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华北会战(二十三)

高树勋所部刚刚进入阵地不久,还未等新八军的战士将日军的尸体以及战壕中的的土石瓦砾清理干净,日军的两支部队便已经由南北两个方向将永安城合围了。这次木村兵太郎也没有同高树勋客气,一上来日军便是来了一个大队级别的集团冲锋,并且还动用了毒气弹,希望趁高树勋所部立足未稳一举将新八军击垮。

高树勋虽然知道这一次日军是不会在保留实力了,但是他也没有想到日军竟然敢这样明目张胆使用毒气弹,所以一下子高树勋所部就中招了,还问等战士们反应过来便有大批的士兵中毒了。

但是高树勋也清楚这个时候说什么也都已经晚了,撤已经是来不及了,现在就看自己能不能等到八路军教导师的救援了,幸好刚刚已经把求援电报发了出去,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陈光接到高树勋的电报也是被日军的速度吓了一大跳,都知道八路军是徒步行军的行家,但是没想到小鬼子也不含糊,据教导师的侦察兵侦查得知,木村兵太郎所部并没有多少汽车,连骑兵也只有很少的几百匹,大规模行军除了徒步还是徒步,而木村兵太郎能将一天半的路程压缩成一天还真不简单。

陈光在地图上看了又看,知道高树勋所部这次真的悬了,木村兵太郎中将既然知道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还要不顾一切地找高树勋所部的麻烦,这只能说明木村兵太郎是铁了心要收拾高树勋所部。

不过,陈光在怎么也不能让友军吃亏不是,虽然高树勋所部是隶属于国民政府的部队,但是同时他也是中国的国防力量。不管损失多少,吃亏的不都是中国人吗,但是现在陈光手里也没有多少部队,教导师全部的兵力都还在武安磁山,最快也需要两天的时间才能赶到永安。而冀南行政公署的大部分部队都是地方游击队,战斗力不强不说,连武器弹药也很短缺,执行一些骚扰阻击的任务勉强还行,但是要是想用这些部队和鬼子的野战师团死磕的话,那结果就不是去救援高树勋所部了,而是去给日军送菜去了。

至于他直接领导的334旅则是已经被他派到了邯郸城,协助高树勋所部驻守邯郸了。现在高树勋绝大多数的部队都已经北上,留在邯郸城的部队只有八路军334旅了,要是334旅在出了问题,那么整个邯郸城就会再度陷落,所以334旅是绝对不能动的。

陈光也是一个狠人,知道和日军这次是不死不休的战斗,哪一方出了问题回去都不会好过,别看现在教导师歼灭了日军两个步兵旅团,但是要是将冀南丢了党中央也不会饶了韩云华,当然了他这个冀南前敌指挥部总指挥也不会有好果子吃,所以高树勋所部是必须要救援的。

因此,陈光一边给姜云衫所部发报,命令教导师立即北上救援高树勋所部,至于武安的安全问题依然交由181师处理,部队就不要进城了,打扫完战场直接赶往永安即可,同时陈光又给兴和县大青山总指挥部的韩云华发了一封电报,详细地将冀南这段时间的战事向韩云华做了一个汇报,同时就怎样救援高树勋所部征求了一下韩云华的意见。

对于冀南的战事韩云华还是很满意的,两个独立混成旅团的战绩还是很喜人的,比起歼灭日军一个步兵师团的战果只多不少,要知道日军的独立混成旅团和步兵旅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一个独立混成旅团可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虽然独立混成旅团依然是日军的一种旅团编制,但是它不隶属于某个师团,独立混成旅团主要是执行独立的战斗战役任务,多为守备部队,配备轻便步兵武器,为战术单位,尤其擅长山地作战。

韩云华在读军校期间曾经多次详细的了解过日军的战斗序列的更变,对于日军编制中比较另类的这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出现和发展也是比较了解的。昭和六年(1931年)九月十八日在日本所谓的“满州事变”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军部将各常设师团派遣辖下的各旅团前往满州参战。正常编制下的步兵旅团是由两个步兵联队(步兵团)所构成的,但为了独立作战的需要,派往满州也就是我们中国东北的旅团配属了骑兵、炮兵、工兵等各种单位后,以“混成旅团”的临时性师团派遣单位的姿态出现在中国战场上。

而在昭和九年整个战役告一段落后,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与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以正式编制的小型师团的面貌派遣至中国战场。独立混成第一旅团拥有由一个战车联队改编而成的两个战车大队,是最早出现的日本陆军机械化部队;独混第十一旅团则是拥有野炮、山炮各一个大队,是火力强化的野战旅团。

