福时刻第16章 占阳原(二)第478章 战山东(八)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二)第220章 绝对震撼(一)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二)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四)第201章 军政会议(一)第409章 日军的小动作(一)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217章 华丽的演出(八)第346章 战冀南(六)第524章 整饬军纪第288章 主动出击第509章 潜心发展之训练苏军第7章 新兵军事训练第221章 绝对震撼(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四)第483章 谁他娘敢动老子的兵第481章 战山东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73章 寺内寿一的阴谋(一)第107章 震撼出击(五)第650章 泰国投降第77章 韩云华的家底(二)第127章 落幕(二)第564章 东征之双辽之战第307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四)第592章 阅兵第532章 战德州之《血债必须用血来偿》第564章 东征之双辽之战第470章 大军区计划(二)第296章 景阳冈反扫荡(四)
第87章 巅峰对决(一)第340章 汪伪艳电(二)第149章 武汉会战之帅府论战(五)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大战风云起(二)第377章 华北会战(二十三)第376章 华北会战(二十二)第340章 汪伪艳电(二)第108章 震撼出击(六)第116章 冀东事变(七)第670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四)第105章 震撼出击(三)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三)第101章 柳生俊第483章 谁他娘敢动老子的兵第270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四)第641章 兵败如山倒第412章 满月(二)第24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三)第560章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第1章 决战丛林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567章 东征之坦克间的激烈碰撞(二)第333章 历史的原点(二)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244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二)第651章 渡江战役第44章 南进三岔堡第146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军演(二)第288章 主动出击第21章 特战大队第620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八)第501章 大整编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275章 韩云华的新任命(二)第373章 华北会战(十九)第651章 渡江战役第532章 战德州之《血债必须用血来偿》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五)第302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第317章 锄奸(二)第18章 会师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105章 震撼出击(三)第583章 东征之实力飙升的解放军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207章 晋绥军观察团(二)第381章 华北会战(二十七)第460章 华北无战事(六)第470章 大军区计划(二)第15章 下阳原(一)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529章 战德州之天兵奇降第453章 备战华北(一)第510章 潜心发展之三大军区合并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548章 局第368章 华北会战(十五)第425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七)第294章 景阳冈反扫荡(二)第322章 山东大风起(一)第216章 华丽的演出(七)第501章 大整编第589章 幸福时刻第16章 占阳原(二)第478章 战山东(八)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二)第220章 绝对震撼(一)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二)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四)第201章 军政会议(一)第409章 日军的小动作(一)第234章 第二百三十五章第217章 华丽的演出(八)第346章 战冀南(六)第524章 整饬军纪第288章 主动出击第509章 潜心发展之训练苏军第7章 新兵军事训练第221章 绝对震撼(二)第437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四)第483章 谁他娘敢动老子的兵第481章 战山东第640章 千里救援第73章 寺内寿一的阴谋(一)第107章 震撼出击(五)第650章 泰国投降第77章 韩云华的家底(二)第127章 落幕(二)第564章 东征之双辽之战第307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四)第592章 阅兵第532章 战德州之《血债必须用血来偿》第564章 东征之双辽之战第470章 大军区计划(二)第296章 景阳冈反扫荡(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