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满月(二)

闲聊了几句韩云华便进入了正题,日军的行动果然诡异,罗政委等人看完韩云华送过来的那份情报后也分析了一会,但是都搞不清楚日军这是要干什么。但是正如韩云华所说的那样,不管日军要干什么,其针对的目标都是中国人,所以军区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云华,我看这样吧,让轮训的部队都归建吧,他们已经集训了两个多月了,我前几天去各个部队看了看,训练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我认为这一批可以上战场了。要是没有这档子事的话再让他们训练个一两个月也不是问题,但是现在有了任务他们还是应该归建以防万一比较好,你认为呢?”罗政委问道。

韩云华知道新兵的集训期最少也要在三个月以上,尽管内蒙古军区各部队绝大多数的战士都不是新兵了,但是韩云华还是想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将这些来自各个势力成分复杂的兵员进行一次较为彻底的回炉重造,况且现在也没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于是韩云华想了想说道:“政委,我看还是不要让轮训的部队集合了,这次日军虽然有可能是冲着我们来的,但是现在各部队训练的任务还没有全部完成,要是现在就停止训练的话很可能会前功尽弃的。而且现在日军行动刚刚开始,要是我们的反应太大的话很可能将日军的注意力引导我们军区。”

“司令员,就算是我们不行动日军依然将我们视作眼中钉,绝对不会放任我们军区就这样发展下去,我认为这次日军大肆向沦陷区的老百姓征收粮食完全是冲着我们军区来的,难道你忘了去年寺内寿一那个老鬼子玩的那一手难民潮了吗?我看多田骏这个老鬼子八层是打得这个主意。”沈玉泉接口道,他是很赞同现在停止集训,各部队立即归建,以备不时之需。

沈玉泉不说韩云华还真没想到这一点,去年黄河大堤被炸毁,花园口泄出来的洪水将大半个河南以及江浙一带变成了人间地狱,上百万灾民不得不远离家园逃难。而狡诈的寺内寿一大将企图利用这数以百万计的难民将刚刚成立的内蒙古军区压垮,更试图摧毁八路军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寺内寿一的阴谋最后固然是被韩云华破解了,并且还为整个塞北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同时也为内蒙古军区带来了极大的麻烦,首先是让整个内蒙古军区陷入了缺粮的危险境地,同时大批的难民的到来使得内蒙古军区防区内治安一下子变得极为恶劣,难民同原著民之间的矛盾也层出不穷,寺内寿一还真给韩云华出了一个难题。

现在日军的行动诡谲异常,不排除有这种可能,要是整个华北地区无粮可吃的农民全部涌入内蒙古军区的话,就算是军区的后勤部门已经储存了三四年的军粮全部拿出来也不够这些农民们吃。

不过韩云华认为日军不可能使出如此下作甚至于有些愚蠢的计谋,这倒不是说日军的有多么的正义,而是说日军的高层不可能如此的短视,华北地区可是日军华中与东北的连接通道,更是日军在华的统治中心,要是将整个华北地区的中国人全部赶走的话,那么日军必须从国内迁移足够的日本人到华北来填补空缺,不然他们以后的粮食军饷就没有着落了。

结合前一段时间华北会战日军的损失,韩云华突然间发现日军似乎现在还真是缺粮缺钱,要是他们就稳守现在的防线的话,以日军的家底还不至于挨饿,但是要是想再出重拳打击中国军队的话,那么日军仅存的那点家底还真不够折腾,顿时间韩云华有一种拨开乌云见日月的感觉。

韩云华拿过平铺在罗政委书桌上的一幅华北地区的军事地图仔细看了看,然后对罗政委说道:“老沈刚才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我人中认为日军不可能再像去年那样赶着上百万难民到塞北了,首先是日军上上下下丢不起这个人,日本人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固执的可爱,正面战场上的军事失败他们绝对要在正面战场上找回面子,就算是他们利用难民潮将我军区压垮的话也会遭到他们国人的唾骂的。其次就算是他们驱赶几百万难民到我军区,以我们军区现在实力也可以轻松应对,反正现在的塞北到处都缺人,大块的土地没人耕种,许多工厂都招不到人,如果有个百八十万难民的话这些问题都可以应刃而解,我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实行一些之前没有机会实施的计划。所以我认为日军这次征粮的意图绝对不是要祸水北引,刚刚我倒是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你刚才分析的很有道理,要是这个时候军区再有个几百万人口的话,那么整个塞北可真就要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了。”左权急忙问道,对于韩云华的分析能力左参谋长还是很认可的,韩云华连续几次近乎冒险的军事行动完全将这位原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征服了。