昭和十二(1937)年七月七日“支那事变”也就是“卢沟桥事变”之后,为了因应大陆战线的扩大长期化的陆续编成了多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因应占领地的治安与整备工作。当时编成的独立混成旅团基本上是由旅团本部、5个独立步兵大队、旅团炮兵队一般下辖野炮或山炮2到3个中队、旅团工兵队、旅团通信队等单位构成,总兵力约5000人左右,但是当时编程的独立混成旅团无论在火力、机动力还是兵站能力上都相当的低劣,纯粹是以静态守备任务为主。唯一的例外是昭和十六年由支那派遣军编成的独混第廿一旅团,这个单位是纯粹以从事野战的目的编成,所在火力、机动力上都有大幅提升。总结自支那事变开始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总共编成了23个混成旅团,而直到终战前总共编成了104个独立混成旅团。

不过据韩云华所知,日军的旅团分很多种,有独立旅团、有步兵旅团、有独立混成旅团、有混成旅团。“八一五”时日本陆军地面部队还有2个步兵旅团(即不在师团编成内而投入战场)、9个独立坦克旅团、1个机动旅团、2个海上机动旅团、3个警备旅团,这些均未投入中国关内战场。韩云华很清楚日军的这些独立混成旅团是什么样的一种构造,那是一个个随时可以升格为师团的大型旅团,或者可以说是微型师团。虽然新的独立混成旅团不断成立,但为了因应战争的人力需求,既存的独立混成旅团也陆续改编为师团,例如独混第十一旅团在昭和十二年支那事变后被派遣至中国北方,随后即被改编为第廿六师团,所以这段时间在塞北同韩云华所部交战的第二十六师团是最早的三单位制师团。为了因应南方攻略作战,昭和十七年时局兵备要纲将中国战场的26个师团中的7个抽掉到南方,而为了因应战力缺口同时将当时住屯军中的7个独立混成旅团改编为师团。这个类型的师团也就是所谓的“治安师团”,又称为丙师团。丙师团拥有两个旅团、8个独立步兵大队以及师团工兵、辎重、通信等单位,总兵力在12,000人上下。

而昭和17年之后各独立混成旅团在基层干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在大量补充动员兵力后改编为师团,其中17年编成6个、18年4个;其后由于动员的扩大,除了在日本本土与中国之外,在满州、菲律宾、台湾等地的独立混成旅团也陆续改编为师团,合计改编了24个师团。

据韩云华所知,日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共有51个师团,39个混成旅团。其中深陷中国战场的有35个师团加38个独立混成旅团;派往太平洋战略方向的有11个师团和1个混成旅团(占地面部队总数的20),而这次被教导师全歼了的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正是日军战斗序列中最精锐也是成立最早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之一,可以说教导师的战果比消灭日军一个步兵师团也大得多,当然了教导师已经完成了韩云华交给陈光等人的战斗指标。

韩云华也清楚这已经是冀南各部队的战斗极限了,虽然日军在冀南的部队都是新编的部队,但是木村兵太郎中将这个指挥官可不是吃素的,是一个十足的战争狂人,八路军能在他的手里站的这么大的便宜已经难能可贵了,现在不用想木村的脸色肯定是绿的。既然木村这个老鬼子要拿新八军顶缸,以此来掩饰他的指挥失误,那么他韩云华就不能不有所表示了。

现在冀南的部队虽然还需要两天才能到达,不过邯郸的334旅只需要两个多小时就能感到永安,木村之所以敢这样肆无忌惮地围攻高树勋所部,肯定是不知道在邯郸还有六个团的八路军,不然给木村两个胆子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同新八军纠缠。

韩云华也是一个战斗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官,他从木村兵太郎一上来就大军围攻新八军而不去派兵占据邯郸城就看出来日军志在新八军,而不是原来的拿下邯郸,这给了韩云华一个强烈的信号,日军这是被八路军打慌了,根本不敢再对邯郸流口水了。而且木村这个老鬼子也不清楚邯郸城里到底有没有八路军,或者说木村兵太郎根本就不屑于知道邯郸城里的情况,他相信凭借手里的这将近两万人的部队,消灭整个冀南的中国军队虽然不可能了,但是要是说连新八军这样的中国地方杂牌部队也消灭不了的话,那么这场战争也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所以韩云华又一次看到了机会,他命令334旅全军果断出击,邯郸城的防守任务就交给了冀南行政公署的各独立团、县大队、区小队了,至于334旅主力全部北上出击永安县。