“我想来想去,日军如此不知轻重的向农民们征收粮饷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日军可能是在积蓄力量,准备进行一次大反击,以日军现在的力量自保倒是有余,但是反击却是远远不够的,要是想彻底解决我们军区甚至是整个华北的反抗力量的话更是不可能。所以日军这一次很可能是只针对一个目标,然后集中全力打击。我想塞北甚至于整个华北地区能让日军恨之入骨并且欲除之而后快也就只有我们军区了。前一段时间日军在我们军区的打击下惨败而归,无论是在兵力还是武器弹药甚至是粮食药品方面都损失惨重,兵力日军除了从本土以及朝鲜、台湾几个殖民地调遣外别无他法,而武器装备日军倒是可以从东北地区或者是日本本土调运。但是唯独粮食一项则是必须从沦陷区就地收集,今年日本国内粮食生产的情况并不乐观,人口多而密集的日本群岛根本就无法养活将近一亿的日本人。所以此时整个中国派遣军所需的粮食除了部分是由朝鲜和台湾征集的外,剩下的全部由各部队就地收集。而华北方面军今年秋收后征集的军粮已经全部被我军区在天津缴获,虽然根据钱壮飞的情报部门收集到的情报显示,日军在石门和保定还存有一部分军粮,但是数量不足在天津储存的三分之一,根本无法满足日军如此多的部队。”韩云华抬头看了看罗政委等人,看到他们都是一脸严肃地盯着他的手指在军事地图上扫来扫去,知道这些高级干部们都在仔细听,于是韩云华继续说道:“按照我们缴获日军的粮食的数量估计,要是没有战斗任务的话,日军的军粮勉强够三十万人吃四个月左右的时间,勉强可以支撑到明年夏收。要是有战斗任务的话,按照日军战时的伙食配给额计算的话,日军军粮只能维持日军两个多月的战斗,所以日军这次向沦陷区的老百姓征收军粮,看似是在杀鸡取卵,但是实际上很可能是大战爆发的前奏。”

韩云华的话让罗荣桓等人陷入了沉思,他们仔细想了想,发觉韩云华说的这种可能很大,罗荣桓毕竟是从长征时期就一直担任军政首长,对于战斗有着天生的敏锐感。他盯着地图看了看,然后说道:“要想知道日军是不是真想同我军交战,我们只需要看一看日军此时的兵力分布,前一段时间日军损失惨重,伤亡总人数超过了十万,要是日军不尽快补充兵力的话很难再在塞北同我军区争雄。如果现在日军的援兵已经到来并且形成了战斗力的话,那么日军这次就是冲着我们来的,要是他们的援兵还没有到来的话,那我们也不需要太担心,就凭华北方面军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还真拿我们军区没办法,我们不找他们的麻烦他们就应该烧高香了,根本就不敢在招惹我们,老沈你去查一查,日军这段时间有没有援兵到来,主要是查一下有没有从日本本土来的新兵部队上岸。”

“不用查了,半个月前情报部门就发来电报,说是12月1日有一队护航舰队在天津港靠岸,这批护航舰队护卫的是十几艘运兵船,当天大约有六万日军上岸,我们的侦查员正是天津港口的工作人员,他亲眼认出有最少四个师团的番号,还有一些他不认识的部队番号。我估计这次日军最少也来了五个丙等师团的援兵,甚至还有一部分我们并不知道的技术兵种,根据我们侦查员反馈回来的情报显示,那些他并不认识番号的日军很可能是日军的细菌部队和特战兵战队。”韩云华接口道,他对日军的动向一向很重视,所以当罗政委问话的时候他随口就说了出来。

“那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日军这次是准备和我军区再进行一次主力决战,那我们必须早作打算,别让狗日的打我们个措手不及。”沈玉泉有些但心地说道。

罗政委也张口问道:“云华,假如这次日军全力进攻我们军区的话,我们有几层胜算,我刚来军区,有些东西并不了解,尤其是对那些刚刚由伪军和俘虏转正过来的士兵们的战斗里更是心里没底,你的给我透个底。”

韩云华想了想说道:“上次大战我军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自身伤亡也不小,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整编,我军现在共有十个步兵师近二十八万人,同时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有一万两千多伤员恢复了战斗力,这些伤员可都是身经百战见过血的精锐,所以我准备将这些伤员重新编成两个警卫团。这样一来我军能动用的兵力差不多在三十万人,而日军加上援军的话也应该在三十万人左右,满打满算不超过三十五万人,但是日军控制的地盘要比我们大的多,负担也就比我们军区重得多。所以要是同我军再来一次主力大决战的话,日军获胜的几率不足四层。当然这只是单单是说我军区是对敌华北方面军而言,要是日军命令关东军同华北方面军一起攻击我军区的话,那么我们获胜的几率就不足四层,甚至于更低。”

“关东军主要是用来监视苏联和伪满的,根本就没有精力南下同我军作战,所以我认为关东军同华北方面军围攻我军的几率不大。”左权分析道。

“我看未必,此时的日军已经被我军几乎逼入了绝境,关东军主要是对付苏联这一点倒是不错,但是要是连我们中国都解决不了,日军又怎么敢招惹苏联这个庞然大物,几十万关东军到现在也就只是用来震慑东北抗联,这是资源的浪费又是杀鸡用牛刀。所以日军大本营才会频频命令关东军派遣小规模的部队南下协同华北方面军作战,从一开始的一个联队到之后的一个旅团,再到现在的一个师团。但是不管日军来多少,在我们军区面前都是土鸡瓦狗,连续几次的打击让整个关东军很没面子,连第二师团的主力以及该师团的师团长也被我军消灭了,所以我们军区在整个关东军中也是大大滴有名,人家恨不得吃我们的肉剥我们的皮,所以我认为关东军南下的可能并不小,所以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韩云华反驳道。

尽管历史上关东军确实没有大规模入关作战,但是现在历史改变了那么多,最重要的是历史上由关东军部分兵力组建的驻蒙军其实并不单单是为了控制塞北地区,其还要担负保护关东军侧面阵地的责任。而这一点尤为重要,根据战后日本军部的战史记载,1935年底日军占领了张北,从1939年日军在张北县城与张家口之间的野狐岭一线开始驻扎,为的就是协同关东军一起防守苏蒙联军。而据《华北治安战》上记载,日军要求“由驻蒙军主要确保张北附近阴山山脉的要地,以掩护关东军侧翼,开始构筑部分野战工事,以后逐年加强。”1943年,日本“派遣军得到大本营同意,于11月下旬作了如下部署:改以阴山山脉作为主要抵抗线,尽量利用地形,策划持久作战。”到1945年8月苏军出兵时,日军在这里修筑了长约300公里的点线结合环形永久性筑垒工事,明暗碉堡200多个,碉堡间有明壕暗沟相连,阵地北侧前沿还修筑了宽5米、深4米的战防壕沟。壕内设有铁丝网,铁丝网前后均设复杂的雷区。负责守卫这个重要防线的日军是独立混成第二旅团。

但是现在驻蒙军已经成立历史,被韩云华所不直接扔进来历史的垃圾堆,就连臭名昭著的驻蒙军司令官连招潘也成了归绥城外的一堆黄土白骨,所以关东军也就彻底失去了对侧面阵地的保护,这也是关东军近来频频出击的原因。

“政委,关东军南不南下作战对我们很重要,而我们自身实力的提高则更为重要,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尽量争取时间,如果再有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算遭到日军南北夹击我也有信心也有把握全身而退,让小鬼子无功而返。”

“云华,争取一个月的时间也并非不可能,只要八路军总部那边帮忙拖住日军,然后我们再命令山东的野战一师配合八路军总部牵制作战,我相信牵制华北方面军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不成问题。没有了华北方面军的配合,我想关东军也不会直接同我军交火的,毕竟此时的苏联也在远东地区驻扎了不少部队。而在日本人看来我们共产党和苏联那是一体的,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日军是不会随意动用关东军消灭我们的。但是一个月之后,八路军总部那边最多也就能和日军周旋一个月,当然这只是在保证伤亡尽可能小的情况下,要是拼着一个师的伤亡,牵制日军半把年也没问题。当华北方面军腾出手来,到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办。”罗荣桓对于韩云华仅凭一个军区的实力就敢同日军的关东军以及华北方面军叫板很担心,但是韩云华之前的战绩实在太辉煌了,而且每一战都是那么的经典,让他这个久经阵仗的老将也看不清韩云华的虚实。

韩云华知道罗荣桓是心动了,毕竟华北方面军现在已经是被重创过一次了,要是再来这么一次的话,整个华北方面军很可能就此崩溃,到时候整个华北区的战争就可能迎来了新的高潮,甚至于有可能将日军的势力直接驱逐出华北。华北战事一结束,那么整个中国北方的战争也基本上结束了,剩下的就是解决东北的伪满政权。失去了华北方面军的侧面支援,同时还要面对虎视眈眈的苏蒙联军的关东军对华北地区的威胁那是微乎其微,因此罗荣桓现在需要的是一个信心和承诺。