同时韩云华还命令姜云衫所部,除了必要的武器装备外,剩下的被服、粮食、伤员、俘虏等东西全部交给武安当地的游击队处理,其他部队立即北上永安,联通334旅、新八军、第六十九军争取消灭敌第32师团主力,最差也要将第32师团击溃,将日军的战线后缩到沙河一线。

韩云华这样安排还是很有道理的,教导师这次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是风险和战果可是成正比的,只短短两天的战斗,教导师共歼灭日军一万两千四百余人,缴获长短枪7894支、轻重机枪79挺、迫击炮84门、山炮野炮各12门、掷弹筒61具,马匹1200匹,弹药粮食良多,同时还缴获了日军两个野战医院,俘虏日本军医15名以及护士65人。

但是教导师的伤亡也是极大的,就这么短短两天,教导师牺牲的战士就超过了四千人,而重伤的也有两千余人,轻伤但是失去战斗力的也有五千余人,轻伤但是不妨碍战斗的那就更多了去,也就是说这场战斗教导是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也是付出了伤亡过半的代价才将这两个独立混成旅团收拾下来的。尤其是最后独立混成第三旅团的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发起的最后的冲锋,更是给教导师造成了极大地伤亡。

韩云华预计姜云衫可以动用的战斗力不会超过两万五千人,最重要的是教导师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大决战,部队还是疲敝之兵,在精神状态上根本就和日军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对手,要是再带上大批的军火、俘虏等战利品的话,等教导师的主力赶到永安这个狗屁地方的话,高树勋所部早就被木村这个老鬼子吞的连骨头也不剩了。

接到韩云华的命令后,姜云衫立即按照指示将所有的粮食和缴获的被服以及几十门缺乏炮弹的大炮全部交给了武安当地的游击队保管,同时还将近六千的情重伤员也交给武安县委县政府照顾。当然了,为此教导师付出的“代价”是一个营的装备和三十个基层军事干部。

少了伤员和辎重的拖累,教导师的行军速度一下子快了很多,而姜云衫听说木村兵太郎所部只用了一天的时间就从武安感到了永安,所以一向不服输的姜云衫也命令部队一天后要赶到永安县。

木村兵太郎这次算是铁了心要拿下新八军了,要不是高树勋临时“反水”,将亲日的国军将领石友三秘秘密处决了的话,那么现在的战局也就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而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也就不会被狡猾的八路军歼灭了,那可是一万两千多帝国勇士,说不心疼那是假的,木村兵太郎现在连死的心都有了,要不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彬山元大将的力挺,现在他已经被押回国内受审去了。

虽然说在塞北大日本帝国没少吃亏,别说是独立混成旅团了,就算是整编的野战师团也有被歼灭的案例,而且连中将司令官也折损了好几个,就连整个塞北、冀东地区被八路军占领着。但是每一次重大的战斗失误都必须要有人出来负责的,上一次是寺内寿一大将承担了战事失利的责任,从堂堂方面军司令官被降为预备役部队的一个闲置高管。

不用彬山元大将说,这次冀南的战斗也必须要有人负责,损失了两个整编的独立混成旅团帝国军部肯定是要追查的。不过显然彬山元大将想自己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不过作为一个下属,将自己的领导拖累到这种程度,木村兵太郎中将觉得自己实在是愚蠢的很,所以他才会在未征得彬山元大将的同意,私自将原打算紧急撤回石门的部队滞留在永安县。木村的想法倒是好的,他希望全歼新八军,最好是俘虏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然后以此来减轻一点罪责。

不过木村兵太郎的如意算盘显然行不通,虽然他已经预料到八路军和新八军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但是木村兵太郎不相信八路军会不惜一切代价保护新八军的,最主要的是八路军的大部队现在还在武安一线,最起码两天内是不可能赶回来的,而永安县周围也许还活动有八路军的其他部队,但是人数绝对不会太多。

但是木村兵太郎显然没有预料到邯郸城里竟然还有九千多八路军,虽然说344旅每个团人数都不多,最多的也就不到两千人,但是334旅确实有八个正规步兵团,而受334旅直接领导的还有7个地方团以及21支游击队,总人数超过了4万人,不过这次参加内蒙古军区组织的大战役,所以经115师师党委讨论后决定将334旅最最精锐的六个步兵团全部集结起来,联同334旅旅部一起调往冀南作战,所以此时的334旅的编制比国民党正规的步兵旅人数要多三倍左右,比起日军的一个步兵旅团也要多三千人左右。所以当情报部门将中国军队大约一万人正紧急向永安杀来的消息告诉给木村兵太郎的时候,木村这个老鬼子的脸色一下子就绿了。

第162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一)一百五十七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八第507章 潜心发展之陈云到任第331章 山东大风起第283章 占山为王第47章 晋西北战略反攻(二)第380章 华北会战(二十六)第419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一)第630章 盟军的军事部署第477章 战山东(七)第655章 最后之决战(一)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76章 韩云华的家底(一)第78章 对策第227章 战德州(一)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671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谢幕第468章 华北无战事第609章 关东军的末日(七)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360章 华北会战(七)第529章 战德州之天兵奇降第226章 争执第156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七)第18章 会师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599章 东北乱炖第409章 日军的小动作(一)第113章 冀东事变(四)第665章 雅尔塔与波茨坦第590章 委员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三)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1章 决战丛林第189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二)第495章 收尾第4章 初战告捷第232章 冀南反扫荡(一)第455章 华北无战事(一)第312章 山东挺进教导师(二)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05章 难得的平静(二)第338章 撤退前的疯狂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116章 冀东事变(七)第351章 布局华北(一)第46章 晋西北战略反攻(一)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322章 山东大风起(一)第630章 盟军的军事部署弟三百四十七章战冀南七第584章 东征之蚂蚁搬家第363章 华北会战(十)第294章 景阳冈反扫荡(二)第229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四)第299章 景阳冈反扫荡(七)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498章 内蒙古军区与远东军区的协议(上)第609章 关东军的末日(七)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111章 冀东巨变(二)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543章 陆战队出击第201章 军政会议(一)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645章 合并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四)第14章 阳原休整第606章 关东军的末日(四)第506章 潜心发展之冀南之行第30章 扩军备战(三)第34章 特战成军第18章 会师第21章 特战大队第164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三)第353章 布局华北(三)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三)第141章 风云再起(二)第11章 挺进晋北第579章 东征之东北人民解放军雄起(三)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二)第72章 生死时速(三)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166章 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一)第652章 破江防第502章 潜心发展之金融第29章 扩军备战(二)第470章 大军区计划(二)第322章 山东大风起(一)第317章 锄奸(二)第398章 中央视察(二)第362章 华北会战(九)第613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一)第72章 生死时速(三)第317章 锄奸(二)
第162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一)一百五十七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八第507章 潜心发展之陈云到任第331章 山东大风起第283章 占山为王第47章 晋西北战略反攻(二)第380章 华北会战(二十六)第419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一)第630章 盟军的军事部署第477章 战山东(七)第655章 最后之决战(一)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76章 韩云华的家底(一)第78章 对策第227章 战德州(一)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671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谢幕第468章 华北无战事第609章 关东军的末日(七)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360章 华北会战(七)第529章 战德州之天兵奇降第226章 争执第156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七)第18章 会师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599章 东北乱炖第409章 日军的小动作(一)第113章 冀东事变(四)第665章 雅尔塔与波茨坦第590章 委员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三)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1章 决战丛林第189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二)第495章 收尾第4章 初战告捷第232章 冀南反扫荡(一)第455章 华北无战事(一)第312章 山东挺进教导师(二)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639章 危如累卵第205章 难得的平静(二)第338章 撤退前的疯狂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116章 冀东事变(七)第351章 布局华北(一)第46章 晋西北战略反攻(一)第591章 军火交易第322章 山东大风起(一)第630章 盟军的军事部署弟三百四十七章战冀南七第584章 东征之蚂蚁搬家第363章 华北会战(十)第294章 景阳冈反扫荡(二)第229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四)第299章 景阳冈反扫荡(七)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498章 内蒙古军区与远东军区的协议(上)第609章 关东军的末日(七)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111章 冀东巨变(二)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543章 陆战队出击第201章 军政会议(一)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645章 合并第25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四)第14章 阳原休整第606章 关东军的末日(四)第506章 潜心发展之冀南之行第30章 扩军备战(三)第34章 特战成军第18章 会师第21章 特战大队第164章 武汉会战之进占彭泽(三)第353章 布局华北(三)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三)第141章 风云再起(二)第11章 挺进晋北第579章 东征之东北人民解放军雄起(三)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二)第72章 生死时速(三)第147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夜谈(三)第166章 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一)第652章 破江防第502章 潜心发展之金融第29章 扩军备战(二)第470章 大军区计划(二)第322章 山东大风起(一)第317章 锄奸(二)第398章 中央视察(二)第362章 华北会战(九)第613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一)第72章 生死时速(三)第317章 锄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