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495章 收尾第328章 山东大风起(七)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队的礼物第447章 张家口攻防战第28章 扩军备战(一)第224章 绝对震撼(五)第286章 初战告捷(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487章 韩云华的想法第69章 你们就是种子第115章 冀东事变(六)第502章 潜心发展之金融第449章 视察兵工厂第619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七)第146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军演(二)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362章 华北会战(九)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285章 初战告捷(二)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651章 江北无战事第232章 冀南反扫荡(一)第574章 东征之忽悠美国佬(一)三月份打赏名单第29章 扩军备战(二)第100章 乱战(四)第28章 扩军备战(一)第129章 落幕(四)第301章 景阳冈反扫荡(九)第32章 人员调整第574章 东征之忽悠美国佬(一)第369章 华北会战(十六)第356章 华北大会战(三)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82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八)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124章 偷天(二)第309章 景阳冈反扫荡第333章 历史的原点(二)第426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八)第3章 安身立命第204章 难得的平静(一)第74章 寺内寿一的阴谋(二)第597章 未雨绸缪第177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三)第590章 委员第572章 东征之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一)第661章 建国大业第112章 冀东事变(三)第112章 冀东事变(三)第559章 美援苏援第642章 巨变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66章 华北无战事(十二)第433章 韩云华的决定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130章 落幕第42章 出兵晋西北第325章 山东大风起(四)第111章 冀东巨变(二)第501章 大整编第396章 日军的调整第89章 巅峰对决(三)第661章 建国大业第524章 整饬军纪第298章 景阳冈反扫荡(六)第430章 电子对抗中队第176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二)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531章 战德州之血腥报复第139章 升官第402章 中央视察第472章 战山东(二)第283章 占山为王第382章 华北会战(二十八)第541章 明修栈道第472章 战山东(二)第45章 中日战力对比第565章 东征之无休止增援第237章 冀南反扫荡(六)第449章 视察兵工厂第447章 张家口攻防战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巅峰对决(四)第385章 华北会战(三十一)第603章 关东军的末日(一)第300章 景阳冈反扫荡(八)第551章 锄奸动员令第383章 华北会战(二十九)第146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军演(二)第302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第459章 华北无战事(五)第539章 战德州之日军的反击
第450章 延安之行(一)第617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五)第495章 收尾第328章 山东大风起(七)第20章 蒙冀抗日支队的礼物第447章 张家口攻防战第28章 扩军备战(一)第224章 绝对震撼(五)第286章 初战告捷(三)第127章 落幕(二)第487章 韩云华的想法第69章 你们就是种子第115章 冀东事变(六)第502章 潜心发展之金融第449章 视察兵工厂第619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七)第146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军演(二)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362章 华北会战(九)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285章 初战告捷(二)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651章 江北无战事第232章 冀南反扫荡(一)第574章 东征之忽悠美国佬(一)三月份打赏名单第29章 扩军备战(二)第100章 乱战(四)第28章 扩军备战(一)第129章 落幕(四)第301章 景阳冈反扫荡(九)第32章 人员调整第574章 东征之忽悠美国佬(一)第369章 华北会战(十六)第356章 华北大会战(三)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82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八)第24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四岔口攻防战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469章 大军区计划(一)第124章 偷天(二)第309章 景阳冈反扫荡第333章 历史的原点(二)第426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八)第3章 安身立命第204章 难得的平静(一)第74章 寺内寿一的阴谋(二)第597章 未雨绸缪第177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三)第590章 委员第572章 东征之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一)第661章 建国大业第112章 冀东事变(三)第112章 冀东事变(三)第559章 美援苏援第642章 巨变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556章 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66章 华北无战事(十二)第433章 韩云华的决定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130章 落幕第42章 出兵晋西北第325章 山东大风起(四)第111章 冀东巨变(二)第501章 大整编第396章 日军的调整第89章 巅峰对决(三)第661章 建国大业第524章 整饬军纪第298章 景阳冈反扫荡(六)第430章 电子对抗中队第176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二)第359章 华北会战(六)第531章 战德州之血腥报复第139章 升官第402章 中央视察第472章 战山东(二)第283章 占山为王第382章 华北会战(二十八)第541章 明修栈道第472章 战山东(二)第45章 中日战力对比第565章 东征之无休止增援第237章 冀南反扫荡(六)第449章 视察兵工厂第447章 张家口攻防战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90章 巅峰对决(四)第385章 华北会战(三十一)第603章 关东军的末日(一)第300章 景阳冈反扫荡(八)第551章 锄奸动员令第383章 华北会战(二十九)第146章 武汉会战之延安军演(二)第302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第459章 华北无战事(五)第539章 战德州之日军的反击